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位妈妈的无助,鱼蛋非常理解,谁家孩子有这样的问题,家长都会心痛与迷茫。不过作为孩子,我总相信他们的本意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恶略,只是行为的确严重的错误,既然打过,我想孩子肯定知道行为是错误的,而再犯说明潜意识却不知道为什么错,所以这不仅仅是打可以解决,而沟通与教育才是最重要的。记得女儿幼儿园中班时带回一个玩具。我发现了,问哪来的,她说拿同学。但同学不知道。她说她想要。是的,在孩子心中,因为想要所以拒为已有,可是在他有这种行为之前,很少家长会告知这是不正确的。我打了手板狠狠的,并且告诉她我的感受与那个丢失东西同学的感受。第二天,她把东西带回去还了并且道歉。至今她还记得这件事情并有时与我提起,我相信她真的是记在心里了。
跟孩子好好谈谈吧,告诉他责任感是什么,他会懂得。
撒谎+偷东西...伤心欲绝..是我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嘛?
22262199家有小学生
在这里要先谢谢大家了...
我首先自己反省了一下..做家长,孩子出了问题,要先从自身找原因..而不能一味地责怪孩子...
我以后会定时定点定量定条件的让孩子玩..并且多下载一些益智游戏..
其实我家娃的问题不仅仅是IPAD...
说起来真的惭愧..养不教,父之过...
最近老师找我去学校谈话..说是她偷了班里同学的东西,我当时就懵了..我从来没有想过她会偷别人的东西..
虽然只是笔之类的小物件..但是对于小孩儿来说已经很严重了...
之后老师还拿出了更让我震惊的东西...我的金戒指..说是在我家娃书包里找到的..
当时我的脑子就被气炸了..与其说气,更多的是迷茫..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后来回家狠狠地打了她..她哭着求饶,说着下次不敢了..
结果过了一个星期...同样的问题..老师又找了我...
这次她还撒谎编理由..说是同学用暴力逼她的...结果找同学来对峙..人家说根本没有这儿事儿..
当着老师和学生的面儿,我简直无地自容..
我们家从来没有出过小孩儿偷东西的事儿..姐姐家的孩子也好..我外甥也好..从小我对她的教育属于比较放松地,不是大错我都不会打她..是不是我太温柔了..是不是因为我从小不怎么在她身边..所以让她放任成这样...我的教育方式出了什么问题嘛?..希望各位爸爸妈妈能帮帮我..!
2012/03/12
全部回帖
大鱼蛋:
关于这位妈妈的无助,鱼蛋非常理解,谁家孩子有这样的问题,家长都会心痛与迷茫。不过作为孩子,我总相信他们的本意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恶略,只是行为的确严重的错误,既然打过,我想孩子肯定知道行为是错误的,而再犯说明潜意识却不知道为什么错,所以这不仅仅是打可以解决,而沟通与教育才是最重要的。记得女儿幼儿园中班时带回一个玩具。我发现了,问哪来的,她说拿同学。但同学不知道。她说她想要。是的,在孩子心中,因为想要所以拒为已有,可是在他有这种行为之前,很少家长会告知这是不正确的。我打了手板狠狠的,并且告诉她我的感受与那个丢失东西同学的感受。第二天,她把东西带回去还了并且道歉。至今她还记得这件事情并有时与我提起,我相信她真的是记在心里了。跟孩子好好谈谈吧,告诉他责任感是什么,他会懂得。
查看原文谢谢这位妈妈给我这么长的意见..有心了..
做妈的..谁都想孩子好..我真的需要好好反省自己..
做妈的..谁都想孩子好..我真的需要好好反省自己..
