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话题】大人应该介入孩子们的冲突么?你是怎么看待体罚?(吉吉推倒小朋友后..)
63663474谈天说地
[ 本帖最后由 PANCO 于 2008-9-3 12:51 编辑 ]
2008/09/02
全部回帖

PANCO:
我明白你说的了你说打得变黑都叫情有可愿的话,我实在无话可说了另外有MM说,可能婆婆夸张我交代一下,我妈,一般情况下不会给我打电话的,就算上次吉跌倒眼皮底下出血,也怕我担心会立即跑回家,没有立即同我说,是自己处理一下,这次是很紧张的打电话给我,说已经把珍珠末拿出来,问我给不给喂(因为我明确交代过我妈,要喂这些东东,先要问过我)
查看原文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被打,我觉得PP打吉是不对,但在情理之中,法不容情,但事实上法也是讲情的,吉的手为什么会黑,原因就是被PP打了,细说PP为什么会打吉,如果告到法庭上,是吉推了小朋友,但如果是因为小朋友先打了吉,吉再推小朋友,PP再打吉就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了,LZ你认为呢
2008/09/02回复
LZ想到怎么能让小朋友明白"要爱护,要友爱,要礼让 "的法子没?
我估计一时你还想不到吧?
在没想到之前,不如让孩子明白,你伤害人家,你不守规矩,人家也会伤害你的,这会不会更实际一些呢?
我估计一时你还想不到吧?
在没想到之前,不如让孩子明白,你伤害人家,你不守规矩,人家也会伤害你的,这会不会更实际一些呢?
2008/09/02回复

对方的心情可以理解的,听你这样描述,她的孙子应该不是第一次给你儿子推倒的了,推倒者和被推倒者都应教育,你应该给你儿子体会到被推倒那滋味和知道如果他被推倒回怎样呢,小孩都是大人教育出来的.

2008/09/02回复

PANCO:
我之所以选择“冲突”这个词是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面,这种事情比较常见,而且做这一个动作更多的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自己并不特别清楚对或错,起码是对对错的概念并不是太清晰,大家给予这个动作赋予对或错的结论,还是大人就这个行为的后果的影响做出来的。所以让小孩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大人过多介入,乃至发展到体罚的地步也许更有效果。如果体罚成功改掉这个毛病,在小孩的思维模式里面是因为害怕“被打”而不去推壤其他小朋友,而不是因为意识到推壤让别的孩子会受伤害会让别人讨厌让自己孤立才选择礼让,也许大家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喜欢小孩建立怎样的思维行为模式,再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对,如果吉,仅仅是因为怕被打,而不去推小朋友这个教育,我想是失败的等他觉得自己够强大,不会受伤的时候,照样会去推小朋友其实是要令小朋友,明白要爱护,要友爱,要礼让
查看原文换了LZ的这种想法,那么被欺负的小朋友是不是就会认为,如果被欺负了就不要吭声也不要反抗,对方道个歉就是了,如果我去欺负别人了,我也可以道个歉就是了
2008/09/02回复

liyifan:
我之所以选择“冲突”这个词是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面,这种事情比较常见,而且做这一个动作更多的是一种保护和争取自己权益的本能的反应,自己并不特别清楚对或错,起码是对对错的概念并不是太清晰,大家给予这个动作赋予对或错的结论,还是大人就这个行为的后果的影响做出来的。所以让小孩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大人过多介入,乃至发展到体罚的地步也许更有效果。如果体罚成功改掉这个毛病,在小孩的思维模式里面是因为害怕“被惩罚”而不去推壤其他小朋友,或者说是因为害怕受到更强势的反击而放弃攻击,而不是因为意识到推壤让别的孩子会受伤害会让别人讨厌让自己孤立才选择礼让,也许大家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喜欢小孩建立怎样的思维行为模式,再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本帖最后由 liyifan 于 2008-9-2 13:16 编辑 ]
查看原文我不同意你这个观点
我觉得学会"礼让"很可能就是要先明白如果你打人家,就会受到处罚,才会最终"礼让"的
当然,这个处罚可以是大人的处罚,也可以是小朋友的处罚(比如大家都不跟你玩,或者他把你打倒)\
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最后能让孩子明白受次序才能大家有益才是关键
我觉得学会"礼让"很可能就是要先明白如果你打人家,就会受到处罚,才会最终"礼让"的
当然,这个处罚可以是大人的处罚,也可以是小朋友的处罚(比如大家都不跟你玩,或者他把你打倒)\
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最后能让孩子明白受次序才能大家有益才是关键
2008/09/02回复

紫桐妈妈:
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被打,我觉得PP打吉是不对,但在情理之中,法不容情,但事实上法也是讲情的,吉的手为什么会黑,原因就是被PP打了,细说PP为什么会打吉,如果告到法庭上,是吉推了小朋友,但如果是因为小朋友先打了吉,吉再推小朋友,PP再打吉就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了,LZ你认为呢
查看原文这位MM,麻烦你去用只看该作者,看看我全部的言论,再说好吗?
怎么我总觉得,你是在说我没有认识错误的感觉,我是一味只会指责人不对?
我重申,我从不觉得吉推小朋友是对的,
我从不觉得,我很成功的教育了吉,如果是,吉不会到还现没能改正错误
我不觉得,我很生气,因为那个奶奶打了吉,但我是绝对的心痛
怎么我总觉得,你是在说我没有认识错误的感觉,我是一味只会指责人不对?
我重申,我从不觉得吉推小朋友是对的,
我从不觉得,我很成功的教育了吉,如果是,吉不会到还现没能改正错误
我不觉得,我很生气,因为那个奶奶打了吉,但我是绝对的心痛
2008/09/02回复

