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培养了孩子什么
菲菲从四岁开始进入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学习芭蕾,到现在九岁了,对她来说,过往的人生已经超过一半的时间都与舞蹈结缘。
从那个穿着粉嫩裙子的初级班到现在穿着深蓝色鸡心领练功服的舞蹈团预备班高级班,我总在想,舞蹈,究竟培养了孩子什么?当我把多年来零碎的想法沉淀下来,便有了下面的文字。
【舞蹈培养了孩子的气质】
菲菲四岁开始学习舞蹈,让我感到庆幸的是,蔡老师在第一堂就要求家长给孩子准备标准的舞蹈装备——梳盘头,橡皮筋、发卡全部用黑色的,不剪刘海,碎头发全部用卡子卡好,每次穿统一的练功服,肉粉色的裤袜和软鞋……
看起来要求不少,做起来似乎也要花些功夫,但正因为这样的专业化的要求,让菲菲的气质和一般学习舞蹈的小姑娘就是不一样。我跟菲菲说,不要光看演员画了浓妆,在舞台上穿着漂亮的衣裙跳舞,那是表演,和平日里练功不一样。你要想成为漂亮的小芭蕾舞演员,你就要穿着最朴素的练功服,刻苦练功。什么时候当你的舞鞋磨破了,大概也就是该你上台的时候了。
五年的舞蹈生活在她心里逐渐形成一种对美的态度与追求。她从来不把自己捯饬得花里胡哨,也许她无法像成人一样说出一套理论,但是她能感受到,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只能是通过外在来吸引别人的眼球,真正能让人关注的,应该是自己由内向外散发的气质。
每次带菲菲上街,就算是给她套个黑色的没什么装饰的衣服、简单地梳个盘头,走到哪里都有人问——小姑娘是跳舞的吧?每每追问对方:“你怎么知道的?”大家都会说:“看看小姑娘的身段,再看看走路的样子就像。”
这是什么,这就是气质。
舞蹈培养了孩子的毅力】
菲菲遗传了我的长腿,从老师给她量过的数据看来,她下身比上身长出16个厘米,这种比例应该是挺让人欣喜的。可是菲菲的柔韧性天生并不是很好,这成了她学舞道路上的一道坎。
还记得在初级班的时候,一到压横叉和竖叉的时候,菲菲的脸就变成了小“苦瓜”。不光是因为自己做不到,关键是别的小朋友早就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不就是个横叉竖叉嘛,是不是只要肯压,总有一天能压下去呢?当我从舞蹈老师那儿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就开始了我的压腿计划。我先跟菲菲说好,要是想当个舞蹈小演员,那就一定要有好功底,压腿再疼,你可以叫可以哭,就是不可以推开我的手。
一开始我还客气些,一见菲菲龇牙咧嘴,我就心软了。后来我发现这样下去没什么用,所以我就加大力度,菲菲终于由叫喊升级到了哭喊。我看着菲菲哭得梨花带雨的,心里也难受,有时候我也忍不住落泪,但是一想起周末舞蹈课上,如果总是做不到老师的要求,心理的折磨远比肉体的折磨更大,我一咬牙一闭眼——压!
没出一个学期,菲菲的软度大有长进,横叉竖叉全下去了。现在再给她压腿,菲菲总会装着疼,故意叫唤两声,我听得出,那是往昔的疼痛化作了快乐的回忆。
不要以为压腿只是把腿给压下去了,其实把菲菲身上的娇气也给压跑了。压腿还不算疼,压脚背和膝盖才疼。还有更甚的,那就是上了足尖鞋之后,一双嫩脚硬生生地被磨破、出血、结茧,再破、再出血、再结茧……“这算什么!你看看那些大姐姐,她们也是这样过来的。等什么止血贴满地都是的时候,你们的脚就不疼了!”温老师的话没错!学舞不靠毅力,是没法坚持下去的。当菲菲捧回了《天鹅湖》(选段)金奖的时候,她就再一次地体会到——今天的疼痛其实意味着今后舞台上的微笑。
说到毅力,我还想分享一件令我值得骄傲的事。都说孩子喜欢吃糖果、麦当劳什么的,可是由于舞蹈对身材有着较严格的要求,菲菲对舞蹈老师那是言听计从——对待糖果、汽水什么的都是浅尝即止。试问身边有多少个孩子能自觉做到这一点的呢?
【舞蹈培养了孩子的信心】
菲菲生性斯文胆小,幼儿园的时候,每每遇到生人,总是往我屁股后面躲。上小学了,每一位任课老师都如此评价——勤奋好学、乖巧,如果胆子大些就更好了。初入温老师的班,温老师总跟我说,你能不能多找机会让她上台表演,练练胆子呀!
老师的提醒如醍醐灌顶,我便开始四下找寻给孩子上台表演的机会。四年级上学期的时候,菲菲无意透露说她想参加学校大队委的竞选,竞选项目之一就是要表演一个两分钟的小节目。我一听来了精神,赶紧请来舞蹈老师帮她编排了一个芭蕾舞小片段。经过两个星期的准备,菲菲终于拥有了一段属于自己的独舞。
那个周五下午,菲菲一回来就兴高采烈地告诉我,老师对她的表演很满意。“这是初选,我们还要再PK一次呢。妈妈,要不你再请老师来帮我排练一段新的舞蹈吧!我想我能跳得更好。”听着菲菲对自己信心满满的话语,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


牛!

我女儿就不喜欢学跳舞,在本园里学了,这个学期就死都不要学跳舞,说绷脚很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