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全在这里了!!】外地娃怎样上广州小学?

37897户口网Cinlee

【网友问】广州外地户口能上小学吗?
答复:可以,但基本上只能上到民办小学,而公办的都很难进,而且要求缴纳高额赞助费才行。建议先转移夫妻一方户口到广州来,再随迁小孩入户,这样就节省很多赞助费了。

报名时需要提供的证件
房产方面的证件、证明材料
1、有房产证的带房产证。
2、房产证尚未办好的,带购房合同。
3、租住房屋的,带市房管局认可的或符合有关规定的房屋租赁合同,及父母双方的房产、居住情况证明,以及所租房屋为家庭唯一居住地的证明,父母如有工作单位,则由各自单位的劳动人事主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如无工作单位,则由社区居委出具相关证明并出具失业证。
4、父母无房产,适龄儿童与父母一起居住在祖辈房产处的,提供祖辈的房产证,父母双方的房产、居住情况证明,父母如有工作单位,则由各自单位的劳动人事主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如无工作单位,则由社区居委出具相关证明并出具失业证。

户籍证明
1、适龄儿童与父(母)同一户籍的本区居民户口本。
2、在广州市无房产、户口又不在广州市的,除提供原籍户口本,还应提供广州暂住证。

其他证件
独生子女证、计划生育服务证、儿童预防接种证;属于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类别的,还需提供相关的证件(原件、复印件)、证明材料(原件)。
2015/06/06
全部回帖
广州82间小学赞助费行情,快捂紧自己的小心脏啊~!!

是直接交赞助费?还是托关系找人情?找了关系搞不定回头咋办?!

不说其他了 说多了都是泪!

以下汇总妈网收集的82所小学赞助费信息








2015/06/06回复
小学面试全攻略,当面霸入学无压力
【前言】又到幼升小关键时刻了,不少广州的民办学校将在“五一”期间举行入学面谈,而公办小学的面谈一般在5月下旬举行。对此,家长们真是操碎了心,地段生的担心面谈表现不好被调剂到不好的班,上民办小学的又害怕面试过不了关。那小学面谈到底考些啥,需要做哪些准备呢?让户口网帮帮你吧。

2014年面试题目
1沙面小学
●五个小朋友一组,玩破冰游戏,让孩子间有个初步认识。
●在一叠卡片中抽取一张,告诉老师为什么要抽这张卡片,从中了解孩子的基本性格。
●让孩子充分展现个性特长,可以唱歌、跳舞甚至打功夫。
●跟着老师哼曲打拍子,考察学生节奏感和动作协调能力。
●最后看孩子如何帮老师摆好桌椅、收拾卡片,了解孩子的自理独立能力。



2华景小学
●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看一张图,根据图中景象讲述自己所见。如果说不出来可以背首诗代替。
●动作协调能力,老师会让学生做几个动作,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跳一下舞,或打一段武术。
●逻辑思维能力,图中画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各种各样的图形,让孩子们分别数出各种图形的数目。
●记忆能力,给学生一张图,里面有常见的水果和小动物,每位学生看15秒,然后复述看到的水果和小动物。
●基本常识的考察,如10以内的加减法等。



3东风东路小学
●自我介绍(姓名、就读幼儿园)。
●在纸上回答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用积木搭房子。
●给两张图片找出不同之处。



4华阳小学
●自我介绍(名字、年龄、父母名字,家庭住址等,并写出自己的名字)。
●给学生看一张图片,根据画面自编一个小故事。
●拿出两张扑×克牌,让学生把扑×克牌上的数字相加或相减。
●让两个学生一起拼七巧板。
●让四个学生一组,站在地上的一张报纸上,看是否能让所有学生都站在报纸范围内。



5文德路小学
●自我介绍(姓名、父母姓名及职业,家庭住址等)。
●口心算(2 0以内的加减法)。
●从两张图片中选出一张看图编故事。
●看动物图片然后复述出来。
●拼七巧板或辨认七巧板形状、颜色。



