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的小朋友,才懂得这样去做呢?
虽然说家长引导,家长教育,他就会明白
也许,这个也是要有一定的年纪才会懂吧,
并非你一说就会明白了
有时候,像吉这样,就会混乱
为什么大人可以,我照着样子去做
就会被大人打呢?
上次有MM告诉我,不要打,我就改用捉着他的手不让他动的方法去惩罚他了
【本周话题】大人应该介入孩子们的冲突么?你是怎么看待体罚?(吉吉推倒小朋友后..)
63784474谈天说地
[ 本帖最后由 PANCO 于 2008-9-3 12:51 编辑 ]
2008/09/02
全部回帖

yiao_feng:
昨天儿子放学坐车回家,车上遇见一个邻居的孩子,和她爷爷。儿子好喜欢跟她玩,两个人一起还抱抱,讲故事。一路回家高高兴兴的。下车后回家的路上,儿子有点玩疯了,开始对着女孩耍猴拳,我看两个人也是你来我往,我也没拦他们。后来儿子实在有点疯,又拉又拽又打的,女孩爷爷有点火,我就叫住儿子。这个时候我觉得女孩子处理得很好(她比我儿子大半年)。她甩开我儿子的手,拉着爷爷的手走了。儿子追上去叫她,可女孩已经不理他了。最后儿子跟我手牵手回家时,跟他说起这件事,我知道他很喜欢跟人玩,但有些动作其他人是不能接受的。最终他自己说:打人的孩子没有小朋友跟他玩。我想:儿子已经清楚地知道他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后果。虽然一次不会完全改变他的行为,但起码要让他慢慢知道控制自己。
查看原文2008/09/02回复

篮子:
我觉得区别那奶奶到底重不重只有一个标准,到底要不要到医院去到医院去是一个标准,那就是重了不需要去医院,那就算了不能跟自己家动手的轻重比重还是不重的那就没有可比性了
查看原文我还是同意篮子的说法,不能一味地指责别人的做法,一味地去讨论别人的做法对不对,妥不妥,凡事应该先从自身找原因,有因必有果,有果也定有因
2008/09/02回复

紫桐妈妈:
还有,LZ的题目不应该是这样写的,这不叫孩子之间的冲突,对于整个事件来说,最无辜最没有过错的就是被推的小朋友,对于他来说,这简直就是天降横祸如果是两个小朋友在玩闹的过程中吉推了小朋友,小朋友又打了吉,PP冲上来打吉的话,我觉得那PP该回炉重炼,可事实上可能并不是这样不是么
查看原文我之所以选择“冲突”这个词是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面,这种事情比较常见,而且做这一个动作更多的是一种保护和争取自己权益的本能的反应,自己并不特别清楚对或错,起码是对对错的概念并不是太清晰,大家给予这个动作赋予对或错的结论,还是大人就这个行为的后果的影响做出来的。
所以让小孩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大人过多介入,乃至发展到体罚的地步也许更有效果。
如果体罚成功改掉这个毛病,在小孩的思维模式里面是因为害怕“被惩罚”而不去推壤其他小朋友,或者说是因为害怕受到更强势的反击而放弃攻击,而不是因为意识到推壤让别的孩子会受伤害会让别人讨厌让自己孤立才选择礼让,也许大家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喜欢小孩建立怎样的思维行为模式,再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 本帖最后由 liyifan 于 2008-9-2 13:16 编辑 ]
所以让小孩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大人过多介入,乃至发展到体罚的地步也许更有效果。
如果体罚成功改掉这个毛病,在小孩的思维模式里面是因为害怕“被惩罚”而不去推壤其他小朋友,或者说是因为害怕受到更强势的反击而放弃攻击,而不是因为意识到推壤让别的孩子会受伤害会让别人讨厌让自己孤立才选择礼让,也许大家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喜欢小孩建立怎样的思维行为模式,再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 本帖最后由 liyifan 于 2008-9-2 13:16 编辑 ]
2008/09/02回复

