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要哭了,越秀西不是市中心?3分钟看懂广州城区的变迁!
2070847房产楼市
近日,麻友“瓶子不会飞”在论坛发帖《越秀西不能叫市中心,只能叫老城区》(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可查看原贴),帖中表示天河西和越秀东才是市中心,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吐槽。
帖子中说的越秀西指哪里呢?网友yummy919发出解释:
越秀西指老越秀,就是越秀区文德路以西,人民路以东,约9平方公里。
文化底蕴就不说了,面积不到1.5个珠江新城大,却拥有省市政府及大量政府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广东分行等超级金融机构。
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广医一院两个全国百强院,以及省中医总院,市儿童医院市妇幼,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一堆三甲医院。
教育当年没合并前是广州老二,仅次于老东山,二中、三中、侨中等重点中学,朝天小学,旧部前小学等重点小学,中六幼儿园、云台里幼儿园等省一级幼儿园…...
话题归根到底,是广州新城区与旧城区的对比,是广州城市变迁问题。如果把话题放到历史的角度去看就会发现,广州城市中心一直在“东拓”。
而这种变迁最明显表现在城市地标的变迁。
南方大厦,1922年
广州塔,如今
▲建于民国初年,12层的南方大厦建立之初就是中国的第一高楼。谈起南方大厦,不少老广都会勾起过去的回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人对外流行这么一句话:“不到南方大厦,不算到了广州。”
▲爱群大厦,当时华南地区最高的建筑物,这个大厦还极具岭南文化特色,是一座典型的骑楼建筑,楼栋高64米,15层,1937-1967年期间一直保持着“广州第一高楼”的地位。
▲白天鹅宾馆,以120米高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一高楼,“32层”成为白天鹅宾馆的代号。直至现在,依旧是不少老广喜爱去喝早茶的地方。
▲中信广场1997年落成,总高391米,80层,一直是羊城的地标建筑之一,还是当时90年代中国第一高楼。
关于未来,继续往东看,还有最近一直备受关注的黄埔“第二CBD”。
这些建筑作为广州的地标,不只是高度的变化,还是更先进的建筑工艺变化,钢架、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
放在现在,当时再辉宏的三十层高楼也不过普通住宅而已,骑楼变成了广州的过去,成为了老广们的回忆。
▲广州最美老街——恩宁路
广州最早的城区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和过去的东山区,这些地方都是曾经商业氛围比较繁华的地方。
但小编认为,与其争夺市中心的名头,倒不如说这些老城区是广州岭南文化的根据地,是广州最具有人文气息的地方。
如果非要与天河放在一起比较,小编觉得,那是一种根与叶子、花的关系。
▲繁华的天河商圈
再落到市民的居住这方面可以发现,老城与新城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老城区居住氛围浓厚,街市、医院、落楼就有茶餐厅,有更多本地人和年级较大的人群喜欢居住;
而天河、珠江新城区域什么都是新的,条条道路规划得整整齐齐,交通、商圈统统都有,居住于此,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比较多新广州人和年轻人喜欢落户于此。
而关于房价的方面,越靠近中心商圈,房价则表现得越贵。尤其是天河,因为豪宅比较多的缘故,聚集了不少新贵和土豪阶层。
荔湾的房价大部分都在4-5万元/平区间,分布在广钢和滘口等地方,还有比较高价位的江景楼盘西关海和珠江御景壹号。
越秀区位于荔湾和天河之间,而房价起伏变化也不大,基本集中在7-8.5万/平区间。
天河区的房价最是起伏不定,靠近中心商圈的楼盘,基本走的都是高冷的豪宅路线,单价10万+以上的楼盘不少,而稍微便宜的楼盘则集中在偏远的牛奶厂,基本在4-5万/平区间。
海珠区整个区域是横向的,西边靠近老城区的荔湾,东边靠近珠江新城,而房价也有从西往东递增的现象。
城区不断变迁,但广州依旧是我们心中的那个,只是在不断地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元化!
注:文中房价数据来源于搜狐焦点,仅供参考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辣妈探校】市桥最便宜省级学位房:62万可上车!250万能买别墅!
➸献给买不起新房的你:广州二手连跌两月了,有盘比之前便宜了250万!
全部回帖











广州的核心区在越秀,
天河是被核心区领导着的经济中心,
猪城是被天河领导着的宇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