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09年的事,没落成有三个原因:
1、主要原因来自于民众抗议,环评是过了的。所以我说关键看这一届zf有没有魄力和能力将这件事搞定。处理不好就是捅蜂窝,影响晋升;
2、当时黄埔的地位没现在这么高,搬迁并那么急迫。但现在黄埔是广州东进的主战场。
3、既得利益和搬迁成本。
不搬南沙,也会搬到其他地方。因为南沙的自身定位也越来越高,当年觉得搞工业可以,现在要搞金融岛、AI集群。
华为都把重要的工厂搬到东莞,要根据实际去分析。只要黄埔发展得越来越好,东进战略能切实贯彻,广石化势必会为黄埔腾出空间,这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当黄埔周围的每平米产值远高于石化(想象广石化现在在珠江新城旁边),这股力量才更会显现。
这几个重要的工业项目没留在广州,是广州工业占比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搬迁、拆迁都是优化整个城市的空间结构,大部分民众都只关心自己能感受的利益(例如空气质量),却没看到这些大型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这多出来的税可能就是更好的道路、更便捷的交通、更美的市容,他们不知道。台湾民众要求关闭核电站,他们只看到核辐射和潜在风险,没看到核电站能保证台湾几个大城市不断电(现在经常断),最后才会出来“用爱发电”的笑话。
附:
南沙石化项目 |
| ●原来已经获得批准的广石化黄埔基地的80万吨乙烯项目不再建设,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30.86吨。南沙项目建成后同时关闭现有的广石化20万吨乙烯生产线,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43.6吨; ●中石化安排30多项减排项目,今年要实现减排二氧化硫5705.02吨,使全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从去年的14576.64吨减到8871.62吨; 以上两项,可以使广石化黄埔基地共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6035.88吨,这个减量大于南沙项目6000吨的增量。中石化还表示, 南沙项目的废水按照接近零的标准排放,置换后使黄埔基地每年的废水排放量减排83.75吨,化学需氧量减少81.5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