2012/03/12回复
大鱼蛋:
关于这位妈妈的无助,鱼蛋非常理解,谁家孩子有这样的问题,家长都会心痛与迷茫。不过作为孩子,我总相信他们的本意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恶略,只是行为的确严重的错误,既然打过,我想孩子肯定知道行为是错误的,而再犯说明潜意识却不知道为什么错,所以这不仅仅是打可以解决,而沟通与教育才是最重要的。记得女儿幼儿园中班时带回一个玩具。我发现了,问哪来的,她说拿同学。但同学不知道。她说她想要。是的,在孩子心中,因为想要所以拒为已有,可是在他有这种行为之前,很少家长会告知这是不正确的。我打了手板狠狠的,并且告诉她我的感受与那个丢失东西同学的感受。第二天,她把东西带回去还了并且道歉。至今她还记得这件事情并有时与我提起,我相信她真的是记在心里了。跟孩子好好谈谈吧,告诉他责任感是什么,他会懂得。
查看原文这位妈妈说得极为有理。
其实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不要把孩子的行为定性为这么恶劣,但是这不代表家长可以放任自流。其实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认识到根本的问题在哪里,如果一味用打的方式,孩子为了逃避责罚,下次的行为将会更为隐蔽。
其实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不要把孩子的行为定性为这么恶劣,但是这不代表家长可以放任自流。其实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认识到根本的问题在哪里,如果一味用打的方式,孩子为了逃避责罚,下次的行为将会更为隐蔽。
2012/03/13回复
风的脚步:
之前说到我家娃不爱学习..整天顾着玩IPAD..各位爸爸妈妈们给了我很多意见..在这里要先谢谢大家了...我首先自己反省了一下..做家长,孩子出了问题,要先从自身找原因..而不能一味地责怪孩子...我以后会定时定点定量定条件的让孩子玩..并且多下载一些益智游戏..其实我家娃的问题不仅仅是IPAD...说起来真的惭愧..养不教,父之过...最近老师找我去学校谈话..说是她偷了班里同学的东西,我当时就懵了..我从来没有想过她会偷别人的东西..虽然只是笔之类的小物件..但是对于小孩儿来说已经很严重了...之后老师还拿出了更让我震惊的东西...我的金戒指..说是在我家娃书包里找到的..当时我的脑子就被气炸了..与其说气,更多的是迷茫..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后来回家狠狠地打了她..她哭着求饶,说着下次不敢了..结果过了一个星期...同样的问题..老师又找了我...这次她还撒谎编理由..说是同学用暴力逼她的...结果找同学来对峙..人家说根本没有这儿事儿..当着老师和学生的面儿,我简直无地自容..我们家从来没有出过小孩儿偷东西的事儿..姐姐家的孩子也好..我外甥也好..从小我对她的教育属于比较放松地,不是大错我都不会打她..是不是我太温柔了..是不是因为我从小不怎么在她身边..所以让她放任成这样...我的教育方式出了什么问题嘛?..希望各位爸爸妈妈能
查看原文孩子可能也知道她这种行为是错的,但不可能一时三刻马上能纠正过来。需要家长和教师合力,长期地帮助孩子纠正。不要寄望和孩子说完道理后,之后就不再犯错,也不可能单一的一种方法就可以纠正的(说教或者惩罚)。总之,教育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长期付出。
2012/03/13回复
暴力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小孩已经长大了,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她第一次是偷东西,你打了她,她知道这不好,于是在老师面前就说谎,希望自己不能被你再次责备。事出有因,会不会她喜欢这些东西又不好意思和你们说呢?最好方法还是沟通,才能对症下药。但是小孩如果被打了或表达能力不强,一时半会也很难对你敞开心扉,或者试试找她亲近的同性长辈好好和她谈谈。 如果第二次是说再犯了偷东西,说明你的暴力对她没用,那可能要用其他方式,例如每天罚站等冷暴力方式,虽然说体罚和精神惩罚都是不好,但是小孩不受到她能害怕的惩罚,还是有可能再犯这种不可原谅的错误。以上仅是个人意见。
2012/03/13回复
之前说到我家娃不爱学习..整天顾着玩IPAD..各位爸爸妈妈们给了我很多意见..
在这里要先谢谢大家了...
我首 ...
2012/03/13回复
建议你看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上面有你相同情况的一个列子。上面谈到是妈妈对她女儿的期望太高造成的,她的妈妈和你感觉差不多。具体情况请你再看看这本书,相信你会有所启发的。
2012/03/13回复
教育专家给家长的100条建议!!!(建议永久保存)
教育篇:
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3.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亲,不利于教育。也许没有科学道理,但绝对适用。
15.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6.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
17.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8.要常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
19.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20.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表现自己。
21.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22.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24.不要吓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
25.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以免孩子惧怕、害羞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面善心恶的性格。
2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以免孩子养成“沽名钓誉”的不良习气。
28.不要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比如,打架一定要打回来、自己的东西不给别的吃、乘车不购票等。
29.让孩子正确树立心目中的偶像。
教育篇:
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3.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亲,不利于教育。也许没有科学道理,但绝对适用。
15.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6.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
17.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8.要常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
19.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20.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表现自己。
21.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22.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24.不要吓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
25.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以免孩子惧怕、害羞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面善心恶的性格。
2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以免孩子养成“沽名钓誉”的不良习气。
28.不要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比如,打架一定要打回来、自己的东西不给别的吃、乘车不购票等。
29.让孩子正确树立心目中的偶像。
2012/03/13回复
成长篇:
1.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
2.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3.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
4.让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烧水煮饭等,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
6.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7.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8.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和他平等相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9.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0.记得对孩子说: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
11.记得经常的亲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头,让他(她)知道你的爱!
12.随时关注他(她)的进步,并也让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进步!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3.多与孩子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与孩子同行。
14.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15.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
16.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孩子,而不是像对宠物一样说句“你真聪明”。
17.让孩子经常有机会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一个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创设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过。
21.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这很重要。
生活篇:
1.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会理财。
2.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记与信件。
3.经常和孩子郊游。
4.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让孩子笑着入睡!
5.给孩子一个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
6.如果有条件,每天晚饭过后和孩子到户外散散步。
7.快乐与孩子一起分享!
8.对小家伙开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常笑!
9.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励孩子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
11.给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时间和空间。
12.教会孩子骑自行车,游泳,这都是进入社会的一种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与孩子相互问候,让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来。
14.夫妻实在要吵架,请一定要记住:避开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着问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乐吗?
