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盘点人大附中十年来的高考文、理科状元

31852家有中学生

来源: 北京中高考网 责任编辑: 黄闯闯  日期: 2015-04-28  

人大附中是很多考生心中的梦想院校,也曾出过很多的高考文、理科状元,下面来看看状元们的高中生涯。

话说1997年,在人大附中低潮期,刘彭芝被推选为校长,带领大家重新开始爬坡,直到2004年,人大附中升入清华北大的人数才在20多年后重新回到北京市第一(143人),并出现了多年来第一个北京高考状元,就是文科状元费凡。

2004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费凡的传奇之处是,他一直学的是理科,直到高三读了一阵,才想转到文科班的。让费凡转到文科班,还得家长签字,并做好理科班班主任的思想工作。费凡现在怎样,我不知道,也许他今后不会再有2004年那么闪亮的时刻,但我相信他一定会保持优秀。
2004年人大附中两名并列北京高考理科第二名的同学是王珏和马晨薇。王珏后来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2005年,人大附中人大附中出了一个理科状元陈秀野。陈秀野的考试分数和东直门中学的田禾并列第一,她此外还有生物联赛一等奖的20分高考加分。但是,陈秀野放弃了清华大学,选择到香港科技大学求学,一时间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港校在内地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后,北京及全国不少省级第一名选择了香港地区的大学,由此产生关于“港校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大学”的论点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2009年陈秀野完成了在港科大的学习,并获得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赴哈佛攻读分子细胞生物系博士课程。陈秀野当年选择香港科技大学,主要是奔着自己的学术兴趣和相关环境而去的。陈秀野就读的生物化学系系主任叶玉如,是一名杰出的女性科学家,毕业于哈佛大学。当年陈秀野选择来科大生化系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仰慕叶玉如。

2006年,人大附中高考成绩又上新台阶,升入北大清华人数从154人上升到176人,这届的第一实验班是2003年从湖南师大附中调入人大附中的汤步斌老师带的第一个班,整体成绩非常出色,并且涌现了人大附中第一个“明天小小科学家”吴天际。“明天小小科学家”是我国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最高奖励,每年在全国包括港澳地区只授予三名中学生,而他是那一年的第一名。几年后,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人大附中超常儿童培养纪实》丛书,8本书中有一本就叫做《发明之星吴天际》。当时有媒体为此采访了吴天际,其中问到“你是不是庆幸选择了这样一所学校度过你们的中学生活?”吴天际的回答是:我也不太了解其他学校是什么样的状态,但是就我在人大附中的感觉是,同学们是非常和睦、非常和谐的群体,大家各有各的特长,但是都能聊到一块。吴天际在清华继续优秀,并且在人人网发了数百篇以技术为主的原创文章,还在某次比赛率队获得全国第一名。吴天际目前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他的故事还可见博文:
但是,人大附中的状元秀在这一年中断了。汤步斌老师管学生是很严很细的了,但他可能没有想到,他的班长于洪晨在高三写了数万字的博客,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于洪晨没有当上高考状元是不是这个原因呢?但他的高考分数已经足够让他去北大最想去的专业了。

2007年,人大附中林茜夺得北京理科状元,并有意去香港上学,但北京大学强力出手,把她留住了。当年北大开学典礼,林茜做了一个文辞优美的发言,该发言稿登在北大新闻网的显要位置。也是从林茜开始,各大门户网站每年都要直播对北京高考状元的访谈。北京某著名中学的学生请林茜对人大附中和该中学进行比较。林茜回答:我从来没在你们学校上过学,怎么有这个资格来做比较呢。林茜还和哈佛学子巩昂合作,出了一本书《方法决定成绩》,这本书里很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内容。后来,林茜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

2007年,人大附中出了第一个去哈佛大学读本科的学生,就是陈亦晨。亦晨初中在人大附中第一实验班,高中是人大附中学生会副主席,北京市三好学生,在她紧张申请哈佛入学的高三第一学期还获得了海淀区期中统考文科第一名。陈亦晨在哈佛参与创建了一个对中国边远贫困地区学生开展支教活动的团体,他们的事迹被外国报纸报道了。感谢人人网好友的分享,让我看到了那些报道的内容。
人大附中2007届还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学生刘朔,他是那篇广为传诵的《优秀是一种习惯》的作者。他初三就获得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的一等奖,但到高中以后,最好成绩只是二等奖的第一名。刘朔2007年高考考出了688的高分,并且是北大自主招生候选人,但他又被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全奖录取,最后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刘朔2008年也出了一本很好的书,叫做《习惯制胜----如何成就优等生》。这本书由刘彭芝校长作序,陈亦晨在封底有留言。刘校长在序言说:作为人大附中的校长,能为自己学生的书作序,是一件让我特别高兴的事。刘朔和陈亦晨,人大附中2007届的双子星座,是西城区百万庄小学的同班同学,在人大附中高二又同时当选为学生会副主席,高中毕业同时出去上大学,今年他们大学本科毕业,希望听到他们的好消息。

