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的娃,太遭难了!
不管是微博还是小红书上,很多妈妈都反馈,娃出现了反复低烧、咳嗽、喘息……

来源:小红书截图
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想到最后被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

先是甲流,到二阳,再到这一波“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下简称RSV)。病毒接着一波又一波,连人民日报都关注到了。

目前,RSV患儿在全国各地激增。
河南。发热、咳嗽、流涕、喘息的孩子每日就诊量可达500-600人次,大多为合胞病毒感染所致。(周口市妇幼保健院4月21日报告)
上海。目前收治的感染RSV的患儿比例已经超过新冠和流感,其中一半出现喘息症状。(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主任曹清采访时表示。)
广州。儿科挂号也很难。萌萌哒同事的儿子已频繁咳嗽、高烧7天了,好不容易半夜抢到号,想去妇幼看看是不是合胞病毒,结果医院就像菜市场。

RSV感染通常发生在冬春季(约为11月至次年2月),可国内是4月开始,这一波确实有点反常。
早在这冬天,RSV就曾虐过欧美儿童,那时候的欧美,曾遭遇三重威胁,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新冠,都一起来了。

我国4月份才出现RSV,可能跟口罩有关。
当三个病毒同时出招,重症的几率就大了。
去年6月,新加坡一个不幸的1岁半的男孩,因为同时感染了新冠病毒、合胞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
多个病毒啃噬着孩子小小的身体,最终脑炎,不治身亡。

婴幼儿感染合胞病毒。图源:CBS NEWS
在我们周边,也有孩子不幸感染多种病毒。

孩子们感染合胞病毒以后,症状往往不统一。
- 轻的,只是鼻塞、流涕、咽痛,有点像感冒。
- 重的,变成支气管炎、肺炎等。
- 1岁以内的孩子,可能导致重症死亡。
所以,这个病毒真的是隐秘又危险。
呼吸道合胞病毒,2岁以内的娃娃是易感人群,而5岁以下的娃娃,容易演变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不同年龄人群,症状不一。一般是年龄越小的人症状越重,反之症状就越轻。

小宝宝感染后症状比较隐秘,不一定会发烧。
反而可能是亢奋、活动少,或者奶量减少。
有的甚至会呼吸暂停(>10s)。
一旦发现,记得马上就医。

感染RSV的娃娃,大部分会在1-2周痊愈,少部分进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

儿童重症肺炎中,检查出合胞病毒的概率,高达50%。
所以感染了RSV的孩子,最麻烦的就是怕造成细支气管炎、肺炎,这种情况发生在不少孩子身上。

如果你发现这6个信号,记得及时就医。

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下部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

小儿三凹征。图源:网络
看真人动图。胸骨上窝+两侧锁骨上窝的明显凹陷。

图源:O呼吸困难急促*三凹征的表现
看真人动图。下部肋间隙明显凹陷。

图源:O呼吸困难急促*三凹征的表现
呼吸道合胞病毒没有针对性特效药,也没有疫苗。
虽然看着可怕,但是大家也别慌。孩子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大部分可以自愈,一般 2~3 周能好转。
家长需要做的更多是对症护理,密切观察。

很多孩子,在2岁以内,其实都会感染这种病毒。
感染过一**有抗体,将来再感染RSV的时候,被感染者的症状就会更轻,恢复得更快。
相比流感和新冠,其实RSV很常见,绝大多数人在2岁以内都会感染这种病毒。
RSV与新冠、流感的病症相似,核心区别有2点:
- 1、流感发病快,RSV和新冠是逐渐。
- 2、年龄越小的孩子,喘息的可能性越大。

来源:广州日报、都市快报
想要准确判断到底是不是合胞病毒,可以去医院让医生开单做荧光PRC,直接判断合胞病毒是否阳性,一般出结果需要2天左右。
还记得萌萌哒的同事吗,她的儿子发烧7天了,其他常规血液检查基本正常,所以高度怀疑合胞,昨天结果出来了,是阴性。所以……这娃到底是为啥反复发烧咳嗽?连我们都替她捉急,估计下一步应该是查一查“腺病毒”了。


因为口罩原因,很多呼吸道疾病有反季节流行的苗头。
不管孩子还是大人,预防的2个手段就是:勤洗手+避免聚集。
还要特别提醒小盆友们,不要再挖鼻孔和揉眼睛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