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有些难度,原因是其分类有三种:分别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而课本上只讲解了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拉力大小等无关。 娃出现的问题是不分摩擦力的种类就盲目的判断摩擦力的大小,正确的是先找准关键字词如“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等先判断摩擦力的种类,再根据受力分析来判断摩擦力与哪个力平衡(力学的核心是受力分析),再判断摩擦力的大小。 这样的题目,先可以用整体法来分析:两个物体保持静止,说明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为平衡力,不需要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故选择B选项。 当然,也可以针对每个物体用局部分析法来做:物体M静止,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10N与N对M的向右的静摩擦力(M有向左的运动趋势)10N,同样道理,N收到水平方向的向右的拉力10N和M对N向左的静摩擦力10N平衡。 注意:如果向左的拉力为10N,向右的拉力变成15N(其他条件不变),这道题目的中地面对N的拉力为5N.
这样的题目,关键字词是静止,水瓶在静止状态受到的是平衡力,即静摩擦力(瓶子有往下掉的趋势)与其重力20N(质量已知为2kg,由G=mg求出其重力为20N)平衡,故摩擦力等于20N,方向为竖直向上;第三空一般孩子在审题上出错,误认为瓶子的形变,而实际上握力是由手施加的(即手是施力物体),故握力是由手的形变产生的。
这样的题目,第一个空容易错,注意,熊猫匀速上爬过程中,其爪子与树干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只是有往下的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滑动,类似与人站起来而裤子有往下滑的趋势而没有滑动一样),故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上。
此题我在广州教书二十多年,广州中考一直不敢考,难度有些大,一般正常行驶的自行车,后轮在链条的作用下逆时针运动(轮胎给地面向后的推力),故其摩擦力为向前(与轮胎对地面向后的力为相互作用力);而前轮的转动是没有链条带动的,即前轮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的,即摩擦力的方向为向后。
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滚动前进,故第一个空为滚动,而紧急刹车时,轮胎抱死不在滚动而变成滑动的形式前进(通常伴随冒黑烟,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很多,一般不建议紧急刹车,除非问题很严重的无奈之举),故第二个空为滑动;第三个空,人的正常行走时,脚往后蹬地有往后的趋势(只是趋势而没有滑动),故受到地面给脚向前的静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