胖胖猴:突然莫名其妙地嚎淘大哭了一场。还好儿子在客厅里看电视,自己躲在厕所里哭。呵呵。查看原文哈哈,看到这我却忍不住笑了,这可爱的妈妈实在是性情中人。我每张相片都笑到四万甘既口(粤语),以为传递给大家的都会是开心快乐,我猜你看了想哭的原因应该是我的相片唤醒了一下你心里沉睡的梦境吧,每个女孩都有一个行走的梦,是不是你也做过。要不就是我的相片勾起了你曾经在路上的美好回忆?[ 本帖最后由 jasminelove 于 2010-9-28 09:35 编辑 ]
第六篇:06年1月最冷的天,一个人飞了去东北,赴一个朝鲜族女孩小鱼之约。“如果我们老了还是一个人,我们就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开个小店一起生活。”——不一定和男孩子有这种承诺才美好,与女孩子的承诺也可以很美好。虽然这并非什么真正的承诺。她已经去了韩国生活多年,现在是准妈咪了。每年她因为工作关系还会回广州几次,每次都给我带那么多的海苔泡菜,我希望有些朋友,真的可以一生一世。小鱼的家在牡丹江,那些天不停给我做好吃的,也给我用咖啡壶煮咖啡喝。带我逛菜市场,那些凉拌菜式看得我眼花缭乱,恨不得每样都尝一尝;她带我去吃路边的煎饼果子,那种在寒风中的等待,让你想起童年,烫烫的拿到手上,哈着气忙不迭往嘴里送;我们去吃朝鲜菜馆,去吃涮羊肉,烤肉。。。你恨不得让我这一趟把一切的好东西都尝遍。我几乎天天撑个半死,又绝不能不吃,因为我热爱地方美食,热爱这种浓浓的人情味儿。小鱼还带我去了搓澡。对于我这种南南方人,对搓澡基本没有感性认识。只听说过北方有公共澡堂,但内里乾坤,除了偶尔电影展示的几个镜头,可说无半点知晓。但当我学着她,挎起装了内衣裤和洗漱用品的小藤篮向澡堂走去时,却自然得如同在此生活已久。小鱼说去搓澡一定要连牙膏牙刷一起带上,这样从头到脚的绝对洁净才有FEEL;搓完澡后一定要吃冰糕,那感觉简直飞了!她领着我进了搓澡堂,我们各自静静享受裸着上身的胖阿姨的搓按。在南方的我以前从没与这么多成人肉白相对过,但那一刻我没丝毫不适,自然并享受,感受着这种与南方完全不同的洗澡文化,滋养出怎样不同的南北方人。 搓完澡,穿上洁净的衣服,挽了小篮子回家,边吃雪糕(她还一定要一种小时候就吃的特别的硬的那种),飞了。。。[ 本帖最后由 jasminelove 于 2010-9-28 16:10 编辑 ]
我们还去了牡丹江滑雪场滑雪,那里有我永生难忘的一幕。小鱼说小时候是溜冰高手,但却也没滑过雪,溜冰与滑雪应该不一样,但她说相信不会太难。与我们同去的还有另一个从广州回长春老家的朋友TONY,专程从长春赶来与我们相聚一天。我们租了滑板之类,除了TONY懂滑雪外,我们两个都不懂。但同样的不会滑,我俩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表现。小鱼一下子就把鞋穿好了,便嚷着要跟着缆车上山,要从山上滑下来。我说你们先上去吧,我还得在附近先适应适应。我的滑雪鞋老穿不好,容易松扣,在原地摔了几次后,又要低头摆弄那鞋,忽然我听到极其恐怖的长啸,“啊——”直有划破长空之势,我心想,不会是小鱼吧,应该没那么快从山上下来。于是用滑雪杆艰难地稳住雪地,抬头一看,天啊,果然是她极速在眼前飞过,真的是飞起来了,已经完全失控,长发乱飞,我一边努力稳住自己难看的左右摇摆的身形,一边惊恐地张大了嘴巴看着她从山上坠落。我不知道当时的时速,不知有没有三百公里以上。但最棒的是在极速中她竟能保持优美的身形,一直可以不摔,直到滑雪场的最底部靠近围栏的缓地她才轰然仰面摔下!这下摔重了,躺在雪地里久久起不来,估计是满天星斗。十分钟后终于爬起来,又能走会动了,她的描述是“飞了”,从不知道人还能自己创造一种这样的速度,失控、惊恐、刺激。 正常来说,这样经受重创后一般人不会再试了,但小鱼醒过来后竟然又再穿上鞋要上山,说是这一飞找到了滑雪的感觉了。果然,这一次上山后,她竟然可以神奇地滑下来了,不再是失控地冲下来,而是可以自己掌握和控制了速度与平衡。FUCKING AWESOME!看着甚至觉得潇洒和飘逸。而我,到离开的时候,还不敢拉着缆索上山滑下来,还只是在小坡里小打小闹。同样的第一次,差距难道只是因为小鱼是雪地里长大的孩子?当然不只,还有她的胆色与勇气,非一般女孩子能及。一穿上滑雪靴便觉得自己好笨噢,动都不能动小鱼帮我整理滑板扣举步维艰[ 本帖最后由 jasminelove 于 2010-9-28 14:26 编辑 ]
有一天小鱼带我去看了她小时候长大的一个朝鲜族小村庄,有铁路穿过的小村庄,带我看了她的旧居、她的小学、小学门前的白桦林,一边唠叨着小时候怎样在田野里疯玩,那里以前什么样,现在什么样。我又恍然不知何处了,那么遥远的,毫不关联的两个人,也可以相识相知,我们的友谊因为我到过她的村庄,象是有了根基,以后无论彼此远隔万水千山,也因为有了这根基,友谊便如花般繁盛生长,永不枯萎。"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 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 ... 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 ... 她说他只是迷失在远方 他一定会来 来这片白桦林"[ 本帖最后由 jasminelove 于 2010-9-28 11:17 编辑 ]
