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莲动倾国·九重珠落 夜色迷乱
月光被浓云遮掩,天色墨黑,苏谧被身边的宫侍引着进了乾清宫。
大殿里,依然是浓重的药香混合着四角碧玉香炉发出的袅袅的龙涎香气息,使得整个寝殿都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沉闷。
宫人挽起珠帘,苏谧走入内室。
齐泷正斜倚在床榻上,脸色还是一如这些天常见的苍白,只是在昏黄的灯下却隐隐透出一抹妖异的嫣红,愈发显得病体伶仃。
他的眼睛半眯着,似乎马上就要沉沉地睡去。
宫人在他的耳边低声禀报道:“皇上,莲妃娘娘来了。”
齐泷的眼睛睁开,视线投射到苏谧的身上,瞳孔之中的焦距好一会儿才凝聚起来。然后,他脸上浮起一抹浅淡的笑容,说道:“谧儿真是迟啊。”
“臣妾来迟了,让皇上久等,请皇上恕罪。”苏谧柔婉地低下腰身告罪道。
“没有关系。”齐泷笑了起来,带着一种沙哑的要咳嗽的意味,说道,“朕也知道,如今谧儿主理宫中的各种事宜,只怕是累坏了吧?”
“臣妾不累,不过是些许小事,哪里能够与皇上的辛苦相提并论呢?”苏谧笑道。
“朕哪里还有什么好辛苦。”齐泷笑道,“所有的事情不是都已经安排好了吗?”
话语之中带着一种萧索的味道。苏谧一时无语,齐泷这种时常流露的讽刺性语气让她实在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齐泷转向身边的内监道:“都下去吧,朕与莲妃说一会儿话。”
宫人低眉敛襟地退出,大殿里面只余下苏谧和齐泷两个人了。
齐泷向她招了招手道:“谧儿过来吧,不要拘泥于这些俗礼了。”
苏谧走上去坐在床畔,轻声问道:“皇上,刚刚的药吃了吗?身体今天可是好些了?”
齐泷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静谧的空间里,忽然“啪”的一声轻响,是一盏宫灯里面的蜡烛爆了一个灯花。昏黄深远的空间里面,烛火摇动起来,明灭不止。
齐泷的视线转向那盏宫灯,凝视了一会儿,忽然笑道:“谧儿记不记得,朕初次临幸你的时候,屋里面也爆起了一盏灯花,正是喜事临门的预兆啊。”他的笑容里怀念与嘲讽交织出现,形成一种诡异的眼神。
苏谧感到一阵不安,那样长久的事情了,齐泷竟然还是记着的。她笑道:“是吗?皇上的记性真是好,臣妾都快要忘记了的事情……”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忽然手上一痛,是齐泷忽然抓住她的手腕。
那被病弱折磨得纤细修长的手腕竟然是出乎预料的坚定有力,不知道是因为久病,还是因为过于用力的缘故,手上的肌肤绷紧成几乎透明,下面的血线隐隐可见,突出的骨骼把苏谧的手腕硌得生疼。
“原来你已经都忘记了啊?”他喃喃着说道,眼神不复清明,有一种阴霾在眼底慢慢凝聚。
苏谧的心脏猛地抽紧了,她轻呼了一口气,竭力安定着心神说道:“皇上,您劳累了,还是早点休息吧。”
说着她想要站起身来,可齐泷握在她手腕上的手却没有丝毫的放松。
他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眼神却寒冷如冰雪,直视着她,他用沙哑的嗓音缓缓地说道:“休息?谧儿,朕还没有死呢,朕已经休息得够久了。”
苏谧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后背猛地撞到了一处地方,是她被齐泷狠狠地甩在了床上。
紧接着齐泷压了上来。
惊惶之中,苏谧试图挣扎,可是齐泷的力气忽然之间变得大地出奇,好像是要将全部的力气和欲望在这样地一个夜晚发泄出来。他将她狠狠地压在床上,紧紧地禁锢在怀中,让她连呼吸都困难不堪。
苏谧甚至来不及反抗就淹没在这样的满是戾气和绝望的拥抱之中。
她的手腕因为被那样强有力地扣锁和奋力的挣扎而疼痛地几乎麻痹。苏谧甚至怀疑自己要在这场暴风雨之中粉身碎骨了。
然后没有等她缓过一口气,齐泷已经贴近了她。他在她的耳边喃喃说着什么,苏谧儿温柔而宁和,但是动作却是剧烈狂暴。
疼痛流遍四肢百骸。这个与他同床共枕了一年多的男子,苏谧忽然之间觉得是那样的陌生。他是在拼命试图证明什么,还是在希翼着占有什么?好像是一头狂躁的野兽,带着一种因为长久逼迫而形成的妖异颠狂。
苏谧只觉得时间似乎已经停止流动了,她的身体疼痛而且僵硬,齐泷还在微微的颤抖,他的肌肤苍白,下面的骨骼几乎清晰可见,那冰凉的触感让苏谧觉得寒意一直沁透到心里面。
寂静的大殿里,就剩下急促的喘息声和肉体纠结的缠绵声,昭示着这场激烈而疯狂的欢爱。
透过重重的帷幕,隐隐可见外面的宫灯发出微弱的光芒,金线红罗的斗帐因为剧烈的动作和挣扎而变得颤动开合,床榻前,雕花盘龙银烛台上面的龙凤红烛已经长久没有点亮过,上面蒙着的灰尘让锃亮的纯银变成黯淡的黑铁。更远处的青铜雕凤明镜阴森晦暗,看起来好像是一张巨口,要将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吞噬下去。
身体上的疼痛伴着内心的屈辱让苏谧忍不住闭上双眼。。。。
这样剧烈是狂躁的欢爱不知道持续了多久,齐泷终于平静下来,他松开钳住苏谧的手,把头埋进苏谧的肩头。
苏谧想要挣脱出来,可是赤裸的肩膀上随即传来的湿润感觉让苏谧一阵颤栗,齐泷他。。。。。
她不敢去看他的面容,她也不知道自己应该用怎样的表情去看他的面容。
有什么涌到了喉咙里,却发不出声音。
他们终究是两年的夫妻了,虽然对他的感情里面,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有几分真,几分假,虽然后宫之中每一个女子对他似乎都是这样的感情,为了那金灿灿的帝王宝座和它所代表的权势。
可是。。。。。
可是为什么此时还是会感到这样深重入骨的疼痛呢?不仅是身体心里面比身体更痛。。。。
不知道过了多久,苏谧甚至怀疑齐泷是不是已经昏迷了过去,终于,殿门外面传来一声内监的低呼,打破了这笼罩整个大殿的让人窒息的沉寂。
“皇上,太医要为您诊脉了。要不要传进来?”是杜单福的声音。
齐泷冷冷地笑了,在这个空的大殿里面,轻飘飘的笑声格外诡异深沉。他的头颅从她的肩膀上抬起,没有看她一眼,就转向里面,用一种带着疲惫的声音说道:“你走吧。”声音冷淡然,好像在对着一个陌生人。
苏谧挣扎着下了床,如果不是身体的疼痛还是那样的明显的话,苏谧简直要以为刚刚的疯狂不过是一场梦境。
她此时的心情难以言喻地混乱,痛苦,耻辱,同情,失落,愤怒。。。。。各种各样的感情矛盾而灼热,一刻不停地交织啃噬着她的内心,让她无法忍受,她捡起刚刚被扔在地上的衣服匆匆地穿上,连告退的礼仪都同有行,就向外面踉跄走去。
走到门槛,她回头看了一眼,那惊鸿一瞥之间,隐约看见有透明的光线沿着齐泷的脸颊上划过,像是汗水又像是眼泪。
似乎是感受到苏谧的目光,他抬头偏转过去,隔断了苏谧的视线。一瞬间,这流光华彩,镶金嵌玉的宫殿,还有这曾经熟悉的人,看起来都是那样的遥远而生疏。
她转头而去,踏出了乾清宫的殿门,没有再回头,也许,对于一个骄傲的男人来说,最无用而且羞耻的感情就是同情了。
有人想看<<九重凤阙>>吗?我来贴!!!(全文并番外贴完)
52713218谈天说地
全部回帖

第九卷 莲动倾国·九重珠落 上元夜宴
在御医的精心调理之下,齐泷的身体开始慢慢的好转了。
苏谧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他,让他这样不肯认输地坚持下来,但是苏谧明白,齐泷此时越是好强,越是更快地步入死亡的深渊。
她在日常的时候竭力劝阻齐泷,但是丝毫没有效果。
临近上元节的时候,齐泷的身体恢复了不少,已经可以慢慢的起床了。
终于,他下了旨意,要在上元节的这一天,亲自大宴群臣,补上年关时候的廷宴。同时,让京城百姓期待了很久的献俘大典也要如期举行。依然是由倪源代替祭祀和接受军方的礼敬朝拜。
宫中又重新忙碌起来。
苏谧漫步走过乾清宫后面的小树林,这里原本是为了齐泷处理政事劳累的时候散心之用,所以景致打点地很是精致。尤其是树木的格局,为了在四季都能够让大齐天子看到赏心悦目的绿意,园中的各种树木间杂种植,以保证每一个季节都不会缺少绿色和花意。
身边的松柏绿意盎然,而金蕊红梅开的正盛,虽然少了春天的婉转鸟鸣声,但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依然是难得的盛景了。
苏谧百无聊赖地走了一会儿,心中却是忧心忡忡。
眼看天色已经不早了,转身出了林子。
刚走到林子边上。就看见一队手捧着红漆盒的宫侍从路上经过,见到了苏谧,连忙跪地行礼。
苏谧看着他们手中的东西,问道:“这是什么?”