6培正小学
●自我介绍(姓名、父母姓名及职业、家庭住址、电话等)。
●看图说话。
●老师报一串数字,学生复述出来。
●给几张卡片,辨认颜色及形状。



7番禺执信中学小学部
●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如“一个三角形减掉一只角还剩多少只角?”“你在幼儿园有多少个好朋友?讲一下你和他们之间的故事”,考察推理能力方面,会让学生看一组图形的排列组合,找出规律,再按照这个规律,组合一组新的图形。
●特色班的面谈,如美术班,老师给孩子看一张画满了20多种图形的图画,让孩子从中挑选5个或以上图形,重新组合成一幅画,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双语班面谈方面,七八个学生坐在教室里,跟着鬼马的外教玩游戏,学单词,最后一个个地走到教室外,与一外教及一中方教师一起交谈。



2015/06/06回复
入学前也大有学问,地段生和统筹生10大问题答疑

关于地段生和统筹生界定的问题

【前言】很多妈妈因为对政策不是很了解,为此也耽误了很多时间,下面让户口直通车为大家解答地段生和统筹生相关的问题,希望能让广大妈妈让政策有自己的了解,顺顺利利送孩子上小学、

网友1:祖辈有2处房产,夫妻与孩子及祖辈户口都在现住的房产(夫妻及孩子无房产),户口对接小学是现住房产及户口,请问这样算是地段生吗?
答复:父母孩子开无房证明即可,学校还可能会要求去居委开一份共同居住证明。一般比较容易的。

向学校提交资料时:祖辈的房产证和户口本都要带上,户主名字一样就很自然的说明人户一致了。重点是必须要户口本上显示小孩和户主之间的关系是爷孙关系,否则不是3代内直系是不算祖辈房的。而且需是唯一能读书的孩子(若爸爸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在读小学就进不去了)。


网友2:老公和孩子的户口在天河。家公的房子,可是家公户口不在广州,我和老公没有房产,这样可以算是地段生吗
答复:建议询问区教育局:如何证明房产与你老公、孩子之间的关系。 一般这种情况网上报名系统可能通不过,建议尽快询问。

网友3:1、父母户口都在花都区,但长期分居(准备离婚),户口也分开的(妈妈非农、爸爸农村户口),孩子长期跟妈妈一起生活,但户口跟爸爸;2、爸爸没有房产。妈妈有两套完全房产,一套在花都、一套在越秀;主要工作、生活在越秀,目前孩子也在越秀区上幼儿园;3、希望明年能在越秀区上小学,这样机会大不大?能算是统筹生吗?
答复:根据今年的政策来看,建议:先把孩子的户口落在越秀区(与妈妈在一起),这样上越秀区小学的机率较大。



网友4:1)小孩和妈妈户口在越秀区,亲戚家,是空挂户;现住地址和房产在白云区,但最近准备卖房,还没有跟买家签合同;是否有机会在越秀区统筹呢?2)如果直接报读了民办小学,是否还要回公立小学办理手续?如要,是越秀吗(不想把户口转去白云区)?
答复:越秀区的房产和户口需2年以上,才算地段生。若报了民办校,就不存在有公立的学籍。

网友5:祖父母房产,于近期过户变完全房产,女儿出生至今一直和母亲同户口,父亲在另一户口,需一定要将父亲户口转过了吗?(女儿过2年读书)
答复:建议:一家三口的户口在一起,地段生的机率较大。

网友6:家中唯一房产是孩子的妈妈和姥姥的共同房产。妈妈和孩子户口已迁入房产。房产证因为用于周转拿不出来,也没复印件。另有一政策外二孩。请问能否是地段生。在拿不到房产证的情况下到哪里开具什么证明可以替代房产证顺利报名。
答复:建议到户口所在地的房产局开具相关的房产证明。