2008年、2009年的北京高考理科状元都是人大附中的,分别是胡梦莹和宁少阳。胡梦莹很坚决的去了港大,宁少阳很坚决地留在了北大。
2009年和2010年的高考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人大附中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的人数达到了180人以上,二是人大附中涌现了北京理科前三名。

2010年的北京高考状元是李泰伯,他是人大附中历届状元中最有名的一位。因为他在高考之前连续申请美国11所顶级名校都没被录取,成了“中国教育失败论”的重要论据。
其实,这11所大学,有2所是因为他把申请材料寄反了而直接拒绝,另有7所是把他列为候补名单的。他申请美国名校的失败,更有可能是因为他的优秀之处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难以令人置信。梦里江河曾从网上找到李泰伯高二时为人大附中新生做的演讲,将其收入了博文《人大附中优秀生再谈成长六原则》,并加了如下引言:
四年前,他成为初一新生,聆听刘朔讲述“优秀是一种习惯”。
四年后,他面对初一新生,推出自己观点“让负责成为一种人生态度”。
梦里江河郑重推荐并赞:菁菁校园,孕育英才,优良品质,薪火相传。

人大附中从2007年开始,连续4年包揽北京高考理科实考分第一名,这四位同学又都是有竞赛一等奖在身,也就是说,投档分还能各加20分,这也是北京考生所能得到的最高加分了。正因为如此,2011年,第五年,人大附中能不能再获北京高考理科状元,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有记者在微博上说,不用猜谁是状元了,想省事就中午12点到人大附中门口等着就行了。这话,外人说起来轻松,对于人大附中来说,谈何容易!
主要原因,高考试题是要把所有同学的学习效果加以区分的。所以,难题只能有很少的一部分。而且没有很难的题目。所以,对于高分学生来说,能不能拿状元,是要看运气的。而人大附中的最大优势在数学,但北京高考数学卷子越来越水,几乎把人大附中的数学优势洗光了。

人大附中连续五年拿北京高考状元,靠的主要是优秀学生群。
说来有趣,盘点人大附中近7年来的6个高考理科状元,大多不是先前特别看好的学生。这些状元,都不是数学竞赛、物理竞赛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数学、物理竞赛特别优异的学生,主要精力都去弄竞赛去了,得了省级赛区一等奖,还要争全国决赛、国际奥赛的金牌。没有很多时间去复习迎考,有的就没有参加高考。而高考,对于优秀学生来说,主要是比全面、熟练和少犯错误。比如说,人大附中2009届第一实验班的学生,高一最强的是管紫轩、张思卓和李超,林博也进过全年级前十。但他们主要精力都在弄竞赛,高三都进了国家队集训队,管、林、张进了国家队,没有参加高考。
李超从国家集训队回来,已经4月份了,还夺得了北京高考第三名。
夺得高考状元的是宁少阳,他有数学和生物竞赛两个一等奖,但和全国金牌还有较大距离。宁少阳夺得北京高考状元,靠的是全面,以及花更多精力和时间来准备高考。

2010年人大附中最有可能得北京高考状元的,本来不是李泰伯,而是范逸临。
李泰伯本来是个数学好苗子,课内学习、竞赛、科研和社会活动能力都特强,但他后来把主要精力放在申请出国了。不过,特别出人意料的是,李泰伯申请11所美国名校都没有成功,包括列在waitlist上的7所,最后也都没有录取他。到4月之尾,李泰伯经过沉思,决定放弃北大保送,集中精力通过高考来挑战自己,最后比范逸临多一分,获得北京高考理科状元。
范逸临呢,小学在国外呆过几年,小升初上的是八一中学,高中考入人大附中。范逸临在人大附中高一分班考试前,手伤了。他在几天的分班考试是用左手答题的,就这样,还考上了第三实验班。范逸临不攻数学竞赛,他得了化学竞赛一等奖。更神奇的是,他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这个称号全国每年仅三人,而且三人中还经常有香港学生。范逸临本来保送清华,但他爸爸是北大教授。北大知道了,又费老大劲儿把他抢到了北大。

