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崇尚名校,宁做凤尾,不做ji头

57198374家有小学生

以下的看法只代表我个人,欢迎大家讨论:
我眼中的名校:
小学:华师附小\培正小学\东风东路小学\文德路小学...
中学:华师附中\执信中学\广雅\省实...
大学:中山大学\华工\华师\华农\暨大(此处无省略号,因为广州只有这5间大学属211工程)
因为自己时间有限,发贴较慢,请大家前十楼都不要回帖,我想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说明我自己发这个贴的原因.
2012/11/13
全部回帖
D2D2D2D2D2D2D2D2沙发
初看这个标题,就知道楼主一定会收到不少板砖~~

仔细看下来,感觉楼主说的很实在,很有道理。

虽然楼主崇尚名校,选择名校,但却是个明白人,没有把目光钉死在名校带来的成绩光环上。楼主更重视的是名校带来的“校园文化”。

这和我对教育的想法和选择是一致的。但由于个人能力问题,我并没有把孩子弄到顶级的幼儿园去。虽然现在的幼儿园也可以,但和朋友家在名园的孩子相比,她家孩子更大方,从小可以感受到“领袖气质”。小朋友怎么体现领袖气质?我家孩子被她家孩子提溜的团团转,排演节目啊,做游戏啊,都是这个入读名园的小朋友做主导。不要说是孩子个性问题,在没有对比之前,自家孩子也是开朗、阳光,善于和人交朋友、打成一片的。但缺少的,就是一种气质?一种气场?不知道如何形容。

说道领袖气质,省实的郑校长曾说过(不一定是原话,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省实的学生,培养的就是领袖气质,就算是将来做乞丐,也是丐帮帮主。
这当然是句玩笑话。省实的学生哪能做乞丐呢?但他们的学生培养的是眼界、气度,发现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校园活动。

记得有次有公事去省实初中部,看到他们一个课间活动很有意思,就是一个主席台,有一帮学生在那对着麦克风又叫又唱的,好像是以班级为主体,就是一种班级文化的展示吧?因为要工作,所以我没有太关注内容,但感受到学生们的张扬奔放与青春飞扬。
省实的高中部,活动也特别多。除了校园活动,各种考察交流,国际交流,国际比赛,也特别多人参加获奖。

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入名校,但我不是一个唯成绩论的妈妈,而是我看到名校光环取得的真正原因并不仅仅是成绩。而这些很多家长看不到的东西,正是我特别特别重视的。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更相信能力大于成绩。

我自己就读的是本地的好学校,从小就是,所以,即使本人成绩一般,也考上大学出来找到工作了。算是当地的凤尾吧。话说我们本地文科状元出在我们班,现在的就业来看,学习好考出去的不少后来考上国家部委啊、北京的好单位(北方人,喜欢往北京跑),学习不好在本省读个一般学校的,甚至在本地读个专科的,哇,几年后,发现占据了本地的各大局委,在当地混的风生水起。好像没有发现混的特别差的。

但走出来社会,感觉到自己世面见的少,情商低。没有办法,内地中小城市,即使是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也是唯成绩论的。

这些年工作下来的感觉,真的感觉能力的重要性,就是处理事情的成熟、稳重及方法。这些要是就业以后才重视起来,比起在学校里就开始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那不是一般的差距——名校就是有一种隐性的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成长。

如果再给我个机会,我不知道还会不会这么做。(其实如果能够自己情商高点,为了孩子能脸皮厚点,是可以找到关系入读好一些的幼儿园的,但本人脸皮薄,最恨求人——其实这是性格上的短板啊)

小学的话,我用学位房来解决了。选择的时候还没有想通名校到底有多重要,所以只是就近自己上班地点来选择一个还不错的。但,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能会选培正的学位房。

工作原因,去培正参加了几次活动,感觉很好。培正的文化浸润在每个学生的心里,集会、活动展现的精神面貌,感染了我。学生精神风貌非常的“挺拔”(形容词有点怪),整齐划一的感觉,自豪感,自尊心。

