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当朋友平等对待,首先要让她认同你,她才会接受你的意见。所以平时要多沟通,当朋友一样来沟通;其次对孩子感兴趣的人或事也加强了解,这样有助于了解孩子的心理,也有助于与孩子的交流。
[ 本帖最后由 林子妈 于 2008-8-22 14:46 编辑 ]
我家女儿已开始这种表现了,苦恼啊!
277628家有小学生
比如,她吹笛时我在边上听,听到不对的地方,我等她吹完时,她问我怎样,我会说真话,有进步,但是哪里哪里怎么怎么还欠缺一点......你就看着她的脸沉下来,接着就相当不高兴。甚至还反驳、顶我!我说,你让我说,我就肯定说真话了,可真话肯定不好听,但我总不能骗你啊。有时,她说你会吗你懂吗,你来试试啊......整个不讲理!气死我了!总是不欢而散。
一直以来,我都很重视培养她的习惯。可自从上学期开始,她看了哈利波特的书后,就老吵吵说害怕,让我陪着睡,结果先生又心疼她,所以答应了她,这一陪陪到了现在。我想是不是这样,也是导致她现在这样表现的原因之一呢?
我现在非常苦恼,不知该如何引导和教育她了,出现了太多不好的现象:原来还很有礼貌,我们下班回来主动问候,自己的小内裤也会主动洗,被子也会自己主动去叠.......现在我回到家,她高兴了就问一声,否则就不爱理不理,内裤也不洗了,扔到洗衣机里,就连钟点工叠好的衣服她也不会去帮你分类放好了,放假期间被子也不好好叠了,干脆就不叠了!等等,我纳闷怎么变成这样了?!早上起来,我要为这些琐碎的事去唠叨,她烦我也烦!
非常渴望各位能指点我一下,谢谢了!
2008/08/22
全部回帖

我家女儿快8岁了,有时她做错了教育她,她也会故意顶嘴,这时候我会不理她,过一会等她情绪平静了再教育,她就会接受并且也能认识到自己刚才的态度不好.看来教育需要耐心和方法.
2008/08/22回复

LZ别担心,现在的孩子可能提早了这一年龄段的叛逆期。
我女儿和你家孩子一样大,7月份的时候亦出现过你所说的情况,孩子情绪上来的时候,你同她讲道理=硬碰硬,结果一定是大家都吾开心。
就学习乐器为例,我觉得孩子自己是知道在哪部分未达到要求的,但如果你直接指出来,因为一个未经过学习的人都能听出她的错处,她会觉得很无面子。我通常是将孩子弹错的部分先做个记号,然后在孩子咨询我意见的时候,以“上下部分都好精彩,呢部分如果可以换种方法来演绎,吾知是米会好D呢?不如我地试下!”来回答孩子。
我女儿和你家孩子一样大,7月份的时候亦出现过你所说的情况,孩子情绪上来的时候,你同她讲道理=硬碰硬,结果一定是大家都吾开心。
就学习乐器为例,我觉得孩子自己是知道在哪部分未达到要求的,但如果你直接指出来,因为一个未经过学习的人都能听出她的错处,她会觉得很无面子。我通常是将孩子弹错的部分先做个记号,然后在孩子咨询我意见的时候,以“上下部分都好精彩,呢部分如果可以换种方法来演绎,吾知是米会好D呢?不如我地试下!”来回答孩子。
2008/08/22回复

有本书,我觉得比较实用,比《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有更多的示例,操作性强,配的图更容易加深记忆。可点下面的蓝色的字去当当看看书摘和评论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2008/08/22回复

