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小妹和牛小弟:看了这个帖,颇有感触,特注册了上来说一说我自己。我是80的,小学时的成绩一直是数一数二的,因此考上当地最好的中学。上初中后疯狂迷上了琼瑶和席娟、记得还有一个叫岑凯伦的,上课时放在课本下偷看,回家也瞒着大人看,成绩越来越差,但也还可以保持在前10,那时候我的家境很一般,父母虽是工薪阶层,但都是农村子弟,还都是排行老大,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处都要算计着花钱,对于我的有些要求,比如换个新书包,或买一双新球鞋,都认为是无理取闹,那时候的我,看着同学的好看书包和结实球鞋,暗自羡慕得很,甚至还羡慕她们有一把新雨伞,或一件新风衣,爸爸经常拿他小时候衣服破了补,补了破再补的例子来教育我,每每听到此,青春期的我心里很苦涩,呵呵,现在我也为人父母了,我也明白当家的一些难处,可以理解了,不过我想如果我的女儿很满心期待得到一件东西,我不会像我爸那样,总是责备或数落。有些扯远了,说这么多,是想说我那个时候就暗暗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要快快长大,早些参加工作,自己赚钱,买我喜欢的东西。所以,中考我报考了中专,同时考上的一共有5个人,只有我是女的,那4个男同学,都是班里成绩名列前茅的,现在想想他们真是有一些可惜,诚如jazqv妈妈所说,现在本科满大街都是,读职中中专的变成了不认真读书、差生的代名词,不过回想一下,我还是不后悔,我也是从事财会工作的,经验与学历和理论同样重要。99年我毕业了,记得毕业那年还有报到证这个东西,以前就读的那个中专学校一直都有分配,我是第一届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在这之前都是招高中的,所以我的师兄师姐都是高中毕业进去的,记得那会儿他们说:读一个二流的大专院校不如读一个不错的中专,分配也很好。所以我很多师兄姐都在财、税、审计局统计局的,可到了我毕业那年,这一政策就变成自主择业了。毕业后我在家呆了几个月,后来来了广州,自己也尝试过通过报纸、人才市场找工作,但是投出去的简历都如石沉大海,没有下文。再然后,我通过亲戚的关系,进了一家国企,成了一个临时工,一个打杂的办公室小妹,非财务部门,打打字接接电话,发发报纸文件什么的。那时候我也有同学一毕业就去自考大专,但是我那会儿一点儿想法也没有,就那么混混噩噩过了3年,在国企上班的第二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离开了国企,去了它参股的一个合资公司任会计,这一干就是10年,毕业后第4年,也就是来合资公司的第二年,我终于意识到理论知识的相当不足,和现实对中专生的鄙夷,报读了暨南大学的成人函授,周末上课,3年后混到了一张大专文凭,这当中,我经历了拍拖和分手,因为分手,为了要打发时间和转移心情,我又报读了远程本科,2年后修满学分拿到了本科文凭并申请了学位。为了这2个文凭,我一共花了5年时间。最记得,本科的第二年,最后一场期末考试,距离我预产期21天,因为考试的紧张和奔波,第2天就生下了我的女儿,哈哈。现在我的终极目标是中级会计师,但无奈,我已经是孩子的妈,感觉记忆力越来越不如以前了,报考了几次,都因为临时抱佛脚无信心而弃考了,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借口,但我真的有些疲了,不过没办法,干这行,没有本科也许无所谓,但没这个东西不行。接下来,我要努力,给自己3年的时间吧,呵呵,加油!最记得,刚来合资公司的那一年,公司是新开办企业,只有一个会计就是我,和一个出纳,出纳也是一个半桶水,呵呵。没有人带我教我,我一个财会菜鸟,建账,申请一般纳税人,出口退税,外汇核销。。。问同学,同学没做过生产企业,打电话去请教老师,老师都不记得我了,哈哈,老师大多是理论知识,没办法只好在去办税时厚着脸皮去主动认识别人,问人要电话号,然后在碰到不懂时打电话去问人家,有时候也遭到拒绝或碰一鼻子灰。。。这其中的辛苦、累和心酸,无知者无畏,就恍若昨天。因为这样的经历,所以在后来我小有经验了,碰到有不懂的人不管是谁来问我,我都非常不吝于告诉人,甚至罗嗦得很,生怕人家还是没听懂。接着说,刚开始还是手工账时,第一次做资产负债表怎么也算不平,就差了1分钱,我找呀找呀,晚上11点了我还没找出来,第二天就是最后一天的税期了,我累得气得趴在桌子上大哭了一番,我在心里祈祷:神啊,上帝啊,观音菩萨,佛啊,求你让我把报表弄平吧,我答应你明天我就不干了。然后擦干眼泪,偷偷把凭证**表格带回了宿舍继续查找,终于在1个多小时后找到了。现在看回我当时的手工账,真是搞笑又感慨。如果现在再让我重来一遍,我想我没有当初的勇气了。查看原文谢谢。大家走同样的路,每人走过的经历都不同,现在的社会功利太多,要进入一个好的行业和好的工作,要有好的人脉关系,这对于没有这方面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对不起,我不是妈妈,我是男的。呵呵。
小A瑶瑶妈咪:上进心有是必须的, 但文凭跟工资是成正比的么, 不见得的, 工作的人经验与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查看原文是的,但一般来说还是成正比的,学历学位和职称是受教育水平和学习能力的证明,这几样东西在初应聘和某些单位如国企、学校尤为重要,也是定薪资论辈分的关键。还好,我上班的公司不是太重视这个,否则我当初一定没门儿进来。
jazqv:70后的人很多都是这样,不出奇,我是96年职中毕业,99年暨大夜大大专毕业,2003年暨大业余本科毕业,04年通过中级会计师,想起来真的很辛苦,人家4年的本科,我要读足7年,已经是连续读的了,想当初考职中的时候,职中的分数比起中上的高中分数线还高很多,不是考不上高中才去读职中的哦。怎知道后来一扩招,本科满街到是,读职中的变成了不认真读书、差生的代名词,可悲,想当年,第一外语职中、金融职中的学生,很多人的分数完全可以上广州市第一中学的,绝对不是什么差生,由于家境原因去读职中,放弃了美好的大学生活,反而在现代人眼中是不务正业、不正经读书的人,活该什么的。当年读完职中,是没有资格考统招大学的,不像现在有什么3+,高职考试之类的,很不公平。当年读过职中的人都走过的路,如果职中出来学校没有好的工作推荐,后面的路就更加难行了。大学共勉吧。查看原文明白你所说的状况。
小小琳琳妈妈:努力吧,有证总比没证好,管它全日制还是业余还是函授还是夜大。查看原文有共识,努力吧,学历是我们在这个城市立足的后盾。不管将来是否富贵,或是阔太生活,总之我们努力了我们一定有自己的市场价值。
我是在暨大专升本的,一直计划初出社会时玩几年,然后25岁结婚,30岁生仔,生仔前要完成本科学业,拿学士学位证,到现在为止一直在实现自己的计划,之前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了哦,有志者事竞成啊,人生要好好自己掌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