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一顿打
孩子都打傻
“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教育方法怎么看
336222家有小学生
2011/11/15
全部回帖

几岁的罗伯特(后来的美国司法部长)在一次与哥姐跑步中摔倒了,哇哇大哭。罗斯夫人没有象一般母亲那样抱起来哄,而是冲过去,一巴掌打在罗伯特脸上,大质问:“为什么哥哥姐姐没有摔倒,你摔倒了?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2011/11/15回复

“三天一打”,不知道孩子受不受得了,我自己先要精神崩溃。
教育理念各有不同,所以不妄加评论别人的教育方式,何况人家还有成功的案例。反正我自己的性格是做不到“虎妈狼爸”,其实那对父母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有很高要求的。
教育理念各有不同,所以不妄加评论别人的教育方式,何况人家还有成功的案例。反正我自己的性格是做不到“虎妈狼爸”,其实那对父母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有很高要求的。
2011/11/16回复

我觉得打孩子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优秀的孩子不是打出来的。而且也未必被打出来考上北大的孩子就很优秀。考大学仅仅是通过文化考试筛选出来的,而工作和生活更需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只是家长不能溺爱孩子,该严格要求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该批评的时候要批评,平时则应该和孩子平等真诚相待,争取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2011/11/16回复

赵小兰三姐妹美国长青藤大学博士。赵小兰先后做过美国运输、劳工部长。赵回忆:从小到大,父亲很严厉。家里来了客人,吃饭时,未嫁女要在一旁为客人添饭,不得上桌同吃。赵做了部长也是如此。一次客人笑对其父亲说:“赵部长不上桌,我们哪里敢吃饭呀。”父亲这才免除了赵小兰“服务员”的差事,以后不必为客人添饭,而可以上桌陪吃了。
2011/11/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