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男娃都去哪儿了?

62512谈天说地

这几年,很多高校新生入学时都会发现一个现象:班里的女生明显多于男生。尤其在人文社科、教育、医学等专业,女生比例甚至达到七成以上,个别院系男生寥寥无几。有人把这现象简单归结为“女生更努力”“女生更会考试”,但如果我们仔细追溯,会发现背后是家庭结构变化、教育缺位与社会环境叠加作用的结果。男孩“慢热”,遇上教育缺位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男孩普遍比女孩成熟得晚。青春期前后,女孩在自控力、情绪管理、学业规划等方面往往更早进入“稳定期”,而男孩还处在探索和冲动期。如果这个阶段缺乏良好的引导,差距就会迅速拉大。过去,即便男孩成熟得慢,但父母的陪伴、学校的严格管理,依然能让他们在关键阶段稳住学习节奏。但现在,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父母忙于工作、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比例居高不下。很多孩子由祖辈照顾,吃穿无忧,却缺乏日常学习监督和行为规范引导。尤其是对本就“慢热”的男孩来说,没有持续的约束和正向激励,很容易养成拖延、缺乏耐心、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隔代教育的局限,埋下学业差距隔代教育并非不好,但在教育理念、知识储备、行为管理上,祖辈与当代教育需求之间存在天然的代沟。对学业的关注更多停留在“有没有去学校”“老师有没有批评”,对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心理疏导往往力不从心。
女孩在这种环境下,凭借更早成熟的自我管理能力,尚能维持成绩;而男孩则更容易分心、沉迷游戏或其他即时刺激的活动,学业表现逐渐落后。这种落差在小学、初中时可能不明显,但一到高中竞争加剧的阶段,就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男孩在激烈的高考选拔中掉队,直接影响到进入大学的性别比例。大学男生比例下降,已经不是“小趋势”根据部分高校招生统计,近年来很多专业的男女比例出现显著倾斜。在师范类、外语类、护理类等专业,女生占比动辄七成以上;即便在综合类院校,整体女生比例也在不断攀升。这并不只是学科兴趣差异那么简单,而是教育缺位在性别上的非对称性造成的结果。危害一:人才结构性失衡如果越来越多的男孩在中学阶段就被淘汰出竞争舞台,将直接影响高学历男性人才的储备。科研、工程、信息技术等领域本就需要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人才,如果输入端出现断层,会导致某些行业的性别比例和人才结构严重失衡。危害二:性别比例失衡带来社会问题高等教育阶段的性别比例变化,会延伸到婚恋市场。长期来看,如果适龄高学历男性数量减少,高学历女性的择偶难度会增加,社会婚恋焦虑、人口生育率下降等问题可能被进一步放大。危害三:家庭与社会功能弱化教育缺位不仅影响学业,还会影响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如果相当比例的男孩在成长关键期缺乏系统教育,成年后可能在职业竞争、家庭责任、社会参与等方面表现出弱势。这不仅是个人发展问题,也会在更长周期内削弱社会的整体活力。危害四:贫困与教育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对部分留守儿童来说,教育缺位意味着错失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旦他们在学业上失利,就更可能在成年后延续父母的职业和经济状态,从而让贫困在家庭代际之间循环。这种循环如果集中发生在男孩群体,意味着整个社会将失去一大批潜在的劳动力和创新力量。后患无穷大学男生比例下降,不是因为男孩天生不爱学习,也不是女生“抢占了名额”,而是社会结构、家庭模式与教育体系变化的综合结果。今天看到的性别比例变化,其实是十几年前教育缺位的回声。教育是最慢的投资,也是回报最长远的事业。要改变这一趋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合力,把那一环补上,让每一个孩子——无论性别——都能在教育的阶梯上走得更远。
08/10 10:41
全部回帖
男孩成长真的很慢
08/10 23:45回复
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第一是男孩确实调皮,他就不听你的,没办法。
第二是,农村家庭更溺爱男孩,以至于他们不用努力,就能比女孩更为轻松的得到想要的东西
昨天08:49回复
妈妈网_51473:
这几年,很多高校新生入学时都会发现一个现象:班里的女生明显多于男生。尤其在人文社科、教育、医学等专业,女生比例甚至达到七成以上,个别院系男生寥寥无几。有人把这现象简单归结为“女生更努力”“女生更会考试”,但如果我们仔细追溯,会发现背后是家庭结构变化、教育缺位与社会环境叠加作用的结果。男孩“慢热”,遇上教育缺位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男孩普遍比女孩成熟得晚。青春期前后,女孩在自控力、情绪管理、学业规划等方面往往更早进入“稳定期”,而男孩还处在探索和冲动期。如果这个阶段缺乏良好的引导,差距就会迅速拉大。过去,即便男孩成熟得慢,但父母的陪伴、学校的严格管理,依然能让他们在关键阶段稳住学习节奏。但现在,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父母忙于工作、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比例居高不下。很多孩子由祖辈照顾,吃穿无忧,却缺乏日常学习监督和行为规范引导。