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已有2人中毒死亡!轻轻一毫克足以致命,你却经常拿它当晚餐!

9173谈天说地



近期关于祸从口入的中毒新闻,除了小林制药的红曲,还有这起餐厅中毒事件——

中国台湾一家名为“宝林茶室”的素食餐厅发生集体中毒事件,导致2人肝肾衰竭死亡,14人中毒,目前仍有重症者在抢救。


据新北市政府卫生局提供的资料,两名死者都曾吃过该餐厅同一道菜——炒粿条


目前确切的中毒原因尚待查明,但有医生认为,罪魁祸首很有可能是“只要1mg就能致人于死地「米酵菌酸」!

之前萌萌哒也曾科普过好几次关于米酵菌酸中毒的问题,今天再来详细讲讲,大家日常饮食中必须注意,不要再发生同类的悲剧了!

No-mama-01
米酵菌酸有多毒?
冷冻和加热都无法破坏!

米酵菌酸由椰毒假单胞菌所产生,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发酵面制品正是这种细菌容易污染的高风险食材,在“酸汤子”的制作过程中,要用水浸泡玉米面和玉米碎,任其天然发酵出酸味。

图源:央视财经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动作,因为在长时间浸泡等待发酵的过程中,很容易被致病菌污染。

比如令人闻风丧胆的椰毒假单胞菌,它能产生致死率高达40%-100%的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这种毒素毒性大、既耐热又耐冷,即使煮熟后,里面的毒素也没办法分解。

进食后,随即就会对人体的肝脏、心脏、脑部、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更可怕的是,目前对于米酵菌酸毒素没有特效治疗方法,这也是它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

No-mama-02
注意!这些食材特容易“产毒”

常见的米酵菌酸毒素,多产生于3类食品:
薯类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 谷类发酵制品(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河粉、粿条、湿米粉等)
● 长时间浸泡的木耳、银耳
除了北方人爱吃的酸汤子之外,南方人爱吃的米线、肠粉都有产生米酵菌酸的可能。
前几年,广东曾发生食用河粉集体中毒事件,背后的元凶也是米酵菌酸。

图源:网络

● 开口的椰子

椰子本身可能没问题,问题在于开好口

椰子水里有糖、氨基酸等,再赶上天气暖、潮湿,便恰好成了养育椰毒假单胞菌的温床。

这一食源性致病菌,漂浮数载,终于在这开好口的椰子,找到了理想的定居地。

 图源:某书博主截图

图源:某书博主截图

No-mama-03
如何严防米酵菌酸中毒

米酵菌酸中毒多发生在潮湿、阴雨天气(广东地区的朋友最近尤其要注意),食品因贮存不当变质,从而引发中毒。

以下是预防发生米酵菌酸中毒的几个要点:
1不要食用长时间浸泡、变质的银耳木耳(现泡现吃,泡发时间建议不超过2小时;吃多少泡多少,尽量不要剩余),不要自行采食鲜银耳,也不建议自制米酵面类,磨浆后尽快晾干成粉,避免污染。
2在选购米粉、米线、面条等米面制品时,注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不购买散装米面类,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无法保证。

3、购买时,还要观察食材表面有无霉变、外形完整,认真阅读产品标签,注意保质期,贮存要注意保存条件和时间;

4、如果闻到或试吃发现有酸败味、霉变味或其他异味,要立即丢弃;发生酵米面中毒后立即停食,并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此外,开口且有酸霉味的椰子、加热后出现絮状物的牛奶、表面发黏的豆腐、颜色变暗红有异味的肉类、烤焦的鱼和肉、腐烂的生姜、发芽的土豆、未经煮沸的豆浆、过量白果、柿子表皮、鲜黄花菜等都不要进食。


 
2024/04/13
全部回帖
好贴!认真学习。
2024/04/13回复
月wfj1月wfj1板凳
学习了。。
2024/04/13回复
原来系甘啊
2024/04/13回复
猜你喜欢

你知道一碗甜品里有多少种千奇百怪的植物吗?

如何调理宝宝肠胃?益生菌和益生元如何选择?

【小编推荐】健康美食伴你过大年!春节假期想吃得美味又健康,麻油们快来看这里!

提醒一下各MM:益力多,大人小孩都不能多喝

冰箱内发现新致命细菌 人感染病死率达三成

热点推荐

不给统一采购教辅 风向又变了吗?

久不逛的北京路 越来越好逛了

中秋倒计时!月饼你买经典款还是网红款?

教师节做手工贺卡 你给老师送礼了吗

参观导盲犬学校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照片美化的一点心得

广州科普嘉年华来啦

hk迪士尼20周年花车

高中物理需要突破的两个环节

60平刚刚好

热烈庆祝我国第41个教师节

老破小赶紧跑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