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方便叙述,先科普一下。先从“鲎”说起。其实,鲎是一种亚热带海产底栖动物。属剑尾纲,蛛形目,鲎科。全身披甲,体分头胸、腹及尾3部分,头胸甲宽阔,呈半月形,腹甲略呈六角形,尾为剑,足6对,眼在背,口在腹。生活于近海多藻类的沙质底,喜雌雄同居,成双行动。潮汕沿海均有产,每年5至8月为繁殖季节,此时,成对的鲎在潮间带交配,退潮时滞留于海滩而被捕获。机船拖网及流刺作业也偶有捕获,为数极少。鲎味鲜美似蟹,血液中含有铜,呈蓝色,不宜多吃。鲎全身可入药,潮汕民间用鲜鲎加盐制成鲎酱,用于治疗痔疮、肺结核咯血及咳嗽等,对胃酸过多者也有显著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