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二)大理·苍山苍山有四条索道,由南到北分别是感通索道、洗马潭索道、中和索道、天龙索道,以洗马潭索道为最高,也称大索道,下站位于天龙八部影视城(海拔2200米),中站位于黑龙溪七龙女池景区(海拔2800米),上站位于玉局峰洗马潭景区(海拔3900米)。随着海拔的提升,洱海渐渐露出了全貌,又渐渐隐在云里。索道上站离洗马潭还有一段栈道,虽然已接近海拔四千,植被却很好,一片葱茏。[size=18.0000pt][font]右图这种花很多,不知道是什么。
四)丽江·大研古城晚上的丽江古城非常热闹,游客打扮和当地民族打扮的人群围着篝火载歌载舞。久违人间烟火气,暂陷古城迷离中。上午的古城其实更惹人喜欢。木府没有太多游客,万古楼更是被我们包场。 万卷楼位居木府最显要的位置,中轴线上,恢弘精美,藏书众多,是木氏土司推崇文化的表现。我小孩在这儿居然悟出了这么一句话:政权的强盛,不在于军事,而在于文化。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五)丽江·束河古镇束河古镇离丽江城不到20分钟车程,却清静很多。天色将晚,没有多做停留,匆匆赶往拉市海。后来从玉龙雪山景区出来再次来到束河古镇吃午饭,听到不少家的驻唱歌声很动听。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六)丽江·拉市海到拉市海景区门口时已过六点,担心关门,工作人员说七点多才关。正好,烈日已褪,游人已退,水波不惊,游禽自如。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七)泸沽湖·女神山泸沽湖女神山索道绝对值得一坐。索道下面有个小滑道,滑道上站连着索道下站;索道上站有栈道连接海拔3450米的女神洞及观景台。坐索道上去,泸沽湖全貌尽收眼底。女神洞据说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石灰岩溶洞,摩梭人称其为“格姆尼可”,意为女神居住的地方。洞内比我预想的宏大很多,洞中套洞,宛如迷宫。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八)泸沽湖·尼赛村索道下来是尼赛村,算是泸沽湖边一个比较小的村落,沿湖有几家民宿。我们住在这里。这个小众民宿点不论是鲜花还是布景都是给足游客拍照面子的。图中红色1指示尼赛村的位置。只是夏天这个季节看日出不是太好,初升的太阳被左边的一个小山丘给挡住了:但是晚上站在这个小山丘上看到的月亮真是惊艳啊: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九)泸沽湖·女神湾从地图上看,女神湾的位置看日落最好。果不负我。印象最深的是,从女神湾回程的时候,在达祖码头附近看到一轮金色的月亮从山后升起,又大又圆。那天刚好是十五。这是第二天在快到尼赛村的山坡上拍到的十六的月亮。她的光芒感觉能把泸沽湖水点燃。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十)泸沽湖·里格半岛听说里格半岛是泸沽湖的一个梦。这个梦境确实美丽。而且真实。 现场看,小船有悬浮的视觉效果。水太清了,水底清晰可见。水面漂浮的白色海菜花和随水波闪动的光斑恍惚间互相变换,亦真亦幻。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十一)泸沽湖·大落水大落水是泸沽湖开发最早的村子,繁华,开发完善,泸沽湖客运站也在这里。但是喧嚣并没有丝毫影响她绝世独立的美。这里有船去里务比岛和媳娃娥岛(名字真奇特)。这里有空阔的石子浅滩可以玩水,岸边还贴心地准备了洗手池和洗手液。这里有很多餐馆,有德克士的冰淇淋,有好吃的菌香火锅鸡,老板会叮嘱你一定要煮足十五分钟,在此之前筷子连汤都不能碰,搞得我小孩一直担心吃了会看到小人跳舞。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十二)泸沽湖·走婚桥走婚桥似乎更出名?但是商业氛围也太浓了吧,桥两边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商铺,桥上摆满地摊。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十三)从宁蒗回丽江其实这一路目前没有什么高速,丽宁公路风光无限。这是哈巴雪山观景台,其实我们并没有看到雪也没看到雪山,可能没看对方向?这是下到了金沙江河谷,有一座“树底大桥”,桥边有金沙江观景台。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十四)丽江·玉龙雪山·玉湖村为了第二天赶早上玉龙雪山,住到了雪山背后的这个小村子。