“回娘娘地话,是今晚的筵席上要用的酒水,皇上交待了要仔细准备。奴才们这就奉命送过去。”领头的内监低声说道。
苏谧看着那一溜儿漆盒,里面隐隐传出美酒的香气。她点点头,又问道:“如今皇上忙完了吗?”
在她离开大殿之前,齐泷传诏群臣议事,商定今晚大典的最后细节,据说,已经长久未曾露面的燕王倪源也在其中。所以她才会干脆回避到园子里来。
“已经完了。”小太监回禀道。
“诸位大人散了没有?”苏谧继续问道。
“筵席马上就要开始了,诸位大人都已经转入前殿筵席上面就坐。。。。”小太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见远处一声呼唤。是小禄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娘娘,娘娘,筵席已经开始了,皇上正在命人传唤您呢。”
“已经开始了?既然如此。这就过去吧。”苏谧漫不经心地说道。
“啊,娘娘,您就这么过去啊?”小禄子看着苏谧的身上,忍不住在旁边提醒着说道:“娘娘,您难道不再准备一下?”
“准备什么?”苏谧回过神来。一声轻笑。
“准备好好打扮一下啊。”皇帝不急,急死太监。小禄子看着自家主子这般轻松随意的态度。只觉得自己的心里都在替她着急。
今天的苏谧一身浅色长裙,用银线绣着犹若轻烟密雾一般地柔云暗图,行走之间,素淡如水,雅致地仙游髻上,银丝盘成的拢爪上面颗颗珍珠灼烁生辉,只有发髻一侧镶嵌碧玉的珠钗与身上装饰着广袖长裙边角地几枝石青碧藤萝花纹交相辉映,给过分素净的装容增添了几分色彩。
苏谧淡淡地一笑,“这样就好。”
今晚在乾清宫举行的筵席,是按照宫中年宴的规格置备地,满殿尽皆是文武百官和皇室宗亲。
初闻齐泷让自己也参加这次筵席的时候,苏谧微微有些错愕。
这样的筵席按照常理后宫妃嫔自然是不得抛头露面。其实早在大齐建国初年,男女之妨并不像眼前这般严密,也是可以有女子参加的,但是也只有一个女子有这样的荣耀,就是母仪天下地正宫皇后。
此时,齐泷却让自己前去参加?
小禄子他们觉得这是天大的荣耀,伴随在帝王地身侧,以最正式的姿态出现在文武百官的面前,但是苏谧却不甚在意。
对于筵席的衣饰钗环,她如今不是个妃位,如果是按品大妆,走上这般的筵席反而显得太小家子气,未免底气不足,倒不如就像平常这样,简单素雅,自有一段风华。
乾清宫已经沉寂良久的大殿,终于在今晚热闹了起来。
筵席已经开始了。
手中捧着金玉盘碟的宫女来往穿行,不断将各色的珍馐美味送到殿中,窖藏多年的美酒的香气随着奉酒宫人的脚步而流淌。
玉盘珍馐,金樽清酒,果香意醇,其乐融融。
“谧儿到了,快过来吧。”大殿的中正,是高高在上的九龙鎏金御案。原本象征着天家威严的水晶珠帘被撤去了。齐泷正坐在御案之后,久病的苍白容颜显现出难得的红晕来。
听闻了齐泷的这一声轻呼,殿中端坐的诸多臣子都转过头来。
苏谧坦然自若地走入大殿,群臣看到她的身影,只觉得恍如窗外洁白的冰雪浸入了这个殿中,遍地的嵌金镶玉,流光溢彩,都在这一刻失去了颜色,只是衬地她云淡风轻,华彩无双。
她在众人诧异和震惊的目光之中漫步向前,一直走到御案的一侧。她回过头来,扫视着下方端坐的群臣。视线在经过左侧为首的那个威严挺拔的身影,和右侧为首的端整身姿的时候有片刻的停驻。
然后她嫣然一笑,满室生辉。殿中汉白玉雕栏的荧光映衬着脚下铺陈着的金砖,这权力最极致的光辉亦不能遮掩去她分毫的光彩流离。
她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坐在了九龙鎏金御案后的鸾凤织锦座垫上。
几个熟知礼仪的老臣有些坐不住了,素来只有大齐的皇后才会有这样的资格,光明正大地坐在那个位置上,而苏谧此时不过是个妃子。
但是看了看四周的官员,他们还是把反对的话语咽进了肚子里。毕竟眼下整个后宫之中就只余下苏谧一个名正言顺的妃嫔,而且如今齐泷唯一的子嗣也被抚养在她的宫中,就算齐泷此时在殿上宣布要册立她为正宫,群臣也不会感到太意外。
更何况,这些不过是微末的小事而已。甚至就算是今晚真的要册立这个女子为皇后,与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情相比,在群臣的眼中,也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今晚最重要的事情是。。。。。。。
众人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左侧最前端的那个身影。
他正怡然自得地端坐在珊瑚麒麟案之后,轮廓深刻的脸上带着淡然平和的笑容,威严的气势还是让任何看向他的人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一种压迫。他视线下垂,似乎是在看着眼前地面上绣满金线盘龙的红毯,璀璨的灯光**在他俊朗深刻的面容上,使得众人看不清楚如今权倾天下的燕王殿下的神情。但是整个大殿里面,没有一个人会认为他是在看着这张毫无用处的红毯子。
今晚的酒宴之后,就是举行的神武门的献俘祭祀大典。这是一个君王最高的荣耀,却将要由眼前的这个人来承受,公平有拟定的二月里举行的九锡。
很多臣子已经开始犹豫起自己的去路和选择了。思虑深重之下,杯中香醇的美酒也变得如同白水般淡而无味。
苏谧端坐在御案之后,她竭力保持自己的视线不要向左边看去,她生怕自己会忍不住在这个大殿之上就表露出刻骨的恨意来。
这是她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贴近倪源,贴近她刻骨铭心的仇人。从九龙鎏金御案到台下的珊瑚麒麟案不过是短短的三四步距离,只要她起身一个瞬间就能够简单地跨过,可是却让苏谧感觉到无比深远和艰难。
在御医的精心调理之下,齐泷的身体开始慢慢的好转了。
苏谧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他,让他这样不肯认输地坚持下来,但是苏谧明白,齐泷此时越是好强,越是更快地步入死亡的深渊。
她在日常的时候竭力劝阻齐泷,但是丝毫没有效果。
临近上元节的时候,齐泷的身体恢复了不少,已经可以慢慢的起床了。
终于,他下了旨意,要在上元节的这一天,亲自大宴群臣,补上年关时候的廷宴。同时,让京城百姓期待了很久的献俘大典也要如期举行。依然是由倪源代替祭祀和接受军方的礼敬朝拜。
宫中又重新忙碌起来。
苏谧漫步走过乾清宫后面的小树林,这里原本是为了齐泷处理政事劳累的时候散心之用,所以景致打点地很是精致。尤其是树木的格局,为了在四季都能够让大齐天子看到赏心悦目的绿意,园中的各种树木间杂种植,以保证每一个季节都不会缺少绿色和花意。
身边的松柏绿意盎然,而金蕊红梅开的正盛,虽然少了春天的婉转鸟鸣声,但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依然是难得的盛景了。
苏谧百无聊赖地走了一会儿,心中却是忧心忡忡。
眼看天色已经不早了,转身出了林子。
刚走到林子边上。就看见一队手捧着红漆盒的宫侍从路上经过,见到了苏谧,连忙跪地行礼。
苏谧看着他们手中的东西,问道:“这是什么?”
“回娘娘地话,是今晚的筵席上要用的酒水,皇上交待了要仔细准备。奴才们这就奉命送过去。”领头的内监低声说道。
苏谧看着那一溜儿漆盒,里面隐隐传出美酒的香气。她点点头,又问道:“如今皇上忙完了吗?”
在她离开大殿之前,齐泷传诏群臣议事,商定今晚大典的最后细节,据说,已经长久未曾露面的燕王倪源也在其中。所以她才会干脆回避到园子里来。
“已经完了。”小太监回禀道。
“诸位大人散了没有?”苏谧继续问道。
“筵席马上就要开始了,诸位大人都已经转入前殿筵席上面就坐。。。。”小太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见远处一声呼唤。是小禄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娘娘,娘娘,筵席已经开始了,皇上正在命人传唤您呢。”
“已经开始了?既然如此。这就过去吧。”苏谧漫不经心地说道。
“啊,娘娘,您就这么过去啊?”小禄子看着苏谧的身上,忍不住在旁边提醒着说道:“娘娘,您难道不再准备一下?”
“准备什么?”苏谧回过神来。一声轻笑。
“准备好好打扮一下啊。”皇帝不急,急死太监。小禄子看着自家主子这般轻松随意的态度。只觉得自己的心里都在替她着急。
今天的苏谧一身浅色长裙,用银线绣着犹若轻烟密雾一般地柔云暗图,行走之间,素淡如水,雅致地仙游髻上,银丝盘成的拢爪上面颗颗珍珠灼烁生辉,只有发髻一侧镶嵌碧玉的珠钗与身上装饰着广袖长裙边角地几枝石青碧藤萝花纹交相辉映,给过分素净的装容增添了几分色彩。
苏谧淡淡地一笑,“这样就好。”
今晚在乾清宫举行的筵席,是按照宫中年宴的规格置备地,满殿尽皆是文武百官和皇室宗亲。
初闻齐泷让自己也参加这次筵席的时候,苏谧微微有些错愕。
这样的筵席按照常理后宫妃嫔自然是不得抛头露面。其实早在大齐建国初年,男女之妨并不像眼前这般严密,也是可以有女子参加的,但是也只有一个女子有这样的荣耀,就是母仪天下地正宫皇后。
此时,齐泷却让自己前去参加?
