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家的双语教育:分享儿子与爸爸的英语对话,学习的不止是语言哦
64579308幼儿园早教
2010/12/08
精选回帖
1970/01/01回复

嘿嘿...骏爸的目标是早晚要移民滴。小学读华阳吧!骏爸是论坛里倡导生本教育的主力!!!这是骏爸的另一个话题:http://www.gzmama.com/thread-1377188-1-1.html
2012/01/06回复
1970/01/01回复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carolqiao:
牛X老豆啊!楼主是不是在国外生活过啊?我自己也算是学英语的,但我觉得,全英文,跟孩子对话还是有难度哦!
查看原文呵呵,我大学也是英语专业的,硕士才改读管理。虽然在单位里干的是外事工作,却从来没有出过国。全英文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难。我的英语口语水平也是随着天天与骏骏说英语而不断提高的。
2010/12/09回复

mountie:
呵呵,我大学也是英语专业的,硕士才改读管理。虽然在单位里干的是外事工作,却从来没有出过国。全英文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难。我的英语口语水平也是随着天天与骏骏说英语而不断提高的。
查看原文我现想双语教育,但是从小孩出生到现在15个月了,只是让她看一些英文动画片,自己还没真正和她对话呢。有点信心不足,总担心自己蹩脚的英语要误导孩子。不过我还是打算去尝试,和孩子一起成长。
LZ能多点交流下吗?
LZ能多点交流下吗?
2010/12/10回复
牛~~看来要自己先学会英语~~
2010/12/10回复

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家庭,在中国,父母都是中国人,故意这样弄的在家跟小孩子说英文
很装B
说实话,我们双方都是在英语环境下工作的人,都没有想过要这样给孩子生活
英语这个东西,说实话,有那么难有那么神秘吗
一个一句都不会的人拿一年半年出来恶补就可以出国生活了
而且,小孩子等长大了都忘了
我爸妈还说我小时候3岁就能唐诗300倒背如流的
妈的,现在你要老子背3首出来,都不记得
什么后骨头闪灯的
你跟自己家人玩玩,还是觉得天真
要是出去跟其他小朋友玩,人家就当你是个傻子
除非一直不出去跟同龄人玩
我还是认为,对于一个孩子的培养,不是现在会一句还是500句英文
重要的是性格和人格的培养
我没有恶意,希望lz能广纳善言
很装B
说实话,我们双方都是在英语环境下工作的人,都没有想过要这样给孩子生活
英语这个东西,说实话,有那么难有那么神秘吗
一个一句都不会的人拿一年半年出来恶补就可以出国生活了
而且,小孩子等长大了都忘了
我爸妈还说我小时候3岁就能唐诗300倒背如流的
妈的,现在你要老子背3首出来,都不记得
什么后骨头闪灯的
你跟自己家人玩玩,还是觉得天真
要是出去跟其他小朋友玩,人家就当你是个傻子
除非一直不出去跟同龄人玩
我还是认为,对于一个孩子的培养,不是现在会一句还是500句英文
重要的是性格和人格的培养
我没有恶意,希望lz能广纳善言
2010/12/10回复

tracy155621:
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家庭,在中国,父母都是中国人,故意这样弄的在家跟小孩子说英文很装B说实话,我们双方都是在英语环境下工作的人,都没有想过要这样给孩子生活英语这个东西,说实话,有那么难有那么神秘吗一个一句都不会的人拿一年半年出来恶补就可以出国生活了而且,小孩子等长大了都忘了我爸妈还说我小时候3岁就能唐诗300倒背如流的妈的,现在你要老子背3首出来,都不记得什么后骨头闪灯的你跟自己家人玩玩,还是觉得天真要是出去跟其他小朋友玩,人家就当你是个傻子除非一直不出去跟同龄人玩我还是认为,对于一个孩子的培养,不是现在会一句还是500句英文重要的是性格和人格的培养我没有恶意,希望lz能广纳善言
查看原文谢谢您的善言!