16.不给他留有太多的物质遗产,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给他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快乐的人生。
17.着重进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18.只要与创作尘埃有关,不要责备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乱
19.父母对自己的双亲要孝敬有加,让孩子觉得家中充满了爱,同时父母也是他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20.父母之际间要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21.不要太关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22.不要太亲近孩子。让他与年龄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养成性格孤僻的恶习。
23.不要孩子要啥买啥。让他知道“劳动与所得、权得与义务” 的关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恶劳的许多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时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一会儿晴,一会儿阴。
1.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
2.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3.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
4.让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烧水煮饭等,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
6.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7.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8.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和他平等相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9.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0.记得对孩子说: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
11.记得经常的亲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头,让他(她)知道你的爱!
12.随时关注他(她)的进步,并也让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进步!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3.多与孩子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与孩子同行。
14.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15.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
16.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孩子,而不是像对宠物一样说句“你真聪明”。
17.让孩子经常有机会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一个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创设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过。
21.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这很重要。
生活篇:
1.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会理财。
2.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记与信件。
3.经常和孩子郊游。
4.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让孩子笑着入睡!
5.给孩子一个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
6.如果有条件,每天晚饭过后和孩子到户外散散步。
7.快乐与孩子一起分享!
8.对小家伙开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常笑!
9.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励孩子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
11.给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时间和空间。
12.教会孩子骑自行车,游泳,这都是进入社会的一种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与孩子相互问候,让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来。
14.夫妻实在要吵架,请一定要记住:避开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着问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乐吗?
16.不给他留有太多的物质遗产,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给他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快乐的人生。
17.着重进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18.只要与创作尘埃有关,不要责备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乱
19.父母对自己的双亲要孝敬有加,让孩子觉得家中充满了爱,同时父母也是他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20.父母之际间要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21.不要太关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22.不要太亲近孩子。让他与年龄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养成性格孤僻的恶习。
23.不要孩子要啥买啥。让他知道“劳动与所得、权得与义务” 的关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恶劳的许多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时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一会儿晴,一会儿阴。
2012/03/13回复
学习篇:
1.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看看报,一个好的学习伙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切莫搞一些娱乐活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4.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责骂孩子。
5.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低分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带来成就感的知识:古诗、数字、故事、家务、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读好书、好读书
8.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示太大的关注,那样会造成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没有自己的责任。
10.孩子的房间要有自己的书桌,书桌上要有几本自己爱看的书籍,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
娱乐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起听他爱听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锻炼身体。
3.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4.多让孩子看一些少儿节目:动画片、益智节目等,少看动作片、连续剧。
5.孩子看电视时,家长们适时地陪他们一起,并且对里面的内容作一些讲解与讨论。
6.春天可以和孩子骑自行车去郊游,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边游泳,秋天则背着铁锅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许孩子收集各种废弃物。
8.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9.和孩子下棋,让孩子知道落子无悔,教育他对自己所做事要负责任,同时下输了要承认,家长有时也要放手让孩子赢一两盘,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
1.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看看报,一个好的学习伙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切莫搞一些娱乐活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4.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责骂孩子。
5.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低分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带来成就感的知识:古诗、数字、故事、家务、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读好书、好读书
8.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示太大的关注,那样会造成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没有自己的责任。
10.孩子的房间要有自己的书桌,书桌上要有几本自己爱看的书籍,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
娱乐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起听他爱听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锻炼身体。
3.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4.多让孩子看一些少儿节目:动画片、益智节目等,少看动作片、连续剧。
5.孩子看电视时,家长们适时地陪他们一起,并且对里面的内容作一些讲解与讨论。
6.春天可以和孩子骑自行车去郊游,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边游泳,秋天则背着铁锅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许孩子收集各种废弃物。
8.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9.和孩子下棋,让孩子知道落子无悔,教育他对自己所做事要负责任,同时下输了要承认,家长有时也要放手让孩子赢一两盘,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
2012/03/13回复
告诉孩子的话
(一)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怀,在你一生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对你好的人,你一定要珍惜、感恩。
(二)没有人是不可代替,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看透了这一点,将来就算你失去了世间最爱的一切时,也应该明白,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暂的,今天或许还在浪费着生命,明日会发觉生命已远离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预期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
(四)爱情只是一种感觉,而这感觉会随时日、心境而改变。如果你的所谓最爱离开你,请你耐心地等候一下,让时日慢慢冲洗,让心灵慢慢沉淀,你的苦就会慢慢淡化。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
(五)虽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读书,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紧记!
(六)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别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对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你怎样对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如果看不透这一点,你只会徒添不必要的烦恼。
(一)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怀,在你一生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对你好的人,你一定要珍惜、感恩。
(二)没有人是不可代替,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看透了这一点,将来就算你失去了世间最爱的一切时,也应该明白,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暂的,今天或许还在浪费着生命,明日会发觉生命已远离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预期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
(四)爱情只是一种感觉,而这感觉会随时日、心境而改变。如果你的所谓最爱离开你,请你耐心地等候一下,让时日慢慢冲洗,让心灵慢慢沉淀,你的苦就会慢慢淡化。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
(五)虽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读书,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紧记!
(六)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别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对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你怎样对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如果看不透这一点,你只会徒添不必要的烦恼。
2012/03/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