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最后为了能“耳根清静”,我还是“屈服”在她的“唠叨”下。在一些不会变质的东西上,我都会多买2包放家里,给婆婆“看”。如洗衣粉、洗洁精、香皂等。
几番下来,婆婆很满意。
“恩,不错,我的小媳妇已经会当家了!”
呵呵,,这就是我的婆婆,如果你完全按照她的方式来做,就是好媳妇,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就会说你倔强。
【转贴】征服我的精明婆婆! (妈妈们都来看看~)
17099181情感.婚姻.家庭
全部回帖

不过在食品方面,我还是坚持要吃新鲜的。
婆婆买苹果是一买买10个,然后放冰箱吃2个星期,新鲜的买来,到最后吃不新
鲜的。
最后苹果快烂了,婆婆就会很殷勤的把苹果削好,叫我们吃,结果在冰箱放一天都没人吃。
婆婆就会说:“真浪费啊!你们这些人,在我们当年......”
公公和老公说她很多次不要买太多,分开几次买,屡劝不改。
而我是一买买5个,每天一个,然后下周再买5个,吃新鲜的。
刚开始,婆婆这些习惯,让我很不适应。想想现在什么年代了,购物这么方便,至于搞得好像大灾难要降临前一样吗?
不过,在了解了婆婆的成长经历后,我就非常理解婆婆的这种行为了,很多道理她懂,但是几十年的习惯很难改,这跟她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婆婆买苹果是一买买10个,然后放冰箱吃2个星期,新鲜的买来,到最后吃不新
鲜的。
最后苹果快烂了,婆婆就会很殷勤的把苹果削好,叫我们吃,结果在冰箱放一天都没人吃。
婆婆就会说:“真浪费啊!你们这些人,在我们当年......”
公公和老公说她很多次不要买太多,分开几次买,屡劝不改。
而我是一买买5个,每天一个,然后下周再买5个,吃新鲜的。
刚开始,婆婆这些习惯,让我很不适应。想想现在什么年代了,购物这么方便,至于搞得好像大灾难要降临前一样吗?
不过,在了解了婆婆的成长经历后,我就非常理解婆婆的这种行为了,很多道理她懂,但是几十年的习惯很难改,这跟她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2008/09/19回复

婆婆童年篇:
说起婆婆的童年经历,精彩得都可以去拍电视剧了。
婆婆的爸爸(以下称外公)当年在县里绝对是第一首富,大资本家称不上,但“大财主”绝对是绰绰有余了。婆婆小时候,家里是无比风光。
据婆婆描述
当年,外公有几座山头,一个码头,一条商业街(整条都是外公的,收铺租吧应该),3家米店,2家布店,家里使唤丫头共6人。
据说当年外公拿下那条商业街时还有个典故。
据说,当时的管事者在“规划”这条商业街时(不知道是衙门还是政府,用“管事者”代替)跟外公说,叫外公拿出银元来铺这街,能铺多大范围,这多大范围以后就属于外公的店铺。(当然,银元就上缴公有)。
没想到,外公硬生生把整条街都铺上了银元,于是,把整条街都纳入囊中。
据说,这事,在当时是轰动十里八乡。
说起婆婆的童年经历,精彩得都可以去拍电视剧了。
婆婆的爸爸(以下称外公)当年在县里绝对是第一首富,大资本家称不上,但“大财主”绝对是绰绰有余了。婆婆小时候,家里是无比风光。
据婆婆描述
当年,外公有几座山头,一个码头,一条商业街(整条都是外公的,收铺租吧应该),3家米店,2家布店,家里使唤丫头共6人。
据说当年外公拿下那条商业街时还有个典故。
据说,当时的管事者在“规划”这条商业街时(不知道是衙门还是政府,用“管事者”代替)跟外公说,叫外公拿出银元来铺这街,能铺多大范围,这多大范围以后就属于外公的店铺。(当然,银元就上缴公有)。
没想到,外公硬生生把整条街都铺上了银元,于是,把整条街都纳入囊中。
据说,这事,在当时是轰动十里八乡。
2008/09/19回复

