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土著的印象中,一般的中学,好的学校基本都有个名字(比如执信、华附、省实、广雅之类),而不是只有一个数字那么随便。如果真的只有一个数字,那么数字越靠前的学校,感觉会越好。
当然,这只是作为一个老东山的土著的感觉而已。因为在我们那会,眼里名校就只有执信和省实,每年大概有40%的同学会考到这两个中学去。华附一般是特长生才能申请跨区报考。然后剩下差一点的同学,就会考到7中、16中去。然后再差的那些,一般就是21中和57中(也就是今天的培正中学)。不好意思,以前培正中学属于第三批,确实不咋地,我们班最差最差那些,基本也都能够考进去的。

所以,在我们那个年代,不管是什么竞赛,真的没有听过47中这个名字,现在好像一下就火了,身边不少朋友的都为了47中搬到天河去,蛮纳闷的。或者这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