网友7:我家小孩是花都区户口,但不是在房产所在地的镇,在政策来讲算属于统筹生,我房产所在地的对面就是小学,哪我家小孩按政策来分的话的,可以进房产所地面的小学入读吗??机率大吗??
答复:具有花都区户籍的适龄儿童,户籍地址与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所能提供的有效实际居住证明地址不一致的,以实际居住地为主,由教育指导中心统筹安排公办小学学位

网友8:我家小孩是花都区街道户口,但我们在广州无房产,一直都租住在天河区,能不能统筹读公办学校?
答复:有2种方案:(1)回花都读公办小学;(2)在广州申请借读。

网友9:小孩子入小学是否需要面试?面试会不通过吗?如果答得不好,是否地段生也会不录取?我家小孩是正常孩子,只是平时没有教知识性的东西。
答复:孩子入小学面试是肯定有的,但并不会影响到“录取”,面试是小学一年级分班的参考。 若是能在暑期对孩子进行“幼小衔接课程的系列学习”,上一年级孩子适应会很快,家长也会省心。



网友10:父母是外省户籍,孩子香港户籍,请问可以在番禺读公立小学吗
答复:如果孩子要入读番禺公立学校,应该属于借读生范畴,可到目标小学咨询先关的入读问题。
2015/06/06回复
教育局局长来幼升小、疑难杂症一网打尽!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5月底,幼升小网上报名已经结束了!就等着去学校面试交材料了 小升初各种派位攻略也出来了, 更有牛娃们已经提前拿到了名校的入场券。我们论坛小编收集了网上一些广州市教育局党委sj、局长屈哨兵的提问!

小学学籍、户口和房子没有在一起,三者没有在一起,怎么分配义务教育的学校?

屈哨兵:户籍问题,实际居住地的问题,在各个区到底有多少套房产的问题,在各个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区进行小学生划分地段生入学的时候,根据各个区实际可能入学的情况,在政策的制定上有所区别。比较严格的区,就会要求人户一致,并且这一户是指户籍。有的区稍微宽松一点,要求以实际居住地为主,未必是以户籍所在地,只要是住在我这个区,我就认帐。有的区因为有多套房产,如果是唯一一套房产在本区,我就优先考虑。不清楚是多套房产,还是实际居住地在哪里,还是唯一的房产。事实上各个区做政策设定的时候,会有细微的差别,制定政策的权力,在各个区。





眼看明年我的女儿就要入读小学,看到今年小学报名情况,我很担心明年我的女儿会不会被统筹。有四个问题想问问,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我和老公只有唯一半间房产,其中另一半是属于我姐姐的。明年,我女儿就要读一年级,姐姐的女儿就会读五年级。我女儿入学报名时会不会被统筹?两个孩子是否不能在同一所小学?
罗伟其:房产不重要,户口在就可以了。
屈哨兵:要看所在区和实际居住地。跟姐姐共享一套房屋,没有说得明细,房产证上应该是两个家庭共有的。明年女儿读一年级,姐姐的孩子读五年,入学的时候,是否会被统筹,这样的情况,是否会分配到同一所学校?
罗伟其:如果一个户口薄,就是一家人。
屈哨兵:以实际居住地进行甄别。
[



越秀区需要统筹,是否需要家长签字同意的流程?屈哨兵:学校在接受学生报名之后,当地的学校根据学生报名的远近,学生彼此之间的距离,对孩子进行统筹,不需要家长签名。因为这是政策和法律的规定,在政策的半径内统筹的,如果超过了规定是不符合规定的。

我最近在为小孩考虑买学位房,但根据教育局年前发出的招生方案,今明两年将作为“学区化”的过渡年,请问:学区化招生会在明年在广州市各个区正式同步实施吗?是否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延迟或者不实施,例如天河区?
屈哨兵:学区化建设对广州来说,不是新鲜事,例如越秀、天河、荔湾、海珠。在2009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探讨这个事情了。最近在上级的文件中,全国实行学区制,已经被大家认可了。根据发展的方向来说,逐渐的是学区化,更加的成熟,更加的完善。各个区因地制宜逐步实施,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的优质均衡分配。