“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家庭,在中国,父母都是中国人,故意这样弄的在家跟小孩子说英文
很装B
说实话,我们双方都是在英语环境下工作的人,都没有想过要这样给孩子生活”
——这是您的理解,没啥好辩解,人各有志吧。
“英语这个东西,说实话,有那么难有那么神秘吗
一个一句都不会的人拿一年半年出来恶补就可以出国生活了”
——出国生活没问题,但要进行深度交流就有问题了。我身边很多医科硕士博士,英语学了那么多年了,四级六级也过了,但有外宾来时,不少人还是结结巴巴,甚至听不太懂外宾讲什么。还有些出国几年了,回国后听他们讲英语,仍然可以用“不敢恭维”形容。楼上也有人提过了,英语专业了,要全英文教自己的孩子也做不到(我的很多大学同学也都说做不到)。所以,英文对中国人来说是难是易,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有个英语的环境,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习得这种语言,就象学一种家乡方言一样。
从儿童自身的发展来看,首先,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从两岁开始至青春期,即出生后的10—12年,人的大脑中主管言语的区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其言语中枢尚未定位,大脑的左右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学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言语习得的能力逐渐下降。一项对患病儿童施行大脑部分剥离手术的研究也发现,在10岁前儿童大脑的部分剥离仍能恢复言语能力,而10岁以后则会形成永久性的言语缺陷。因此,大脑的可塑性是幼儿双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负责学习语言的区域“布罗卡斯区”在幼年时非常发达灵敏,因此,幼儿学习双语时,大脑能将外语和母语同时贮存在“布罗卡斯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布罗卡斯区”的灵敏性逐渐下降。当大脑无法将外语存贮到该区域时,就只能在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新的记忆结构没有“布罗卡斯区”灵敏,在使用时还需要与“布罗卡斯区”建立联系。因此,年龄越大,儿童习得外语的速度越慢,也较难形成基于“布罗卡斯区”的语感。
其次,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语言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其中有一个最适宜、最迅速的发展阶段,即关键期。尽管对于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具体年龄目前尚存在争议,不可否认,幼儿阶段是儿童口语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出现了语音意识,在语音辨别、语音模仿等方面表现出优势,如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努力练习新学到的语音、纠正别人的发音、为发音找根据等等。儿童这种语音知觉的发展不仅针对母语学习,也直接作用于其他语言的学习。(Stuary,1999;张劲松等,2003)同时,研究也表明,幼儿的发音器官柔软,其声带、唇舌等运动神经的调节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发音器官逐渐趋于定型。因此,从幼儿期开始学习不同的语言,儿童的发音器官就自然地会配合这些语言的发音而调整形状。从而使其掌握发音的技巧,形成正确的发音。而一旦错过了这一关键期,儿童掌握其他语言语音和口语的能力就逐渐下降,很难达到母语的水平。
第三,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从发现词与物体之间的联系到掌握符号的功能性用途,以及过渡到用符号进行操作,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水平不同。在幼儿时期,由于儿童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主要依靠表象即头脑中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进行思维,因此,在这一时期无论学习哪种语言,儿童都是首先通过大脑的语言中枢建立起该语言与其所描绘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而认识该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这种语言获得的过程使得儿童能够直接用该语言来进行思考和分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不断增强,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符号来表征外部世界,并运用符号来进行交流。因此,如果儿童到了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再学习其他语言,其大脑自然地会运用已经掌握的母语符号来表征外部世界,从而在该语言与其所描述的事物间建立起以母语符号为中介的间接联系。这种母语对其他语言的前摄效应使得儿童不能直接地用该语言来理解和思考问题,而必须经过母语的转换,从而直接影响到儿童相应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运用。
我实行双语养育,就是为了骏骏在幼年轻易地习得英语,到上学时就可以省下学英语的时间,用来学更多其它的知识;就是为了他以后无论从事经济、科研、工程还是其它什么工作,他与国外的交流都不存在什么障碍。
“而且,小孩子等长大了都忘了
我爸妈还说我小时候3岁就能唐诗300倒背如流的
妈的,现在你要老子背3首出来,都不记得”
——唐诗不是一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当然忘了。英语如果是孩子时时使用的语言,就不会忘。我又不是叫孩子背莎士比亚,背唐诗不能作为什么例证吧?