呵呵,说了好多呀。借楼主的地儿发表一下自己的感觉。
因为自己以前没有这么多认识,但近年来工作的原因,近距离接触了一些名校,确实感受到名校真正“有名”的原因。

在多说几句,若是选择余地小,宁愿选择生源好的市一级,也不要选生源差的省一级。(有些市一级是因为学校校园面积等硬件条件达不到才没有评省级,加上现在不让评这些了,其实近年来有不少市一级学校蛮不错的)
其实,是学校成就了学生,还是学生成就了学校?是说不清楚的。
培正一个老师说过,也担心将来不收择校生,会导致优质生源流失,对学校未必是好事。(可以这么理解吧,择校过去的家长肯定会重视教育?毕竟花这么大工夫和钱)
学校和学生互相作用,成就了名校。然后物以群分,人以类聚,名校吸收全市最优质的生源,生生不息,光环更盛。

最后说道凤尾带来的副作用,挫败感之类。我感觉,在名校的氛围下,只要是孩子不笨不傻,家庭重视教育和教养,一般都不会落到凤尾的。
当然每个学校都有凤尾,但凤尾的构成我个人感觉是比较固定的。这些孩子通常都很聪明,但性格叛逆,聪明没有用在正地方。再细究,这些孩子的家庭都不重视教育,我就知道有个名校的学生,成绩差到不得了,在学校还捣乱,家里很有钱,但家庭状况不是很正常,父母都不管他,就丢给学校,家里找个保姆。父母整日在外应酬啊,做生意啊。

但话说,就算这孩子成凤尾,身边都是“未来之星”的同学,以后他出来社会,工作也好,做生意什么的也会有不少助力吧。加上,还有鸡尾垫底好不好,凤尾起码不会混到最惨。(本人在高中,就是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以前也觉得自己学习很差,话说高考还是考上大学了,比隔壁非重点班的中上等考的还好,当年我们班65%的本科,其他班级才20%)

话说,一切应该以孩子出发。
倘若真是在名校生活的很痛苦,分析一下去到一般学校会不会快乐?能成鸡头吗?还是从凤尾变鸡尾?去到一般学校还是痛苦那该怎么办呢?很多学生抑郁啊自杀啊,并不是单单是学校和成绩带来的压力,这和家长没有及时疏导,家长的态度也很有关系。
因为若是个性比较脆弱,不仅仅是成绩,各种事情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脆弱的孩子需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转校这么简单,而是心理疏导,各种疏通——绝对不能局限于成绩。

