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曾经你也在妈网在线等大家回复:宝宝总是消化不良。
……
腹胀、吐奶、消化不良、打嗝……这些都是因为宝宝胀气而引起,不过宝宝胀气并不是什么大病,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因为空气会趁宝宝吃母乳或者用奶瓶吸允时进入食道。有一些宝宝排气没有困难,但是由于年纪较小或者其他原因引起。另外,一些宝宝排气不畅,这会引发肠胃不适,出现胃部疼痛,肚子胀的症状,并因此而烦躁不安,甚至哭闹不止。遇到这种情况,新妈妈们就会焦虑不安,不知道怎么办好了,甚至“病急乱投医”,给宝宝胡乱服用药物。
不过妈网新手妈妈很多,老手妈妈也一样的多!相信妈网的妈妈们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一定能帮到更多的新手妈妈,当孩子胀气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分享经验,曾柔都会来奖励妈币给大家喔!
分享格式:
妈网ID:
宝宝年龄:
消气经验:

知识小分享
小编教你6招推拿给宝宝消消气

补脾经200次
[位置] 在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 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脾经和清脾经统称为推脾经。
[功用] 补脾经能健脾,壮气血;泻脾经能泻脾火;清补脾经(平补平泻)能调合脾胃,活血顺气。

清大肠200次
[位置] 示指桡侧,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 从示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称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
[功用] 补大肠能涩肠止泻、固脱温中;清大肠能通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并能清肝胆之火;清补大肠能调理肠道。

运内八卦100次
[位置] 在掌心内劳宫四周,南(上)为“离”,北(下)为“坎”,东(左)为“震”,西(右)为“兑”,西北为“乾”,东北为“艮”,东南为“巽”,西南为“坤”。
[操作] 用运法,顺时针方向掐运,称运内八卦或运八卦。
[功用] 顺运八卦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逆运八卦有降胃气、消宿食、增饮食的作用。

揉中脘100次
[位置] 脐上4寸,于胸骨体下缘到肚脐正中(神阙)穴连线的中点。
[操作] 用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
[功用] 揉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揉板门200次
[位置] 在手掌大鱼际部。
[操作] 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
[功用] 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导滞、运达上下之气。

分腹阴阳100次
[位置] 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操作] 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对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效果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