小禄子他们觉得这是天大的荣耀,伴随在帝王地身侧,以最正式的姿态出现在文武百官的面前,但是苏谧却不甚在意。
对于筵席的衣饰钗环,她如今不是个妃位,如果是按品大妆,走上这般的筵席反而显得太小家子气,未免底气不足,倒不如就像平常这样,简单素雅,自有一段风华。
乾清宫已经沉寂良久的大殿,终于在今晚热闹了起来。
筵席已经开始了。
手中捧着金玉盘碟的宫女来往穿行,不断将各色的珍馐美味送到殿中,窖藏多年的美酒的香气随着奉酒宫人的脚步而流淌。
玉盘珍馐,金樽清酒,果香意醇,其乐融融。
“谧儿到了,快过来吧。”大殿的中正,是高高在上的九龙鎏金御案。原本象征着天家威严的水晶珠帘被撤去了。齐泷正坐在御案之后,久病的苍白容颜显现出难得的红晕来。
听闻了齐泷的这一声轻呼,殿中端坐的诸多臣子都转过头来。
苏谧坦然自若地走入大殿,群臣看到她的身影,只觉得恍如窗外洁白的冰雪浸入了这个殿中,遍地的嵌金镶玉,流光溢彩,都在这一刻失去了颜色,只是衬地她云淡风轻,华彩无双。
她在众人诧异和震惊的目光之中漫步向前,一直走到御案的一侧。她回过头来,扫视着下方端坐的群臣。视线在经过左侧为首的那个威严挺拔的身影,和右侧为首的端整身姿的时候有片刻的停驻。
然后她嫣然一笑,满室生辉。殿中汉白玉雕栏的荧光映衬着脚下铺陈着的金砖,这权力最极致的光辉亦不能遮掩去她分毫的光彩流离。
她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坐在了九龙鎏金御案后的鸾凤织锦座垫上。
几个熟知礼仪的老臣有些坐不住了,素来只有大齐的皇后才会有这样的资格,光明正大地坐在那个位置上,而苏谧此时不过是个妃子。
但是看了看四周的官员,他们还是把反对的话语咽进了肚子里。毕竟眼下整个后宫之中就只余下苏谧一个名正言顺的妃嫔,而且如今齐泷唯一的子嗣也被抚养在她的宫中,就算齐泷此时在殿上宣布要册立她为正宫,群臣也不会感到太意外。
更何况,这些不过是微末的小事而已。甚至就算是今晚真的要册立这个女子为皇后,与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情相比,在群臣的眼中,也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今晚最重要的事情是。。。。。。。
众人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左侧最前端的那个身影。
他正怡然自得地端坐在珊瑚麒麟案之后,轮廓深刻的脸上带着淡然平和的笑容,威严的气势还是让任何看向他的人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一种压迫。他视线下垂,似乎是在看着眼前地面上绣满金线盘龙的红毯,璀璨的灯光**在他俊朗深刻的面容上,使得众人看不清楚如今权倾天下的燕王殿下的神情。但是整个大殿里面,没有一个人会认为他是在看着这张毫无用处的红毯子。
今晚的酒宴之后,就是举行的神武门的献俘祭祀大典。这是一个君王最高的荣耀,却将要由眼前的这个人来承受,公平有拟定的二月里举行的九锡。
很多臣子已经开始犹豫起自己的去路和选择了。思虑深重之下,杯中香醇的美酒也变得如同白水般淡而无味。
苏谧端坐在御案之后,她竭力保持自己的视线不要向左边看去,她生怕自己会忍不住在这个大殿之上就表露出刻骨的恨意来。
这是她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贴近倪源,贴近她刻骨铭心的仇人。从九龙鎏金御案到台下的珊瑚麒麟案不过是短短的三四步距离,只要她起身一个瞬间就能够简单地跨过,可是却让苏谧感觉到无比深远和艰难。
2008/12/30回复

第九卷 莲动倾国·九重珠落 酒尽杯冷
苏谧吃了一惊,转头看着齐泷,这是他什么时候拟的旨意?侧头一看,旁边的杜单顺也是一脸的迷惑。
“朕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动手写这些东西了。”齐泷笑了起来:“谧儿拿起来看看吧。说不定你会高兴呢。”
苏谧在齐泷的示意下,满心疑惑地拿起了那卷金色的绢缎。
展开一看,果然是齐泷的笔迹,记得以前陪伴在他身边的时候时常见他这一手俊逸的字体。此时,可是因为长久的病弱,原本稳重的字体也透着些微的虚幻。
苏谧沿着绢布看下去,眼睛瞬间睁大了。
册立皇后?!
“这个。。。。。皇了?”苏谧失措地抬起头来,齐泷怎么会在这种时候忽然拟下这样的旨意呢?要册立自己为皇后?因为过于惊异,苏谧的心里反而觉得这首旨意有些好笑志来。
虽然她现在是大齐的后宫之中唯一的妃嫔了,虽然现在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齐龙已经有半只脚踏进棺材了,虽然今晚她堂而皇之地坐在皇后才有资格入座的位置上的时候,满朝的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敢提出反对的意见。但是这并不表示,她可以仅难凭借着这样的一道旨意就简单顺利地登上后座,尤其是在那个座位对她来说本身并没有太高的吸引力的时候。
“谧儿不高兴吗?”齐泷不咸不淡的问道。眼神却没有看着苏谧,而是投向窗外的夜空。
“没有。臣妾很高兴,只是臣妾知道,不应该领受这样的荣耀。”苏谧连忙说道:“等到皇上康复了,自然会有各家的贵侯淑女进宫服侍,到时候,再为皇上挑选合适地人材不是更好吗?”
“人材?哪里还有人能够比得上谧儿呢?”齐泷忽然笑道。
“臣妾谢皇上的厚受,铭感五内。只是臣妾出身微薄,怎么敢贸然领受这样的恩典呢?只怕朝中的诸位大人们也会。。。。。”
“不用说了。”齐泷笑了笑,转过头来看着苏谧。淡淡地说道:“而且朕保证,他们不会有意见的。”
苏谧怔了怔。不会有意见?这是什么意思?那些守旧的老臣们就算明知道只是个形式,也势必会上表反对一番地吧?
还没有等她再说话。齐泷已经从她的手中将金色地绢缎抽出,卷起,重新放回了金盘,对着旁边的杜单顺说道:“等到明天地时候,就交由礼部的官叫昭告天下。”
杜单顺恭顺地低头应诺。
苏谧暗暗轻叹了一声。齐泷此举不过是让波澜横生的朝政再添上一笔混乱的色彩而己。只是在关于朝政大权,军方部署的交错分割面前,自己这一个小小的皇后虚名想必并不会让诸位大臣烦恼很久地,尤其是眼下齐泷的身体已经。。。。。。
这么想着。苏谧只好笑道:“臣妾谢过皇上的隆恩了。”
躺倒在软榻上,齐泷似乎倦意上来,眼睛也不自觉地闭上了,轻声说道:“过一会儿叫醒朕,朕和你一起去看烟花。。。。”
苏谧轻轻地应了一声,为他搭上一件薄毯子,转身出了寝殿。
苏谧正坐在小偏堂里翻看一卷册子,这是几个照料齐泷的御医拟定地接下来几天即将安排的汤药治疗。却忽然听见前殿隐隐传来一阵喧哗。
苏谧望向殿门口,不一会儿。小禄子惊惶地跑了进来:“娘娘,娘娘。。。娘娘。”
“怎么了?”苏谧问道。
“是燕王殿下刚刚旧病复发,昏倒在偏殿了。”进了寝殿,看了四周的宫人一眼,他的声音随即压得低了。
“什么?!”苏谧吃了一惊。
倪源昏倒了!
她看了看身边的更漏,正是亥时末。
马上就要是神武门的献俘祭祀大典了,倪源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昏倒。
难道说他的旧伤恰巧在这个时候,。。。。。她的心里实在是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运气。
“听说燕王殿下是在酒宴快要结束地时候出地事,连豫亲王都吓了一跳。”小禄子说道。
“现在怎么样了?”苏谧急欲知道接下来最关键的事情。
“不知道,人已经被扶到了偏殿。看到有人前去太医院传唤太医了,奴才就跑了回来。”小禄子说道。
苏谧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
“再去打听!”她冲着小禄子喝道。
小禄子依言跑了出去,苏谧无力地坐倒在椅子上。
这是怎样的变故啊?
她只觉得自己的思绪难以转动了,前几天听到御医诊治的结果不是明明说了,倪源的伤势并没有他们所希望的那样严重吗?只要休养一段时间就可以痊愈。
被派去诊治的医师其中就有齐皓的心腹,不可能出现错误,也不可能撒谎,此时怎么会又忽然病情恶化了呢?