很多东西是说不清楚的,所以只能是代表个人的感觉。
2013/03/15回复
D2D2D2D2:
初看这个标题,就知道楼主一定会收到不少板砖~~仔细看下来,感觉楼主说的很实在,很有道理。虽然楼主崇尚名校,选择名校,但却是个明白人,没有把目光钉死在名校带来的成绩光环上。楼主更重视的是名校带来的“校园文化”。这和我对教育的想法和选择是一致的。但由于个人能力问题,我并没有把孩子弄到顶级的幼儿园去。虽然现在的幼儿园也可以,但和朋友家在名园的孩子相比,她家孩子更大方,从小可以感受到“领袖气质”。小朋友怎么体现领袖气质?我家孩子被她家孩子提溜的团团转,排演节目啊,做游戏啊,都是这个入读名园的小朋友做主导。不要说是孩子个性问题,在没有对比之前,自家孩子也是开朗、阳光,善于和人交朋友、打成一片的。但缺少的,就是一种气质?一种气场?不知道如何形容。说道领袖气质,省实的郑校长曾说过(不一定是原话,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省实的学生,培养的就是领袖气质,就算是将来做乞丐,也是丐帮帮主。这当然是句玩笑话。省实的学生哪能做乞丐呢?但他们的学生培养的是眼界、气度,发现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校园活动。记得有次有公事去省实初中部,看到他们一个课间活动很有意思,就是一个主席台,有一帮学生在那对着麦克风又叫又唱的,好像是以班级为主体,就是一种班级文化的展示吧?因为要工作,所以我没有太关注内容,但感受到学生们的张扬奔放与青春飞扬。省实的高中部,活动也特别多。除了校园活动,各种考察交流,国际交流,国际比赛,也特别多人参加获奖。我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入名校,但我不是一个唯成绩论的妈妈,而是我看到名校光环取得的真正原因并不仅仅是成绩。而这些很多家长看不到的东西,正是我特别特别重视的。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更相信能力大于成绩。我自己就读的是本地的好学校,从小就是,所以,即使本人成绩一般,也考上大学出来找到工作了。算是当地的凤尾吧。话说我们本地文科状元出在我们班,现在的就业来看,学习好考出去的不少后来考上国家部委啊、北京的好单位(北方人,喜欢往北京跑),学习不好在本省读个一般学校的,甚至在本地读个专科的,哇,几年后,发现占据了本地的各大局委,在当地混的风生水起。好像没有发现混的特别差的。但走出来社会,感觉到自己世面见的少,情商低。没有办法,内地中小城市,即使是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也是唯成绩论的。这些年工作下来的感觉,真的感觉能力的重要性,就是处理事情的成熟、稳重及方法。这些要是就业以后才重视起来,比起在学校里就开始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那不是一般的差距——名校就是有一种隐性的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成长。如果再给我个机会,我不知道还会不会这么做。(其实如果能够自己情商高点,为了孩子能脸皮厚点,是可以找到关系入读好一些的幼儿园的,但本人脸皮薄,最恨求人——其实这是性格上的短板啊)小学的话,我用学位房来解决了。选择的时候还没有想通名校到底有多重要,所以只是就近自己上班地点来选择一个还不错的。但,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能会选培正的学位房。工作原因,去培正参加了几次活动,感觉很好。培正的文化浸润在每个学生的心里,集会、活动展现的精神面貌,感染了我。学生精神风貌非常的“挺拔”(形容词有点怪),整齐划一的感觉,自豪感,自尊心。呵呵,说了好多呀。借楼主的地儿发表一下自己的感觉。因为自己以前没有这么多认识,但近年来工作的原因,近距离接触了一些名校,确实感受到名校真正“有名”的原因。在多说几句,若是选择余地小,宁愿选择生源好的市一级,也不要选生源差的省一级。(有些市一级是因为学校校园面积等硬件条件达不到才没有评省级,加上现在不让评这些了,其实近年来有不少市一级学校蛮不错的)其实,是学校成就了学生,还是学生成就了学校?是说不清楚的。培正一个老师说过,也担心将来不收择校生,会导致优质生源流失,对学校未必是好事。(可以这么理解吧,择校过去的家长肯定会重视教育?毕竟花这么大工夫和钱)学校和学生互相作用,成就了名校。然后物以群分,人以类聚,名校吸收全市最优质的生源,生生不息,光环更盛。最后说道凤尾带来的副作用,挫败感之类。我感觉,在名校的氛围下,只要是孩子不笨不傻,家庭重视教育和教养,一般都不会落到凤尾的。当然每个学校都有凤尾,但凤尾的构成我个人感觉是比较固定的。这些孩子通常都很聪明,但性格叛逆,聪明没有用在正地方。再细究,这些孩子的家庭都不重视教育,我就知道有个名校的学生,成绩差到不得了,在学校还捣乱,家里很有钱,但家庭状况不是很正常,父母都不管他,就丢给学校,家里找个保姆。父母整日在外应酬啊,做生意啊。但话说,就算这孩子成凤尾,身边都是“未来之星”的同学,以后他出来社会,工作也好,做生意什么的也会有不少助力吧。加上,还有鸡尾垫底好不好,凤尾起码不会混到最惨。(本人在高中,就是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以前也觉得自己学习很差,话说高考还是考上大学了,比隔壁非重点班的中上等考的还好,当年我们班65%的本科,其他班级才20%)话说,一切应该以孩子出发。倘若真是在名校生活的很痛苦,分析一下去到一般学校会不会快乐?能成鸡头吗?还是从凤尾变鸡尾?去到一般学校还是痛苦那该怎么办呢?很多学生抑郁啊自杀啊,并不是单单是学校和成绩带来的压力,这和家长没有及时疏导,家长的态度也很有关系。因为若是个性比较脆弱,不仅仅是成绩,各种事情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脆弱的孩子需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转校这么简单,而是心理疏导,各种疏通——绝对不能局限于成绩。很多东西是说不清楚的,所以只能是代表个人的感觉。
查看原文
较有说服力,也客观,声声入耳。
2013/03/15回复
初看这个标题,就知道楼主一定会收到不少板砖~~

仔细看下来,感觉楼主说的很实在,很有道理。
你这篇回复写在这里真让我汗颜啊,另起一篇自己做楼主啊,一定是精华了
2013/03/15回复
应该是我见过最详尽的回帖了,顶。
2013/03/15回复
SUNNY的乖妈妈:


