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朔回广州的高速要经过黄姚,我是一直有心想去看看的,但带着BB也不知其他人的意思所以没太任性提出,谁知妹夫主动说不如午饭在黄姚吃,听得我和细妹直欢呼啊。
这是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最早的认识应该是香港的电视连续剧《茶是故乡浓》里的外景地,当时觉得贺州好美。
高速下去后2公里便到古镇,我们把车泊好后钻进一条小巷,一间挂满干玉米的农家泥砖屋吸引了我们,继续走进去,屋前的晒谷场晒满了黑呼呼的东西,好壮观。一问才知道是豆豉,我们对这些农家特产非常有兴趣,以为误打误撞进了一间家庭豆豉作坊,忙问了主人卖不卖的,直觉遇上了好东西。

豆豉是这样晒成的

味道很好的梅子

主人带我们穿过小巷,一直走到古镇里面,他家原来在景区内有设摊,除了豆豉,这里还到处晒满了梅子,酸的咸的。我们才恍然这里的特产就是豆豉和话梅。于是买了豆豉又买辣椒酱又买梅子,当我们采购得兴高采烈的时候,突然走过来一个戴着袖章的人说,你们还没买票,不可以再进去了。我们本来还暗自高兴这古镇好象不用门票,高兴得真是太早了,门票68大元。这些地方政府,收取这样的高价门票等于给他们权利合法抢劫。
我们不高兴作这样的无谓贡献,退了出去,我的一贯做法是逃票,曾经成功逃过很多,我的理解是这样一个自然村千百年便在这里,人们还都在里面生活,都有很多的出口,总不可能把所有的出口都被封起来吧,于是找了另一个入口,抱着BB成功混了进去,其他同志很不幸,没有我老油条及身手敏捷,都被拒之门外。于是我在里面瞎逛了一会,觉得和中国大多古镇差不多,只是保存得很不错,南方的古镇比北方的多了秀美,少了大气,一般门前不会有高高的石阶和石雕,门窗大多雕花,逛了几下觉得他们在外面等着不好,还是不死心想带他们进来,于是从另外一个门出去看有没人把守,果然出去的时候发现门是空的,高兴得不得了,出去和他们汇合后想从那口再混进去,却赫然发现其实那出口旁边便有一个岗亭,自己出来的时候没留意而已。真是打击。
如果是我自己一个人,那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但那刻人多有大有小,他们不想太折腾,便算了,找地方吃饭。无意中去了一间好喜欢的,门面小小的,但内里有个院子,我们坐在老屋的大院子里,当地的豆腐青菜鸡鱼都非常好吃,好纯粹的农家风味,伴着清凉舒服的空气和并不热的太阳,好歹弥补了一下没进古镇的一丝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