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是孩子,本来妈妈是打算带你出去玩的,我猜你必定对去外面玩充满了期待。出门前因为发生了些不愉快的事情,妈妈突然又跟你说:“你那么闹,我不带你去了。”你会是什么感受,会不会觉得很伤心而哇哇大哭起来?
假设你是孩子,听到另外一个小朋友说:“你拿我的玩具,我妈妈就打死你。”你会不会因为被恐吓到而大哭?这个小朋友说这句话虽然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力量,但用词偏暴力了,我猜平时这孩子的父母也应该有这样威胁他,父母是孩子的镜子,通过孩子的行为可以知道他的父母与他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
哭闹是孩子表达情绪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大人如果是无条件爱孩子的,会接纳孩子正常表达自己情绪的哭闹行为。如果家长可以多与孩子互动,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尝试走进孩子的内心,积极倾听孩子,就能知道孩子为什么哭闹,孩子会愿意对我们说更多,也可以更好地去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
我女儿现在3岁半,之前也很爱哭,自我觉察后我总结了几点原因:1、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她哭闹次数会增多,也不那么好带。因为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我容易发怒,我这样的状态下容易跟她产生冲突,她肯定是不开心的,哭闹次数增加再正常不过了。2、以前给她贴标签了,对外人会说我女儿一直都很爱哭,孩子对自己的认知特别受父母尤其妈妈的影响;3、我女儿哭闹时我容易因为烦躁而妥协,她觉得哭闹对于我来说很有效,尤其当她有求于我的时候。
现在对于我女儿的哭闹行为,我会先蹲下来积极倾听她,询问她是为什么哭,以尊重及关心的口吻与她交流,她就会全盘托出,当她认为我是理解她并接纳她的情绪的,她伤心的情绪会更快地平复下来,有时候安静地抱着她也能起效果。少些责备少些唠叨少些埋怨,孩子才会感受到归属感,才能感受到妈妈对她的爱。渐渐地,女儿哭闹的次数少了,亲子关系也好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