尤其是对本就“慢热”的男孩来说,没有持续的约束和正向激励,很容易养成拖延、缺乏耐心、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隔代教育的局限,埋下学业差距隔代教育并非不好,但在教育理念、知识储备、行为管理上,祖辈与当代教育需求之间存在天然的代沟。对学业的关注更多停留在“有没有去学校”“老师有没有批评”,对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心理疏导往往力不从心。女孩在这种环境下,凭借更早成熟的自我管理能力,尚能维持成绩;而男孩则更容易分心、沉迷游戏或其他即时刺激的活动,学业表现逐渐落后。这种落差在小学、初中时可能不明显,但一到高中竞争加剧的阶段,就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男孩在激烈的高考选拔中掉队,直接影响到进入大学的性别比例。大学男生比例下降,已经不是“小趋势”根据部分高校招生统计,近年来很多专业的男女比例出现显著倾斜。在师范类、外语类、护理类等专业,女生占比动辄七成以上;即便在综合类院校,整体女生比例也在不断攀升。这并不只是学科兴趣差异那么简单,而是教育缺位在性别上的非对称性造成的结果。危害一:人才结构性失衡如果越来越多的男孩在中学阶段就被淘汰出竞争舞台,将直接影响高学历男性人才的储备。科研、工程、信息技术等领域本就需要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人才,如果输入端出现断层,会导致某些行业的性别比例和人才结构严重失衡。危害二:性别比例失衡带来社会问题高等教育阶段的性别比例变化,会延伸到婚恋市场。长期来看,如果适龄高学历男性数量减少,高学历女性的择偶难度会增加,社会婚恋焦虑、人口生育率下降等问题可能被进一步放大。危害三:家庭与社会功能弱化教育缺位不仅影响学业,还会影响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如果相当比例的男孩在成长关键期缺乏系统教育,成年后可能在职业竞争、家庭责任、社会参与等方面表现出弱势。这不仅是个人发展问题,也会在更长周期内削弱社会的整体活力。危害四:贫困与教育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对部分留守儿童来说,教育缺位意味着错失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旦他们在学业上失利,就更可能在成年后延续父母的职业和经济状态,从而让贫困在家庭代际之间循环。这种循环如果集中发生在男孩群体,意味着整个社会将失去一大批潜在的劳动力和创新力量。后患无穷大学男生比例下降,不是因为男孩天生不爱学习,也不是女生“抢占了名额”,而是社会结构、家庭模式与教育体系变化的综合结果。今天看到的性别比例变化,其实是十几年前教育缺位的回声。教育是最慢的投资,也是回报最长远的事业。要改变这一趋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合力,把那一环补上,让每一个孩子——无论性别——都能在教育的阶梯上走得更远。
查看原文
不对啊!我儿子大学班上除了3个女生外,全是男生!理工科都是男生为主,楼主关注的只是文科,文科当然大部分为女生的,男生不愿意学的,理工科才是有一技之长
昨天09:19回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名校理工科都是男生多
昨天09:19回复
大部分男生在中考阶段已经出局了
昨天09:23回复
kunming100猪猪:
大部分男生在中考阶段已经出局了
查看原文
我们初中学校排前面的孩子中,男生数量更有优势。
昨天09:44回复
kunming100猪猪:
大部分男生在中考阶段已经出局了
查看原文
是的,职校很多专业男生专业多,女生选择比较少
昨天10:09回复
YY0YYYY0YY9楼
广州中年女人:
不对啊!我儿子大学班上除了3个女生外,全是男生!理工科都是男生为主,楼主关注的只是文科,文科当然大部分为女生的,男生不愿意学的,理工科才是有一技之长
查看原文
握个手,一模一样,我女儿大学班上3个女生,23个男生。理工科
昨天10:56回复
YY0YY:
握个手,一模一样,我女儿大学班上3个女生,23个男生。理工科
查看原文
这下老公可以任选了
今天09:05回复
fengshuzhen:
是的,职校很多专业男生专业多,女生选择比较少
查看原文
女生好像也不少吧,男生专业有点女生学的更好
今天09:06回复
大部分男生在中考阶段已经出局了
中考后到了高中时,发现班上成绩排前面的都是男生,我们是广州排名前几所的高中学校,女生到了高三更是没有男生后劲足,都男生考入211和985的多
今天10:33回复
我们高三,班上17位女生,28位男生
今天11:40回复
猜你喜欢

男孩调皮怎么教育?对男孩太强硬的管教别后悔!!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妈妈网首发(已更新,增加学位部分)一个农村走出的大学生谈教育

2012年,是我们选择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选择我们?

郁闷的家长会,有男孩的家长来交流下

任性的形成原因与对策

热点推荐

高校男生比例下滑!男娃都去哪了?

烈日下的清凉!广西遇龙河竹排游

避开人潮!广东小塞班最原始的海岛

号外!此贴帮你省下¥20凯德海洋馆门票

全运会群众乒乓球赛 现场比电视燃10倍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街头艺人+潮牌店 首尔弘大周末人挤人

大连三天的住宿体验 普通房都要500+

发现宝藏面包店 4种口味欧包才14蚊

麦当劳2元甜筒好抵吃 性价比拉满

双向奔赴只是种理想 同床异梦大把人在

被朋友种草的炒年糕 今天终于安排上

下班快手菜首选!嫩滑支竹蒸瘦肉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