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觉得广州可以靠刚需撑起楼市,房子总是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换房客是过去两年真实购买的主力,客观上对广 ...
其实并没有太多刚需等着
1618293房产楼市
支撑部分楼市投资客挨下去的精神支柱就是,很多人等着买,挨过风头火势就行。其实,并没有太多人等着买。能接你盘的是投资客,可惜一早就跑了或者也在等着套现。很多东西就是纸上富贵,手快套现的吃手慢的。可惜迟了现在
2017/06/06
全部回帖

冬天小猪:
限购怎么会向少数人集中,你这考虑问题是这样的?
查看原文你可能没买过房子,查一查广州的限购政策起于哪一年,疯狂始于哪一年,之前转政策空子容易吗,当然,实或许上面写中心优质物业更好一点.
2017/06/06回复

你可能没买过房子,查一查广州的限购政策起于哪一年,疯狂始于哪一年,之前转政策空子容易吗,当然,实或许上 ...
2017/06/06回复
zhengxyly:
妈网网友真牛,身边朋友动辄供几百万的房子。我身边朋友主要从事金融和IT行业,金融不说了,银行考核压力越来越大变相就是减工资。软件公司今年薪酬基本不增长了,资深程序员夫妻也只能供老破小。真不知贵网的网友的朋友是从事盛行
查看原文同意,吹水不抹嘴楼上某人说小年轻靠父母能买三四百万,单身供,好奇多少个小年轻父母能直接拿出100多万做首期,好奇这个单身都供得起房的小年轻是做哪行,年纪轻轻就能税后收入15k以上,扣除各种支出还能应付一万以上的月供
有些数细算一下就发现不符现实
有些数细算一下就发现不符现实
2017/06/06回复

zhengxyly:
妈网网友真牛,身边朋友动辄供几百万的房子。我身边朋友主要从事金融和IT行业,金融不说了,银行考核压力越来越大变相就是减工资。软件公司今年薪酬基本不增长了,资深程序员夫妻也只能供老破小。真不知贵网的网友的朋友是从事盛行
查看原文我们可能是同行😀😀
2017/06/06回复
echo_echo 发表于 2017-06-06 11:45
zhengxyly 发表于 2017-6-6 10:48
妈网网友真牛,身边朋友动辄供几百万的房子。我身边朋友主要从事金融和IT..

2017/06/06回复

echo_echo:
同意,吹水不抹嘴楼上某人说小年轻靠父母能买三四百万,单身供,好奇多少个小年轻父母能直接拿出100多万做首期,好奇这个单身都供得起房的小年轻是做哪行,年纪轻轻就能税后收入15k以上,扣除各种支出还能应付一万以上的月供有些数细算一下就发现不符现实
查看原文我以前说过这种吹牛不经大脑的,结果人家直接回我一句你接触的圈子窄,你没见过并不代表没有。你就无话可说了
2017/06/06回复

echo_echo:
同意,吹水不抹嘴楼上某人说小年轻靠父母能买三四百万,单身供,好奇多少个小年轻父母能直接拿出100多万做首期,好奇这个单身都供得起房的小年轻是做哪行,年纪轻轻就能税后收入15k以上,扣除各种支出还能应付一万以上的月供有些数细算一下就发现不符现实
查看原文我想你们两位应该在说我,我算是IT行业,今年买300的房子,贷款150,单身还房贷。我身边单身姐们基本都有房,有的单身妹纸供两套房。男的就更不用说了。
那位说资深程序员夫妻只能供老婆笑的,我觉得她要么是对资深有误解,要么身边的程序员表现一般。之前有个讨论东圃的帖子,里面多位了解科韵路软件园的人都说过,码农年收30挺正常,少的也有20,很多码农科韵路拼三年就买车陂楼盘了。两夫妻一年40-60万,供老婆笑?
我认识的码农表现好的还去了米国呢,G或者F,米国中国都买房买车,人家国内也是第一套呀不能算刚需吗?
那位说资深程序员夫妻只能供老婆笑的,我觉得她要么是对资深有误解,要么身边的程序员表现一般。之前有个讨论东圃的帖子,里面多位了解科韵路软件园的人都说过,码农年收30挺正常,少的也有20,很多码农科韵路拼三年就买车陂楼盘了。两夫妻一年40-60万,供老婆笑?
我认识的码农表现好的还去了米国呢,G或者F,米国中国都买房买车,人家国内也是第一套呀不能算刚需吗?
2017/06/06回复

