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园被打了……
407731幼儿园早教
2011/11/02
全部回帖
suki525:
告诉女儿,如果同学再打她,就让她打回去他。。可能这样是不对的,但是也不能这样被打啊~我都是这样告诉女儿的。
查看原文嘻嘻。其实我也是这样告诉女儿的,她也答应我了。不过她才2岁多,领略不到吧!到真的被欺负了,也只有哭的份儿了!
2011/11/02回复

孩子动手必然是有原因的,有时是为了争夺,有时是自我保护,甚至只不过想跟你玩。年纪小的孩子一是语言能力弱,不习惯或不善于首先用语言来表达和解决问题,二是自控能力弱,有情绪的时候不能很好控制,马上用行动来发泄和表达。这是阶段性、生理性的,这些成长的烦恼必然随着成长而慢慢消失,家长没必要太紧张,太盯着问题看有时候反而强化了这种行为,又或者走向另一极端。
孩子被打没有必要教他打回去,你可以教他怎样保护自己,譬如:大声说:打人是不对的,你不能打我。另外,也要尝试了解事情的经过,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避免发生同类的冲突。孩子被打后,要引导孩子把情绪宣泄出来,不要把害怕、愤怒等压抑在心里,可以在家通过场景重演,用替代物代表打人一方,让她说出她的情绪:我很生气,你不能打我的。多说几次,直到心里舒服为止,或者让孩子把她的生气在纸上画出来,发泄出来。
家长紧张、心疼孩子是自然的,但别把孩子想得太弱了,家长的紧张情绪有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环境有危险,对自己能力有怀疑,对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不利。
有时候孩子的自身体验是无法替代的,打了人,别人就不想和他玩,或者遭到更惨的还击,被人打,就知道疼,也会检讨自己的言行,会想法保护自己和应对。家长可以引导,但不要每次都出手干预,不需要教他打回去,也不需严禁他还手,让他自己想办法、做尝试。有时候我们还是得相信孩子,给他们一点时间和空间。
对于老师,我觉得还是要好好沟通一下吧,让她感觉不是追究责任,而是真的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为什么会受伤,一般什么样的事情会引起这样的冲突,以便引导孩子,以后避免发生这样的冲突。
孩子被打没有必要教他打回去,你可以教他怎样保护自己,譬如:大声说:打人是不对的,你不能打我。另外,也要尝试了解事情的经过,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避免发生同类的冲突。孩子被打后,要引导孩子把情绪宣泄出来,不要把害怕、愤怒等压抑在心里,可以在家通过场景重演,用替代物代表打人一方,让她说出她的情绪:我很生气,你不能打我的。多说几次,直到心里舒服为止,或者让孩子把她的生气在纸上画出来,发泄出来。
家长紧张、心疼孩子是自然的,但别把孩子想得太弱了,家长的紧张情绪有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环境有危险,对自己能力有怀疑,对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不利。
有时候孩子的自身体验是无法替代的,打了人,别人就不想和他玩,或者遭到更惨的还击,被人打,就知道疼,也会检讨自己的言行,会想法保护自己和应对。家长可以引导,但不要每次都出手干预,不需要教他打回去,也不需严禁他还手,让他自己想办法、做尝试。有时候我们还是得相信孩子,给他们一点时间和空间。
对于老师,我觉得还是要好好沟通一下吧,让她感觉不是追究责任,而是真的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为什么会受伤,一般什么样的事情会引起这样的冲突,以便引导孩子,以后避免发生这样的冲突。
2011/11/02回复
suewon:
孩子动手必然是有原因的,有时是为了争夺,有时是自我保护,甚至只不过想跟你玩。年纪小的孩子一是语言能力弱,不习惯或不善于首先用语言来表达和解决问题,二是自控能力弱,有情绪的时候不能很好控制,马上用行动来发泄和表达。这是阶段性、生理性的,这些成长的烦恼必然随着成长而慢慢消失,家长没必要太紧张,太盯着问题看有时候反而强化了这种行为,又或者走向另一极端。 孩子被打没有必要教他打回去,你可以教他怎样保护自己,譬如:大声说:打人是不对的,你不能打我。另外,也要尝试了解事情的经过,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避免发生同类的冲突。孩子被打后,要引导孩子把情绪宣泄出来,不要把害怕、愤怒等压抑在心里,可以在家通过场景重演,用替代物代表打人一方,让她说出她的情绪:我很生气,你不能打我的。多说几次,直到心里舒服为止,或者让孩子把她的生气在纸上画出来,发泄出来。 家长紧张、心疼孩子是自然的,但别把孩子想得太弱了,家长的紧张情绪有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环境有危险,对自己能力有怀疑,对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不利。有时候孩子的自身体验是无法替代的,打了人,别人就不想和他玩,或者遭到更惨的还击,被人打,就知道疼,也会检讨自己的言行,会想法保护自己和应对。家长可以引导,但不要每次都出手干预,不需要教他打回去,也不需严禁他还手,让他自己想办法、做尝试。有时候我们还是得相信孩子,给他们一点时间和空间。 对于老师,我觉得还是要好好沟通一下吧,让她感觉不是追究责任,而是真的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为什么会受伤,一般什么样的事情会引起这样的冲突,以便引导孩子,以后避免发生这样的冲突。
查看原文