外婆共生7个子女,2个儿子,5个女儿,婆婆是老七,跟她最好的小舅舅是老六。
话说外婆当年是风光无限,据说貂皮大衣就好几件(当年可是货真价实的貂皮啊!),金银首饰更是不用说了。
正当童年时期的婆婆沉浸在幸福中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全国。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需要任何理由,一夜之间,外公的家被抄了,所有家产被当成“割资本主义尾巴”给***“割”掉了,所有家产收归国有。
婆婆一家搬进了小平房,丫鬟也养不起了。
外公受此巨挫,从此一蹶不振,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后来虽然平反了,但是清算时只退回了一套祖屋,其他的都没了.....
婆婆几兄妹从此沦为“资本家的小姐、少爷”,走到哪都被小朋友扔石头。
汗~~当年的人对“成份”这个东西是很看重的。
话说外婆当年是风光无限,据说貂皮大衣就好几件(当年可是货真价实的貂皮啊!),金银首饰更是不用说了。
正当童年时期的婆婆沉浸在幸福中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全国。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需要任何理由,一夜之间,外公的家被抄了,所有家产被当成“割资本主义尾巴”给***“割”掉了,所有家产收归国有。
婆婆一家搬进了小平房,丫鬟也养不起了。
外公受此巨挫,从此一蹶不振,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后来虽然平反了,但是清算时只退回了一套祖屋,其他的都没了.....
婆婆几兄妹从此沦为“资本家的小姐、少爷”,走到哪都被小朋友扔石头。
汗~~当年的人对“成份”这个东西是很看重的。
2008/09/19回复

在遭此巨变的时刻,外婆的精明能干充分体现出来了。
据说在抄家前一天,外婆总觉得有种不好的预感,于是,准备了一大包银元,叫婆婆(当时8岁)和小舅舅(11岁),叫他们两兄妹连夜送到亲戚家藏起来。
于是,婆婆两兄妹两个小孩就点着油灯,冒着寒风,连夜爬了几座山头,将银元送到了亲戚家(估计兄妹俩深厚的感情从那时候就奠定下来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婆婆兄妹几个就靠外婆平时东藏藏,西藏藏的金银首饰过日子。
在那个年代,私下买卖金银是犯法的。外婆出去换太明显。
于是婆婆和小舅舅就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据婆婆说,当年她用一块银元换回了一篮鸡蛋,多不容易啊!
三年饥荒时期可是饿死不少人,有钱都买不到东西吃。
我和老公曾经跟婆婆幻想道
“如果当年外公有先见之明,藏了一桶金子或银元在地下,咱们现在就发了!”
“做梦!”婆婆反驳“你们当时没有经历那段可怕的日子不知道,真的是“挖
地三尺啊!”藏什么都没有用,全部给你挖出来。(汗,原来真的把金子藏地下,太没创意了!)
据说在抄家前一天,外婆总觉得有种不好的预感,于是,准备了一大包银元,叫婆婆(当时8岁)和小舅舅(11岁),叫他们两兄妹连夜送到亲戚家藏起来。
于是,婆婆两兄妹两个小孩就点着油灯,冒着寒风,连夜爬了几座山头,将银元送到了亲戚家(估计兄妹俩深厚的感情从那时候就奠定下来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婆婆兄妹几个就靠外婆平时东藏藏,西藏藏的金银首饰过日子。
在那个年代,私下买卖金银是犯法的。外婆出去换太明显。
于是婆婆和小舅舅就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据婆婆说,当年她用一块银元换回了一篮鸡蛋,多不容易啊!
三年饥荒时期可是饿死不少人,有钱都买不到东西吃。
我和老公曾经跟婆婆幻想道
“如果当年外公有先见之明,藏了一桶金子或银元在地下,咱们现在就发了!”
“做梦!”婆婆反驳“你们当时没有经历那段可怕的日子不知道,真的是“挖
地三尺啊!”藏什么都没有用,全部给你挖出来。(汗,原来真的把金子藏地下,太没创意了!)
2008/09/19回复