zhengxyly:
妈网网友真牛,身边朋友动辄供几百万的房子。我身边朋友主要从事金融和IT行业,金融不说了,银行考核压力越来越大变相就是减工资。软件公司今年薪酬基本不增长了,资深程序员夫妻也只能供老破小。真不知贵网的网友的朋友是从事盛行
查看原文很多都是有个好爹娘,能给首期。
2017/06/06回复

|冰西瓜_4906:
我想你们两位应该在说我,我算是IT行业,今年买300的房子,贷款150,单身还房贷。我身边单身姐们基本都有房,有的单身妹纸供两套房。男的就更不用说了。那位说资深程序员夫妻只能供老婆笑的,我觉得她要么是对资深有误解,要么身边的程序员表现一般。之前有个讨论东圃的帖子,里面多位了解科韵路软件园的人都说过,码农年收30挺正常,少的也有20,很多码农科韵路拼三年就买车陂楼盘了。两夫妻一年40-60万,供老婆笑?我认识的码农表现好的还去了米国呢,G或者F,米国中国都买房买车,人家国内也是第一套呀不能算刚需吗?
查看原文父母双公务员那些,还是能拿一两百万出来的。
2017/06/06回复

|冰西瓜_4906:
我想你们两位应该在说我,我算是IT行业,今年买300的房子,贷款150,单身还房贷。我身边单身姐们基本都有房,有的单身妹纸供两套房。男的就更不用说了。那位说资深程序员夫妻只能供老婆笑的,我觉得她要么是对资深有误解,要么身边的程序员表现一般。之前有个讨论东圃的帖子,里面多位了解科韵路软件园的人都说过,码农年收30挺正常,少的也有20,很多码农科韵路拼三年就买车陂楼盘了。两夫妻一年40-60万,供老婆笑?我认识的码农表现好的还去了米国呢,G或者F,米国中国都买房买车,人家国内也是第一套呀不能算刚需吗?
查看原文另外大部分银行从业人员待遇真心不高,部分岗位还是不错的。
2017/06/06回复

如花的季节:
父母双公务员那些,还是能拿一两百万出来的。
查看原文现在的基层公务员钱是不多了,但楼主所说的小年轻,刚毕业,父母一般都是60、70后,早期公务员的话一般也都能混得不错了。如果是城市家庭,家里独生子女,赞助几十万确实不算很难。十年前读高中的时候,我家在班上还算经济倒数的呢。班上大把住滨江东、越秀东楼盘的同学。
2017/06/06回复

|冰西瓜_4906:
现在的基层公务员钱是不多了,但楼主所说的小年轻,刚毕业,父母一般都是60、70后,早期公务员的话一般也都能混得不错了。如果是城市家庭,家里独生子女,赞助几十万确实不算很难。十年前读高中的时候,我家在班上还算经济倒数的呢。班上大把住滨江东、越秀东楼盘的同学。
查看原文所以说生活圈子不同。你没有的不等于别人没有。
2017/06/06回复

刚需是个伪命题。
2017/06/06回复

|14281191841089:
只能说中国人多,穷和富的人都很多,但大家都只看到自己周围而已
查看原文有个数字是可以看看的,上面有网友提到过,即便楼价狂涨的今年广州成交的单套房均总价不过两百来万而北京是五百万,且北京市民的房贷杠杆率还低过广州不少。
2017/06/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