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有人会觉得8个月不打麻风,直接1岁再打麻风腮的,难怪我们的工作这么难做啊!
或许现在的疫苗事件让妈妈们都很紧张,但是为什么国家规定必须8个月要打麻风,是因为8个月感染麻疹和风疹的机率很高,毕竟发生副反应的几率还是很低,我们不应该为了那低几率的事情而导致小孩容易得病。
8个月要打麻风,1岁半要打麻腮风,这两个都是必须要打的,不是只选其一就可以的。为了小孩的健康着想,还是尽快带小孩去打吧!
纠结于麻风与麻风腮的麻麻看过来
9952婴幼育儿
看到好多妈妈发帖说麻风的疫苗反应如何大,宝宝如何遭罪,我家宝儿快九个月了,至今没打麻风,一是怕宝宝出现疫苗反应,想大一点打会不会身体的耐受度会好一些;二是看到坛子里很多妈妈分享小崔的观点是不打麻风,一岁直接打麻风腮。这个月初带娃刚看完小崔,小崔依然建议一岁直接打麻风腮。于是决定听崔神的,但昨天上微博无意中看到“疫苗与科学"博主发表过这样一篇博文,大家可以看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a54c650100vzn9.html 博主身份大家自己去了解。我先把关于麻风和麻风腮的部分转过来,一起讨论一下。
我国将含麻疹成分的疫苗(简称麻疹类疫苗)的标准程序的第1剂定在8月龄,世界上多数国家将麻疹类疫苗的标准程序第1剂定在≥12月龄。分娩时母体的麻疹抗体会传给婴儿,这些母传抗体会干扰婴儿接种麻疹类疫苗的免疫效果,这是世界公认的结论。母传抗体会在婴儿体内逐渐衰减,大量研究认为婴儿12月龄时,母传抗体干扰麻疹类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所以多数国家将标准程序的第1剂定在≥12月龄,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决策。
那么我国为何要偏偏将这第1剂定在8月龄呢?我国是一个麻疹高流行国家,特别是医疗机构内的麻疹传播已被证实为高风险,因此我国的决策者认为提前到8月龄接种的收益大于损失——8月龄接种策略下,8月龄儿童整体的免疫效果将低于12月龄接种策略的免疫效果,但是儿童被保护的期限提前了4个月(这4个月内,儿童去医疗机构就诊感染麻疹的风险很大),8月龄接种策略下的麻疹病例总数将少于12月龄接种策略的病例总数——这就是当前中国最合适的麻疹类疫苗接种程序。
上面是从群体的角度向读者解释公共卫生决策的思路,其决策结果是确定的,即肯定会减少麻疹病例总数。但具体到个人,其结果只能以概率来描述。就像人群吸烟率减低,肯定会减少肺癌发病例数,这是一个具体数字;个人的戒烟行为也可以降低个人的肺癌发病风险,但这种风险只是一个概率,个人很难将其转换为直观感受,并作为理性决策的依据。经常有网友问:听说很多孩子接种麻疹疫苗后发热,我家宝宝是否可以不接种8月龄的疫苗,推迟到12月龄接种?或者不接种8月龄的剂次,改为直接接种18月龄的麻腮风疫苗?我们再做一个模拟研究:
两组儿童,各100名。A组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因为效果欠佳,最后导致2人发病;B组12月龄接种麻疹疫苗,5人在12月龄之前发病,另外95人在12月龄接种后无人发病。A组和B组的发病人数分别是2人和5人,对于公共卫生决策者,选择哪组的接种策略一目了然。对于个人,需要计算发病概率,A组的发病概率是2%,B组有两阶段概率:8月龄~11月龄阶段的发病概率是5%,12月龄之后的发病概率是0%。所以,对于网友的个人问题,回答不是简单的“能不能”,而是如何做选择——选择风险小的A策略还是先大风险后零风险的B策略?
我当然会建议网友选择A策略,但网友可能会小心翼翼地问我:“采用B策略就不行么?我就那么倒霉会成为那首先中招的5%么?”要知道在统计学上,发生概率为5%事件已经属于小概率事件。一般情况下,“认为这种小概率事件不会轻易发生”是一种理性的判断。所以,我无法按常理来劝说这位网友不要冒这5%的风险。假如这位网友坚持要冒险,其成功过关的把握有95%。
So 我决定这周带娃去打麻风
201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