紫桐妈妈:
你自己打自己的BB自己都心疼,人家的BB被别人无缘无故的欺负了,能不心痛么换位思考下,或许那位PP做的不对,但在情理之中,情有可原
查看原文我明白你说的了
你说打得变黑都叫情有可愿的话,我实在无话可说了
另外有MM说,可能婆婆夸张
我交代一下,我妈,一般情况下不会给我打电话的,
就算上次吉跌倒眼皮底下出血,也怕我担心会立即跑回家,没有立即同我说,是自己处理一下,
这次是很紧张的打电话给我,说已经把珍珠末拿出来,问我给不给喂(因为我明确交代过我妈,要喂这些东东,先要问过我)
你说打得变黑都叫情有可愿的话,我实在无话可说了
另外有MM说,可能婆婆夸张
我交代一下,我妈,一般情况下不会给我打电话的,
就算上次吉跌倒眼皮底下出血,也怕我担心会立即跑回家,没有立即同我说,是自己处理一下,
这次是很紧张的打电话给我,说已经把珍珠末拿出来,问我给不给喂(因为我明确交代过我妈,要喂这些东东,先要问过我)
2008/09/02回复

紫桐妈妈:
我还是同意篮子的说法,不能一味地指责别人的做法,一味地去讨论别人的做法对不对,妥不妥,凡事应该先从自身找原因,有因必有果,有果也定有因
查看原文找原因都没有必要
这些孩子的问题,能讨论出对错来吗?
不可能
如果只站在自己孩子角度,肯定是分不出对错的,只有对方错
我看
关键是
遇见问题怎么教育孩子将来去面对同样的问题
被奶奶打了不是
你要怎么做
否则,将来还有被人家打的时候
家长是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的
这些孩子的问题,能讨论出对错来吗?
不可能
如果只站在自己孩子角度,肯定是分不出对错的,只有对方错
我看
关键是
遇见问题怎么教育孩子将来去面对同样的问题
被奶奶打了不是
你要怎么做
否则,将来还有被人家打的时候
家长是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的
2008/09/02回复
篮子:
是啊那个爷爷也处理的很好我想他肯定也心痛了吧,哪个家长不心痛呢不过就这样走了就好了反正过一天,这两孩子又好了而且,教育你家儿子怎么对待伙伴多好如果两家长打起来,两孩子以后又玩到一起了,你做家长的怎么处理尴尬死了呵呵
查看原文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周围的人都做得很好的,我们只能要求自己家的小朋友做得好一些
这世界上,我觉得讲理和不讲理的人几乎一样多,这是我们没得挑的
所以,我们不应该去讨论对方的大人或小孩做得对不对,我们只讨论和管好自己家的就是了.
这世界上,我觉得讲理和不讲理的人几乎一样多,这是我们没得挑的
所以,我们不应该去讨论对方的大人或小孩做得对不对,我们只讨论和管好自己家的就是了.
2008/09/02回复

PANCO:
吉吉我是一直有教育的,但是那老女人居然出手这么重~~还出言不逊
查看原文这样说好象不太好吧,人家不该下那么重的手(或者人家以为不重,你以为很重),我想人家也可能只是想给你儿子个教训,不可能当家长面打到手发黑.首先你应该想到是你儿子不对,有时候适当的体罚并没什么不好.等到别人来打你的孩子了,你才心疼,事先应该自己教育好.反过来想下,如果你孩子受莫名其妙的欺负了,你难过么?你家孩子总是喜欢动手打人,看来你教育方法要该下了.不要老相信自己的方法总是对的.
2008/09/02回复

