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年收入35到40万(含公积金及所有的福利),在广州是处于什么水平?
70356165家庭理财
2017/04/28
全部回帖
AMA2013:
如果未来五年收入不能番一倍,不要以私立学校,出国为目标,何况你还两个孩子,好的私立学校,小学五万,初中民校四万,高中六万。出国,高中至大学加国30万,美国50万一年,数数钱包。
查看原文我也觉得压力山大,收入翻番的可能性不大。
2017/04/30回复
AMA2013:
还真不是,我家收入比楼主多,一个小孩,读高三,全程公立学校,就是小学给了赞助,平时读读培训班,都不敢送出国读书,一个孩子花钱地方太多了,培训班,游学,比赛的费用,矫正牙齿,矫正视力……每年费用4-10万
查看原文看来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真心觉得自己的目标难以实现了。
2017/05/02回复
jq2tL:
税前?税后?一个孩一年小学私立目前至少五六万,两个十二万,房贷7万,生活、交通、医疗、商保...基本也没什么余额,收入不增加的情况,如果筹备两个孩子出国费用?何况还有什么中年危机之类的,说是小中产,其实也就解决温饱而已
查看原文😂😂看来目标难以实现了
2017/05/02回复
AMA2013:
还真不是,我家收入比楼主多,一个小孩,读高三,全程公立学校,就是小学给了赞助,平时读读培训班,都不敢送出国读书,一个孩子花钱地方太多了,培训班,游学,比赛的费用,矫正牙齿,矫正视力……每年费用4-10万
查看原文一个还是可以送出国吧
2017/05/02回复
jiajia_1604:
两个孩子,只送一个出去咋弄呢,除非另外一个自己不想去。即使是这样,另外一个不出去的也要在其他地方补回来的呀,水必须端平
查看原文我是说14楼楼主只有一个孩子应该可以送出国吧。
2017/05/02回复
小林猪999:
年收入40,还包含公积金了~那么到手才35左右(保守估计),一家四口衣食住行一年15w走不掉了吧~还有2个小孩的教育经费~一年积蓄20w不到的~出国?我现在准备去英国读个研究生,中介让我准备好一年30w~就算小孩读高中没那么贵,得父母陪读吧~那年收入又要打折了~
查看原文到手就是35到40万,不用陪读,有亲戚在国外。不过真的觉得送两个不大可能了。
2017/05/02回复
:
只是初步想法,还没有付诸行动。
2017/05/02回复
BB仔妈妈:
完全同意,与其每年花几十万送孩子出去混个几流学校的所谓文凭,返来才挣个5,6000的人工,真系倒不如买间屋,起码每月可以有几千蚊收租,或者留比孩子将来供唔起屋都有个窦啊嘛。
查看原文也有出国留学过得很好的。不能一概而论。
2017/05/02回复
晨如露:
理解楼主的想法,也有同感。 有麻友认为送出国读书不如买房子,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我也和楼主一样,支持孩子走出去看看世界的,也不是说中国不好,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不错的,但是高层教育稍欠缺,至于他回来赚多少钱,不是父母考虑的事情,不要把教育当作投资产品。只要对孩子好的事,作为父母都尽力去做,只要孩子眼界和思维开拓,至于未来的工作,他自己选择吧。 言归正传,作为二宝妈妈,我也想过楼主的问题,但35万年薪的确艰难,尤其在广州生活。就算没什么娱乐消费,光是国内教育这一笔,已经负担很重 。如果楼主要送孩子出国念书,第一,楼主要自己努力努力,开源多点收入。第二,尊重孩子意愿,他们如果想去,也要努力读书,务求减轻家里负担。
查看原文当今社会变化太快,只想自己的孩子多去外面看看。
2017/05/02回复
PAN8510:
我老板以前在苏州,二个小孩读的外国语学校,然后高中毕业后直接去了美国读大学(华盛顿大学),本硕博连读(用时7年),现在大的在华盛顿政府做职员(收入在3W美金/月左右)。小的读的药剂师(还没有毕业)。一年一个小孩听说是25W左右的费用(二个小孩都有奖学金,不是全额的那种)。不说经济压力,有可能你小孩在外面读了书,都不回来了
查看原文
如果能留在国外,我觉得也不错。
2017/05/02回复
kingGZ:
楼主别担心,规划好,没什么不能实现的。以上有些人发言就是想炫耀一下而已,你拿它当真岂不被误导。当然,小孩出国还得看孩子爱不爱学习,有没有出国意愿,成绩等综合考虑。我跟你们收入差不多,我也有这种打算,当然前提是孩子爱学习,能独立,能吃苦,愿意出国。我是绝不会拿我的血汗钱给他去国外败,所以我觉得他不行,那肯定不能去
查看原文谢谢你的鼓励,互勉互勉!
2017/05/02回复
super001:
年收入四十万出国?不太可能吧,你还要供楼,我老板,送他儿子去美国读书,一年七八十万啊,另外一个朋友送他儿子去加拿大也是差不多价格。lz两个孩子都送出去万一以后她们都不想回来了怎么办?
查看原文一年70多万那是富二代的作风。
2017/05/02回复
谢谢各位好心人的意见。大宝还是幼升小,二宝还在肚子里,考虑的问题有点早。不过真心谢谢大家的意见。
2017/05/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