      我始终认为,见多识广的人才会处世不惊.今年国庆全家到云南玩足了8天,其 ...
查看原文
2013/03/15回复
看了现在国内小孩的高压读书法,我真心想把我家宝贝从小学开始弄到国外去算了。。。还奥数奥英。。好晕啊! ...
还是一洗好几代呢!井底蛙!
2013/03/15回复
SUNNY的乖妈妈:


你女儿到火焰山,骑蒙古马,是名校组织去的吗?还是家长自己带去玩的。如果是 ...
查看原文
关系是如果假期不带宝贝去骑骑马什么的就对不起这个名校背景鸟!
2013/03/15回复
D2D2D2D2:
初看这个标题,就知道楼主一定会收到不少板砖~~仔细看下来,感觉楼主说的很实在,很有道理。虽然楼主崇尚名校,选择名校,但却是个明白人,没有把目光钉死在名校带来的成绩光环上。楼主更重视的是名校带来的“校园文化”。这和我对教育的想法和选择是一致的。但由于个人能力问题,我并没有把孩子弄到顶级的幼儿园去。虽然现在的幼儿园也可以,但和朋友家在名园的孩子相比,她家孩子更大方,从小可以感受到“领袖气质”。小朋友怎么体现领袖气质?我家孩子被她家孩子提溜的团团转,排演节目啊,做游戏啊,都是这个入读名园的小朋友做主导。不要说是孩子个性问题,在没有对比之前,自家孩子也是开朗、阳光,善于和人交朋友、打成一片的。但缺少的,就是一种气质?一种气场?不知道如何形容。说道领袖气质,省实的郑校长曾说过(不一定是原话,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省实的学生,培养的就是领袖气质,就算是将来做乞丐,也是丐帮帮主。这当然是句玩笑话。省实的学生哪能做乞丐呢?但他们的学生培养的是眼界、气度,发现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校园活动。记得有次有公事去省实初中部,看到他们一个课间活动很有意思,就是一个主席台,有一帮学生在那对着麦克风又叫又唱的,好像是以班级为主体,就是一种班级文化的展示吧?因为要工作,所以我没有太关注内容,但感受到学生们的张扬奔放与青春飞扬。省实的高中部,活动也特别多。除了校园活动,各种考察交流,国际交流,国际比赛,也特别多人参加获奖。我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入名校,但我不是一个唯成绩论的妈妈,而是我看到名校光环取得的真正原因并不仅仅是成绩。而这些很多家长看不到的东西,正是我特别特别重视的。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更相信能力大于成绩。我自己就读的是本地的好学校,从小就是,所以,即使本人成绩一般,也考上大学出来找到工作了。算是当地的凤尾吧。话说我们本地文科状元出在我们班,现在的就业来看,学习好考出去的不少后来考上国家部委啊、北京的好单位(北方人,喜欢往北京跑),学习不好在本省读个一般学校的,甚至在本地读个专科的,哇,几年后,发现占据了本地的各大局委,在当地混的风生水起。好像没有发现混的特别差的。但走出来社会,感觉到自己世面见的少,情商低。没有办法,内地中小城市,即使是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也是唯成绩论的。这些年工作下来的感觉,真的感觉能力的重要性,就是处理事情的成熟、稳重及方法。这些要是就业以后才重视起来,比起在学校里就开始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那不是一般的差距——名校就是有一种隐性的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成长。如果再给我个机会,我不知道还会不会这么做。(其实如果能够自己情商高点,为了孩子能脸皮厚点,是可以找到关系入读好一些的幼儿园的,但本人脸皮薄,最恨求人——其实这是性格上的短板啊)小学的话,我用学位房来解决了。选择的时候还没有想通名校到底有多重要,所以只是就近自己上班地点来选择一个还不错的。但,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能会选培正的学位房。工作原因,去培正参加了几次活动,感觉很好。培正的文化浸润在每个学生的心里,集会、活动展现的精神面貌,感染了我。学生精神风貌非常的“挺拔”(形容词有点怪),整齐划一的感觉,自豪感,自尊心。呵呵,说了好多呀。借楼主的地儿发表一下自己的感觉。因为自己以前没有这么多认识,但近年来工作的原因,近距离接触了一些名校,确实感受到名校真正“有名”的原因。在多说几句,若是选择余地小,宁愿选择生源好的市一级,也不要选生源差的省一级。(有些市一级是因为学校校园面积等硬件条件达不到才没有评省级,加上现在不让评这些了,其实近年来有不少市一级学校蛮不错的)其实,是学校成就了学生,还是学生成就了学校?是说不清楚的。培正一个老师说过,也担心将来不收择校生,会导致优质生源流失,对学校未必是好事。(可以这么理解吧,择校过去的家长肯定会重视教育?毕竟花这么大工夫和钱)学校和学生互相作用,成就了名校。然后物以群分,人以类聚,名校吸收全市最优质的生源,生生不息,光环更盛。最后说道凤尾带来的副作用,挫败感之类。我感觉,在名校的氛围下,只要是孩子不笨不傻,家庭重视教育和教养,一般都不会落到凤尾的。当然每个学校都有凤尾,但凤尾的构成我个人感觉是比较固定的。这些孩子通常都很聪明,但性格叛逆,聪明没有用在正地方。再细究,这些孩子的家庭都不重视教育,我就知道有个名校的学生,成绩差到不得了,在学校还捣乱,家里很有钱,但家庭状况不是很正常,父母都不管他,就丢给学校,家里找个保姆。