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惠能开始,禅宗有了有创新意义的各种新观点,如“直指本心”“顿悟自性”“见性成佛”,以及“担水劈柴,皆能悟道”等,禅宗的思想越来越中国化,越来越走向平民化、世俗化。



当今人们去六祖慧能故里国恩寺参观,必定会参拜寺旁那棵高大的荔枝树,《龙山国恩寺志》曾这样描述这棵荔枝树:昂首挺胸耸立在国恩寺左侧,树高18.5米,树老虫不蠹,数经枝干死,但不久又萌发嫩芽新枝,每年果实累累,故被誉为“佛荔”。六祖慧能亲手种植的这棵荔枝,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可能是岭南最古老的荔枝树。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棵荔枝曾遭受严重的损坏,被人用火烧而奄奄一息,现还可以从树干中取出当年被烧枯的木炭。改革开放后,她又长出新芽,经人们的重点培护,现已枝繁叶茂,巍然挺拔,每年挂果累累。当果熟收获时节,国恩寺都举办“佛荔节”,让人们在品尝香荔的同时,体验和弘扬六祖文化。

为了弘扬“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思想,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六祖命门徒回故居新州国恩寺建报恩塔,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七月塔落成,此为六祖惠能唯一亲手报恩塔高30米,共7层,寓意是“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上报四重恩”即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上师恩。
报父母恩:一个人来到世间为人,首先是父母之恩。十月怀胎,生养哺育,才能长大成人。养子方知父母恩。到了一定的时候,自会领悟其中的含义。禅宗教导我们要报父母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和睦的家庭,慈祥的父母,孝顺的儿孙。
报众生恩:因为若无众生护持,不要说修菩提大道,我们连活着都十分艰难呀!禅宗宣扬的报众生恩,其实就是教导我们要帮助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报国土恩: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是无私的,山川,水土,粮食,矿藏,传统都是国土对人们的奉献。使国土庄严是我们报恩的职责,也是我们为后辈应尽的义务。
报上师恩:对禅宗来说,佛、法、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获得解脱,是人们的上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