如果倪源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苏谧摇了摇头,抛开这个不切实际的纪想,倪源的武功盖世,只要不是立即致命的伤势,都可以凭借他本身的内力疗伤,逐步痊愈的。
不过,眼下这场病,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他们所求的不多,只要能够暂且让倪源无法登上神武门的城楼即可,只要无法出现在今晚的大典上即可。
如果倪源无法代替齐泷主持这场盛大的典礼,那么会由谁来。。。。
苏谧忍不住抬头看向前殿,就只有豫亲王了,难道这是他的阴谋,是他在不知不觉间暗中害了倪源。
随即苏谧否定了这样的想法,齐皓如果真的办成了这件事,他根本没有必要隐瞒自己,而且,如果齐皓有能力使得倪源的伤势恶化的话,他早就直接要了倪源的性命了,何必这样麻烦。
上一次齐皓还向她抱怨说倪源的身边防卫的滴水漏。。。。。。。。。
苏谧心绪烦乱地想着,忽然,殿门被人猛地推开。
外面的寒风夹杂着雪花呼啸着扑进来,在漫天的雪花之中,一个人影飞快地冲了进来。
苏谧吃惊的表情还没有来得及传递到脸上,她的胳膊就被人牢牢地抓住了。
是倪廷宣!自从前去赐死失贞妃嫔时候的那场雪中失态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她只知道他也在这个深宫里,也在这个延绵不绝的亭台楼阁之间,但是她没有料到他竟然会如此突兀地出现在她的面前,尤其此时,他的脸上满是她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慌乱和惊恐。
“救救他,只有你能够救他了。”倪廷宣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就像是即将溺水的人死死地抓住最后一段浮木。
帝王的寝宫之中,夜半的时分,侍卫冲进来这样失礼地面见妃嫔,苏谧的视线余光能够看到周围侍立的宫人们已经惊异地睁大了眼睛。
苏谧回头看着他,看着他满是恐惧和慌乱的眼神,难道。。。。。苏谧的心中涌出自己也不敢置信的想法。
如果倪源的情况不是出人意料的危机,行事沉稳的他是绝对不会这样惊惶失措地公然违背礼制前来寻找自己的。
苏谧脑中还没有反应过来,倪廷宣已经拉着她向门外走去。
周围的宫人满脸呆滞地看着苏谧就这样被他拉着走出了殿堂。倪廷宣迫人的气势让他们不敢上前阻挡,甚至说不出一句阻止的话语来。
苏谧被他有力的手腕拉住,踉跄地跟着他出了宫殿,沿着回廊向着偏殿走去。
偏殿黑沉沉的门槛像是一张择人而噬的巨口,苏谧的心中升起不敢面对的恐惧,可是握住她的手腕的那只手坚定而有力,让她无从挣扎。
苏谧吃了一惊,转头看着齐泷,这是他什么时候拟的旨意?侧头一看,旁边的杜单顺也是一脸的迷惑。
“朕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动手写这些东西了。”齐泷笑了起来:“谧儿拿起来看看吧。说不定你会高兴呢。”
苏谧在齐泷的示意下,满心疑惑地拿起了那卷金色的绢缎。
展开一看,果然是齐泷的笔迹,记得以前陪伴在他身边的时候时常见他这一手俊逸的字体。此时,可是因为长久的病弱,原本稳重的字体也透着些微的虚幻。
苏谧沿着绢布看下去,眼睛瞬间睁大了。
册立皇后?!
“这个。。。。。皇了?”苏谧失措地抬起头来,齐泷怎么会在这种时候忽然拟下这样的旨意呢?要册立自己为皇后?因为过于惊异,苏谧的心里反而觉得这首旨意有些好笑志来。
虽然她现在是大齐的后宫之中唯一的妃嫔了,虽然现在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齐龙已经有半只脚踏进棺材了,虽然今晚她堂而皇之地坐在皇后才有资格入座的位置上的时候,满朝的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敢提出反对的意见。但是这并不表示,她可以仅难凭借着这样的一道旨意就简单顺利地登上后座,尤其是在那个座位对她来说本身并没有太高的吸引力的时候。
“谧儿不高兴吗?”齐泷不咸不淡的问道。眼神却没有看着苏谧,而是投向窗外的夜空。
“没有。臣妾很高兴,只是臣妾知道,不应该领受这样的荣耀。”苏谧连忙说道:“等到皇上康复了,自然会有各家的贵侯淑女进宫服侍,到时候,再为皇上挑选合适地人材不是更好吗?”
“人材?哪里还有人能够比得上谧儿呢?”齐泷忽然笑道。
“臣妾谢皇上的厚受,铭感五内。只是臣妾出身微薄,怎么敢贸然领受这样的恩典呢?只怕朝中的诸位大人们也会。。。。。”
“不用说了。”齐泷笑了笑,转过头来看着苏谧。淡淡地说道:“而且朕保证,他们不会有意见的。”
苏谧怔了怔。不会有意见?这是什么意思?那些守旧的老臣们就算明知道只是个形式,也势必会上表反对一番地吧?
还没有等她再说话。齐泷已经从她的手中将金色地绢缎抽出,卷起,重新放回了金盘,对着旁边的杜单顺说道:“等到明天地时候,就交由礼部的官叫昭告天下。”
杜单顺恭顺地低头应诺。
苏谧暗暗轻叹了一声。齐泷此举不过是让波澜横生的朝政再添上一笔混乱的色彩而己。只是在关于朝政大权,军方部署的交错分割面前,自己这一个小小的皇后虚名想必并不会让诸位大臣烦恼很久地,尤其是眼下齐泷的身体已经。。。。。。
这么想着。苏谧只好笑道:“臣妾谢过皇上的隆恩了。”
躺倒在软榻上,齐泷似乎倦意上来,眼睛也不自觉地闭上了,轻声说道:“过一会儿叫醒朕,朕和你一起去看烟花。。。。”
苏谧轻轻地应了一声,为他搭上一件薄毯子,转身出了寝殿。
苏谧正坐在小偏堂里翻看一卷册子,这是几个照料齐泷的御医拟定地接下来几天即将安排的汤药治疗。却忽然听见前殿隐隐传来一阵喧哗。
苏谧望向殿门口,不一会儿。小禄子惊惶地跑了进来:“娘娘,娘娘。。。娘娘。”
“怎么了?”苏谧问道。
“是燕王殿下刚刚旧病复发,昏倒在偏殿了。”进了寝殿,看了四周的宫人一眼,他的声音随即压得低了。
“什么?!”苏谧吃了一惊。
倪源昏倒了!
她看了看身边的更漏,正是亥时末。
马上就要是神武门的献俘祭祀大典了,倪源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昏倒。
难道说他的旧伤恰巧在这个时候,。。。。。她的心里实在是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运气。
“听说燕王殿下是在酒宴快要结束地时候出地事,连豫亲王都吓了一跳。”小禄子说道。
“现在怎么样了?”苏谧急欲知道接下来最关键的事情。
“不知道,人已经被扶到了偏殿。看到有人前去太医院传唤太医了,奴才就跑了回来。”小禄子说道。
苏谧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
“再去打听!”她冲着小禄子喝道。
小禄子依言跑了出去,苏谧无力地坐倒在椅子上。
这是怎样的变故啊?
她只觉得自己的思绪难以转动了,前几天听到御医诊治的结果不是明明说了,倪源的伤势并没有他们所希望的那样严重吗?只要休养一段时间就可以痊愈。
被派去诊治的医师其中就有齐皓的心腹,不可能出现错误,也不可能撒谎,此时怎么会又忽然病情恶化了呢?
如果倪源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苏谧摇了摇头,抛开这个不切实际的纪想,倪源的武功盖世,只要不是立即致命的伤势,都可以凭借他本身的内力疗伤,逐步痊愈的。
不过,眼下这场病,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他们所求的不多,只要能够暂且让倪源无法登上神武门的城楼即可,只要无法出现在今晚的大典上即可。
如果倪源无法代替齐泷主持这场盛大的典礼,那么会由谁来。。。。
苏谧忍不住抬头看向前殿,就只有豫亲王了,难道这是他的阴谋,是他在不知不觉间暗中害了倪源。
随即苏谧否定了这样的想法,齐皓如果真的办成了这件事,他根本没有必要隐瞒自己,而且,如果齐皓有能力使得倪源的伤势恶化的话,他早就直接要了倪源的性命了,何必这样麻烦。
上一次齐皓还向她抱怨说倪源的身边防卫的滴水漏。。。。。。。。。
苏谧心绪烦乱地想着,忽然,殿门被人猛地推开。
外面的寒风夹杂着雪花呼啸着扑进来,在漫天的雪花之中,一个人影飞快地冲了进来。
苏谧吃惊的表情还没有来得及传递到脸上,她的胳膊就被人牢牢地抓住了。
是倪廷宣!自从前去赐死失贞妃嫔时候的那场雪中失态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她只知道他也在这个深宫里,也在这个延绵不绝的亭台楼阁之间,但是她没有料到他竟然会如此突兀地出现在她的面前,尤其此时,他的脸上满是她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慌乱和惊恐。
“救救他,只有你能够救他了。”倪廷宣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就像是即将溺水的人死死地抓住最后一段浮木。
帝王的寝宫之中,夜半的时分,侍卫冲进来这样失礼地面见妃嫔,苏谧的视线余光能够看到周围侍立的宫人们已经惊异地睁大了眼睛。
苏谧回头看着他,看着他满是恐惧和慌乱的眼神,难道。。。。。苏谧的心中涌出自己也不敢置信的想法。
如果倪源的情况不是出人意料的危机,行事沉稳的他是绝对不会这样惊惶失措地公然违背礼制前来寻找自己的。
苏谧脑中还没有反应过来,倪廷宣已经拉着她向门外走去。
周围的宫人满脸呆滞地看着苏谧就这样被他拉着走出了殿堂。倪廷宣迫人的气势让他们不敢上前阻挡,甚至说不出一句阻止的话语来。
苏谧被他有力的手腕拉住,踉跄地跟着他出了宫殿,沿着回廊向着偏殿走去。
偏殿黑沉沉的门槛像是一张择人而噬的巨口,苏谧的心中升起不敢面对的恐惧,可是握住她的手腕的那只手坚定而有力,让她无从挣扎。
2008/12/30回复

第九卷 莲动倾国·九重珠落 江山如画
迷蒙之中,有明朗的光线从边角上射入她的眼中,让原本柔弱的眼睛生疼志来。
苏谧觉得自己仿佛闻到了栀子花的香气,那清香像是冰雪珠玉相互撞击的余韵,悠远绵长,又像是童年时候义父在自己耳边不厌其烦的叮嘱,温馨平和。
耳边似乎又有遥远的钟声传来,悲怆沉痛,让她辗转反侧,难以安眠。
她勉强睁开眼睛,然后就看到了熟悉的连睡梦之中都会出现的幔帐。
采薇宫的寝殿依然是旧日的模样。
停顿了片刻,她感觉到力量逐渐恢复到四肢百骸之中,虽然身体依然酸痛难当。
这时候,一声惊喜难抑的欢呼在她的身边响起:“娘娘,娘娘,您醒了?!”
