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人眼里的47中
50521151房产楼市
吃饭时候,有个外地的同事说起47中,推崇备至。而白云仔对它表示不屑,说校风不好,教育水平在广州算3流。另外一个东山的也说以前上学时都没听说过这学校。65中,8中都比它好。
是酱紫吗??
2016/03/28
全部回帖
Kimmo:
确实是这样。我初中考出去之后,就很少回东山了。以前的同学很多出国读书啦,或者搬到天河、海珠啊之类的,还留在东山的人不多。但好奇怪,到了下一辈入学的阶段,大家又陆陆续续开始从四面八方搬回东山了,目的就是为了孩子能在东山上学。我相信任何一个区都有1-2家考试成绩还不错的学校,按照他们的实力,或靠关系,或靠房产,要把小孩搞进去也不是难事(哈哈,东山出来的孩子还是蛮有出息的)。但大家还是想让孩子在东山区升学,我相信老东山情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应该更多是对东山区传统教育的一种肯定吧。我始终相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朝一夕靠重金引进几个特级教师就可以搞好的。传统名校出来的孩子,明显比其他人更有礼貌,更有公德心,更守规矩。是的,“礼貌、公德心还有规矩”,我没说成绩,因为一个连如何好好排队都不会的人,成绩再好于社会于民族又有何益。我选学校,升学率肯定不会是排在首位的因素。就好比一个贵族肯定不会整天念叨自己有钱,而那些整天强调和吹嘘升学率提升了多少多少的,就好比一个暴发户,低调一点就怕人不知道他穷得只剩下钱了。
查看原文
真的懂教育的人👏。
2016/03/29回复

晨晨晨晨晨猪:
我就冼村,未重建,tanguan还在继续贪
查看原文也说几句。一直在天河生活,比较熟悉天河,其它区的除了几大名校外,其它学校很多也没听过,这和其它区的没听说过47一样道理。47一直是天河除华附外的比较好的学校,那时113,天河中学,75中都一般的。但这是在区内比较的情况,区外就不清楚了。不过事物是发展的,现在听说天河中学,113,75都可以,当然和几大老名校比,老名校肯定也有他们成为名校的优势。一个学校的要成为名校有很多因素的,也是需要时间的。孩子的成长除了学校,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家庭和父母。我就听说有师大的孩子舍华附小去读华景和暨大小的,也有华附中孩子舍华附分校读47和113的,总之适合自家情况就好了。没必要从教育争论蔓延到房价争论。
2016/03/29回复

47中进步大。。。
得益于天河区的政策倾斜,偌大一个天河区,尖子类的学生700分以上6所下来,就用47中来保底,或者天河。
保守的尖子生直接就签约留在47中,680~700分段的中上学生就只能选47中了。。。
大批尖子生、中上学生汇集在47中,不出成绩都对不起这些学生和家长了!

保守的尖子生直接就签约留在47中,680~700分段的中上学生就只能选47中了。。。
大批尖子生、中上学生汇集在47中,不出成绩都对不起这些学生和家长了!
2016/03/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