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验,带家属去市区几个三甲不少次了。小病痛感觉那些头衔响亮的专家教授都不怎么上心,可能做惯大case就不认真对待小病,也可能挂号排队的人太多,问诊确诊基本一两句话两三分钟搞定,最后开的药也不见得跟普通的不一样,整个看病过程好像在处理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而做手术就不可避免床位紧张,睡走廊太常见了,还隔天就要赶人走。看一些年轻的医生反而会更细心点,在郊区医院看病体验也很好,明显感觉医生不是一副赶着下一位的样子。其实感冒发烧一类的病真的没必要找什么名医来看,小诊所都搞得定,有时自己吃药都能好。但市区医疗资源真的太好了,导致大家养成无论大病小病都要跑三甲的习惯,实际上造成了资源浪费。政府也在引导市民合理选择医院,医保大小点、提高专家门诊挂号费都是这个意思。至于非知名三甲不可的大病,一般人又有多少机会碰到呢,碰到了你家住对面也一样得住院,最多家人带汤水方便点罢了。
至于医院的水平,知名三甲确实水平高,主要体现在科室门类齐全,有顶尖水平的专家坐镇。但一般的社区医院门槛也不低好嘛,在广州要当公立医院的医生至少硕士以上,处理常见疾病、突发急症的能力不是没有,但妈网的风气就是觉得非知名三甲都是辣鸡,郊区人民生病都要直接拉去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