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写在众民办中学开放日之前:小升初新政

5704760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RACHELLUO:
为什么基于同样事实,我和你的推论差那么多
查看原文
2018/04/27回复
RACHELLUO 发表于 2018-4-27 11:32
为什么基于同样事实,我和你的推论差那么多

^^^^^^^^^^^^^^^
2018/04/27回复
应元、荔雅如果不能招外区的学生,很快就走下神坛,一线变二线,天省雄起!
2018/04/27回复
应元、荔雅如果不能招外区的学生,很快就走下神坛,一线变二线,天省雄起! ...
的确,这两所学校收到影响较大。特别是荔湾广雅
2018/04/27回复
大家都在猜我怎么看,不卖关子了,谢谢重视
我不是在评论游戏规则,只是谈自身的理解,

义务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减负和均衡,这是一直会延续的思路,咩城这些年跟形势跟得都蛮紧,所以走法必然是跟大局的。

具体可以参考商业发展,以前的商业中心在上下九北京路,后来出现了天河城这样的商业中心,但是目前更多的次级中心在崛起,现在所有的政策都是扶植大校全面开花,每个区一定会有龙头出现,锁区的话,其实影响不大,你这么看一个问题,我手上一直观测和跟踪我孩子这届的一些课外数据,拿天河海珠越秀来说,天河尤其最鸡血,但海珠出大牛,所以你说到底哪个区更容易,算不到的,指标的划分都是跟着区总人数走的,所以看平均是掩盖了很多问题的,禁止跨区也不会死路一条。其实归根接底就是一点,现在故意把尖子打散,其实前些年很多人也抱怨民办贵剥夺了经济条件一般孩子的机会,现在的政策基本就是顺着这个意义在走。所以条件好的家庭自己要有这个认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大的游戏规则并不倾向自己这边。甚至你会觉得,怎么和我想要的不太一样呢?

当大家都理解了大趋势,要决定的问题就是,这边还没起来,那边还没下去,我孩子到底去哪边合适。

我自己是这么看的,在小学毕业之前完成三观的建立,充分认识垃圾校的垫脚石本质,建立自身防毒防害免疫体系。即便运气不好进了渣校,就当去不花钱去看了芭提雅的真人秀好了。
2018/04/27回复
为什么基于同样事实,我和你的推论差那么多
想了一下,的确您是对的。没有寄宿条件的民校都受到打压。
  其中,二线或者以下受到打压的更大,三中明德,四中聚贤这类的,是重灾区
2018/04/27回复
每天吃西瓜:
想了一下,的确您是对的。没有寄宿条件的民校都受到打压。  其中,二线或者以下受到打压的更大,三中明德,四中聚贤这类的,是重灾区
查看原文
有没有寄宿,现在所有消息面来看都是利空
2018/04/27回复
为什么基于同样事实,我和你的推论差那么多
因为没有住宿,对越秀区学籍虎视眈眈的外区生进不来,所以可能从三流变成不入流。670变成620了。
2018/04/27回复
为什么基于同样事实,我和你的推论差那么多
二中应元起码有越秀区的生源支撑着,影响最小。荔湾广雅有荔湾区的生源。号称一流小学半壁江山的天河区也许会崛起?
2018/04/27回复
大家都在猜我怎么看,不卖关子了,谢谢重视
我不是在评论游戏规则,只是谈自身的理解,
学习了。
2018/04/27回复
每天吃西瓜:
二中应元起码有越秀区的生源支撑着,影响最小。荔湾广雅有荔湾区的生源。号称一流小学半壁江山的天河区也许会崛起?
查看原文
我一直都非常看好天河区的整体基础教育发展(已经快进入收割期),另外琶洲也可以期待一下(有点久)
2018/04/27回复
形势恶劣啊。好好研究怎么鸡娃。多学习
2018/04/27回复
每天吃西瓜 发表于 2018-4-27 12:09
因为没有住宿,对越秀区学籍虎视眈眈的外区生进不来,所以可能从三流变成不入流。670变成620了。 ...

