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我家鱼同学是老三区学生,小升初时摇中的公办初中是所属组别最差的学校,没有之一。在摇号前已收到4间公办初中的邀请涵,也一 一去参观过,当时最心水的某科院新办9年制学校,参观时学校的图书馆还没建成,宣传有丰富自助午餐,独立的午睡室,体育课后的更衣室,承诺的ZD班等等。。。也许是注定我们最后也没到这间,拿着户口簿离学校还有20米接了个重要电话

在公与私的选择中我跟鱼爸的目标是新办的省S初中--广钢校区,可惜名额不多没摇中,至于后来入读本区老牌中学民办初中(校本部直管民办初中)当时致电约见也给我回绝了。
先说说某科院新办9年制学校,三年前是新办学初中的第二年,了解到第一年收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偏弱,没有中考成绩实力展示,对师资方面的了解也有限。听到一位做老师的朋友意见和分析对当初的坚持有点松懈;后来鱼同学小学某老师主动给电话我让我三思再三思,最终签了老牌学校的民办初中SY班。
比较后悔的是小升初的暑假没给鱼同学提前报班预习数学,开学后上课进度快,小学模式马上转入初中模式让她不太适应,与她的性格有关联。造成初中三年的理科成绩偏弱,体育更不用说了平时成绩一直占B位

嗯,该报的班我们也按自身的需求没停过,初二开始鱼同学也进入叛逆期再加上受疫情影响有相当一段时间上网课(完全不自觉的学习状态)成绩下降也很不稳定。而当妈妈的我也长期处于焦急忧虑状态,脾气容易着火,心跳突然加速,也吃了不少中药调理身体,每次看中医都会说我肝郁,建议保持心情开朗平平稳稳,避免情绪波动

这里要补充一段小插曲才能更好地解释为什么选择民校初中。
话说当年小学六年级尾声,班里该拿名额的已拿,该签的已签以致班里的学习氛围很差,也包括我女儿处于不在线状态。于是我跟她班主任沟通一番,想老师跟她聊一下让她把心思专注学习坚持到毕业。没想到这一说便翻起了风浪,我家厌学上线(怀疑第一次叛逆发作)只要准备出门上学就不舒服,天天如是,带她去多间大医院看中西医,哄的劝的我也试了,没啥效果,准备请假陪读。。。那个时候差点以为女儿的学习生涯到点了,所幸遇到一位年轻有耐性责任心强的班主任X老师,她对我女儿情况很关心,利用休息时间陪我女儿聊天,聊她的成长经历、聊学习方向、跟我女儿聊些她感兴趣的事情,最终打开女儿的心结:她觉得班里缺少学习气氛,身边的同学没有学习冲劲(混日子)这让她感觉呆在学校很无聊很没趣。X老师把她调到一个热爱学习的同学一起坐。后来听我女儿说起这段过往,她表示很喜欢与这位同学互“拼”互学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以上所言只能说明我女儿选择一所学习氛围浓厚的学校会相对适合她。
迈进初中,我跟鱼爸觉得女儿从小身体弱缺少运动家中太多人照顾,需要给她一个独立锻炼的机会——在校住宿

从住校第一周回来诉苦:学校一早要起床跑步、吃饭也得跑步去排队、洗澡也不能像在家里洗够大半小时,经常没热水、作业不敢做慢,慢了带回宿舍也没机会做到点就关灯。。。每周回来喋喋不休地数碗数碟。终于在某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我接到宿管阿姨电话,赶快来接学生去看急诊。吓得我马上去接人;原来削水果削到手指伤口蛮深的,由于不能湿水要换药不宜回校住宿,这一请假就不肯再回去了

说到学校的管理、老师的师资如大家所知的一样,我不再细说,说一下两位对鱼同学影响深远的老师。班主任是位文科老师,与另一位老师双剑合璧一起带了多届毕业生,从初一带到初三毕业;并有初中与高中的丰富教学经验;我女儿很喜欢这两位文科老师,因此这两科相对稳定,可惜在初二的时候班主任要调到高中部,班里的学生都依依不舍。
女儿对班主任的印象:和蔼可亲,就算给学生惹生气也不会发脾气的老师;老师的教学水平高教学生很有方法。至于另一位老师的评价:上课不怒而威,完全不用拿书讲课,所讲到的知识点能补充大量课外文学知识引人入胜;让学生容易掌握到学习要领。课后平宜近人与学生打成一片。至今鱼同学还延用这两位老师教的学习方法,成为习惯。

再说我家那位,佛系小孩对功名没什么抱负(小学没太多的激烈竞争,平稳过渡);一到初中竞争激烈的环境就有点水土不服了。虽说这家伙那么佛系,但很有必要让她在你追我赶的班风里学习,尤其是在牛娃学霸的圈里不容她停顿。也可能是她的性格比较容易与同学处得来,一些同学喜欢下课就拉上她去办公室问老师解题(她是不主动、不抗拒)。自然地人家问的过程中她就在旁边收听


说个题外话:班里不泛主动认真学习的同学。有全能型的牛娃,体育成绩优秀经常比赛且各科成绩也兼顾得很好;有自学型人才,据我家说这类同学在家线上自学;省心型学霸,不用补习提前预习认真听课就够。至于我家是啥,不省心型渣渣。
家长为她选择学校,力所能及地为她提供学习资源;但还得靠她自己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用心去学。父母在她成长旅途中守好护航工作,在偏航的时候作出及时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