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转发:你不适合养孩子,只适合养智障。

18865幼儿园早教

我们家楼下有个小孩,跟我女儿差不多大,我跟女儿受到邀请去她家玩,我第一次被如此稀烂的育儿方式震惊了。

她家孩子是奶奶在带,奶奶特别地溺爱孩子,可以看得出来,吃饭时不停地叫她多吃这多吃那,孩子不愿意吃,奶奶就发火:“让你吃个东西怎么这么难呢!这不好吃得很吗?!(自己猛吃两口)一点都不听话!”

我的妈呀,吃个饭还带强迫式的。真不知道如果被别人强迫吃这吃那,奶奶会是什么感受。

“一点都不听话”是奶奶的口头禅。奶奶平均五句话里就要冒出这一句来。比如俩孩子吃完饭疯跑着去玩一个玩具,奶奶在后面喊:“解兜兜!解兜兜!”她追不上孩子,就叫:“一点都不听话!”

一个兜兜什么时候解不行啊?

俩孩子商量把一个玩具带到小区花园里玩,奶奶就来干涉:“你不要把这个带出去,这个贵,你带这个(顺手拿出一个便宜的),别人把你贵东西玩坏了你就玩不成了!”我家女儿在旁边尴尬地沉默着,我也超尴尬。给孩子买东西难道不是为了让她开心吗?如果分享能够让她开心,为什么非要藏在家里叫她一个人照死里玩呢。

好不容易把这个尴尬捱过去,孩子去疯别的事儿了,奶奶在那儿喊:“不要跑!不要叫!”正说着,她家孩子在客厅跌了一跤,哭了。奶奶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摔到哪儿了,疼不疼?”而是:“给你说了不要跑不要跑!你非要跑!看看!摔倒了吧?”先是着重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性,然后又搞了一句:“一点都不听话!”责备完了才问摔哪儿了。为什么非要先说出前面的指责?直接表达爱和关心不行吗?我特别替孩子感到难过,她只是一个孩子,跑和跳是她的天性,难道要让她听话到家长说“吃”她就吃,说“睡”她就睡,安安静静从不给人添麻烦,那不是智障吗。

上次艾小羊说小区一个家长,带孩子去玩沙,在旁边不停地叫孩子别把衣服弄脏了。又要孩子玩,又要孩子不弄脏衣服,连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却苛求孩子做到。结果自己也生气,孩子也没玩痛快。

不知道她跟我说的是不是同一个人(我和艾老师住在同一个小区)。反正我想我再也不会到这老太太家里来作客了,太压抑了。作为邻居,你能感受到她的客气,却在她对待孩子的强权中感到那种客气的虚假和老人发自内心的自私。

最令我寒的是她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没有过渡,要么就是吼一顿:“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要么就是干脆放弃:“我不管了!让你爸回来收拾你!”她完全不懂引导,比如在两个孩子争抢同一样东西时,她可以跑到别处说:“哇,这个是什么”,把孩子注意力引开,稍后再告诉孩子要让着客人,或者小朋友要按顺序玩。她也不懂奖励,当孩子知道客人来了要倒饮料时,她只是在一边笑,逗孩子说:“怎么不给我倒,也给我倒一杯呀。”孩子说:“你不是客人,你不是有水吗。”奶奶哈哈大笑,透着“看我孙女多聪明多厉害”的得意。那么为什么不在孩子给客人倒饮料时就表扬出来呢。为什么对孩子的赞许要用逗她的方式呢。

通过这乱糟糟的一切,可以看出来这个小女孩确实“不听话”,但是我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必须“听话”。我很羡慕国外一些视频,孩子把墙壁或者自己的弟弟妹妹画得令人无比崩溃,家长一句“噢买嘎,嗖万德佛”就过去了。而我们身边更多的孩子,因为穿了浅色的衣服,不能靠墙,不能用袖子扶栏杆,不能玩泥巴,走一路会被长辈校正一路,真痛苦。

临走时我没忍住跟老太太说:“阿姨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吗,就是因为你天天说她不听话,你试着以后只在大事上管她,比如过马路要看车,水和电不能玩这种,其它的事情少干涉,或许会好一点。”

老太太一副哼哼哼你谁呀的表情……

我们回家后我女儿说,其实那家的小女孩挺可怜的,在外面别人都欺负她。

一个孩子从小就得不到肯定,她在外面能自信吗?可以想象的是别人都欺负她她不敢反抗的样子被奶奶看到,回来又是一通指责。

心理学有个“镜映”(Mirroring)的概念,是说父母亲是小孩子心理上的第一面镜子,孩子一开始不知道自己是谁,靠着父母家人对他的反应、评价,从中建立自我形象和自我观念。