从婆婆的成长经历来看,她有现在的这种“囤货”行为,那就不奇怪了。
在她童年时期,富足的家庭在一夕之间,被人“洗劫一空”,那种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的感觉深深的在她心里打上了烙印,尽管几十年过去了,但是,当时所带来的“恐慌”估计仍在她心里残留了一丝痕迹。
于是,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就非常理解婆婆的“囤货”行为了。如果不是外婆平时的“囤积”习惯,估计他们全家当时也捱不过那个困难时期。
所以,婆婆一家对党的感情是很复杂的。
当年家被党抄了,但是现在兄妹几个都在替党“打工”,有一个还是政府高级官员。我们一家四口都是党员。怎么说呢?
婆婆有时说,想想外公,觉得真的很无奈。
我安慰她说“你们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外公不会怪你们的。”
在这里就不再花笔墨去描述外婆了(因为不是主角),但是,婆婆兄妹几个对外婆的敬仰之情是神圣不容侵犯的。
想想,在那种打击下,外公去世后,外婆独自一人撑着这么大一个家,在众人歧视的眼光中(资本家的太太是很受歧视的当时),培养7个孩子成才,那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在她童年时期,富足的家庭在一夕之间,被人“洗劫一空”,那种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的感觉深深的在她心里打上了烙印,尽管几十年过去了,但是,当时所带来的“恐慌”估计仍在她心里残留了一丝痕迹。
于是,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就非常理解婆婆的“囤货”行为了。如果不是外婆平时的“囤积”习惯,估计他们全家当时也捱不过那个困难时期。
所以,婆婆一家对党的感情是很复杂的。
当年家被党抄了,但是现在兄妹几个都在替党“打工”,有一个还是政府高级官员。我们一家四口都是党员。怎么说呢?
婆婆有时说,想想外公,觉得真的很无奈。
我安慰她说“你们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外公不会怪你们的。”
在这里就不再花笔墨去描述外婆了(因为不是主角),但是,婆婆兄妹几个对外婆的敬仰之情是神圣不容侵犯的。
想想,在那种打击下,外公去世后,外婆独自一人撑着这么大一个家,在众人歧视的眼光中(资本家的太太是很受歧视的当时),培养7个孩子成才,那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2008/09/19回复

因此,婆婆在很多方面深受外婆影响。
包括衣着整洁、出嫁从夫、未嫁女要会女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一些传统思想。
就连,过年时,家里至少要放两包米和油备用。因为外婆以前跟她说了,大年三十,祖先会回来看子孙,摸摸米缸有没有米,如果发现没油没米,知道子孙过得不好,会哭的。
于是,要我记住以后每年过年前要囤积米和油,这样外婆回来摸到我们家油米充足,就会很放心了。
花这么多笔墨去描述婆婆童年篇,是想说明一点,就是:
婆婆的经历直接影响了她现在很多观念看法,在碰到我们不理解的事情时,不要一味的反感,想想她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举动的成因,你就能理解她的很多观念和做法了。
就像在农村(或偏远山区)生活了一辈子的婆婆无法理解为何进客厅要换鞋,进厕所还要再换一双鞋一样道理。
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不必较真,就像当年中国的外交一样,“求同存异”嘛!
包括衣着整洁、出嫁从夫、未嫁女要会女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一些传统思想。
就连,过年时,家里至少要放两包米和油备用。因为外婆以前跟她说了,大年三十,祖先会回来看子孙,摸摸米缸有没有米,如果发现没油没米,知道子孙过得不好,会哭的。
于是,要我记住以后每年过年前要囤积米和油,这样外婆回来摸到我们家油米充足,就会很放心了。
花这么多笔墨去描述婆婆童年篇,是想说明一点,就是:
婆婆的经历直接影响了她现在很多观念看法,在碰到我们不理解的事情时,不要一味的反感,想想她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举动的成因,你就能理解她的很多观念和做法了。
就像在农村(或偏远山区)生活了一辈子的婆婆无法理解为何进客厅要换鞋,进厕所还要再换一双鞋一样道理。
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不必较真,就像当年中国的外交一样,“求同存异”嘛!
2008/09/19回复