最后,是我带了小鱼去的雪乡——双峰林场。这是个多年前我便想去的地方,大概六七年前,知道这个地方的时候,去的人还少。那时路难走,但风景如童话。小鱼住在牡丹江,离雪乡不过几小时车程,但她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 多年后我终于有机会抵达,却没想到身边会有一个当地的朋友。路已没那么难走,但还是从早走到晚,看不清窗外,全结了薄冰。 雪乡依然很美,很童话,但雪已没有几年前大。我们从小鱼家背了红酒去雪乡,在路上碰上一队从珠海过来的驴友,便结伴住宿、登山、徒步、搭帐。 我终于睡了火炕,终于与朋友们坐在了火炕上喝东北人自酿的酒,聊天吃肉。这都是以前多么向往的场景。那一刻我感动并感谢生活给我太多。东北之行因为有了小鱼,我感受了更多,很丰盛、很丰富。坐车时车窗全结冰了,留爪住在这“勇者家园”谁想着这看上去那么纯洁的地方是个厕所呢躺在炕上看到窗外的景致可爱的雪蘑菇在炕上把酒言欢,就着小鸡炖蘑菇,野菜炒笨鸡蛋,还有山上的野生木耳,猪肉炖粉条[ 本帖最后由 jasminelove 于 2010-9-28 13:44 编辑 ]
第七篇:穿插一个近的地方,希望不会吓到JM们。06年元旦和朋友去了三水捉田鼠,无意中收获一个大旗头村。朋友土生土长于南海桂城的一条叫叠窖的村,他们村历来有捉和吃田鼠的传统,后来非典啊之类的多了,才渐渐少了,但有些不怕死的人还是时不时手痒痒,不肯放弃这种野趣。当我听说这事后便两眼放光,要体验这种有野趣的好事。那天他约齐了兄弟,我约了另外两女孩子,一行七人浩浩荡荡开往三水。三水在脑海里也是美食天堂,西江河鲜、农家菜、禾花雀…他们专门开了农夫车,后面放了葵扇、铁笼、网兜、棍、揪。到三水后,越来越田园风光,有瓜就挂在路边,水稻收割完后的稻田垒了些禾秆草堆,十块钱买了几捆,扔上车。他们先在基围边发现了几个洞,说分前洞后洞,有人在前洞点着禾秆草拼命扇和薰,另一个就在洞的另一头拿了网兜和棍子等,一露脸必招来棍棒侍候。天知道他们怎样在另一个城市发现一个这样的地方,那是在一条拦河大坝的外侧,内侧似是西江的一个沙化冲积洲。外侧大坝下面有一片几个池塘,养有鸭、鹅、鱼,并有几个谷仓,堆满谷壳谷子,想必这便是田鼠的食粮。野渡无人舟自横经过大旗头村时,远看到一大片保护完好的锅耳房时,我兴奋着嚷嚷要下车去看,我之前并不知道会经过这好地方,而孤陋如我,之前竟也没听说这里,打电话问老爸,他说你不知道吗,中央台的电视前段都放过大旗头村,应该与我们乡下的房子是相同的格局。[ 本帖最后由 jasminelove 于 2010-12-23 10:04 编辑 ]
第八篇:05年11月的第一次香港行从小到大深受香港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想到香港会让我想起什么?脑中首先出现一堆过时但料子精良设计优美的旧衣服,好些三姑六婆在香港,小时候便总带回来那些表姐表妹表什么穿过的旧衫,穿在身上在当时是多么洋气新潮,现在还有一些舍不得扔藏在柜底;想起香港还会让我想起当时第一次拥有的张国荣、陈百强、学友的磁带,引来众同学仔羡慕不已;然后会想到周大福,周生生,从来任何亲戚朋友结婚前都要去香港买金,偶尔还会闪过蒙面黑帮抢银行,金铺;而最后,当然最少不了那些电视连续剧港产片,也可说是贯穿我们整个少年时代,但那时的《大地恩情》、《京华春梦》、《猎鹰》对于我们已不单是吃饱饭坐在电视机前的娱乐,也不单是一种文化的冲击,我觉得对我自己还有着一种审美观的形成的影响。那时的香港,什么都是香的。后来长大了,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开始排斥香港的快餐电视剧,开始抗拒无厘头港产片,不喜欢大部分的香港流行歌。觉得太直白,很浅没有深度,无聊的娱乐文化。感觉上香港从不遥远,什么时候都可以去,也就是一堆高楼大厦、灯红酒绿,从不觉得比那些远方的乡村土地更迫切地吸引。或者是因为我深信总会有某个好时刻,总有最好时机。那香港的四天,至今想起的还是满足。点滴浓缩与精华,都是朋友们带给我的,那是一场绚丽的邂逅,这东方之珠在我眼中,璀璨夺目,熠熠生辉。旧同事美女COCO带我们去游艇会吃的阳光早餐COCO的游艇美丽的游艇会令人觉得去了某个北欧小镇[ 本帖最后由 jasminelove 于 2010-9-28 17:0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