如果孩子感到被家长理解,或者感觉到自己的感受存在于家长感觉里,你痛她也痛,你悲伤她也悲伤,就能确信自己和亲人是有相连的。

当孩子这样确信时,心灵会向前一步,对这个世界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心理学家蘑菇姑姑说,“如果孩子的家长无法共情ta,或者总是体验着家长的焦虑,孩子就会把家长的焦虑和责怪当成自己的错误,形成负面的自我形象。”

这个自我形象从小时候就崩塌掉,长大后修复非常非常难,孩子会从心底深处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如果再加上家长气愤地说“我辛辛苦苦都是为了你,我还要怎么爱你”,孩子更加懵逼、叛逆。

孩子是有自我意志的,孩子是有感情的,孩子是需要肯定和赞美的,孩子独立于亲人的。亲人做到尊重ta的独立性有多难?为什么总是觉得这是我的私人物品,我想骂就骂想怎么要求就怎么要求?我想起来有一句话说,世界真是不公平,每一个父母都可以得到一个纯洁无瑕的孩子,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称职的父母。

而且你还不能说他们不称职,他们觉得自己称职死了。

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育儿理念都是这样的:你别给我添麻烦,我说什么你听什么,长大混得牛逼哄哄就行了,因为我一辈子勤扒苦做都是为了你。

他们从来不认为,我生养你是为了让你感受到幸福和快乐,较高的智商、情商、逆境商、责任感,以及优秀的品格和高洁的情操,都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共同建立,我们共享这份美好的生命体验可以吗。

仔细地回顾我们的人生,会发现在一世之中,争夺意志的控制权是生命永恒的主题。无论你如何致力于子女的自由成长,你总是忍不住要控制子女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克制这种意志的争夺权,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我是独立的,自主的,我的一切都需要我自己负责,我有选择的权利和说“不”的权利,我要承担我的选择;我从长辈那里得到的都是建议而不是强迫,我的生命饱满圆润、生机勃勃、充满张力,不会被捆绑在任何人所谓的“成功学”里。

最后,我想把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一段话送给和那个老太太差不多的育儿者:“自伤乃至自毁,是常见的一种对抗控制者的方式。譬如,父母屡屡干涉孩子的学业,强力入侵孩子,那孩子就会产生这样的矛盾:如果他还能学习好,就证明了父母入侵是对的,所以,他们会通过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学好的潜意识自伤方式,表达对抗。只是可惜,他们也伤害了自己。”

我的前同事千北老师有一对龙凤胎孩子,他们叫朝朝和暮暮。她给孩子们写过这样一段话:

“他们就是我的朝朝暮暮,我身体的一部分,我向无边无际世界延伸的一个链接,我向无穷无尽命运叩问的某种解释和答案。”

做家长只做到这样,就很美了。
2017/12/25
全部回帖
这种文章太片面了,人家喜欢怎么教育孩子其实不能按一套套的理论来,更不要说人家孩子zhizhang!说出这种话的人也不太会做人!人家怎么带孩子,真的不关其他人的事!
2017/12/25回复
Koko0060Koko0060板凳
当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问题时才发现育儿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如若国家能安排必修的课堂,将是国民的福气!感谢那些分享教育经验的朋友们!
2017/12/25回复
教育孩子确实是一门学问,谁也不敢说自己的教育就是对的,做家长也没有提前培训,也不需要持证上岗,其实有时候是很困惑的
2017/12/25回复
o﹎滴oО:
这种文章太片面了,人家喜欢怎么教育孩子其实不能按一套套的理论来,更不要说人家孩子zhizhang!说出这种话的人也不太会做人!人家怎么带孩子,真的不关其他人的事!
查看原文
+1  
2017/12/25回复
也不能怪老一辈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2017/12/26回复
猜你喜欢

说说好想笑的一件事

难过,当快6岁的孩子面对奶奶的时候就像是个小霸王一样

孩子被打,我还得陪看病陪还钱!

如何讨好孩子,让她更亲妈妈呢?!

怀疑女儿自闭症,哎,急死了!!有懂的妈妈吗?

人流密集的地方,不要再把孩子一个人丢下

热点推荐

无锡赏樱之旅 多图直上全程拍大片

三月三庙旦吃酒席!600多桌好震撼

双排牙一点也不可怕 拔牙全程不到5分钟

牡丹花开了!洛阳三天两晚亲子游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二刷宝墨园 开满园的梅花好惊艳

突然!广州一幼儿园7月终止办学

寿司郎疯狂点餐 10蚊一份性价比高

四月开始运气还不错 薅到很多羊毛

古站农庄 红烧甲鱼焖鸡香喷喷

美味有营养的白鸽粥 吃过都会爱上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