话说婆婆的囤货习惯不单表现在日用品类,连买蔬菜也是。
如果碰到某种菜打特价,婆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买几打回来再说。最后结果不是我们连吃几天一种蔬菜,就是最后蔬菜做好没人吃,只好倒掉。本想买特价菜能省钱,结果造成更大浪费。
某天,婆婆买菜回来,兴高采烈的跟我们说:
”今天韭菜打特价,每把9毛钱,好多人在抢啊!我也抢了两把,后来想想不服气,娘的头(她口头禅之一),这么便宜,不多买点亏了。于是又跑回去多抢了一把,便宜吧?三把才两块多。”
全家爆寒!
当天晚上,公公做菜时,矛盾了,两把韭菜刚刚好,炒三把就太多了,但如果留着明天炒,只有一把又太少了。于是咬咬牙,三把全炒了。
当晚,为了不造成浪费,全家拼命吃韭菜,吃得我们是两眼发直啊。结果还是没吃完,婆婆不舍得扔掉,坚持剩下一小盘要留着明天吃。
第二天晚上,因为有新菜,而且韭菜过顿就不好吃了,结果全家没有一个人动筷子,最后,那盘韭菜还是倒掉。
如果碰到某种菜打特价,婆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买几打回来再说。最后结果不是我们连吃几天一种蔬菜,就是最后蔬菜做好没人吃,只好倒掉。本想买特价菜能省钱,结果造成更大浪费。
某天,婆婆买菜回来,兴高采烈的跟我们说:
”今天韭菜打特价,每把9毛钱,好多人在抢啊!我也抢了两把,后来想想不服气,娘的头(她口头禅之一),这么便宜,不多买点亏了。于是又跑回去多抢了一把,便宜吧?三把才两块多。”
全家爆寒!
当天晚上,公公做菜时,矛盾了,两把韭菜刚刚好,炒三把就太多了,但如果留着明天炒,只有一把又太少了。于是咬咬牙,三把全炒了。
当晚,为了不造成浪费,全家拼命吃韭菜,吃得我们是两眼发直啊。结果还是没吃完,婆婆不舍得扔掉,坚持剩下一小盘要留着明天吃。
第二天晚上,因为有新菜,而且韭菜过顿就不好吃了,结果全家没有一个人动筷子,最后,那盘韭菜还是倒掉。
2008/09/19回复

最后,婆婆感叹,自己韭菜买多了。
我一听,抓住这个机会,顺着婆婆的话尾,我赶紧给婆婆“洗脑”。
“是啊,老妈,看来以后买东西还是适当就好!我们家离超市那么近,买菜方便,天天吃新鲜的多好?
你看,像这次买韭菜,本来买2把刚刚好,为了省钱,趁打特价多买了一把,结果吃不完,第二天又没人吃,算下来,其实不但没省钱,还更浪费。
本来花一块八的,现在多花了九毛,而且再加上老爸炒菜的人工费。油盐、煤气费。你算算,是不是其实更不划算?”
“恩,有道理!不过我看着打特价,忍不住啊!哈哈,,,”
“哈哈,,我晕啊!老妈,拜托你以后千万要忍住。像买猪肉,每次你一来就买好几斤猪肉放冻箱,怕我们没时间买。以后不用了,我们楼下就是市场,反正都要去买青菜的,到时顺便一起买就好了,天天吃新鲜的多好。如果放冻箱,我们回来还要解冻,更花时间,还吃不到新鲜的,你想想是不是?”
“恩,有道理”
(以前婆婆每次来都帮我们买一大堆猪肉放冰箱,老公做菜很不喜欢再去解冻,都是买菜时再买过猪肉,结果那些猪肉从来没动过,下次婆婆来到一看,难免又是一顿猛K)
我一听,抓住这个机会,顺着婆婆的话尾,我赶紧给婆婆“洗脑”。
“是啊,老妈,看来以后买东西还是适当就好!我们家离超市那么近,买菜方便,天天吃新鲜的多好?
你看,像这次买韭菜,本来买2把刚刚好,为了省钱,趁打特价多买了一把,结果吃不完,第二天又没人吃,算下来,其实不但没省钱,还更浪费。
本来花一块八的,现在多花了九毛,而且再加上老爸炒菜的人工费。油盐、煤气费。你算算,是不是其实更不划算?”
“恩,有道理!不过我看着打特价,忍不住啊!哈哈,,,”
“哈哈,,我晕啊!老妈,拜托你以后千万要忍住。像买猪肉,每次你一来就买好几斤猪肉放冻箱,怕我们没时间买。以后不用了,我们楼下就是市场,反正都要去买青菜的,到时顺便一起买就好了,天天吃新鲜的多好。如果放冻箱,我们回来还要解冻,更花时间,还吃不到新鲜的,你想想是不是?”
“恩,有道理”
(以前婆婆每次来都帮我们买一大堆猪肉放冰箱,老公做菜很不喜欢再去解冻,都是买菜时再买过猪肉,结果那些猪肉从来没动过,下次婆婆来到一看,难免又是一顿猛K)
2008/09/19回复

