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没有太多刚需等着
1616993房产楼市
支撑部分楼市投资客挨下去的精神支柱就是,很多人等着买,挨过风头火势就行。其实,并没有太多人等着买。能接你盘的是投资客,可惜一早就跑了或者也在等着套现。很多东西就是纸上富贵,手快套现的吃手慢的。可惜迟了现在
2017/06/06
全部回帖
堂前旧燕:
项目经理其实跟开发比起来,薪资上差不了多少,可能会有些项目补贴油水而已。我所在行业,撇开领导层,工资好就是售前,每个月工资2万税后已经是很好的了,有点资历的开发大概是15k,刚毕业开发一两年的不到1万,测试更少,我能代表的是国内软件行普通企业的薪资水平。
查看原文同意,所以才对西瓜同学“码农年收30挺正常,少的也有20”,“拼三年买车陂楼盘”、单身姐妹供两套的说法有疑问,除非大幅度啃老。而且税后再去掉各种支出,能存下来的更少,资深码农夫妻供个老破小很正常,不是个个都有个富爹可以啃。
2017/06/06回复
|冰西瓜_4906 发表于 2017-6-6 14:56
http://www.gzma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918888&extra=&highlight=%E4%B8%9C%E5%9C%83&pag ...
我认识一位it工程师,先买天河很小的房子,然后去年大约2万多入手天河120方,人只要踏踏实实肯干,广州这块土地总会给机会的,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我爸还是60年代北大毕业生,服从国家分配在海南岛中科院一干就是20多年两地分居,后来政策照顾回到广州,我小时候一家人挤单位中转房不到10个方,还没有厕所,煮饭借了同事一个单炉头的煤气炉在门口煮,一下雨就在屋檐下煮,比起现在条件不知艰苦几倍,咬牙不也这么过来了。
2017/06/06回复
|冰西瓜_4906:
说的很实在,这个时候如果不能转做管理层,或者项目经理,或者项目收益好,就差不多税前20-30K这样了首付的问题,我觉得和现在很多父母热衷于买学位房也有一点关系,就是筛选孩子身边的同学了。
查看原文学位房的确有筛选小孩的朋友圈的意思,这位冰西瓜同学思路清晰,是一个人才。
2017/06/06回复
2017/06/06回复

|冰西瓜_4906:
嗯嗯你说的很对,确实不能算单纯的刚需。可能是以前司考案例看太多,婚姻法新解释一出台对纯婚后还贷一方太不友好,总觉得婚前有套房才安心,算是心理上对安全感的刚需
查看原文
你真有才,另外还要告诉你婚后千万别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变共有。
2017/06/06回复
如花的季节:
你真有才,另外还要告诉你婚后千万别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变共有。
查看原文感谢提醒。其实就算成共有,真到了分割的时候,父母支援的部分首付仍然可以主张赠予的。我个人不介意把自己投入的部分和另一半分享,这只是对父母付出的保险行为。
2017/06/06回复

我认为,在买房这个事情上啃老绝对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在过去二十年到现在看来房产肯定是最靠谱的投资渠道之一. 就算不啃老,让父母把钱存着也很大可能涨不过房产的增值.
2017/06/06回复

1,刚需是很多的,非常多。但有钱的刚需没那么多而已。2,有父母可以帮忙可以啃老不丢人,很合理的一件事。但其实很多外地人刚来广州打拼,是很少能得到父母几十一百万那样的支持做首付的
2017/06/06回复

还有,广州IT行业做到年薪30已经到了瓶颈期,再往上需要很大的努力付出很多才行。当然有很多年薪4,50以上的,但更多的是10几左右的。任何行业都是两级分化的。高薪一点的大部分早已经买房了,大部分低工资的还是没有房子,这部分人要买200,300的房子还是很吃力的。所以我的观点是认为刚需还是非常非常多,几乎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刚需,但有钱的刚需比较少。完毕。。。
2017/06/06回复

你试试手上有一套,再比市场低10个点出,保证3天没了
2017/06/06回复

echo_echo:
同意,所以才对西瓜同学“码农年收30挺正常,少的也有20”,“拼三年买车陂楼盘”、单身姐妹供两套的说法有疑问,除非大幅度啃老。而且税后再去掉各种支出,能存下来的更少,资深码农夫妻供个老破小很正常,不是个个都有个富爹可以啃。
查看原文而且还不包括生孩子的各种花销,难道她们的生活只是供房子了?我家养两个孩子每个月都快八千多了,生活费也要八千多。码农不用生活啊?我就看看你们这些工资高的人说说...
2017/06/06回复

|冰西瓜_4906:
我想你们两位应该在说我,我算是IT行业,今年买300的房子,贷款150,单身还房贷。我身边单身姐们基本都有房,有的单身妹纸供两套房。男的就更不用说了。那位说资深程序员夫妻只能供老婆笑的,我觉得她要么是对资深有误解,要么身边的程序员表现一般。之前有个讨论东圃的帖子,里面多位了解科韵路软件园的人都说过,码农年收30挺正常,少的也有20,很多码农科韵路拼三年就买车陂楼盘了。两夫妻一年40-60万,供老婆笑?我认识的码农表现好的还去了米国呢,G或者F,米国中国都买房买车,人家国内也是第一套呀不能算刚需吗?
查看原文别提米国了,我在美国的同事,过去两年就都买house了,环境真好,美国人的居住条件真是没得比的
2017/06/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