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李小璐夜宿PGone之后
一女子阻拦高铁开车
成功分流全国人民注意

这位奇女子
因为老公迟到
而希望列车能等她老公
于是扒门、撒泼
终于一泼成名了
我们一个理性的成年人
都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
为了不晚点
提前几十分钟到车站等车

以前豆豆妈妈等车的时候
都会买一本《南风窗》看看
为什么看这么生僻的?
因为在准备考试呢
你以为我喜欢看呀,/囧

现在嘛
当然是刷刷手机,批阅奏折了
时间很快就过去老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有人愿意遵守规则
有人却无视规则
是天生爱叛逆吗
当然不是
豆豆妈妈又要唠叨一句:
“每个小孩都是小天使”
天使不会撒泼扒门,无视规则

答案就是:
发展好社会规范敏感期,很重要。
(说人话:和小伙伴愉快的玩耍)

什么是社会规范?
举个例子
还记得小时候
我们都会跟小伙伴们玩捉迷藏
抓的人闭上眼睛数到100,不能偷看
躲的人认真躲好
每个小伙伴都认真做好自己的角色
这就是简单的社会规范
如果一个小伙伴被抓到
还撒泼打滚不服输
那整个游戏就进行不下去
只好。。。不带他玩了
这就是破坏规则的后果

接下来我们讲一讲
什么是儿童的社会规范敏感期
小孩到了2岁多
开始喜欢结交朋友
喜欢参与群体活动
特别喜欢与大孩子一起相处
开始学习与他人分工合作
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
这就说明孩子进入了社会规范的敏感期。

社会规范敏感期的教养,
有助于孩子学会遵守社会规则、
生活规范,以及日常礼节,
抓住时机教养,
有利于将来遵守社会规范,
拥有自律的生活,
和他人轻松交往。

那么,如何发展孩子的社会规范敏感期呢
是不是简单给孩子灌输社会规则就行了呢
nonono,没那么简单,也不能那么粗暴
方法很简单
就是和更多的孩子接触
小孩们到一起
就相当于一个小社会
也会有一套孩子们的规则
每个人都会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
敲黑板:
家长需要怎么做呢

一,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如果以前孩子常常跟家长唱反调
但到了两岁半
孩子逐渐理解并遵循父母的要求
这说明孩子在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
与周围环境的规则相适应
在社会交往方面
1岁多的孩子
自我中心意识很强
但在两岁半以后
开始关注同伴的行为
出现了模仿、简单交流、热衷交往、
交往困难时
这都说明孩子的社会敏感期来到了
家长要给予相应的关注和引导

二、为孩子创造丰富的交往环境
小孩的社会规范和社交能力
是在实战中养成的。
作为家长
可以多带孩子出去
到小区里找玩伴
到亲戚朋友家找玩伴
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中
学习协商、谦让、合作等多种社会性技能
也可以带孩子参加大人的活动
如旅游、聚会、参观、演出等
在众多社会性活动中
给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
拥有自律的生活。
其实,家长是孩子的好榜样
豆豆的外婆就是一个自来熟老太太
能带着孩子跟陌生人聊天
像跟熟人一样
很热情的问候你:吃了吗,去哪呀
孩子也很容易有样学样
也不惧怕社交了
也有家长说
我自己都不爱出门
没关系
再生一个玩伴好了,哈哈

三、遇到偶发事件,心里要有底
我们小时候跟小伙伴们玩
可能都会有不愉快的经历
偷吃我的糖
推了我一下
不带我玩
爽约,忘了找我玩等等
有一些我们睡一觉就忘记了
第二天照样开心的找伙伴玩
有一些我们气哭了
找自己爸妈诉苦
这个时候
作为爸妈
建议家长不要过多干预
而是
如果孩子能自己解决最好
如果孩子解决不了
和孩子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帮助孩子理解、接纳、确立的社会规范
学会解决社会规范性问题的能力
获得宽容、移情、共情、利他等社会技能
阻拦高铁的奇女子
我就问问你小时候
和小伙伴们玩的愉快吗
没关系
只要我们以后能尊重社会规则
还是能愉快玩耍的

最后我想说
在全国观众面前追高铁也没什么丢脸的
缺心眼的豆豆妈妈
就曾经没算好时间
以为广州机场像深圳机场一样
提前30分钟就行了
结果到了广州白云机场
先是去柜台办登机牌
工作人员告诉我时间太赶了
要去加急柜台
终于找到了加急柜台
前面又排了好多人
人家也是很赶时间的呀,都不好插队
终于等到我了
柜员告诉我来不及了
于是错过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又气又急大哭了一场
想起来还是很伤心,呜呜
再哭会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