心得体会:
对婆婆的做法有不同看法时(特别是一些长久养成的习惯),当场反驳她不但不会使局面有所改观,反而会激起她的逆反心理,制造婆媳矛盾。
我通常都是等她自己有一点点悔过的苗头时,趁机火上浇油一把,把以前的事情说开,引导她,让她自己醒悟,然后再趁这个机会把我们的观点灌输给她!这样收到的效果要比“强权政治”好很多。所谓“攻心为上”
对婆婆的做法有不同看法时(特别是一些长久养成的习惯),当场反驳她不但不会使局面有所改观,反而会激起她的逆反心理,制造婆媳矛盾。
我通常都是等她自己有一点点悔过的苗头时,趁机火上浇油一把,把以前的事情说开,引导她,让她自己醒悟,然后再趁这个机会把我们的观点灌输给她!这样收到的效果要比“强权政治”好很多。所谓“攻心为上”
2008/09/19回复

于是,我趁趁婆婆现在听得进去,把以前一直说她屡劝不改的例子挑几个说一遍。
“还有像买水果也是....”
“像老妈你叫我们囤水...”
“我不是怕有突发事件嘛?家里有点储量总是好的!”
“老妈,现在是和平年代,跟你们当年不一样了。再说万一真的有什么事,到了那种地步,咱家这点东西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呵呵,,那倒是!”
“还有像买水果也是....”
“像老妈你叫我们囤水...”
“我不是怕有突发事件嘛?家里有点储量总是好的!”
“老妈,现在是和平年代,跟你们当年不一样了。再说万一真的有什么事,到了那种地步,咱家这点东西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呵呵,,那倒是!”
2008/09/19回复

现在,婆婆的观念正在逐渐慢慢转变。
这次她住院(病房有冰箱),我给她买水果,龙眼买了一箱,够吃10天了。苹果买了几个,够吃2天。
然后下次再去时,就只给她带苹果,因为龙眼还有。
这样,公婆两个天天都能吃到新鲜的苹果,而龙眼到最后不新鲜不说,吃不完扔掉又可惜。两相比较之下,婆婆终于“开窍”。
跟我说:“XX,你说得对,以后我们吃东西还是要吃新鲜的。每次不买那么
多,吃完再买。以前你老爸就批评过我很多次,呵呵,,看来以后很多观点你
们是对的,要多听听。”
yeah!! “改造”初步获得成功!前途一片光明。
这次她住院(病房有冰箱),我给她买水果,龙眼买了一箱,够吃10天了。苹果买了几个,够吃2天。
然后下次再去时,就只给她带苹果,因为龙眼还有。
这样,公婆两个天天都能吃到新鲜的苹果,而龙眼到最后不新鲜不说,吃不完扔掉又可惜。两相比较之下,婆婆终于“开窍”。
跟我说:“XX,你说得对,以后我们吃东西还是要吃新鲜的。每次不买那么
多,吃完再买。以前你老爸就批评过我很多次,呵呵,,看来以后很多观点你
们是对的,要多听听。”
yeah!! “改造”初步获得成功!前途一片光明。
2008/09/19回复

鉴于“囤货”这个习惯是婆婆几十年来养成的
不指望她一夕之间就转变过来,关键是已经把“吃东西要吃新鲜”的这个观念
灌输进她脑海里就比较好办了。只要她有这个意识,下次她在买东西的时候,
这个意识就会不自觉的冒出来。
关键是,以后也不会再帮我们囤积一堆猪肉青菜,我们也不会被K了。嘿嘿...
不指望她一夕之间就转变过来,关键是已经把“吃东西要吃新鲜”的这个观念
灌输进她脑海里就比较好办了。只要她有这个意识,下次她在买东西的时候,
这个意识就会不自觉的冒出来。
关键是,以后也不会再帮我们囤积一堆猪肉青菜,我们也不会被K了。嘿嘿...
2008/09/19回复

这两天股市大涨,全家心情都很好,因为每个人都有投资,包括婆婆!
下面写个婆婆投资篇。
公公退休后,就一直在家炒股票。每天我们一回到家,只要感受到家里的高压或低压,就能知道今天的股市行情。
下面写个婆婆投资篇。
公公退休后,就一直在家炒股票。每天我们一回到家,只要感受到家里的高压或低压,就能知道今天的股市行情。
2008/09/19回复