是觅青熟悉的声音,她欢欣激动的声音传递到外面。紧接着,似乎整个宫廷都欢腾起来。
吵杂的声音连绵不断地传入耳中。她转过头,首先就看到了陈冽充满狂喜之色的眼神,他呆呆地望着自己,仿佛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了别的存在。
而后面是小禄子,还有觅青他们,再往后,是无数的宫人,太医。。。脸上都满是喜悦和欣慰。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一切都是怎么了?
记忆如同汹涌的潮水,逐渐漫上来,敲击拍打着她的心脏,她回忆起神武门城楼上那绝望无助的蓝色幽香,回忆起乾清宫侧殿里如梦呓般的轻声低语。回忆起深远无尽地天幕上盛放至荼蘼的烟花,回忆起他留在她心中那冰冷绝望地眼神。
是太多的伤痛让她无意识地想要躲避入沉睡的深渊之中。是太多的疲倦迫使她无意识地想要永远地躲避下去,可是现实却让她一次次醒来。
她疲倦的又一次闭上了眼睛,声音却毫无阻隔地传递进入了她的耳中。
“娘娘,”觅青顾不上抹去脸上的泪痕,边哭边笑地说道:“娘娘,您已经昏昏沉沉了快两个月了。刚刚慕将军他们还前来询问呢。。。。”
伴随着远处传来的毫无停歇的钟声,觅青不停地说着话语带上了一种沉闷地音调。
两个月了!
她的脑中只盘旋着这句话,其余的语言都像是过耳的清风般烟消云散,不留一丝地痕迹。
原来自己已经沉睡了这样长久的时间了。
她的心脏已经碎裂成无数片,却无法有一滴眼泪流下来。
她一生爱过地两个人。一个她连最后的一面都无法见到,而另一个,她却是再也无法去见任何一面。
恍惚之间,她的仇人已经远离了这个尘世,而她的亲人也都已经远逝。她所有的爱情与仇恨,在死神巨大的镰刀面前都嘎然而止。
远处传来遥遥的钟声,长短相间,连绵不绝。
“那是皇上入殓之后,准备大殡的钟声,已经是第七天了。”看到苏谧遥望着窗外,觅青解释道。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她终于出声问道,一边挣扎着想要从床上起来。
有一双手扶住她无力的身体,然后将她从床上抱起来。
她扬起头,就看见了陈冽关切地眼神。他抱着她向殿门处走去。
走出殿门,映入她眼中的是一片望不到头的白色,带着冬日的寒冷和萧瑟,在漫天飞舞盘旋。
“这些天以来,你一直昏昏沉沉,时好时坏,整个宫里地人都着急地不得了。在这两个月里面,朝中的各部官员已经吵得昏了头,全靠着慕将军和燕王世子在支撑大局。”陈冽在她的耳边轻声说道。他的语调里,有难以掩饰的自责,为什么最关键的时刻,他总是会机缘巧合地离开她的身边呢,当在东来楼与葛先生商议下一步动作的他听到了这个惊天动地的剧变的时候,他自责懊悔地难以形容。
伴随着他的话语,苏谧回忆起这朦胧混沌的两个月,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并没有完全昏迷,只是不断的疲倦让她似睡非睡,让她迷茫失措。在昏昏沉沉之中,外界的信息还是毫无保留地传递入她的心中。
她隐约看到过有无数的眼神望着自己,或者关切,或者灼热,或者急躁,或者。。。。
她隐约听见过有白胡子的太医们聚集在她的床前,焦急地商议争执着什么,听见有礼部的官员侍奉在床榻前,小声询问着病情的进展,商议着如何在她不在的时候举行各种事务。听见慕轻涵在床榻边上向觅青交待着什么,语调焦急而关切。。。。
她还感受到那个她依然熟悉的身影跪在她的床前,隔着半透明的锦绣屏风,她依旧清朗温润的声音传进来“臣。。。。边关。。。马革裹尸。。。。永不踏足京城一步。。。。”
她想要喊叫出声,想要挣扎着起身,可是她却失去了全部的力量,失去了所有的决心,她甚至提不起勇气去直视他一眼。
她只能够不断的安慰自己,欺骗自己,只有再一次陷入昏睡之中,逼迫自己以为那些消息在她死水一样的心田里激不起丝毫的波澜。
直到今日。
“参见太后!”
“参见太后!”
“。。。。。”
太后?!
苏谧飘摇的思绪被这一连串恭谨的呼唤声打断了。
她禁不住茫然地转过头,回神看向四周,原本陈冽抱着她,已经走到了采薇宫外。
无数的宫人低伏下身子,恭敬地跪了下来。宫女,侍卫,内监,林林总总,跪满了苏谧放眼所及的一切地方。
如同占据了她全部视线的漫天满地地洁白一样。
在洁白的底色之下,这些身影看上去也虚无缥缈起来。
在苏谧一切都无未来得及作出所应地时候,在她昏昏沉沉地逃避在病榻上的两个月里面,后世的历史已经成为定局。
九五至尊的齐泷,豫亲王齐皓,还有燕王倪源,大齐最坚强的三个顶梁柱在一个寒冬的夜晚同时崩榻,让刚刚经历了一次新生的大齐政权再一次陷入了近乎崩溃的边缘。
齐泷留下的唯一一道遗诏,就是册封苏谧为正宫皇后地诏令。
好在同时,她还为这个刚刚脱离了战火肆虐,恢复和平的天下留下了一个皇子。
在慕轻涵和燕王世子倪廷宣的共同支持之下,拥戴年仅三岁的小皇子登基继位,尊尚且在昏迷之中地莲妃苏谧为太后。
“二小姐,一切已经结束,马上就要重新开始了。”陈冽清朗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她回过头去,看着陈冽平静坚定地视线。
是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这个新生的朝廷有大多的事情需要忙碌,首先需要操办的就是齐泷的葬礼,接下来是小皇子的登基继位,再接下来。。。。
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们忙碌,需要他们殚精竭虑,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去为过去的时刻而悲伤。整个大齐地文武百官们,整个大齐的子民们,他们都沉浸在这个崭新的开始里,沉浸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未来里。
过去地一切都已经过去,这个天下在二百年的战乱之后恢复了统一与和平,新的秩序和新的朝代都已经到来。
“赶快好起来吧。”陈冽在她的耳边轻声说道:“为了你自己。也为了你肚子里的孩子。”
孩子?
孩子!
苏谧的思绪瞬间停上转动了,她费尽全部的力气才逐渐地消化了这个词语的意义。
“御医已经诊断出来,你已经有快三个月的身孕了。”陈冽轻声解释道。
苏谧的思绪立刻回到了那个狂乱的夜晚,那个绝望无助的大齐帝王。
。。。。。
她正处在恍惚迷蒙的回忆之中,却听到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孩子的哭喊声,她茫然失措的因过头去。
原来,在身后,是觅青抱着刚刚满三岁的小皇子走了上来。
“娘娘,如今君臣已经议定,请皇止殿下登基。”她看着苏谧,眼中含着隐隐的泪水,脸上去是满怀希翼的笑容,说道:“还在等待着娘娘为皇子赐个名字呢。”
名字。。。。。。。
登基。。。。。。
苏谧的思绪终于恢复了日常的感觉,迷茫之中,她看向四周。
时间已经是三月份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原来刚刚占据了她全部视线的凄冷的白色不过是告丧使用的白幡,漫天飘散在雪花不过是飘洒的纸钱。
原来,宫中的各处花园都绽入出点点嫩绿鹅黄,在这层层的白色之下,隐隐地探出头来,茁壮地倔强地坚持着向上攀爬。
她原来以为,这深深楼阁,重重飞檐,永远看不见终结,她原本以为,这样漫长的寒冬,不断持续的雪花,永远也看不见尽头。
可是一切还是过去了,所有的爱恋与仇恨,所有的繁华与寂灭,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离她远去。
春天已经到来,在她不知不觉的时候。
旧的格局已经过去,新的时刻到来了,一个崭新的天下,一个崭新的大齐屹立于万千子民的面前,一个属于天下百姓的时代到来了。
她终于轻声笑了。
原来,真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了,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了。
太后。。。
二十一岁的太后。。。。。。。
有谁知道,她才只有二十一岁啊!
