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3岁孩子老是爱哭,还一发不可收拾,该怎么办

1446241幼儿园早教

宝宝今年3岁了,虽然是我一手带大的孩子,可是她哭的这一出,我心里压根没底,我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现在的她夸张到,可以一句“麻麻不带你去了‘就哇哇大哭,可以给一个小朋友说”你拿我的玩具,我妈妈就打死你“就大哭
家里人都觉得是我把小孩宠坏了,直到他们看到当妈的恐怖。只能说,从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自己不称职~
只是,真的不懂,为什么这么大的小孩为如此”脆弱“,你说脆弱吧,给哄哄不就得了,但是又为什么在她哭的过程中不管说什么她都不听,我觉得不应该是听不懂,而是不想听!要不怎么在他理解了我要表达的事情后自己在房间里偷偷哭泣!
她这哭,也哄过,也讲道理过,也凶过,也采取忽视不理睬过,也打过~这些对于这个3岁的调皮娃来说,完全不管用
现在一哭就要哭上至少二十分钟,想想这样的教育也是有问题的,可是我也是真真没办法了,孩子一天天长大,可是我却越来越不了解她~
2017/04/13
全部回帖
有点严重,楼主不能在孩子哭的时候说她,还那么小,大道理都听不懂,只能等到她不哭了,心情平静下来啦才好听你说道理
2017/04/14回复
baosan66baosan66板凳
3岁小朋友懂什么大道理啊
2017/04/14回复
孩子养成一种哭的习惯,遇到什么事就哭,LZ最好不要骂他啊,耐心跟她沟通
2017/04/14回复
小朋友在哭闹的时候,会把大脑屏蔽起来,接收不到外界的信息。容易陷入情绪问题,需要重视处理呀。
2017/04/14回复
哭时候,找点其他事分散注意力
2017/04/15回复
微微一xiao:
有点严重,楼主不能在孩子哭的时候说她,还那么小,大道理都听不懂,只能等到她不哭了,心情平静下来啦才好听你说道理
查看原文
要先哄她,让她不哭吗?现在的他,报复心理很强啊~
2017/04/16回复
baosan66:
3岁小朋友懂什么大道理啊
查看原文
每次她哭,或者哭后我都问她哭什么,她什么都不说,有时直接跟我说他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2017/04/16回复
Bellamummy:
孩子养成一种哭的习惯,遇到什么事就哭,LZ最好不要骂他啊,耐心跟她沟通
查看原文
我的耐心给她一次两次的哭泣中磨灭掉了,一说她就哭我需要怎样可以更加有耐心~
2017/04/16回复
灵灵宝0811:
小朋友在哭闹的时候,会把大脑屏蔽起来,接收不到外界的信息。容易陷入情绪问题,需要重视处理呀。
查看原文
我感同身受!三岁的娃,我觉得她应该听得懂很多事,就是自己不愿意
2017/04/16回复
全优+:
必须要营造家庭的和谐气氛。当宝宝发脾气哭的的时候,温和地加以阻止,告诉他这么做不好,并在生活中为他做出处事的榜样。如果孩子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一定要表扬他,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脾气温和的孩子了 ;如果是无理取闹,家长一定要拒绝,让孩子知道“哭也没有用”,你不妨耐心倾听他的哭泣,并告诉他只有不哭才能听清他说的话;
查看原文
她哭的时候,怎么说她也听不进去。我家这娃的情况是需要先哄她不哭?
2017/04/16回复
站岗哨兵:
哭时候,找点其他事分散注意力
查看原文
嗯,有时候我也这么做,但是有些时候我觉得这样根本解决不了小孩爱哭的坏习惯,也没办法让她意识到“”有什么说出来,不要老是哭“”是不对的
2017/04/16回复
宝妈,你可以尝试换位思考一下哦。体会一下你孩子哭闹的真实感受。
假设你是孩子,本来妈妈是打算带你出去玩的,我猜你必定对去外面玩充满了期待。出门前因为发生了些不愉快的事情,妈妈突然又跟你说:“你那么闹,我不带你去了。”你会是什么感受,会不会觉得很伤心而哇哇大哭起来?
假设你是孩子,听到另外一个小朋友说:“你拿我的玩具,我妈妈就打死你。”你会不会因为被恐吓到而大哭?这个小朋友说这句话虽然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力量,但用词偏暴力了,我猜平时这孩子的父母也应该有这样威胁他,父母是孩子的镜子,通过孩子的行为可以知道他的父母与他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
哭闹是孩子表达情绪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大人如果是无条件爱孩子的,会接纳孩子正常表达自己情绪的哭闹行为。如果家长可以多与孩子互动,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尝试走进孩子的内心,积极倾听孩子,就能知道孩子为什么哭闹,孩子会愿意对我们说更多,也可以更好地去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