公公的情绪就是一张“股市晴雨表”。
如果回去看到公公哼着小曲在厨房高高兴兴的做饭,那么今天股票肯定涨了。
如果回去看到公公很郁闷的做在沙发上看电视,婆婆在做饭,就知道今天股票肯定跌了,公公“发脾气”,“罢工”呢。于是我和老公就会心照不宣的小心翼翼,离他远点,免得公公看我们哪里不爽,又被抓去K一顿。
有句话说得好:
股市好的时候是:
一人炒股,全家幸福!
股市不好的时候是:
一人炒股,全家受苦!
对这话我们是深有体会啊。
如果回去看到公公哼着小曲在厨房高高兴兴的做饭,那么今天股票肯定涨了。
如果回去看到公公很郁闷的做在沙发上看电视,婆婆在做饭,就知道今天股票肯定跌了,公公“发脾气”,“罢工”呢。于是我和老公就会心照不宣的小心翼翼,离他远点,免得公公看我们哪里不爽,又被抓去K一顿。
有句话说得好:
股市好的时候是:
一人炒股,全家幸福!
股市不好的时候是:
一人炒股,全家受苦!
对这话我们是深有体会啊。
2008/09/19回复

今年股市大好,走到哪里,讨论的话题永远离不开两个字“股票”
上班时,单位同事讨论,下班后,朋友聚会时讨论,如果不炒股,好像就少了
很多交谈的话题一样。
加上今年公公炒股,利润颇丰,在他时不时的炫耀下,我和老公终于没忍住,
“下海”了。
其实从去年底开始,在同学的提议下,我已经开始买基金了,小赚了一点。所以对买基金有点了解,说得炒股,真是菜鸟一只。
在几经周折后,终于开好了户,开始了我们的炒股生涯。
于是,家里的“股市晴雨表”更明显了。
每天晚饭座谈的话题就是股票。
上班时,单位同事讨论,下班后,朋友聚会时讨论,如果不炒股,好像就少了
很多交谈的话题一样。
加上今年公公炒股,利润颇丰,在他时不时的炫耀下,我和老公终于没忍住,
“下海”了。
其实从去年底开始,在同学的提议下,我已经开始买基金了,小赚了一点。所以对买基金有点了解,说得炒股,真是菜鸟一只。
在几经周折后,终于开好了户,开始了我们的炒股生涯。
于是,家里的“股市晴雨表”更明显了。
每天晚饭座谈的话题就是股票。
2008/09/19回复

之前说过,婆婆今年退休了,赋闲在家。加上今年股市行情不错,公公终于在婆婆面前找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
上午11点,公公朝婆婆喊:
“我肚子饿了,你快去做饭!”(以前都是公公做饭的)
婆婆瞪他一眼,忿忿不平,很无奈的去做饭,因为公公要看股票。
饭后,公公把碗一扔,“我先睡一下,等会起来看股票”
婆婆无奈的去洗碗,把她给郁闷得啊!
在一次全家散步中,婆婆向我抱怨:“你爸现在竟然要我服侍他了,天天要我做饭给他吃。”
我说:“老妈,别这样,以前你上班的时候,老爸不也是这样服侍你的嘛!呵呵,,你就忍忍吧。”
公公点头如捣蒜:“是啊是啊!以前不都是我服侍你的吗?”
老妈一憋,怏怏瞪我一眼:“你啊!真是你爸的女儿”。
上午11点,公公朝婆婆喊:
“我肚子饿了,你快去做饭!”(以前都是公公做饭的)
婆婆瞪他一眼,忿忿不平,很无奈的去做饭,因为公公要看股票。
饭后,公公把碗一扔,“我先睡一下,等会起来看股票”
婆婆无奈的去洗碗,把她给郁闷得啊!
在一次全家散步中,婆婆向我抱怨:“你爸现在竟然要我服侍他了,天天要我做饭给他吃。”
我说:“老妈,别这样,以前你上班的时候,老爸不也是这样服侍你的嘛!呵呵,,你就忍忍吧。”
公公点头如捣蒜:“是啊是啊!以前不都是我服侍你的吗?”
老妈一憋,怏怏瞪我一眼:“你啊!真是你爸的女儿”。
2008/09/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