她将头埋进陈冽的胸口,像是在汲取最后的一线温暖,没有人看见。她那一瞬间地表情,也没有人看见,在她离开后,他的衣襟上留下地那一点小小的水泽。
所有的人都只看见,她扬起头来,语调平静,目光坚强,她说道:“放我下来吧,以后的路,我要自己走了。”
天边泛起一道微光。
在她的脚边,枝头上晶莹的露珠折射着清晨的朝阳。在刚刚发出的嫩绿的叶子上轻轻地颤抖着,摇摇欲坠。下面新开的小花洁白粉嫩,一阵风吹过,露珠坠了下去。掉在了花蕊之中。花朵不堪重负,歪斜了身子,水滴溢出,宛如一滴珠泪,从柔嫩地花瓣上滑过,落地无声。
附:
齐史载:齐成帝天统三年正月十五日,辽人余孽潜伏宫中,于中无节夜宴之上以剧毒暗害大齐重臣,燕王倪源,及豫亲王齐皓尽皆亡于辽人之手。
失忠于良爱将,成帝悲恸莫名,吐血而崩。
。。。。。。。
四月一日。成帝梓宫出神武门,安葬于城西承陵。谥号为“成”。
在他短暂的一生里面,终究是成功地终结了这个持续二百余年的乱世,使天下回归统一,但是他这一生,究竟是成,还是不成?成就的究竟是什么,又究竟是成就了谁?只有留待后人评说了。
四月末,豫亲王及燕王葬仪相继完成,镇武将军慕轻涵及燕王世子倪廷宣会同诸位朝臣共同拥戴皇子齐伊登基继位,改年号为景延。
五月十二日登基大典上,诸臣皆上表奏贺,唯燕王世子倪廷宣上表求去燕王封号,自请前往居禹关镇守。
后当庭允之,改封燕国公,受平虏将军,领居禹关主将。
此后其一生守卫边疆,未再踏足关内一步。
。。。。。。。。。。
新帝年仅三岁,孝贞太后苏谧临朝摄政。
。。。。。。
景延元年九月九日,天有异像,孝贞太后于采薇宫诞下成帝遗腹子,取名为昭。
。。。。。。。。
天下既定,大齐兴,四海平,太后总领朝政,处事宽和勤俭,纠之以典刑,明之以礼乐,爱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励精图治,除旧之敝,又在四海招贤纳士,不记出身,不教过往,天下布衣士子争先投效。旧卫士子葛澄明等相继入朝为官。
十余年后,德布天下,四海升平,垂髫之儿,皆知礼让;戴白之老,不识兵戈。虏不敢乘月犯边,士不敢弯弓报怨。
。。。。。。。。
景延帝幼年时候遭逢辽国破城,被辽人所害,身负重创,虽经太医救治,旧病难除,终于于景延九年驾崩于乾清宫。
之后群臣拥戴太后嫡子齐昭继位,改元永昌,即为后世齐文帝。
。。。。。
永昌七年正月,辽人进犯边关,平虏将军倪廷宣率军出击,大败辽军于居禹关下,自身却中伏身死,倪家一脉就此断绝。
临终前,留下遗表将封地墉州归还于朝廷。
从此,天下九州归一。
。。。。。。。
四月,永昌帝大婚,以兵部尚书慕轻涵女慕紫陌为后。
五月,太后归政于永昌帝,离宫前往城郊丹枫山寒山寺归隐,为国祈福。
任永昌帝苦苦挽留亦不改去意。
一路轻车简行,至寒山寺,将随行宫人尽皆遣回,身边不过余贴身二三人而已。
纯简守拙,天下称贤。
。。。。。。
其后永昌帝上承景延之风,下开永昌盛世,广开科举,勤躬朝政,劝农归田,还富于民。
主政五十余年,天下太平,史称“永昌之治。”
迷蒙之中,有明朗的光线从边角上射入她的眼中,让原本柔弱的眼睛生疼志来。
苏谧觉得自己仿佛闻到了栀子花的香气,那清香像是冰雪珠玉相互撞击的余韵,悠远绵长,又像是童年时候义父在自己耳边不厌其烦的叮嘱,温馨平和。
耳边似乎又有遥远的钟声传来,悲怆沉痛,让她辗转反侧,难以安眠。
她勉强睁开眼睛,然后就看到了熟悉的连睡梦之中都会出现的幔帐。
采薇宫的寝殿依然是旧日的模样。
停顿了片刻,她感觉到力量逐渐恢复到四肢百骸之中,虽然身体依然酸痛难当。
这时候,一声惊喜难抑的欢呼在她的身边响起:“娘娘,娘娘,您醒了?!”
是觅青熟悉的声音,她欢欣激动的声音传递到外面。紧接着,似乎整个宫廷都欢腾起来。
吵杂的声音连绵不断地传入耳中。她转过头,首先就看到了陈冽充满狂喜之色的眼神,他呆呆地望着自己,仿佛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了别的存在。
而后面是小禄子,还有觅青他们,再往后,是无数的宫人,太医。。。脸上都满是喜悦和欣慰。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一切都是怎么了?
记忆如同汹涌的潮水,逐渐漫上来,敲击拍打着她的心脏,她回忆起神武门城楼上那绝望无助的蓝色幽香,回忆起乾清宫侧殿里如梦呓般的轻声低语。回忆起深远无尽地天幕上盛放至荼蘼的烟花,回忆起他留在她心中那冰冷绝望地眼神。
是太多的伤痛让她无意识地想要躲避入沉睡的深渊之中。是太多的疲倦迫使她无意识地想要永远地躲避下去,可是现实却让她一次次醒来。
她疲倦的又一次闭上了眼睛,声音却毫无阻隔地传递进入了她的耳中。
“娘娘,”觅青顾不上抹去脸上的泪痕,边哭边笑地说道:“娘娘,您已经昏昏沉沉了快两个月了。刚刚慕将军他们还前来询问呢。。。。”
伴随着远处传来的毫无停歇的钟声,觅青不停地说着话语带上了一种沉闷地音调。
两个月了!
她的脑中只盘旋着这句话,其余的语言都像是过耳的清风般烟消云散,不留一丝地痕迹。
原来自己已经沉睡了这样长久的时间了。
她的心脏已经碎裂成无数片,却无法有一滴眼泪流下来。
她一生爱过地两个人。一个她连最后的一面都无法见到,而另一个,她却是再也无法去见任何一面。
恍惚之间,她的仇人已经远离了这个尘世,而她的亲人也都已经远逝。她所有的爱情与仇恨,在死神巨大的镰刀面前都嘎然而止。
远处传来遥遥的钟声,长短相间,连绵不绝。
“那是皇上入殓之后,准备大殡的钟声,已经是第七天了。”看到苏谧遥望着窗外,觅青解释道。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她终于出声问道,一边挣扎着想要从床上起来。
有一双手扶住她无力的身体,然后将她从床上抱起来。
她扬起头,就看见了陈冽关切地眼神。他抱着她向殿门处走去。
走出殿门,映入她眼中的是一片望不到头的白色,带着冬日的寒冷和萧瑟,在漫天飞舞盘旋。
“这些天以来,你一直昏昏沉沉,时好时坏,整个宫里地人都着急地不得了。在这两个月里面,朝中的各部官员已经吵得昏了头,全靠着慕将军和燕王世子在支撑大局。”陈冽在她的耳边轻声说道。他的语调里,有难以掩饰的自责,为什么最关键的时刻,他总是会机缘巧合地离开她的身边呢,当在东来楼与葛先生商议下一步动作的他听到了这个惊天动地的剧变的时候,他自责懊悔地难以形容。
伴随着他的话语,苏谧回忆起这朦胧混沌的两个月,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并没有完全昏迷,只是不断的疲倦让她似睡非睡,让她迷茫失措。在昏昏沉沉之中,外界的信息还是毫无保留地传递入她的心中。
她隐约看到过有无数的眼神望着自己,或者关切,或者灼热,或者急躁,或者。。。。
她隐约听见过有白胡子的太医们聚集在她的床前,焦急地商议争执着什么,听见有礼部的官员侍奉在床榻前,小声询问着病情的进展,商议着如何在她不在的时候举行各种事务。听见慕轻涵在床榻边上向觅青交待着什么,语调焦急而关切。。。。
她还感受到那个她依然熟悉的身影跪在她的床前,隔着半透明的锦绣屏风,她依旧清朗温润的声音传进来“臣。。。。边关。。。马革裹尸。。。。永不踏足京城一步。。。。”
她想要喊叫出声,想要挣扎着起身,可是她却失去了全部的力量,失去了所有的决心,她甚至提不起勇气去直视他一眼。
她只能够不断的安慰自己,欺骗自己,只有再一次陷入昏睡之中,逼迫自己以为那些消息在她死水一样的心田里激不起丝毫的波澜。
直到今日。
“参见太后!”
“参见太后!”
“。。。。。”
太后?!
