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月有机会回一下西安,可以回自己毕业的大学逛逛了。日子过的真快,10年青春已经飞逝。遥想当年毕业时候的雄心壮志,梦想早早财务自由,实现起来并不容易,还没有自由迹象。呵呵回想当年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10年后从头在读,感觉已经完全不一样。难怪古人说温故而知新。哈哈先说说对我影响最深的第一部电影
恩,发的帖子好像不见了,呵呵,出来了然后我还记得得有,巴菲特的书《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美】沃伦·巴菲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这本,还有印象,值得一读。我记得读完这本书之后,巴菲特就是我偶像了,好多年都是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发现我不如巴菲特有钱5才从新思考新的投资之路。但是不管怎么样,做投资连巴菲特的书都不读,是说不过去的好像还有几本巴菲特的书,不过这本和另外一本我印象深刻还有一本是后来读的,不是这个时期的。这个时期先介绍这本
由于历史久远,当时乱读的书,情节已经淡忘了。我相信我还能想起的都或多或少对我以后的交易有影响的。55" />这段时间的特点就是金融知识不足,无法看专业的书籍,所以最好看一些市场历史,人物传记,激发自己的啃专业书的欲望55" />
dongtinglang:恩,发的帖子好像不见了,呵呵,出来了然后我还记得得有,巴菲特的书《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美】沃伦·巴菲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这本,还有印象,值得一读。 我记得读完这本书之后,巴菲特就是我偶像了,好多年都是 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发现我不如巴菲特有钱5 才从新思考新的投资之路。但是不管怎么样,做投资 连巴菲特的书都不读,是说不过去的 好像还有几本巴菲特的书,不过这本和另外一本我印象深刻 还有一本是后来读的,不是这个时期的。这个时期先介绍这本 查看原文巴菲特的书多数是外面的人写来赚钱的,看多了没意思。我觉得安德烈科斯托拉尼的书至少写得比较实际点。巴菲特索罗斯投资的都是一个市场里罪稳定的几十年,如果他俩人到亚洲起家的话就必然是不同的结局。如果巴索两人在俄罗斯,日本,或者是中国,根本累积不了如此巨大的财富(自己查历史书,50-70年有多少资本家完蛋了)。
广州第一穷人:巴菲特的书多数是外面的人写来赚钱的,看多了没意思。我觉得安德烈科斯托拉尼的书至少写得比较实际点。巴菲特索罗斯投资的都是一个市场里罪稳定的几十年,如果他俩人到亚洲起家的话就必然是不同的结局。如果巴索两人在俄罗斯,日本,或者是中国,根本累积不了如此巨大的财富(自己查历史书,50-70年有多少资本家完蛋了)。查看原文恩。有一些道理。巴菲特的书在操作上面记录的比较粗糙,实际的操作比较少。我记录的这个读书阶段还是入行不久的时候还需要伟大的人物去激励求知欲望。,后面会推荐一些更多操作的书,安德烈科斯托拉尼,的《股票培训班》,我还有印象,算一本操作的书,我2002-2003年看书的时候好像他写的书就这本可以看到,后来大牛市又翻译了不少过来。据说他写的《大投机家》很值得一看,不过一直没有挑时间去拜读此书。呵呵,下次抓出来看看
abcd00707 发表于 2011-8-27 09:33 楼主你财务自由的标准时多少资产?年入多少?还真没有想过。具体标准。我就算自由了,也很难说不干活的。只是财务比较自由了,就可以不用干一些自己不想干的活,资产还是要打理的。还真没有想过挣到多少了就退休,我现在做这个职业自己蛮喜欢的。估计就算一个月有几平米房的被动收入,还会继续干的。只是不为工资而干活,可以更潇洒点吧。我们部门一个老太太,70多岁了,还在平安卖保险,很开心啊。公务员退休后才来卖保险的,在平安卖了15年保险了,现在公务员退休工资一个月8000多,还有平安的养老金和工资收入自己平安的保险账户还有上百万的投连保险。老太太日子过的很开心,有保险单一样去签的。反正他说,只要还能动都继续卖保险不知道,我卖保险会从毛头小子,卖成白发老伯不。我想成白发老伯的时候,卖保险的目的和毛头小子的时候卖保险的目的应该是很大不同的。
abcd00707:按现在的物价水平,多少资产和被动收入你觉得初步财务自由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呢?纯属好奇问问,看看大家对财务自由的标准查看原文我觉得可以稳定的收入,我如果一个月的被动收入可以在珠江新城买2平米房子,我个人会比较满意了。如果上面的收入足够稳定,能跟保险一样保证支付的话,多少资产没所谓了。
abcd00707:你说的那个老太婆不算,他自由啥?都老的差不多不能动了,能谈得上享受吗?而且他的资产似乎也不多。查看原文这里说的是他的一部分资产,至于其他资产,有这么好收入的人,会有其他资产的,那个年龄的人,房子几套是正常的。至于老了,每个人都会老的,关键是老的时候是不是还觉得很好,起码不为开支发愁,还做一点自己能做又想做的事情。我个人觉得,有的时候自由好像不只是享受,而是不用太为一些钱的东西束缚。能够很平和的生活。
继续写,看了一些人物传记,对如何在市场上生存的事情考虑的多了。知道股市是1胜,2平,7亏的。要想在这个市场上生存,需要变成那个10%的部分,而能够在市场上持续的生存,可能需要成为1%的部分。开始寻找一些修炼技术的书籍。《战胜华尔街》 彼得•林奇 。呵呵,光看这个标题就很吸引人了明摆着符合我当时的心里,我那个时候就想着怎么战胜市场,去市场挣钱呢。这个标题在书架上一出现,就被我锁定了
作为世界杰出的基金经理,我记得这本书用一些常识的去选择股票,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教导普通投资人,普通投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智慧,买到优质股票,长期持有获得不错的收益。好像是这样把。这本书,还有后面的一本《怎样选择成长股》 【美】菲利普•费舍 海南出版社
dongtinglang:继续写,看了一些人物传记,对如何在市场上生存的事情考虑的多了。知道股市是1胜,2平,7亏的。要想在这个市场上生存,需要变成那个10%的部分,而能够在市场上持续的生存,可能需要成为1%的部分。开始寻找一些修炼技术的书籍。《战胜华尔街》 彼得•林奇 。呵呵,光看这个标题就很吸引人了明摆着符合我当时的心里,我那个时候就想着怎么战胜市场,去市场挣钱呢。这个标题在书架上一出现,就被我锁定了查看原文林奇的书更注重于大资金的应用。而且他进入市场的时期正好是美国股市处于黄金20年的开始。观察一下70-80年的美国股票市场就知道当时市场是非常差的,而82年之后才是真正往上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