2011/11/02回复

suewon:
孩子动手必然是有原因的,有时是为了争夺,有时是自我保护,甚至只不过想跟你玩。年纪小的孩子一是语言能力弱,不习惯或不善于首先用语言来表达和解决问题,二是自控能力弱,有情绪的时候不能很好控制,马上用行动来发泄和表达。这是阶段性、生理性的,这些成长的烦恼必然随着成长而慢慢消失,家长没必要太紧张,太盯着问题看有时候反而强化了这种行为,又或者走向另一极端。 孩子被打没有必要教他打回去,你可以教他怎样保护自己,譬如:大声说:打人是不对的,你不能打我。另外,也要尝试了解事情的经过,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避免发生同类的冲突。孩子被打后,要引导孩子把情绪宣泄出来,不要把害怕、愤怒等压抑在心里,可以在家通过场景重演,用替代物代表打人一方,让她说出她的情绪:我很生气,你不能打我的。多说几次,直到心里舒服为止,或者让孩子把她的生气在纸上画出来,发泄出来。 家长紧张、心疼孩子是自然的,但别把孩子想得太弱了,家长的紧张情绪有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环境有危险,对自己能力有怀疑,对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不利。有时候孩子的自身体验是无法替代的,打了人,别人就不想和他玩,或者遭到更惨的还击,被人打,就知道疼,也会检讨自己的言行,会想法保护自己和应对。家长可以引导,但不要每次都出手干预,不需要教他打回去,也不需严禁他还手,让他自己想办法、做尝试。有时候我们还是得相信孩子,给他们一点时间和空间。 对于老师,我觉得还是要好好沟通一下吧,让她感觉不是追究责任,而是真的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为什么会受伤,一般什么样的事情会引起这样的冲突,以便引导孩子,以后避免发生这样的冲突。
查看原文其实最近我也有这样的困扰,孩子不论看见比他大的还是比他小的孩子,都好像很害怕,即便是别人只是经过他身边,我现在有点搞不清楚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只是记得有一次带他去玩,有个比儿子大一点的男孩,突然跑到我儿子面前大叫,我儿子的反应是跑过来找我,抱着我,就这事以后,我发现我儿子见谁都有点怕的样子,我和他说不用怕,可是他还是会害怕
2011/11/02回复

vivienbobo:
我也不知道怎样才好,老师不可以得罪,可以也不能看着小孩每隔几天就有新的伤痕。上个幼儿园真不容易!
查看原文我家宝宝身上蚊子包包多几个,我都找园长。。。。搞得园长笑我是我有入园焦虑症,哈哈。。。。。
不过宝宝的学校还好,只是偶尔发生一些小小的事,比如忘了给宝宝吃钙+锌之类,我都觉得没事,但会和老师说你昨天忘给了。
如果发生了你家宝宝这样大件的事,我怕我是会沉不住气的。当个妈真不容易啊。。。。自己的心肝宝贝被老师捏着,有什么办法?
不过宝宝的学校还好,只是偶尔发生一些小小的事,比如忘了给宝宝吃钙+锌之类,我都觉得没事,但会和老师说你昨天忘给了。
如果发生了你家宝宝这样大件的事,我怕我是会沉不住气的。当个妈真不容易啊。。。。自己的心肝宝贝被老师捏着,有什么办法?
2011/11/02回复

suki525:
告诉女儿,如果同学再打她,就让她打回去他。。可能这样是不对的,但是也不能这样被打啊~我都是这样告诉女儿的。
查看原文我也是这样的,没办法
2011/11/02回复

我女儿也是刚遇到这样的问题,昨天去到学校没半个小时就给小朋友打了,哭了一整天都说不去读书了,告诉老师,老师也说没这回事,可是脸上的红肿是骗不了人的,今天也不肯去读书,好不容易哄去了,去到又说给小朋友打了,唉,问题
2011/11/03回复

chenjinyu:
什么时候老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避免此类事情
查看原文无错,我也是觉得只有老师的素质和责任心加强了,才可以尽量避免事情的发生!可是这年代找一个这样的老师可真难!
2011/11/0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