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分享
最近,网上一条短片和一篇转载文章,事件中两名家长的处事方法,值得与各位家长分享。
短片发生在台湾。有电单车突然停在斑马线上,随后的私家车即响起喇叭,车上的行车纪录器拍下以下情景:一名老伯因行动缓慢,来不及在交通灯转换信号前过马路,无助的站在马路中央。其他车辆都绕过他,并绝尘而去。只有电单车上的妈妈,毫不犹疑地把车停在马路上,然后一手牵着女儿,一手扶著老伯过马路。短片上载者指,这是「最捧的身教」,但亦有人不同意,指女士罔顾马路安全。
另一篇文章由本地儿童教育工作者撰写,讲述有家长学校投诉女儿不打算在高中修读化学,因为任教该科的老师教学沉闷,更认为老师影响女儿未来难以入读医学院,扼杀学生前途云云。作者认为投诉老师,只有纵容孩子成为「零抗逆力的人」。网民有支持者的,也有支持那名家长的。
我相信电单车妈妈及投诉家长都是疼爱子女的,但方法值得商榷。前者以身教,让孩子知道有需要的人士,应即时伸出援手,却不顾安全﹔后者也在身教,以投诉捍卫子女利益,却忽略孩子该有的责任。
我遇到不公,也会投诉,但时刻提醒自己在投诉前,应事先反省。孩子本身的读书责任,父母的支援绝对责无旁贷。若孩子有兴趣入读医科,何以会「没有与趣」和拒修?换著是我,先想想可有方法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并检视期望与孩子的能力是否相符。再者,所谓「沉闷」的教学方法亦不见得毫无成效。
对于有家长以服务使用者的姿态,对老师指指点点,我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