父母整日在外应酬啊,做生意啊。但话说,就算这孩子成凤尾,身边都是“未来之星”的同学,以后他出来社会,工作也好,做生意什么的也会有不少助力吧。加上,还有鸡尾垫底好不好,凤尾起码不会混到最惨。(本人在高中,就是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以前也觉得自己学习很差,话说高考还是考上大学了,比隔壁非重点班的中上等考的还好,当年我们班65%的本科,其他班级才20%)话说,一切应该以孩子出发。倘若真是在名校生活的很痛苦,分析一下去到一般学校会不会快乐?能成鸡头吗?还是从凤尾变鸡尾?去到一般学校还是痛苦那该怎么办呢?很多学生抑郁啊自杀啊,并不是单单是学校和成绩带来的压力,这和家长没有及时疏导,家长的态度也很有关系。因为若是个性比较脆弱,不仅仅是成绩,各种事情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脆弱的孩子需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转校这么简单,而是心理疏导,各种疏通——绝对不能局限于成绩。很多东西是说不清楚的,所以只能是代表个人的感觉。
查看原文
这篇回复非常详实,客观。其实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还是靠父母。读名校是重视教育的父母作出的选择。就算不选择名校,如果父母能够自己花心血也能让自己的孩子在成绩上不输名校出来的孩子。但是文化氛围这种东西就不好说了,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是一种潜移默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013/03/16回复
在我看来,上了好学校还不如遇上好老师。学懂了书本上的知识,还不如懂得了学习的方法。生活是层出不穷的,学习也是源源不断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学校。
2013/03/16回复
SUNNY的乖妈妈:
      我始终认为,见多识广的人才会处世不惊.今年国庆全家到云南玩足了8天,其中在拉市海骑马走茶马古道的时候,我的女儿全程自己骑一匹高头大马,同行的人赞叹不已,有几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在路途中因为路滑马惊总是在尖叫不已.我家的八岁宝贝却一直悠闲自得.别人对她的赞叹她也只是笑笑而已.其他人哪里知道,我的女儿曾在**的火焰山脚骑过骆驼,曾在呼伦贝尔见识过桀骜不逊的蒙古马,这些温顺驯良的马在她眼中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查看原文
哈哈,这短有点小儿科。掩面而笑路过!别拍我哈!
2013/03/16回复
不见的所有名校出来的人都很成功,所有东西都无绝对,父母有条件要将最好的东西给孩子这一观点无可厚非,但是否吸收还要看孩子自己。
2013/03/16回复
其实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素质,而不是盲目的学历。
2013/03/17回复
ivy023ivy02314楼
SUNNY的乖妈妈:
      做为家长,我也为女儿解决了一些难题.比如英语老师觉得我小孩英语好,凡是有英语竞赛不管是哪里组织的,她都叫我女儿去参加.什么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希望之星,单词比赛等等一大堆.第一次我们很听话,按她的要求去报名了,结果不到一个星期又来一个报名表格(据说每班规定名额).我写了封信给老师,告诉老师,英语只是我家宝贝的其中一项兴趣爱好.她还有很多爱好,比如阅读课外书\跆拳道\画画\游泳\旅游\羽毛球\乒乓球....英语竞赛我们只参加一项,谢谢老师的信任和厚爱等等,我把信和报名表,叫宝贝第二天交给老师.      
查看原文
名校确实是能让孩子有更多见识,但是不能崇拜名校,因为名校里也有好老师和差老师,关键还是靠自身努力。我以前中学在名校读的,遇到的数学老师就很差,成绩也越来越差,但是英语老师就很好,那时中学有外教的很少,我们就有,所以后来读了外语学院,那时打下的基础是终身受益的!请问楼主东山区的中学了解吗?培正中学和七中,育才比如何?我孩子今年面临小升初,正在考虑考哪间,谢谢
2013/03/17回复
ivy023ivy02315楼
D2D2D2D2:
初看这个标题,就知道楼主一定会收到不少板砖~~仔细看下来,感觉楼主说的很实在,很有道理。虽然楼主崇尚名校,选择名校,但却是个明白人,没有把目光钉死在名校带来的成绩光环上。楼主更重视的是名校带来的“校园文化”。这和我对教育的想法和选择是一致的。但由于个人能力问题,我并没有把孩子弄到顶级的幼儿园去。虽然现在的幼儿园也可以,但和朋友家在名园的孩子相比,她家孩子更大方,从小可以感受到“领袖气质”。小朋友怎么体现领袖气质?我家孩子被她家孩子提溜的团团转,排演节目啊,做游戏啊,都是这个入读名园的小朋友做主导。不要说是孩子个性问题,在没有对比之前,自家孩子也是开朗、阳光,善于和人交朋友、打成一片的。但缺少的,就是一种气质?一种气场?不知道如何形容。说道领袖气质,省实的郑校长曾说过(不一定是原话,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省实的学生,培养的就是领袖气质,就算是将来做乞丐,也是丐帮帮主。