“什么后骨头闪灯的
你跟自己家人玩玩,还是觉得天真
要是出去跟其他小朋友玩,人家就当你是个傻子
除非一直不出去跟同龄人玩”
——我并不是只进行英语单语养育,而是中英双语养育,骏骏的中文一直处于同年龄孩子的中等水平,日常交流没什么问题。当然会有一些特别的词汇因为先接受英文而讲不出中文,但并不多,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少,基本不影响与别的孩子的交流。骏骏在幼儿园里十分受欢迎,每天放学后还与同学仔在幼儿园外面的广场疯玩到不肯回家。您的猜测,有点“想当然”了吧?
“我还是认为,对于一个孩子的培养,不是现在会一句还是500句英文
重要的是性格和人格的培养”
——双语养育会影响到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培养吗?前面说了,孩子的中文并不影响他与同年龄的孩子交流。如果不存在这个因素,那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培养就要看看其它方面了,影响孩子性格和人格培养的因素太多了。
骏骏在我们双语养育群的活动里的表现,得到的评价是“宜动宜静,可放可收,落落大方,斯文有礼”。
“我没有恶意,希望lz能广纳善言”
——再次谢谢了!
“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家庭,在中国,父母都是中国人,故意这样弄的在家跟小孩子说英文
很装B
说实话,我们双方都是在英语环境下工作的人,都没有想过要这样给孩子生活”
——这是您的理解,没啥好辩解,人各有志吧。
“英语这个东西,说实话,有那么难有那么神秘吗
一个一句都不会的人拿一年半年出来恶补就可以出国生活了”
——出国生活没问题,但要进行深度交流就有问题了。我身边很多医科硕士博士,英语学了那么多年了,四级六级也过了,但有外宾来时,不少人还是结结巴巴,甚至听不太懂外宾讲什么。还有些出国几年了,回国后听他们讲英语,仍然可以用“不敢恭维”形容。楼上也有人提过了,英语专业了,要全英文教自己的孩子也做不到(我的很多大学同学也都说做不到)。所以,英文对中国人来说是难是易,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有个英语的环境,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习得这种语言,就象学一种家乡方言一样。
从儿童自身的发展来看,首先,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从两岁开始至青春期,即出生后的10—12年,人的大脑中主管言语的区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其言语中枢尚未定位,大脑的左右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学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言语习得的能力逐渐下降。一项对患病儿童施行大脑部分剥离手术的研究也发现,在10岁前儿童大脑的部分剥离仍能恢复言语能力,而10岁以后则会形成永久性的言语缺陷。因此,大脑的可塑性是幼儿双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负责学习语言的区域“布罗卡斯区”在幼年时非常发达灵敏,因此,幼儿学习双语时,大脑能将外语和母语同时贮存在“布罗卡斯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布罗卡斯区”的灵敏性逐渐下降。当大脑无法将外语存贮到该区域时,就只能在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新的记忆结构没有“布罗卡斯区”灵敏,在使用时还需要与“布罗卡斯区”建立联系。因此,年龄越大,儿童习得外语的速度越慢,也较难形成基于“布罗卡斯区”的语感。
其次,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语言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其中有一个最适宜、最迅速的发展阶段,即关键期。尽管对于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具体年龄目前尚存在争议,不可否认,幼儿阶段是儿童口语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出现了语音意识,在语音辨别、语音模仿等方面表现出优势,如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努力练习新学到的语音、纠正别人的发音、为发音找根据等等。儿童这种语音知觉的发展不仅针对母语学习,也直接作用于其他语言的学习。(Stuary,1999;张劲松等,2003)同时,研究也表明,幼儿的发音器官柔软,其声带、唇舌等运动神经的调节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发音器官逐渐趋于定型。因此,从幼儿期开始学习不同的语言,儿童的发音器官就自然地会配合这些语言的发音而调整形状。从而使其掌握发音的技巧,形成正确的发音。而一旦错过了这一关键期,儿童掌握其他语言语音和口语的能力就逐渐下降,很难达到母语的水平。
第三,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从发现词与物体之间的联系到掌握符号的功能性用途,以及过渡到用符号进行操作,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水平不同。在幼儿时期,由于儿童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主要依靠表象即头脑中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进行思维,因此,在这一时期无论学习哪种语言,儿童都是首先通过大脑的语言中枢建立起该语言与其所描绘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而认识该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这种语言获得的过程使得儿童能够直接用该语言来进行思考和分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不断增强,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符号来表征外部世界,并运用符号来进行交流。因此,如果儿童到了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再学习其他语言,其大脑自然地会运用已经掌握的母语符号来表征外部世界,从而在该语言与其所描述的事物间建立起以母语符号为中介的间接联系。这种母语对其他语言的前摄效应使得儿童不能直接地用该语言来理解和思考问题,而必须经过母语的转换,从而直接影响到儿童相应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运用。
我实行双语养育,就是为了骏骏在幼年轻易地习得英语,到上学时就可以省下学英语的时间,用来学更多其它的知识;就是为了他以后无论从事经济、科研、工程还是其它什么工作,他与国外的交流都不存在什么障碍。
“而且,小孩子等长大了都忘了
我爸妈还说我小时候3岁就能唐诗300倒背如流的
妈的,现在你要老子背3首出来,都不记得”
——唐诗不是一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当然忘了。英语如果是孩子时时使用的语言,就不会忘。我又不是叫孩子背莎士比亚,背唐诗不能作为什么例证吧?