我女儿现在3岁半,之前也很爱哭,自我觉察后我总结了几点原因:1、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她哭闹次数会增多,也不那么好带。因为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我容易发怒,我这样的状态下容易跟她产生冲突,她肯定是不开心的,哭闹次数增加再正常不过了。2、以前给她贴标签了,对外人会说我女儿一直都很爱哭,孩子对自己的认知特别受父母尤其妈妈的影响;3、我女儿哭闹时我容易因为烦躁而妥协,她觉得哭闹对于我来说很有效,尤其当她有求于我的时候。
现在对于我女儿的哭闹行为,我会先蹲下来积极倾听她,询问她是为什么哭,以尊重及关心的口吻与她交流,她就会全盘托出,当她认为我是理解她并接纳她的情绪的,她伤心的情绪会更快地平复下来,有时候安静地抱着她也能起效果。少些责备少些唠叨少些埋怨,孩子才会感受到归属感,才能感受到妈妈对她的爱。渐渐地,女儿哭闹的次数少了,亲子关系也好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2017/05/25回复
友娴友娴14楼
我的也是经常哭,我就说一句点解丢我眼睛,或者东西掉地下了,他自己偏偏不去捡,哭着非得让我捡,每天起床也是,抱也不要,哄也不要,唱歌讲故事也不要,还推我走,我走又要拉我回来,我有时真是快崩溃,
2017/05/25回复
首先要让她先停止哭泣,理解她的感受,然后处理她的问题:告诉她哭不能解决问题,我可以帮你解决问题,但首先你不要哭,你要告诉我你要什么,能给就给,不能给的哭死也不能给。
2017/05/25回复
奇哟比:
首先要让她先停止哭泣,理解她的感受,然后处理她的问题:告诉她哭不能解决问题,我可以帮你解决问题,但首先你不要哭,你要告诉我你要什么,能给就给,不能给的哭死也不能给。
查看原文
一哭起来什么都不听了,就知道哭,所以我让她自己哭到不哭为止~
2017/05/29回复
清晨娃:
一哭起来什么都不听了,就知道哭,所以我让她自己哭到不哭为止~
查看原文
其实,小孩子只是想被疼吧,先给点爱心疼疼,再解决问题和做教育
2017/06/01回复
孩子哭,代表孩子有情绪了。先了解哭闹背后的真正目的,再处理孩子的情绪,最后再去解决问题。上周末去听了陈怡筠博士的讲座,有一句话分享给你哦: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这样处理方式会简单很多哦。因为当孩子有情绪时,理性脑是关闭状态的,这时我们跟孩子说任何话孩子都是听不进去的。如果表达了对孩子的理解,说中孩子的心中所想,拥抱孩子,就会比较快让孩子的情绪平复下来,再慢慢处理问题就可以了。
2017/06/05回复
欣妈育儿经:
宝妈,你可以尝试换位思考一下哦。体会一下你孩子哭闹的真实感受。假设你是孩子,本来妈妈是打算带你出去玩的,我猜你必定对去外面玩充满了期待。出门前因为发生了些不愉快的事情,妈妈突然又跟你说:“你那么闹,我不带你去了。”你会是什么感受,会不会觉得很伤心而哇哇大哭起来?假设你是孩子,听到另外一个小朋友说:“你拿我的玩具,我妈妈就打死你。”你会不会因为被恐吓到而大哭?这个小朋友说这句话虽然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力量,但用词偏暴力了,我猜平时这孩子的父母也应该有这样威胁他,父母是孩子的镜子,通过孩子的行为可以知道他的父母与他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哭闹是孩子表达情绪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大人如果是无条件爱孩子的,会接纳孩子正常表达自己情绪的哭闹行为。如果家长可以多与孩子互动,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尝试走进孩子的内心,积极倾听孩子,就能知道孩子为什么哭闹,孩子会愿意对我们说更多,也可以更好地去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我女儿现在3岁半,之前也很爱哭,自我觉察后我总结了几点原因:1、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她哭闹次数会增多,也不那么好带。因为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我容易发怒,我这样的状态下容易跟她产生冲突,她肯定是不开心的,哭闹次数增加再正常不过了。2、以前给她贴标签了,对外人会说我女儿一直都很爱哭,孩子对自己的认知特别受父母尤其妈妈的影响;3、我女儿哭闹时我容易因为烦躁而妥协,她觉得哭闹对于我来说很有效,尤其当她有求于我的时候。现在对于我女儿的哭闹行为,我会先蹲下来积极倾听她,询问她是为什么哭,以尊重及关心的口吻与她交流,她就会全盘托出,当她认为我是理解她并接纳她的情绪的,她伤心的情绪会更快地平复下来,有时候安静地抱着她也能起效果。少些责备少些唠叨少些埋怨,孩子才会感受到归属感,才能感受到妈妈对她的爱。渐渐地,女儿哭闹的次数少了,亲子关系也好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查看原文
恩,也许只能这样慢慢来,只是觉得这样好累
2017/06/09回复
猜你喜欢

幼儿园老师素质低 为了儿子身心健康转园几次

为了孩子今天又和老婆大吵

请问下大家,小孩在公共场所不听话大闹,妈妈们会发脾气打人吗?

郁闷,早上听到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大吼。。。

吐槽下,二年半独带双胞胎的一些酸甜苦辣

孩子,对不起,可是我该怎么办呢?己经更新了,楼主有话说喔

热点推荐

广州园博会太会了!随手拍都是大片

周末遛娃不费妈!奥体优托邦实惠还省心

结婚生子换工作 我的这份工已坚持8年

科技助力5个炉齐上阵 35分钟做好饭

论旧区改造 西场菜市场的前世今生

离婚10年50岁了 还能找伴侣吗?

广州女人街女装超市!试穿自由

空辰小馆天一店避坑!4.7 分刷的?

电饭煲版咸香胡椒鸡 满屋都是胡椒香

聚餐福音!广东道美食优惠双在线

旧机场路宝藏餐厅 客鼎客家菜实测

库车海尔巴格的歌舞盛宴 体验绝了

自做辣椒酱简单方便 配面条吃绝了!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