这当然是句玩笑话。省实的学生哪能做乞丐呢?但他们的学生培养的是眼界、气度,发现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校园活动。记得有次有公事去省实初中部,看到他们一个课间活动很有意思,就是一个主席台,有一帮学生在那对着麦克风又叫又唱的,好像是以班级为主体,就是一种班级文化的展示吧?因为要工作,所以我没有太关注内容,但感受到学生们的张扬奔放与青春飞扬。省实的高中部,活动也特别多。除了校园活动,各种考察交流,国际交流,国际比赛,也特别多人参加获奖。我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入名校,但我不是一个唯成绩论的妈妈,而是我看到名校光环取得的真正原因并不仅仅是成绩。而这些很多家长看不到的东西,正是我特别特别重视的。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更相信能力大于成绩。我自己就读的是本地的好学校,从小就是,所以,即使本人成绩一般,也考上大学出来找到工作了。算是当地的凤尾吧。话说我们本地文科状元出在我们班,现在的就业来看,学习好考出去的不少后来考上国家部委啊、北京的好单位(北方人,喜欢往北京跑),学习不好在本省读个一般学校的,甚至在本地读个专科的,哇,几年后,发现占据了本地的各大局委,在当地混的风生水起。好像没有发现混的特别差的。但走出来社会,感觉到自己世面见的少,情商低。没有办法,内地中小城市,即使是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也是唯成绩论的。这些年工作下来的感觉,真的感觉能力的重要性,就是处理事情的成熟、稳重及方法。这些要是就业以后才重视起来,比起在学校里就开始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那不是一般的差距——名校就是有一种隐性的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成长。如果再给我个机会,我不知道还会不会这么做。(其实如果能够自己情商高点,为了孩子能脸皮厚点,是可以找到关系入读好一些的幼儿园的,但本人脸皮薄,最恨求人——其实这是性格上的短板啊)小学的话,我用学位房来解决了。选择的时候还没有想通名校到底有多重要,所以只是就近自己上班地点来选择一个还不错的。但,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能会选培正的学位房。工作原因,去培正参加了几次活动,感觉很好。培正的文化浸润在每个学生的心里,集会、活动展现的精神面貌,感染了我。学生精神风貌非常的“挺拔”(形容词有点怪),整齐划一的感觉,自豪感,自尊心。呵呵,说了好多呀。借楼主的地儿发表一下自己的感觉。因为自己以前没有这么多认识,但近年来工作的原因,近距离接触了一些名校,确实感受到名校真正“有名”的原因。在多说几句,若是选择余地小,宁愿选择生源好的市一级,也不要选生源差的省一级。(有些市一级是因为学校校园面积等硬件条件达不到才没有评省级,加上现在不让评这些了,其实近年来有不少市一级学校蛮不错的)其实,是学校成就了学生,还是学生成就了学校?是说不清楚的。培正一个老师说过,也担心将来不收择校生,会导致优质生源流失,对学校未必是好事。(可以这么理解吧,择校过去的家长肯定会重视教育?毕竟花这么大工夫和钱)学校和学生互相作用,成就了名校。然后物以群分,人以类聚,名校吸收全市最优质的生源,生生不息,光环更盛。最后说道凤尾带来的副作用,挫败感之类。我感觉,在名校的氛围下,只要是孩子不笨不傻,家庭重视教育和教养,一般都不会落到凤尾的。当然每个学校都有凤尾,但凤尾的构成我个人感觉是比较固定的。这些孩子通常都很聪明,但性格叛逆,聪明没有用在正地方。再细究,这些孩子的家庭都不重视教育,我就知道有个名校的学生,成绩差到不得了,在学校还捣乱,家里很有钱,但家庭状况不是很正常,父母都不管他,就丢给学校,家里找个保姆。父母整日在外应酬啊,做生意啊。但话说,就算这孩子成凤尾,身边都是“未来之星”的同学,以后他出来社会,工作也好,做生意什么的也会有不少助力吧。加上,还有鸡尾垫底好不好,凤尾起码不会混到最惨。(本人在高中,就是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以前也觉得自己学习很差,话说高考还是考上大学了,比隔壁非重点班的中上等考的还好,当年我们班65%的本科,其他班级才20%)话说,一切应该以孩子出发。倘若真是在名校生活的很痛苦,分析一下去到一般学校会不会快乐?能成鸡头吗?还是从凤尾变鸡尾?去到一般学校还是痛苦那该怎么办呢?很多学生抑郁啊自杀啊,并不是单单是学校和成绩带来的压力,这和家长没有及时疏导,家长的态度也很有关系。因为若是个性比较脆弱,不仅仅是成绩,各种事情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脆弱的孩子需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转校这么简单,而是心理疏导,各种疏通——绝对不能局限于成绩。很多东西是说不清楚的,所以只能是代表个人的感觉。
查看原文
很认同你的观点,名校给的是一种氛围,成不成才还要考学生个人。请问你说的风气好的培正是小学还是中学呢?
2013/03/17回复
SUNNY的乖妈妈:


名校确实是能让孩子有更多见识,但是不能崇拜名校,因为名校里也有好老师和差 ...
查看原文
你说的这三间,单从高考成绩来看,七中是最好的
2013/03/17回复
sallycpsallycp17楼
xiaobaomumu:
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南大、上交、华中科大、中大、武大、吉大。前十是肯定的,中大还是武大哪个靠前有争议而已,你不懂就不等于别人不懂
查看原文
此排名的出处?
2013/03/17回复
臭草臭草18楼
所谓名校,肯定有其优势所在,资源品质相对高些,孩子的思维和眼界得到开阔。而普通学校可能条件弱些,但是如果能从其他途径和方式弥补,也未必会差。
2013/03/18回复
猜你喜欢

幼升小必看,2016年最新广州重点小学排名

广州最好的小学--华师附小

2016年越秀区小升初对口学校

明年上小学了,对47中对口的小学不是很确定。

华阳VS华康VS东风东,求给意见并求小两房

【华景小学学位房攻略】无死角秒杀学位房!招生地段+对口中学+二手房+美妈辣评

热点推荐

文化公园中秋灯会 近千盏灯好靓!

中秋食光至!晒长假美食领10W金币!

国庆旅途正当时!晒行程领金币

花式过双节!珠江露天草地演唱会

#花式过双节#承德之夜的惬意时光

逛服装店啦~

陪孩子去看电影《东极岛》

#花式过双节#+到表弟的豪宅一游

#花式过双节#赴一场月圆之约-岭南天地灯展

广州从化流溪河森林公园

如果从这条窗帘看,应该算几级台风?

# 花式过双节#国庆旅途正当时!晒行程赢金

夜逛正佳旁的美食街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