今年,我和人大附中很多人一样,是特别看好施姐的。施姐大名施沁汝,当年是海淀中考状元。经常排年级第一。她曾获得全国女子数学竞赛第一名,两次获得全国集训队资格。施姐也申请美国名校,最后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但施姐还是参加了高考。施姐如果获得北京高考状元,既是奇迹,又是众望所归。但她比梁思齐同学少了一分,位居北京高考理科第二名。梦里江河看来,还是奇迹,因为中西方的考核评价体系都承认她是顶尖优秀学生。她是人大附中传奇学生,2011北京高考理科第二名,全国女子数学竞赛冠军,麻省理工学院新生。这几年人大附中大家都一直普遍看好的高考状元苗子,有两个人。一个是理科的,2011届的施姐。
另一个是文科的,2010届的马悦然。马悦然获得了丘成桐数学银奖,并被哈佛、耶鲁等5所排名美国前6名的大学录取。马悦然没有很多精力准备高考,但去年还是获得了北京高考文科前十名。
说了半天,还没说到梁思齐什么事。梁同学的事迹,我知道的不多。去年的高中化学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被十一学校大包大揽,人大附中高三、高二各只有一人获得一等奖,高三的就是梁思齐。人大附中弄化学竞赛的孩子,都是很喜欢化学的。
今年的高考试卷让人大跌眼镜,数学太容易。大家就明白了,状元一定是理综分数高的。有天我偶遇14班的杜同学,他说今年题目不对路,人大附中的优势没有能够发挥,他也考的不好,不过他已经保送清华了。
我问,今年人大附中能不能拿高考状元啊?他说,应该还是能拿的,但不是原来预计的那几个人。梁同学呢?当时有没有人看好他呢?我不知道,我在人人网看到,当时他估分是680-690。而他们的数学老师汤步斌(副校长之一)说,高考状元得上700分才行。
那么,他今天是给人大附中一个惊喜了。惊喜的前提在于,全面、理综好、有一定的运气。

梁思齐以697分裸分获得本市理科成绩第一名,加上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获得的20分加分,他的总分是717分。梁思齐此前已经被保送北大化学学院,但同时也报了港校。他说自己平时爱好足球、乒乓球,是学校足球社的副社长,喜欢音乐,钢琴九级。像很多状元一样,梁思齐对自己拿第一是比较意外的:“从没想过,之前也没有考过第一,在前五的位置,可能是自己心态好,在考试中没有压力,放开了。”说起人们对状元是“书呆子”的刻板印象,梁思齐笑了,他介绍自己:“我喜欢学习,但是也享受生活。平时喜欢踢足球、打羽毛球、兵乓球,我还是巴西队的球迷。”说到喜欢的运动,梁思齐眼睛很亮:“以前担任学校足球社的副社长,踢前锋位置,我喜欢巴西是因为他们桑巴一样华丽的球风!”如果说在足球场上的拼抢锻炼了梁思齐的奋勇拼搏的精神,那钢琴的学习又给他内敛沉静的气质。“小学以前就开始弹琴了,还没小学毕业,钢琴就考过9级了,现在当作兴趣来玩,有一段时间我还做过音乐创作,很有趣。”
当问及有没有自己的音乐作品时,他笑着摇头:“都是些曲调,没有词的。”一边的班主任刘秀清老师默契的接道:“词在你心中。”如果说这些兴趣已经可以称得上“丰富”,那梁思齐还要锦上添花。他自己喜欢读有关语言方面的书,自己能流畅表达的就有10种左右。“兴趣是来自初中的时候上德语选修课,那个时候开始就一直开始研究语言了,还有一部《巴黎圣母院》的歌剧让我印象深刻,从此与法语结缘。”之前就被人大自主招生录取的梁思齐还报取了香港的大学,有关将来去哪里就读他还没有明确的方向。“不管怎样,都希望我的大学生活充实。”在众多记者面前,梁思齐的母亲范女士显得有点紧张。她说知道孩子成绩不错,但没想到能拿到状元。她说梁思齐是一个挺爱玩的孩子,放了学常常是踢完球才回家。“但他有自持力,知道安排好自己的爱好和学习,没有影响过学业。
2016/02/24
全部回帖
哈哈,这都找到出来。。。。
2016/02/25回复
哇,看到的都是NB的学生啊。。。
2016/02/25回复
猜你喜欢

结合2016年中考成绩分析学位房的中考保底作用及推算三区平均分

广州最好的小学--华师附小

萝岗竟'然是广州重本上线率第一的区?真or假?

广州的小孩竟会比安徽湖南的小孩还要发育迟钝?强烈呼吁教育局放宽小学入学年龄限制!

转:为了孩子,拼了!

天河:47本部、汇景47、113、天中、暨附、华工附、东中中考成绩统计(更新中)

热点推荐

红树林观白鹭!这个宝藏海岛大家赶紧冲!

就业形势严峻 普通家庭孩子读书不好怎么办

广州遛娃打卡梵高画展 看展拍照做星球灯

云闪付百佳月卡又来了 一单回本真香!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小学已注册想换学校 还能操作吗?

2024装修交流群 超多福利杜绝踩坑

被问爆了这些孕妇照是在哪里拍的

实名羡慕,朋友孩子高考广东省1600多名,浙

跌幅最低是亚运城天峯?大V的脸要肿了?

青春痘,怎么抗战

打卡象湖里创意文化街区

孕期如何防止/缓解妊娠纹?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