其实,中考考不上730,就没有太大选择权,读不了重本,在国内读一本二本,家里如果没有比较强的实力,其实出来也很难,条件好的都会选择这个时候出去。现在体制内一个基础岗位都很多名校甚至海外背景的人出来抢,以后再过十多年,这个情况又能有啥变化呢?压中独角兽的人是少数,多数人都是打写字楼工几千块地慢慢熬嘛。看日本,经过了70-90年代的高速发展,即便现代化程度那么高,现在基本上城市年轻人收入少,婚育率低,毕业也和父母一起住。普通人家的孩子,如果没有耀眼的学历,只能选择遍地开花,才算有点立足之地。
2018/04/27回复
每天吃西瓜:
形势恶劣啊。好好研究怎么鸡娃。多学习
查看原文
现在对于父母本身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最好的做法是尽量把指望往自己身上拨多一点

以前去机构,是觉得有个竞争环境,而且有人可以帮忙落实,事实上这种付费服务确实有价值有正收益,但是现在普遍要求改教材,拖慢进度,这还搞毛线,完全带着镣铐来跳舞,作为服务的购买者,我自己觉得确实“吃亏”,但是从另一个思路来说,拆东补西,自己多勤快一点也可以,反正被拖得又不止自家孩子。
2018/04/27回复
RACHELLUO:
现在对于父母本身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最好的做法是尽量把指望往自己身上拨多一点以前去机构,是觉得有个竞争环境,而且有人可以帮忙落实,事实上这种付费服务确实有价值有正收益,但是现在普遍要求改教材,拖慢进度,这还搞毛线,完全带着镣铐来跳舞,作为服务的购买者,我自己觉得确实“吃亏”,但是从另一个思路来说,拆东补西,自己多勤快一点也可以,反正被拖得又不止自家孩子。
查看原文
有理
2018/04/27回复
其实,中考考不上730,就没有太大选择权,读不了重本,在国内读一本二本,家里如果没有比较强的实力,其实 ...
芸芸众生,有多少个730呢,两千人而已。
2018/04/27回复
每天吃西瓜:
芸芸众生,有多少个730呢,两千人而已。
查看原文
以后做了指标到校,不设下限分数,这不就占了一大堆了?剩下拼裸分,730是保守估计
2018/04/27回复
irislamirislam38楼
现在越秀的高分不是基于海珠大量的择校生过去吗?以后又禁择校了,海珠生都在本区读,锁住了生源,初中又不让考出去,不是锁住了生源吗?应该是利好海珠学校和越秀的学位房
2018/04/27回复
RACHELLUO:
以后做了指标到校,不设下限分数,这不就占了一大堆了?剩下拼裸分,730是保守估计
查看原文
精确打击俺等阶层
2018/04/27回复
RACHELLUO:
其实,中考考不上730,就没有太大选择权,读不了重本,在国内读一本二本,家里如果没有比较强的实力,其实出来也很难,条件好的都会选择这个时候出去。现在体制内一个基础岗位都很多名校甚至海外背景的人出来抢,以后再过十多年,这个情况又能有啥变化呢?压中独角兽的人是少数,多数人都是打写字楼工几千块地慢慢熬嘛。看日本,经过了70-90年代的高速发展,即便现代化程度那么高,现在基本上城市年轻人收入少,婚育率低,毕业也和父母一起住。普通人家的孩子,如果没有耀眼的学历,只能选择遍地开花,才算有点立足之地。
查看原文
孩子爸说,以后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满地一抓估计都是本科,硕士之类的,等孩子长大那个时代,怎样走一条差异化竞争的路还靠谱一点~~
2018/04/27回复
猜你喜欢

重磅!华附招生啦!

蛇宝宝们看过来!2017年广州报读幼儿园攻略23问!

番禺区竟然在年前就公布了幼升小、小升初的学位安排!

2017广州小升初最全备战指南!没时间了快上车!

结合2016年中考成绩分析学位房的中考保底作用及推算三区平均分

2016年广州各区小学招生政策+地段出炉

热点推荐

618分享有礼!无限复购的好物推荐

曾经辉煌的地王广场 现在好萧条

免门票采摘!这里简直就是我的菜园

绝美银饰项链DIY! 全程有工作人员指导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一岁四个月的娃 野蛮生长6颗牙

收藏 和设计师沟通5h整理出来的要点

马上升六 这情况去广州中学几率高吗

海洋工程日常 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逛工业风扬韬广场 看看有什么新亮点

我们的婚姻出问题了 做错事你会原谅吗

孕期需要大量的营养 如何食补?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