林子妈:
把孩子当朋友平等对待,首先要让她认同你,她才会接受你的意见。所以平时要多沟通,当朋友一样来沟通;其次对孩子感兴趣的人或事也加强了解,这样有助于了解孩子的心理,也有助于与孩子的交流。[ 本帖最后由 林子妈 于 2008-8-22 14:46 编辑 ]
查看原文很认同林子妈的说法!对待孩子真的要进入他(她)们的世界,要成为他们最信任的好朋友。试想想,当年自己年纪小的时候,父母和自己的关系都不亲密,有心事的时候一定是找好朋友倾诉,而好朋友的意见总是最能打动自己、听进心扉的。
这个暑假我的女儿(翠儿)和朋友的女儿(阿璟)一起去学游泳,找私教1对2。其实我的女儿前两年的暑假都在香港参加过10多人一班的游泳班,但总是胆怯,学不会。而这一次和她一起学的阿璟以前未学过游泳,可胆子大,很快就能试着按教练的要求游开去。结果学了5堂,教练说我的女儿再不克服对自己没信心的障碍,他怎么教也不保证我女儿能学会。
回来我和她们两个女生谈心底话,翠儿表示不想再学了,而阿璟却很想学下去。这晚我自个在想:翠儿其实很喜欢玩水的,虽然她不会游泳,但每次去到游泳池,她都会憋着气冒进水里好久,她觉得这样很好玩。那喜欢玩水不可能会怕水吧----这是我的结论。所以我就排除了“她是怕水而不愿意游”的原因。我左思右想,因为是爸带她们去游泳的,他会比较清楚情况,所以我也找他谈了。爸说教练觉得女儿在岸上做动作时是做得很好的,比阿璟还做得更好,就是一下水就紧张,一紧张就乱套,结果根本就一下都游不开去,还哭着说:“我真的不能游!我真的不能游!”
我明白了,她有压力,她怕比较。因为和爸爸交谈时,感觉教练和爸爸都只是一直在称赞阿璟比翠儿大胆、做得比翠儿好。那翠儿听进耳朵里,心里肯定不是味儿,还觉得自己真的不如人,就不想再学了!这就是成年人带给小孩的标签效应。
第二天,我再和她们两个女生闲聊,其实是想给女儿信心,让她能有勇气继续学下去。我首先在她们俩面前说:“翠儿,你知道吗,爸爸说原来教练称赞你在岸上做的动作做得很好,教练还说,如果你能在水里也能坚持,你会游得比阿璟好,因为你的泳姿很优美!”我这一说,女儿脸上出现了一说不出的喜悦。但我也不能因为要鼓励自己的女儿而把阿璟比下去,所以我就向阿璟说:“阿璟,你是一个很勇于尝试的女孩,我很欣赏你的勇敢。你现在已经游得不错,不过,我相信只要你再加强在泳姿上的锻炼,下水之前多想想教练的指示,你一定会更棒!”而最后,我再为她们俩打了一支强心针说:“我相信你们再坚持两节课,翠儿你一定能独自游开去,而阿璟你也可以游得更轻松自然。最重要的是, 你们要相信自己,克服自己心里的障碍,如果能跨过这关,你们就一定能走出成功的第一步!”
结果是,她们经过两节课之后,现在已经能自己游横池来回儿几次了!!
[ 本帖最后由 吴丽芬 于 2008-8-22 16:18 编辑 ]
这个暑假我的女儿(翠儿)和朋友的女儿(阿璟)一起去学游泳,找私教1对2。其实我的女儿前两年的暑假都在香港参加过10多人一班的游泳班,但总是胆怯,学不会。而这一次和她一起学的阿璟以前未学过游泳,可胆子大,很快就能试着按教练的要求游开去。结果学了5堂,教练说我的女儿再不克服对自己没信心的障碍,他怎么教也不保证我女儿能学会。
回来我和她们两个女生谈心底话,翠儿表示不想再学了,而阿璟却很想学下去。这晚我自个在想:翠儿其实很喜欢玩水的,虽然她不会游泳,但每次去到游泳池,她都会憋着气冒进水里好久,她觉得这样很好玩。那喜欢玩水不可能会怕水吧----这是我的结论。所以我就排除了“她是怕水而不愿意游”的原因。我左思右想,因为是爸带她们去游泳的,他会比较清楚情况,所以我也找他谈了。爸说教练觉得女儿在岸上做动作时是做得很好的,比阿璟还做得更好,就是一下水就紧张,一紧张就乱套,结果根本就一下都游不开去,还哭着说:“我真的不能游!我真的不能游!”
我明白了,她有压力,她怕比较。因为和爸爸交谈时,感觉教练和爸爸都只是一直在称赞阿璟比翠儿大胆、做得比翠儿好。那翠儿听进耳朵里,心里肯定不是味儿,还觉得自己真的不如人,就不想再学了!这就是成年人带给小孩的标签效应。
第二天,我再和她们两个女生闲聊,其实是想给女儿信心,让她能有勇气继续学下去。我首先在她们俩面前说:“翠儿,你知道吗,爸爸说原来教练称赞你在岸上做的动作做得很好,教练还说,如果你能在水里也能坚持,你会游得比阿璟好,因为你的泳姿很优美!”我这一说,女儿脸上出现了一说不出的喜悦。但我也不能因为要鼓励自己的女儿而把阿璟比下去,所以我就向阿璟说:“阿璟,你是一个很勇于尝试的女孩,我很欣赏你的勇敢。你现在已经游得不错,不过,我相信只要你再加强在泳姿上的锻炼,下水之前多想想教练的指示,你一定会更棒!”而最后,我再为她们俩打了一支强心针说:“我相信你们再坚持两节课,翠儿你一定能独自游开去,而阿璟你也可以游得更轻松自然。最重要的是, 你们要相信自己,克服自己心里的障碍,如果能跨过这关,你们就一定能走出成功的第一步!”
结果是,她们经过两节课之后,现在已经能自己游横池来回儿几次了!!
[ 本帖最后由 吴丽芬 于 2008-8-22 16:18 编辑 ]
2008/08/22回复

我觉得不用迁就孩子呀,不对就是不对,连不同意见都听不进去,那以后怎么走上社会?就是要让孩子听到不同的声音!不过,此事是此事,彼事是彼事,事后不再提之前的事,相信,孩子一定不会烦你的,只要你是真心的为她好。

2008/08/2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