我觉得现在LZ的题目改得反而没有那么尖锐了,之前的题目LZ强调的是吉被PP打黑了手,轻描淡写地讲吉喜欢欺负小朋友,有攻击性,那么这样的小朋友,LZ是不是更应该自己看好点别去欺负别的小朋友呢
2008/09/02回复

liyifan:
勿打都打左了,虽然心痛,但是等吉吉回来要借此机会教育他,让他知道打别的小孩是要付出代价的,虽然家人可以原谅你,但是出边的人不会客气的,以后去幼儿园什么的都要同其他小朋友相处,他这样做没有小朋友会跟他玩的。至于大人方面,另外找机会沟通吧...............
查看原文版主说得比较客观!
2008/09/02回复

liyifan:
我之所以选择“冲突”这个词是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面,这种事情比较常见,而且做这一个动作更多的是一种保护和争取自己权益的本能的反应,自己并不特别清楚对或错,起码是对对错的概念并不是太清晰,大家给予这个动作赋予对或错的结论,还是大人就这个行为的后果的影响做出来的。所以让小孩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大人过多介入,乃至发展到体罚的地步也许更有效果。如果体罚成功改掉这个毛病,在小孩的思维模式里面是因为害怕“被惩罚”而不去推壤其他小朋友,或者说是因为害怕受到更强势的反击而放弃攻击,而不是因为意识到推壤让别的孩子会受伤害会让别人讨厌让自己孤立才选择礼让,也许大家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喜欢小孩建立怎样的思维行为模式,再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本帖最后由 liyifan 于 2008-9-2 13:16 编辑 ]
查看原文我之所以选择“冲突”这个词是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面,这种事情比较常见,而且做这一个动作更多的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自己并不特别清楚对或错,起码是对对错的概念并不是太清晰,大家给予这个动作赋予对或错的结论,还是大人就这个行为的后果的影响做出来的。
所以让小孩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大人过多介入,乃至发展到体罚的地步也许更有效果。
如果体罚成功改掉这个毛病,在小孩的思维模式里面是因为害怕“被打”而不去推壤其他小朋友,而不是因为意识到推壤让别的孩子会受伤害会让别人讨厌让自己孤立才选择礼让,也许大家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喜欢小孩建立怎样的思维行为模式,再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对,如果吉,仅仅是因为怕被打,而不去推小朋友
这个教育,我想是失败的
等他觉得自己够强大,不会受伤的时候,照样会去推小朋友
其实是要令小朋友,明白要爱护,要友爱,要礼让
所以让小孩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大人过多介入,乃至发展到体罚的地步也许更有效果。
如果体罚成功改掉这个毛病,在小孩的思维模式里面是因为害怕“被打”而不去推壤其他小朋友,而不是因为意识到推壤让别的孩子会受伤害会让别人讨厌让自己孤立才选择礼让,也许大家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喜欢小孩建立怎样的思维行为模式,再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对,如果吉,仅仅是因为怕被打,而不去推小朋友
这个教育,我想是失败的
等他觉得自己够强大,不会受伤的时候,照样会去推小朋友
其实是要令小朋友,明白要爱护,要友爱,要礼让
2008/09/02回复

PANCO:
我明白你说的了你说打得变黑都叫情有可愿的话,我实在无话可说了另外有MM说,可能婆婆夸张我交代一下,我妈,一般情况下不会给我打电话的,就算上次吉跌倒眼皮底下出血,也怕我担心会立即跑回家,没有立即同我说,是自己处理一下,这次是很紧张的打电话给我,说已经把珍珠末拿出来,问我给不给喂(因为我明确交代过我妈,要喂这些东东,先要问过我)
查看原文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被打,我觉得PP打吉是不对,但在情理之中,法不容情,但事实上法也是讲情的,吉的手为什么会黑,原因就是被PP打了,细说PP为什么会打吉,如果告到法庭上,是吉推了小朋友,但如果是因为小朋友先打了吉,吉再推小朋友,PP再打吉就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了,LZ你认为呢
2008/09/02回复

LZ想到怎么能让小朋友明白"要爱护,要友爱,要礼让 "的法子没?
我估计一时你还想不到吧?
在没想到之前,不如让孩子明白,你伤害人家,你不守规矩,人家也会伤害你的,这会不会更实际一些呢?
我估计一时你还想不到吧?
在没想到之前,不如让孩子明白,你伤害人家,你不守规矩,人家也会伤害你的,这会不会更实际一些呢?
2008/09/02回复

对方的心情可以理解的,听你这样描述,她的孙子应该不是第一次给你儿子推倒的了,推倒者和被推倒者都应教育,你应该给你儿子体会到被推倒那滋味和知道如果他被推倒回怎样呢,小孩都是大人教育出来的.

