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明年就读小学了,我和LG上班、住都在一个大院里,孩子就近入学走路2分钟,孩子大人都很轻松,而且儿子会有较多的时间在大院里玩耍,我们是科研单位,大院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很好。可问题是这间小学的教学质量真不怎么样。所以在犹豫是否送东风东,可那要花巨资,有听说要12w,而且接送还是个大问题,现在每周一送市二幼,开车单程都要30-40分钟因为塞车,下午4点接,我干脆别上班了,但这是不可能地,而且孩子这样奔波也很可怜。咨询了不少大院里的同事,说法不一,始终没有结论。求教有经验的JMM给点意见。
楼上说得没错,好的民办初中不是有钱就能进的,也要过五关斩六将的。我们门前这所小学的校长比较前卫,搞什么素质教育,不大注重应试训练,不是不明白素质教育的好处,也不是不清楚应试教育的弊端。问题是我们处在应试体制的大环境下,小升初、中考都要求孩子千锤百炼、久经考场,高考就更别提了,所以不得不考虑考试排名,不是本校的而是地区的。
昨天和我妈说起为儿子入学犯愁的事,我妈拿我自己当范例,说起来有点故事。我小学时全家从韶关一家大型钢铁厂调到广州与一直在广州工作的爸爸团聚,住在东风东(那时叫东风五路小学)的斜对面,那时的东风五路已是广州数一数二的小学,电视台拍六一节目、找少儿报幕员都是到东风五路,那可是黑白电视都没普及的1980年。自然而然,爸妈想让我就近入读东风五路,找了我爸同事的爱人,东风五的老师,转学插班当然要考,为我1个人出了试题,厂矿子弟小学当然没法跟大城市比,考完那老师对我妈说了些话,什么话我早忘到九霄云外,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我妈一直无法释怀。后来我进了犀牛路(现农林下),之后中学的成绩、高考成绩、重点大学、工作单位、出国、再回来工作还算不错,一直都能让我爸妈在同事和朋友面前脸上有光。大学时我们家与那老师家分在同一大楼,再次遇见那老师,我早不记得老太太是谁,可我妈说当年就是她看不起我们,嫌你成绩差,说你不够格入东风五,遇着一次我妈就唠叨一次,看来当时是很让我爸妈丢了一次脸。所以,昨天我妈又说,当年你……,孩子不一定非进东风东。哎,我也不知怎么说,只能说现在儿子就近读的小学跟犀牛路没法比。
前两天约了朋友带上他正在东风东读小五的女儿,咨询东风东小学的具体情况,朋友住南国花园,自己接送孩子坚持了4年多,他的亲身体会是不值得,每天的工作都以接送女儿的时间为中心进行安排,而且因为学校活动很多,活动结束的时间不好确定,试过多次一等就是两个小时,只能围着学校不停地兜圈。朋友女儿的功课很好,他认为学校固然教得好,但女儿比较懂事自觉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但要承认学校不但只硬件好,师资也非常好,因为老师之间竞争很厉害,优胜劣汰,老师整体素质较高;得益于学生家长的社会资源,老师待遇很好,却也比较势利。据说真正的地段生(可能排除东风广场、锦城这些高价楼盘)是单独编班的,学校和老师都相对轻视一些,因为这些学生背后通常没有多少权势与财富。老师买东风广场是按成本价买的(4000),但不是每个老师都有机会,另外电信局的孩子入读既不是地段生也不需交择校费,因为电信局和学校另有协议。可以确信东风东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开眼界见世面远胜于其他小学,但离象牙塔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