“什么后骨头闪灯的
你跟自己家人玩玩,还是觉得天真
要是出去跟其他小朋友玩,人家就当你是个傻子
除非一直不出去跟同龄人玩”
——我并不是只进行英语单语养育,而是中英双语养育,骏骏的中文一直处于同年龄孩子的中等水平,日常交流没什么问题。当然会有一些特别的词汇因为先接受英文而讲不出中文,但并不多,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少,基本不影响与别的孩子的交流。骏骏在幼儿园里十分受欢迎,每天放学后还与同学仔在幼儿园外面的广场疯玩到不肯回家。您的猜测,有点“想当然”了吧?
“我还是认为,对于一个孩子的培养,不是现在会一句还是500句英文
重要的是性格和人格的培养”
——双语养育会影响到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培养吗?前面说了,孩子的中文并不影响他与同年龄的孩子交流。如果不存在这个因素,那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培养就要看看其它方面了,影响孩子性格和人格培养的因素太多了。
骏骏在我们双语养育群的活动里的表现,得到的评价是“宜动宜静,可放可收,落落大方,斯文有礼”。
“我没有恶意,希望lz能广纳善言”
——再次谢谢了!
2010/12/10回复

:
我不是英语老师。
语法其实是不用教的。在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孩子会自己生成语法。有些专家甚至认为,刻意的纠错都没必要。我们对骏骏的语法错误很少纠正,只要意思明白过来就算了。要纠正,也不是指出错在哪里,更不做语法规则的阐述,只是先肯定他的表达,然后用正确的语法把他的句子重说一遍就完了。例如,骏骏说:“I eat an apple yesterday.”我会说:“Oh, I see. You ate an apple yesterday.”。孩子会很敏感地觉察到两个句子的区别。很多时候为了不影响交流的顺利进展,重说一遍都免了,因为他这一类错误,可以在另一个情境中得到纠正,甚至是他自行发现自行纠正。我们就是这样,在未做任何语法讲解和分析的情况下,目睹骏骏掌握了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变化、形容词比较级的使用、主句从句的时态对应等等“复杂”的语法。
语法其实是不用教的。在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孩子会自己生成语法。有些专家甚至认为,刻意的纠错都没必要。我们对骏骏的语法错误很少纠正,只要意思明白过来就算了。要纠正,也不是指出错在哪里,更不做语法规则的阐述,只是先肯定他的表达,然后用正确的语法把他的句子重说一遍就完了。例如,骏骏说:“I eat an apple yesterday.”我会说:“Oh, I see. You ate an apple yesterday.”。孩子会很敏感地觉察到两个句子的区别。很多时候为了不影响交流的顺利进展,重说一遍都免了,因为他这一类错误,可以在另一个情境中得到纠正,甚至是他自行发现自行纠正。我们就是这样,在未做任何语法讲解和分析的情况下,目睹骏骏掌握了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变化、形容词比较级的使用、主句从句的时态对应等等“复杂”的语法。
2010/12/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