苏谧飘摇的思绪被这一连串恭谨的呼唤声打断了。
她禁不住茫然地转过头,回神看向四周,原本陈冽抱着她,已经走到了采薇宫外。
无数的宫人低伏下身子,恭敬地跪了下来。宫女,侍卫,内监,林林总总,跪满了苏谧放眼所及的一切地方。
如同占据了她全部视线的漫天满地地洁白一样。
在洁白的底色之下,这些身影看上去也虚无缥缈起来。
在苏谧一切都无未来得及作出所应地时候,在她昏昏沉沉地逃避在病榻上的两个月里面,后世的历史已经成为定局。
九五至尊的齐泷,豫亲王齐皓,还有燕王倪源,大齐最坚强的三个顶梁柱在一个寒冬的夜晚同时崩榻,让刚刚经历了一次新生的大齐政权再一次陷入了近乎崩溃的边缘。
齐泷留下的唯一一道遗诏,就是册封苏谧为正宫皇后地诏令。
好在同时,她还为这个刚刚脱离了战火肆虐,恢复和平的天下留下了一个皇子。
在慕轻涵和燕王世子倪廷宣的共同支持之下,拥戴年仅三岁的小皇子登基继位,尊尚且在昏迷之中地莲妃苏谧为太后。
“二小姐,一切已经结束,马上就要重新开始了。”陈冽清朗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她回过头去,看着陈冽平静坚定地视线。
是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这个新生的朝廷有大多的事情需要忙碌,首先需要操办的就是齐泷的葬礼,接下来是小皇子的登基继位,再接下来。。。。
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们忙碌,需要他们殚精竭虑,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去为过去的时刻而悲伤。整个大齐地文武百官们,整个大齐的子民们,他们都沉浸在这个崭新的开始里,沉浸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未来里。
过去地一切都已经过去,这个天下在二百年的战乱之后恢复了统一与和平,新的秩序和新的朝代都已经到来。
“赶快好起来吧。”陈冽在她的耳边轻声说道:“为了你自己。也为了你肚子里的孩子。”
孩子?
孩子!
苏谧的思绪瞬间停上转动了,她费尽全部的力气才逐渐地消化了这个词语的意义。
“御医已经诊断出来,你已经有快三个月的身孕了。”陈冽轻声解释道。
苏谧的思绪立刻回到了那个狂乱的夜晚,那个绝望无助的大齐帝王。
。。。。。
她正处在恍惚迷蒙的回忆之中,却听到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孩子的哭喊声,她茫然失措的因过头去。
原来,在身后,是觅青抱着刚刚满三岁的小皇子走了上来。
“娘娘,如今君臣已经议定,请皇止殿下登基。”她看着苏谧,眼中含着隐隐的泪水,脸上去是满怀希翼的笑容,说道:“还在等待着娘娘为皇子赐个名字呢。”
名字。。。。。。。
登基。。。。。。
苏谧的思绪终于恢复了日常的感觉,迷茫之中,她看向四周。
时间已经是三月份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原来刚刚占据了她全部视线的凄冷的白色不过是告丧使用的白幡,漫天飘散在雪花不过是飘洒的纸钱。
原来,宫中的各处花园都绽入出点点嫩绿鹅黄,在这层层的白色之下,隐隐地探出头来,茁壮地倔强地坚持着向上攀爬。
她原来以为,这深深楼阁,重重飞檐,永远看不见终结,她原本以为,这样漫长的寒冬,不断持续的雪花,永远也看不见尽头。
可是一切还是过去了,所有的爱恋与仇恨,所有的繁华与寂灭,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离她远去。
春天已经到来,在她不知不觉的时候。
旧的格局已经过去,新的时刻到来了,一个崭新的天下,一个崭新的大齐屹立于万千子民的面前,一个属于天下百姓的时代到来了。
她终于轻声笑了。
原来,真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了,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了。
太后。。。
二十一岁的太后。。。。。。。
有谁知道,她才只有二十一岁啊!
她将头埋进陈冽的胸口,像是在汲取最后的一线温暖,没有人看见。她那一瞬间地表情,也没有人看见,在她离开后,他的衣襟上留下地那一点小小的水泽。
所有的人都只看见,她扬起头来,语调平静,目光坚强,她说道:“放我下来吧,以后的路,我要自己走了。”
天边泛起一道微光。
在她的脚边,枝头上晶莹的露珠折射着清晨的朝阳。在刚刚发出的嫩绿的叶子上轻轻地颤抖着,摇摇欲坠。下面新开的小花洁白粉嫩,一阵风吹过,露珠坠了下去。掉在了花蕊之中。花朵不堪重负,歪斜了身子,水滴溢出,宛如一滴珠泪,从柔嫩地花瓣上滑过,落地无声。
附:
齐史载:齐成帝天统三年正月十五日,辽人余孽潜伏宫中,于中无节夜宴之上以剧毒暗害大齐重臣,燕王倪源,及豫亲王齐皓尽皆亡于辽人之手。
失忠于良爱将,成帝悲恸莫名,吐血而崩。
。。。。。。。
四月一日。成帝梓宫出神武门,安葬于城西承陵。谥号为“成”。
在他短暂的一生里面,终究是成功地终结了这个持续二百余年的乱世,使天下回归统一,但是他这一生,究竟是成,还是不成?成就的究竟是什么,又究竟是成就了谁?只有留待后人评说了。
四月末,豫亲王及燕王葬仪相继完成,镇武将军慕轻涵及燕王世子倪廷宣会同诸位朝臣共同拥戴皇子齐伊登基继位,改年号为景延。
五月十二日登基大典上,诸臣皆上表奏贺,唯燕王世子倪廷宣上表求去燕王封号,自请前往居禹关镇守。
后当庭允之,改封燕国公,受平虏将军,领居禹关主将。
此后其一生守卫边疆,未再踏足关内一步。
。。。。。。。。。。
新帝年仅三岁,孝贞太后苏谧临朝摄政。
。。。。。。
景延元年九月九日,天有异像,孝贞太后于采薇宫诞下成帝遗腹子,取名为昭。
。。。。。。。。
天下既定,大齐兴,四海平,太后总领朝政,处事宽和勤俭,纠之以典刑,明之以礼乐,爱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励精图治,除旧之敝,又在四海招贤纳士,不记出身,不教过往,天下布衣士子争先投效。旧卫士子葛澄明等相继入朝为官。
十余年后,德布天下,四海升平,垂髫之儿,皆知礼让;戴白之老,不识兵戈。虏不敢乘月犯边,士不敢弯弓报怨。
。。。。。。。。
景延帝幼年时候遭逢辽国破城,被辽人所害,身负重创,虽经太医救治,旧病难除,终于于景延九年驾崩于乾清宫。
之后群臣拥戴太后嫡子齐昭继位,改元永昌,即为后世齐文帝。
。。。。。
永昌七年正月,辽人进犯边关,平虏将军倪廷宣率军出击,大败辽军于居禹关下,自身却中伏身死,倪家一脉就此断绝。
临终前,留下遗表将封地墉州归还于朝廷。
从此,天下九州归一。
。。。。。。。
四月,永昌帝大婚,以兵部尚书慕轻涵女慕紫陌为后。
五月,太后归政于永昌帝,离宫前往城郊丹枫山寒山寺归隐,为国祈福。
任永昌帝苦苦挽留亦不改去意。
一路轻车简行,至寒山寺,将随行宫人尽皆遣回,身边不过余贴身二三人而已。
纯简守拙,天下称贤。
。。。。。。
其后永昌帝上承景延之风,下开永昌盛世,广开科举,勤躬朝政,劝农归田,还富于民。
主政五十余年,天下太平,史称“永昌之治。”
2008/12/30回复

第九卷 莲动倾国·九重珠落 尾声
阳春三月地天气里,柳树柔软的枝条伸展在空中,吐出嫩绿的新芽。一阵风过,枝条飘摇晃动,那点儿绿色就变得若有若无起来。正是诗中写地“轻烟渗柳色。”
一只纤纤素手从喜鹊登梅雕花地窗栏上伸出,春葱般的手指调皮地捻一根飘过窗口地柳枝。
她随意地转过脸来。那是一张满月般美丽的脸庞,比这窗外的春光更明媚,比她手中的柳枝更柔嫩。
她正坐在窗台前出神地看着院子里无限美好的春光,视线停驻地两只飞过枝头成双成对的燕子上,一只手握住一卷书,一只手无意识地揉捏着柳条,秀丽的眉宇之间,隐隐有着无限的惆怅与向往。
这时候,门口外传来一声轻呼打断了她的思绪:“小姐,小姐。”随着一声轻灵明快地呼唤。一个头上梳着双髻的小丫头蹦蹦跳跳地跑进房子。
“啊,您又在看历代后妃列传啊?”她精灵的大眼睛转到自家小姐握在手中的那一卷书上,扫了一眼翻开地那一页,忍不住问道:“又是孝贞太后啊?那么多后妃的传记。小姐为什么偏偏最喜欢看孝贞太后的呢?都几百年前地人了。”
“当然是因为孝贞太后是这几百年来最好的太后了。”小姐带着无限向往的说道:“她不仅是成帝的妃子,两代帝王的母后,而且还是一代女中豪杰。在成帝病逝之后她辅佐刚刚三岁的景帝登基继位,临朝执政,针砭利弊,革除旧病。还辅佐教养了两代帝王。她执掌朝政的十六年中,诸多的文治武勋,可以说是连天下多年男儿都比不上,做不到。”她言之凿凿地说道。“如果没有她悉心教导,齐文帝会成为名垂青史地一代明君吗?这样风华无双,高贵怡人的女子。。。。”
“可是书里面不是说孝贞太后是宫女出身吗?”丫环疑惑地问道。
“宫女出身又怎么了?”小姐立刻反驳道:“想想吧。由一个宫女,得蒙盛宠,从无衰减,一直到生下皇子。登上后位,这是多么绮丽的人生啊!”