其实小孩子之间互相欺负是难以避免的,如同小动物,不辨是非,不明白社交规则,只是用最直接的方法保护或争取自己的利益,需要在交往冲突矛盾中获得经验和社交技巧,对日后有帮助。
所以我觉得几种情况下,大人需要不同程度介入:
1.孩子的安全,这个是最大的问题,首先孩子们的活动不会引起大的身体伤害和危险,这要外松内紧的看护方式,于是及时制止;
2.在孩子们中强势和弱势对比特别明显和极端的时候,需要让强势的小孩收敛礼让,弱势的小孩更具备防御性,获得一种性格上的平衡。更多的是以一种引导鼓励的方式。
跟小孩讲讲道理,让他自己明白一些因果关系,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思考和行为的模式会比较有意义。
其他的我暂时还没想到,欢迎大家补充
所以我觉得几种情况下,大人需要不同程度介入:
1.孩子的安全,这个是最大的问题,首先孩子们的活动不会引起大的身体伤害和危险,这要外松内紧的看护方式,于是及时制止;
2.在孩子们中强势和弱势对比特别明显和极端的时候,需要让强势的小孩收敛礼让,弱势的小孩更具备防御性,获得一种性格上的平衡。更多的是以一种引导鼓励的方式。
跟小孩讲讲道理,让他自己明白一些因果关系,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思考和行为的模式会比较有意义。
其他的我暂时还没想到,欢迎大家补充
2008/09/02回复

我住的小区以前有个小孩很爱打人,几乎小区内所有的小朋友都受到过他的攻击,结果呢小时候是大人不让自己家的小朋友跟他一起玩,长大一点后其他小朋友见到他就说:“他爱打人,不要跟他玩”。那孩子真可怜,只能一个人在小区游荡。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小孩很多行为是学了大人的,大人要多多反思,自己的一些行为是否恰当?毕竟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2008/09/02回复

紫桐妈妈:
我觉得LZ不应该开这样的帖子,你的帖子应该是吉具有攻击性,总是欺负小朋友,我对他多次进行教育,可是他永不改过,我应该怎么办
查看原文呵呵,这是我开贴呢,不是MM开贴
也是我文字表达能力没有MM这么高了
也是我文字表达能力没有MM这么高了
2008/09/02回复

PANCO:
这位MM,麻烦你去用只看该作者,看看我全部的言论,再说好吗?怎么我总觉得,你是在说我没有认识错误的感觉,我是一味只会指责人不对?我重申,我从不觉得吉推小朋友是对的,我从不觉得,我很成功的教育了吉,如果是,吉不会到还现没能改正错误我不觉得,我很生气,因为那个奶奶打了吉,但我是绝对的心痛
查看原文LZ你一直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你妈妈的做法,是很诚恳地陪着小心道了歉说,哎呀,真对不起,吉总是欺负别的小朋友,有没有事啊,对不起啊,我真该好好教育他,不能再这么惯着他了,再作势轻轻打两下吉的小手,还是轻描淡写地说,不好意思啊,这很重要
那个PP是个大人,如果你妈妈做了前者,那PP还下毒手打黑了吉的手的话,我说那PP绝对不是人类,但如果是后者,我觉得你根本就应该去向那被打的小宝宝道歉
那个PP是个大人,如果你妈妈做了前者,那PP还下毒手打黑了吉的手的话,我说那PP绝对不是人类,但如果是后者,我觉得你根本就应该去向那被打的小宝宝道歉
2008/09/02回复

同一个事情,大家切入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看点
那个题目是我改的,主要是针对最近这类事例很多,有的说自己的孩子被强势小孩欺负而烦恼,有的因为自己小孩的行为遭到大人的过激反应而心痛。首先这说明孩子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常态,其次,无论站在被欺负的小孩角度,还是欺负人小孩的家长角度都有自己的烦恼,所以我选取了这样一个话题,不是要辨个谁对谁错,而是希望通过大家讨论能得到一些收获和启示
那个题目是我改的,主要是针对最近这类事例很多,有的说自己的孩子被强势小孩欺负而烦恼,有的因为自己小孩的行为遭到大人的过激反应而心痛。首先这说明孩子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常态,其次,无论站在被欺负的小孩角度,还是欺负人小孩的家长角度都有自己的烦恼,所以我选取了这样一个话题,不是要辨个谁对谁错,而是希望通过大家讨论能得到一些收获和启示
2008/09/02回复

吉妈,我明白你的心情。我家熙仔有时也会这样,我已经经常教育了,但是就是不听,我们全家都在教育。昨天上学了,我还特地告诉老师,儿子有这个坏习惯,希望老师也帮忙教育一下。儿子刚刚2岁,连话都说不好,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
我邻居有双龙凤胎,跟我儿子一样大,他们的奶奶就很想得开,跟我说:小朋友有时打打闹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有些可能是他们的沟通渠道啊,以前的人就没有这么宝贝,还是一样长大了。这个说法我很认同,所以我带儿子到她家玩就最放心了。
[ 本帖最后由 熊妈 于 2008-9-2 13:32 编辑 ]
我邻居有双龙凤胎,跟我儿子一样大,他们的奶奶就很想得开,跟我说:小朋友有时打打闹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有些可能是他们的沟通渠道啊,以前的人就没有这么宝贝,还是一样长大了。这个说法我很认同,所以我带儿子到她家玩就最放心了。
[ 本帖最后由 熊妈 于 2008-9-2 13:32 编辑 ]
2008/09/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