附近有“龙女湖”也称“玉湖”小景点,到了发现所谓“玉湖”像个人工的池塘呀。倒是旁边的草坪拍照很是出片: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十五)丽江·白沙古镇我们其实也没能买到玉龙雪山大索道的票,白住到这个小村子了。久居都市,果然在乡野待不住,晚上又从小村子溜回了喧嚣之处。这是白沙古镇。白沙古镇很小,但是比起大研古城和束河古镇,白沙更是完全在雪山脚下了。作为纳西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纳西族木氏土司在白沙积累了规划城镇的经验。白沙古镇里面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看点“白沙壁画”。但是我们到的时候景点已经关门了,这是门前的纳西文字宣传栏。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十六)丽江·蓝月谷上不了雪山,就到蓝月谷遛遛。我觉得这池水颜色堪比九寨沟。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十七)石鼓镇·长江第一湾当地人说已经一个月没下雨了,金沙江边干热暴晒,西瓜在悄悄酝酿着甜美的沙瓤。这里是“长江第一湾”。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在此“五月渡泸”;公元1253年,忽必烈又在此“革囊渡江”;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萧克率领下,从这里渡江,北上抗日。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巴塘县城境内进入云南,与澜沧江、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到这里突然来了个100多度的急转弯,转向东北,形成了罕见的"V"字形大弯,“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人们称这天下奇观为“长江第一湾”。在石鼓镇这边地势太低,我们又驱车过了一个小桥来到对岸,找到了一个山上的观景台。景点尚在完善中,才修好的栈道空空荡荡,只有我们、烈日和风。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十八)金沙江特大桥快到虎跳峡镇的时候,看到金沙江上这并行的两座大桥,特别壮观。我常常觉得人造的东西会破坏了自然的美,但是这两座桥却恰恰映衬了山河壮美,甚至一蓝一红这种矫揉的颜色,在这个场景下也让人觉得美极了,妙极了。蓝色的是丽(江)香(格里拉)铁路金沙江特大桥,2020年10月实现合龙。横跨金沙江,全长882.5米,桥面离江面垂直距离约250米,主桥采用悬吊上承式钢桁梁悬索桥,大桥两端均与隧道连接。它有三项“世界第一”:世界上首座开工的大跨度铁路悬索桥;采用800吨缆索吊机,起重量目前是世界第一;采用嵌固式基础,是世界上最大的、最深的嵌固式基础。红色的是虎跳峡金沙江特大桥,是西宁—丽江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0613)香格里拉至丽江段的控制性工程 。2016年开工建设 ,2020年1月合龙,2021年2月1日通车运营。虎跳峡金沙江特大桥北接彪水岩隧道至虎跳峡互通,上跨金沙江水道,南至开达古隧道,主桥长1017米,主跨长766米。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十九)虎跳峡在虎跳峡镇外江边住下。民宿长得特别宁谧,打开房门,水声呼啸。虎跳峡景区人山人海。没想到这个季节江水还是比较清的,水量没有想象中大,但是仍有雷霆万钧之势。记得2004年来虎跳峡的时候是在丽江这边的景点,与这次的景点隔江相望。但是这次看过去,觉得对面景区像是关闭的?一个游客都没有,道路上已经长草了。
icel:回来三天后,看到这个首页新闻配图,与旅途中的记忆完全对应起来了。对,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小孩这一路看着窗外一直念叨的:一条巨龙在天边。[图片][图片]查看原文二十)白水台从虎跳峡出来,没走常规路线,绕行哈巴雪山到白水台。这个景点游客很少,甚至让我们一度以为走错了路。待到气喘吁吁走完栈道,看到像黄龙又比黄龙更白的这些钙化池时,不禁感慨“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当然,玩完白水台去香格里拉途中,数次刮了底盘的连绵烂路,让我明白了为啥“人之所罕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