2008/09/02回复

PANCO:
我之所以选择“冲突”这个词是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面,这种事情比较常见,而且做这一个动作更多的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自己并不特别清楚对或错,起码是对对错的概念并不是太清晰,大家给予这个动作赋予对或错的结论,还是大人就这个行为的后果的影响做出来的。所以让小孩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大人过多介入,乃至发展到体罚的地步也许更有效果。如果体罚成功改掉这个毛病,在小孩的思维模式里面是因为害怕“被打”而不去推壤其他小朋友,而不是因为意识到推壤让别的孩子会受伤害会让别人讨厌让自己孤立才选择礼让,也许大家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喜欢小孩建立怎样的思维行为模式,再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对,如果吉,仅仅是因为怕被打,而不去推小朋友这个教育,我想是失败的等他觉得自己够强大,不会受伤的时候,照样会去推小朋友其实是要令小朋友,明白要爱护,要友爱,要礼让
查看原文换了LZ的这种想法,那么被欺负的小朋友是不是就会认为,如果被欺负了就不要吭声也不要反抗,对方道个歉就是了,如果我去欺负别人了,我也可以道个歉就是了
2008/09/02回复

liyifan:
我之所以选择“冲突”这个词是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面,这种事情比较常见,而且做这一个动作更多的是一种保护和争取自己权益的本能的反应,自己并不特别清楚对或错,起码是对对错的概念并不是太清晰,大家给予这个动作赋予对或错的结论,还是大人就这个行为的后果的影响做出来的。所以让小孩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大人过多介入,乃至发展到体罚的地步也许更有效果。如果体罚成功改掉这个毛病,在小孩的思维模式里面是因为害怕“被惩罚”而不去推壤其他小朋友,或者说是因为害怕受到更强势的反击而放弃攻击,而不是因为意识到推壤让别的孩子会受伤害会让别人讨厌让自己孤立才选择礼让,也许大家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喜欢小孩建立怎样的思维行为模式,再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本帖最后由 liyifan 于 2008-9-2 13:16 编辑 ]
查看原文我不同意你这个观点
我觉得学会"礼让"很可能就是要先明白如果你打人家,就会受到处罚,才会最终"礼让"的
当然,这个处罚可以是大人的处罚,也可以是小朋友的处罚(比如大家都不跟你玩,或者他把你打倒)\
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最后能让孩子明白受次序才能大家有益才是关键
我觉得学会"礼让"很可能就是要先明白如果你打人家,就会受到处罚,才会最终"礼让"的
当然,这个处罚可以是大人的处罚,也可以是小朋友的处罚(比如大家都不跟你玩,或者他把你打倒)\
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最后能让孩子明白受次序才能大家有益才是关键
2008/09/02回复

紫桐妈妈:
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被打,我觉得PP打吉是不对,但在情理之中,法不容情,但事实上法也是讲情的,吉的手为什么会黑,原因就是被PP打了,细说PP为什么会打吉,如果告到法庭上,是吉推了小朋友,但如果是因为小朋友先打了吉,吉再推小朋友,PP再打吉就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了,LZ你认为呢
查看原文这位MM,麻烦你去用只看该作者,看看我全部的言论,再说好吗?
怎么我总觉得,你是在说我没有认识错误的感觉,我是一味只会指责人不对?
我重申,我从不觉得吉推小朋友是对的,
我从不觉得,我很成功的教育了吉,如果是,吉不会到还现没能改正错误
我不觉得,我很生气,因为那个奶奶打了吉,但我是绝对的心痛
怎么我总觉得,你是在说我没有认识错误的感觉,我是一味只会指责人不对?
我重申,我从不觉得吉推小朋友是对的,
我从不觉得,我很成功的教育了吉,如果是,吉不会到还现没能改正错误
我不觉得,我很生气,因为那个奶奶打了吉,但我是绝对的心痛
2008/09/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