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读书首要条件是:近!家!里!要不然的话,孩子折腾,家长折腾,特别是我们自己带孩子,没有老人家帮忙的.哪怕踩单车十五分钟,也叫距离了.如果生源好的,虽然是级别不高.只要近家.我宁愿选它.真心佩服一些家长,连个幼儿园,也要选择公立离家非常远的.我女儿所上的幼儿园,离家十五分钟,每逢这个雨天,特别是大暴雨, 我觉得接送真的是为难孩子了.
中午上来看到这个帖子,被推了首页后,访问量和回复量都超高,引起了广泛热烈的讨论,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哈。 ...突然全英文教学是会不习惯的了,如果之前有接触过就好。所以我现在就开始让小孩接触英文,自己也要提高,准备学习自然拼读再去教孩子。
smile008:中午上来看到这个帖子,被推了首页后,访问量和回复量都超高,引起了广泛热烈的讨论,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哈。我愿继续出品这样抛砖引玉的帖子。 有人说我既然不认同中大附小,就不要去中大附小面试,徒增老师的工作量。我得说一下我去中大附小面试的初衷。 实际上,在很早之前,我们就跟孩子确定了她的两个选择:新港路小学和中大附小。因为我们也是听说中大附小特别好,尤其是英语特色,面试之前,我们就想,如果确实很好,孩子又很喜欢,她自己能够认定自己能够克服路途稍微遥远一些的困难,坚持六年的话,就算交赞助费和高额学费,我们也会送她去的。毕竟,读书的主体是孩子,我们要尊重这个主体的选择。 虽然孩子没有选择中大附小,并不代表孩子以及家长就不认可中大附小的老师。我认为我得补充表扬一下中大附小老师的敬业和公正精神。公开课他们体现了他们的学识素养、爱心、热情投入、肯定鼓励等一系列好的方面,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为了那堂时装秀的课,他们甚至找了小朋友们熟悉的老师们拍了一个视频。我觉得这是很多公立学校的老师做不到的,当然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需要学习的,就是态度超级认真。公正是因为即使孩子当着老师的面,说她不想上中大附小,面试老师也没有因此而给她任何脸色,也没有任何问话,就当没听见。所以,没有选择中大附小并不代表我们不认可中大附小的老师,她们的很多很多优点,都值得我们学习。 回到我的话题。之所以没有选择中大附小,是因为对这种超难的英文课程没有信心,孩子自己也觉得很复杂,再加上巨额的赞助费和高昂的学费,多种因素促成我们与中大附小擦肩而过。对于一个幼儿园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小朋友而言,如果能够在一学期之后的这种公开课上坚持下来,我认为那简直就是神话。当然,神话也是人创造的,但小朋友和家长在课外也付出很多很多努力。一不小心漏了一个环节,跟不上这种节奏,极有可能影响到小朋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且,就算我们很努力她也很用功,能够跟得上这种节奏,但我们能够维持多久?所以,这是我深深担忧的。一旦兴趣和信心收到影响,这个损失那就不是一个补习班或者几个补习班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对于其全英文教学,我反倒是比较赞成的。因为只有在置身于那个环境里面,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当然,首先孩子们会很不适应,但习惯了就好了。而夹杂着中文的英文课,有时候会干扰孩子们的英文思维。从语言学习而言,跟学几个单词相比,我想更重要的是学习用外文思维。就像孩子们当初学习汉语一样,其实还是从思维开始的。如果公立学校能够在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全英文授课,那就太棒了。 有人说我没有去新港路小学听公开课,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其实我们可以给教育局建言,让公立学校也设置几堂公开课。我们家孩子就读的幼儿园带他们去公立小学体验过半天的小学生活,孩子回来说很喜欢,说想去那里上课。虽然那个学校不是新港路小学,但公立学校大抵如此吧。至于省级的、市级的、区级的区别,我觉得不太重要。以后公立学校的老师将在全市公立学校中流动,那就更不重要了。 有网友说得好,好学校不如好老师,好老师不如好家长。学校教育很重要,但现在这种过于强调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其实家庭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地位。因为学校教育强调的是知识,而品德、学习兴趣、心理的教育,更依赖于家庭。而后者,比知识更重要。 查看原文其实我觉得楼主是一位非常聪慧的妈妈,真正懂得尊重孩子。如果说唯一失误的地方就是没有重视孩子早期的英语教育吧,全英的授课方式确实要有比较好的基础,从幼儿园就要开始,估计是那个时候没有规划到吧。我孩子三年级,从幼儿园到现在的小学都是读中英文学校,英文确确实实要比公立小学的好得多,不管哪个外教来讲课都能听得懂积极参与。学费没有中大附小这么离谱,一半的样子。我的体会,英语还是要从小开始抓。[跑题了,]
说到底,决定去哪里,还是择校费作祟吧。(当然择校不择校是另外一个话题)如果中大附小和新港一样不收赞 ...若新港路小学是地段生,离家近才是王道。再说了,关键在于初中,把在读中大附小的钱用来找个好初中更好些。
L小宝妈:感觉中大附小就是广撒网,面试了的都发通知,看最后哪些家长愿意掏钱,估计一半都会选择放弃,毕竟八万赞助另加每学期九千学费不是每个家长都觉得值的。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查看原文这个你是错了,我小孩是孙辈,小孩爷爷好多同事的孙辈都没接到通知。还有我认识的小孩去面试也没接到通知
我觉得孩子的意见可以参考,毕竟孩子的判断力有限,还是需要家长的引导。我想如果不时高昂的赞助费估计大多数家长会选择附小,其实楼主早已有自己的选择,无意中会对孩子有倾向性的引导。我家孩子去年上学也纠结两个学校,孩子喜欢另一个学校,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该学校硬件太好了,公开课老师态度和蔼可亲,他幼儿园同学选择该校的也多;而他现在读的学校太小了笔试和面试时老师也比较严厉。不过我们综合考虑还是选择了他现在这个学校,做他思想工作他也基本同意才上的。结果是他现在很喜欢自己的学校,很庆幸没选另外一个学校,因为通过在读的熟人了解到那学校质量远不如儿子读的那家。所以孩子需要被尊重,更需要家长适当的正确的引导。 (来自手机端的回复)
jiangking:招生简章网上搜中大附小就有,很详细,学位是你去走个场(参加面试),孩子表现很容易教,不淘气,家长表现出会出高额赞助费,那一般就会有通知,比择校公立名校容易多了,不用找关系,因为公立名校你有钱没关系也一边去。不限户籍。是没户籍,没关系,有钱的第一选择。查看原文半个小时面试不能说明小孩什么,但是你说面试是过过场那也是假的,一千三百多个人报名,才录取二百不到。这不是你愿意出钱,人家就给读。一定要亲身经历才知道到底是怎么样的。
jiangking:招生简章网上搜中大附小就有,很详细,学位是你去走个场(参加面试),孩子表现很容易教,不淘气,家长表现出会出高额赞助费,那一般就会有通知,比择校公立名校容易多了,不用找关系,因为公立名校你有钱没关系也一边去。不限户籍。是没户籍,没关系,有钱的第一选择。查看原文半个小时面试不能说明小孩什么,但是你说面试是过过场那也是假的,一千三百多个人报名,才录取二百不到。这不是你愿意出钱,人家就给读。一定要亲身经历才知道到底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