“可是我前几天在街头的评书馆子里还听说孝贞太后是当时与成帝地哥哥豫亲王有。。。。连文帝其实都是。。。。”
“胡说八道!”听到自己的偶像被谣传,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小姐跳了起来,没有等丫环把话说完,就义正严词地训斥道:“这都是一些无聊文人瞎编乱造,诋毁人的,看看正史就知道了,有一次筵席上,成帝遇见刺客,当时还只是一个才人的孝贞太后她只身上前为皇上挡剑,才救了成帝,而且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因此而失掉的呢。这样的深情,怎么可能会和豫亲王有什么瓜葛?!”
一边说着,小姐清秀的眼眸迷蒙起来,忍不住暗暗想到,不知道将来我是不是也能够遇见一个我心甘情愿为他挡刀挨剑,至死无怨无悔的人。这样想着,她的脸禁不住热了起来。
“小姐过几天就要进宫去参加选秀了,皇上见到小姐的美貌一定会封娘娘的。”丫环看着自家小姐的神情,立刻明白了她在想些什么,拍着手调笑道。
“瞎说什么啊,贫嘴的丫头,别忘了,这次的选秀还有户部尚书李家的小姐,还有威尚侯吴家的小姐。。。你怎么肯定你家小姐一定中选呢?”听到丫环的话语,小姐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红晕,羞涩地反驳道。
“小姐最漂亮啊,那些什么吴家的,李家的小姐,哪有一个比得上小姐您啊?”丫环笑道:“等小姐入宫,皇上一定宠爱地不得了,等到再生下皇子,说不定就是皇后了。这样不就是像孝贞太后一样了吗?”
听了这句话,小姐反而沉寂下来,静默了半响,方轻声道:“如果真的能够陪伴在皇上的身边,我是不希望做孝贞太后的。”
“为什么?小姐刚刚还说最是羡慕人家。”丫环疑惑地看着她问道。
“当然是因为。。。。。。。”小姐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惆怅,她遥看着窗外的蓝天,缓缓说道:“孝贞太后后来虽然权倾天下,但是却失去了自己心爱的人,成帝英年早逝,连后天的文帝都是遗腹子。唉,她与成帝情深意重,就算她拥有了天下,心里的孤寂悲凉又有谁能够了解呢?要不然怎么会在归政于文帝之后,黯然离开京城,归隐于丹枫山呢?”
“这个奴婢也知道,据说,后来连文帝前去入山拜见的时候,都会时不时地避而不见呢。”丫环说道。
小姐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看见小姐神色郁闷起来,丫环连忙又说道:“那奴婢就祝愿小姐前面像孝贞太后那样得宠,后来嘛,就像。。。。就像文帝和明微皇后那样白头偕老。”
“打死你这个贫嘴的丫头,这些话让别人听见可怎么得了啊?”小姐被这一句话逗地开怀,却又羞恼起来,作势要打。
丫头连忙笑着求饶。
这时候,门外的一个丫环跑进来,满脸喜色地说道:“小姐,小姐,刚刚如意绣纺的人来了,还是为了入宫准备新衣服已经绣完了,奴婢刚刚看了一眼,可漂亮了!您赶快亲自去试一下吧。”
“真的?!”小姐又惊又喜地问道:“我这就过去。”
一边说着,人已经急不可耐地向着门外跑去了。
几个女孩子一拥而出。
房间里面立刻空了。
只余下那本大齐后妃史被抛在桌上,正翻到孝贞太后列传那一页。
一阵春风吹过,书页“哗哗”翻动起来,不过两三页的功夫,这篇短短的列传就被翻过去了。
只余下清风,依然不肯停歇地飘然远逝。。。。。
(全文完)
阳春三月地天气里,柳树柔软的枝条伸展在空中,吐出嫩绿的新芽。一阵风过,枝条飘摇晃动,那点儿绿色就变得若有若无起来。正是诗中写地“轻烟渗柳色。”
一只纤纤素手从喜鹊登梅雕花地窗栏上伸出,春葱般的手指调皮地捻一根飘过窗口地柳枝。
她随意地转过脸来。那是一张满月般美丽的脸庞,比这窗外的春光更明媚,比她手中的柳枝更柔嫩。
她正坐在窗台前出神地看着院子里无限美好的春光,视线停驻地两只飞过枝头成双成对的燕子上,一只手握住一卷书,一只手无意识地揉捏着柳条,秀丽的眉宇之间,隐隐有着无限的惆怅与向往。
这时候,门口外传来一声轻呼打断了她的思绪:“小姐,小姐。”随着一声轻灵明快地呼唤。一个头上梳着双髻的小丫头蹦蹦跳跳地跑进房子。
“啊,您又在看历代后妃列传啊?”她精灵的大眼睛转到自家小姐握在手中的那一卷书上,扫了一眼翻开地那一页,忍不住问道:“又是孝贞太后啊?那么多后妃的传记。小姐为什么偏偏最喜欢看孝贞太后的呢?都几百年前地人了。”
“当然是因为孝贞太后是这几百年来最好的太后了。”小姐带着无限向往的说道:“她不仅是成帝的妃子,两代帝王的母后,而且还是一代女中豪杰。在成帝病逝之后她辅佐刚刚三岁的景帝登基继位,临朝执政,针砭利弊,革除旧病。还辅佐教养了两代帝王。她执掌朝政的十六年中,诸多的文治武勋,可以说是连天下多年男儿都比不上,做不到。”她言之凿凿地说道。“如果没有她悉心教导,齐文帝会成为名垂青史地一代明君吗?这样风华无双,高贵怡人的女子。。。。”
“可是书里面不是说孝贞太后是宫女出身吗?”丫环疑惑地问道。
“宫女出身又怎么了?”小姐立刻反驳道:“想想吧。由一个宫女,得蒙盛宠,从无衰减,一直到生下皇子。登上后位,这是多么绮丽的人生啊!”
“可是我前几天在街头的评书馆子里还听说孝贞太后是当时与成帝地哥哥豫亲王有。。。。连文帝其实都是。。。。”
“胡说八道!”听到自己的偶像被谣传,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小姐跳了起来,没有等丫环把话说完,就义正严词地训斥道:“这都是一些无聊文人瞎编乱造,诋毁人的,看看正史就知道了,有一次筵席上,成帝遇见刺客,当时还只是一个才人的孝贞太后她只身上前为皇上挡剑,才救了成帝,而且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因此而失掉的呢。这样的深情,怎么可能会和豫亲王有什么瓜葛?!”
一边说着,小姐清秀的眼眸迷蒙起来,忍不住暗暗想到,不知道将来我是不是也能够遇见一个我心甘情愿为他挡刀挨剑,至死无怨无悔的人。这样想着,她的脸禁不住热了起来。
“小姐过几天就要进宫去参加选秀了,皇上见到小姐的美貌一定会封娘娘的。”丫环看着自家小姐的神情,立刻明白了她在想些什么,拍着手调笑道。
“瞎说什么啊,贫嘴的丫头,别忘了,这次的选秀还有户部尚书李家的小姐,还有威尚侯吴家的小姐。。。你怎么肯定你家小姐一定中选呢?”听到丫环的话语,小姐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红晕,羞涩地反驳道。
“小姐最漂亮啊,那些什么吴家的,李家的小姐,哪有一个比得上小姐您啊?”丫环笑道:“等小姐入宫,皇上一定宠爱地不得了,等到再生下皇子,说不定就是皇后了。这样不就是像孝贞太后一样了吗?”
听了这句话,小姐反而沉寂下来,静默了半响,方轻声道:“如果真的能够陪伴在皇上的身边,我是不希望做孝贞太后的。”
“为什么?小姐刚刚还说最是羡慕人家。”丫环疑惑地看着她问道。
“当然是因为。。。。。。。”小姐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惆怅,她遥看着窗外的蓝天,缓缓说道:“孝贞太后后来虽然权倾天下,但是却失去了自己心爱的人,成帝英年早逝,连后天的文帝都是遗腹子。唉,她与成帝情深意重,就算她拥有了天下,心里的孤寂悲凉又有谁能够了解呢?要不然怎么会在归政于文帝之后,黯然离开京城,归隐于丹枫山呢?”
“这个奴婢也知道,据说,后来连文帝前去入山拜见的时候,都会时不时地避而不见呢。”丫环说道。
小姐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看见小姐神色郁闷起来,丫环连忙又说道:“那奴婢就祝愿小姐前面像孝贞太后那样得宠,后来嘛,就像。。。。就像文帝和明微皇后那样白头偕老。”
“打死你这个贫嘴的丫头,这些话让别人听见可怎么得了啊?”小姐被这一句话逗地开怀,却又羞恼起来,作势要打。
丫头连忙笑着求饶。
这时候,门外的一个丫环跑进来,满脸喜色地说道:“小姐,小姐,刚刚如意绣纺的人来了,还是为了入宫准备新衣服已经绣完了,奴婢刚刚看了一眼,可漂亮了!您赶快亲自去试一下吧。”
“真的?!”小姐又惊又喜地问道:“我这就过去。”
一边说着,人已经急不可耐地向着门外跑去了。
几个女孩子一拥而出。
房间里面立刻空了。
只余下那本大齐后妃史被抛在桌上,正翻到孝贞太后列传那一页。
一阵春风吹过,书页“哗哗”翻动起来,不过两三页的功夫,这篇短短的列传就被翻过去了。
只余下清风,依然不肯停歇地飘然远逝。。。。。
(全文完)
2008/12/3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