看报纸了解到,上个月"泛珠三角地区来穗人员融合促进座谈会"说,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从2015学年起始年级开始,广州市将为符合条件的学生购买学位,学生实行免费上学。我想问问符合哪些条件才可以,然后我们可以在哪里去申请?
屈哨兵:事实上政策在各个区都有积分入学的条件,达到一定的积分就可以免费的进入到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这位网友提的是另外一个事情。正在调研制定,如果公办学校不能完全的满足来穗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需求的话,政府还准备拿出一部分的资金到相应的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为来穗子女购买学位,使他们享有免费或者是基本免费在广州就读学校的愿望。目前,政策正在制定和前期调研的过程中。成熟后,会向各位公布的。

统筹生只是一个忽悠吗?我跟孩子的户口在荔湾区,住在海珠区,按道理这样需要统筹,市教育局也是这样说,但海珠区教育局一句"海珠区学位饱和,统筹不了"就把我打发了,说只能把户口迁到海珠区才能在海珠区就读,这样的话统筹这一说法不就等于说空话吗?
屈哨兵:海珠和荔湾的孩子,无论在那个区提出这一要求,都可以满足统筹的愿望。如果是孩子区教育局做这样的回答,我认为回答是不准确的。还有一个前提,实际居住地要在海珠区。

我们正处于换房入学状态。如果在5月招生报名前,没有成功把房产证办下来,(因为房贷转名等原因)错过了报名时间,那在9月份开学前。还能够有办理入学机会吗?
屈哨兵有的,只要是实事求是就可以的。不会因此让孩子失学。




龙口西有一套房产,大儿子人户一致今年入读龙口西小学,但小儿子是政策外的,已交社会抚养费,户口在龙口西,以后入读龙口西小学需要多购一套房产吗?如果我在龙口东买一套房产,小儿子户口需要迁移过去龙口东吗?龙口东对应的也是龙口西小学。
屈哨兵:计划外的孩子也是共和国的孩子,也有上学的权力。如果房产就在这里,我认为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的话,这是符合政策的。

从化户籍,有广州市唯一住房,网上报名了房产所在地的学校,20号还看到学校还有号码没约满,是不是表示该校有学位可以入读呢?不能转户口,不能积分入学,户籍所在地没住房,回去做留守儿童的条件都没有,让我们这些孩子怎么办?为什么白云区的民校都要找关系,给赞助费才能入读,这些情况局长知道吗?广州今年赞助费行情如何?
屈哨兵:还是按照实际居住地的原则入学。刚刚说到的白云区的民办学校,收取费用不叫赞助费,根据物价备案的方式,收取学费。因为白云区要多说一句话,白云区来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非常多,因此承担了非常大量的义务教育的压力。白云区反应的冲突和事情,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集中的。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孩子,以购买学位的方式,推动义务教育阶段,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免费教育,这是我们正在努力的一件事情
2015/06/06回复
猜你喜欢

2016年中六幼儿园招生通知出来了!

2016幼升小早准备!最新的积分入户政策你知吗?

东风西路小学教导处发的通知

2014年京溪小学一年级招生简章

广州的新生儿如何办理户口登记?

小学报名已启动,妈网家长齐来分享报名信息!(内有入学携带证件及手续办理指南)

热点推荐

带娃打卡咀香园 半小时沉浸式做饼体验

水质好!广州多区平价游泳馆盘点

网红大牌蛋糕卷翻车 碎了一地的配料表

饮头啖汤!新开通十号线成新晋网红地

想扫货 中山八开始夏款清仓了吗

合汇温泉酒店自助餐实测!海鲜管够

下雨天的早餐与彩虹 普通日子的小确幸

分享简单家常菜 带骨烤鸡全屋飘香

现实版偷菜好过瘾!打工人秒变农夫

期末成绩出来后 儿子和我说对不起

层高不够?想做无主灯先看这篇!

打卡星火1926 潮豪轩潮汕菜餐厅

广州高考复读怎么选择学校 求建议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