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LO66:
既然不去干嘛要去面试呢?明知道不去,还去面试,不是增加人家学校老师的工作量吗?另外,录取了不去,那些没有录取又想上的人多伤心~~~~~我觉得吧,听听孩子意见是对的,但孩子意见只能是参考,别说这幺小的孩子了,就是高中生,高考选专业选学校,能说选择的都是对的吗?合适的选择和意见是建立在对两边都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比如,你让孩子去听公开课是对的,问题是新港的公开课听了没有?没有听就没有对比,如果新港的还不如这个呢?除了课程,还有师资,还有整体氛围,甚至是校长理念和资历(相当重要),当然路程远近也是一个方面。如果没有经过分析,只是个拍脑袋凭感觉的简单判断,我看还是需要大人好好把握。当然,除非是大人本身就已经有一定倾向性了。我同事当年在龙口西和广外外校之间选择。两边都带孩子充分了解了,包括课堂感受,校园环境,住校与不住校各自的好处和不好处,把之间的异同用孩子听的懂的语言讲了。孩子最后自己选了广外外校,因为她喜欢校园大大的,喜欢整日与同学一起学习和生活(要住校,她幼儿园就是住校,习惯了)。说这么多的意思是想说,孩子的意见,就当参考吧,这个阶段,还是要考大人定夺的。我妈当年就是太尊重我了,大学选专业,她给我选的我一个也不报,全报当时自己感兴趣的。好嘛,毕业后就知道职业范围狭窄了,找工作难了。我有些同学也是自己选的专业,但人家的父母有把各个专业将来的职业方向,今年就业趋势都摊出来告诉孩子。我赞成是由孩子自己选择,一定是要充分调研和了解选项的各自优劣后才能做出的,而不是凭一时的感觉和兴趣。民主集中,既要民主,也要集中,哈哈。
查看原文说得真好,两边学校的信息对称,才能做到客观中肯。否则倾向性太明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