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宝的幼儿园日记
467229幼儿园早教
预备篇:
宝宝在不同的环境中的性格大不相同,甚至相反,在他感受不到对方的威胁时,他热情有礼貌话多,会主动对客人说“你喝水吧”,会主动带小朋友玩自己家的玩具。在火车上或外地跟陌生人玩得很好,很见得世面的样子,见到的人都要赞“不怕生,很能说话”;而在感受到威胁(如大人开他的玩笑、小朋友不给他玩或抢他的东西)时,沉默、低头、躲避,不会制止和反抗,哪怕是比他小的朋友,他都会逃得比兔子还快。
我预计宝宝入园后可能会因为和小朋友的摩擦而难适应幼儿园生活。鉴于此,入园前几天教室开放,我带他见老师时把上述情况告诉老师。当时教室里只有两三个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玩耍,互不干涉,所以宝宝玩得很开心,而且自己取放玩具,说“玩具回家”,话多,主意也多,老师看到的是他大方老练礼貌的一面。我则再三请老师开园留意一下他的另一面,以免宝宝产生厌园心理。
2009/02/17
全部回帖
第一周第一天:
我和宝宝妈送宝宝,宝宝在家里奔跑,“走啊,去幼儿园了”,高高兴兴地去。教室里已有好多小朋友号哭,宝宝不以为然,自顾自地玩玩具,等到我和他妈妈准备告别了,他和其它小朋友一样大哭起来。
接园时,最担心的事发生了,所有小朋友都望着门口,守望自己的亲人。唯有宝宝一人低头,哪也不看。我和宝宝妈又是挥手又是大声叫他的名字,始终就他一人低着头。宝宝妈挤进去抱住宝宝,宝宝这才抬头看,目光呆滞,眼泪打转,嘴瘪一瘪,想哭,没哭。妈妈抱着他说了好几句话后,他才第一次发出声音:回家!声音嘶哑。而平时,他历来被周围的人认为:话好多,说个不停。
和老师交流,老师说,午睡时,就他一个人不睡,哭泣,是老师抱着他把他哄睡的。
出教室及园门,班主任及园长分别说:明天再来,不要哭啊!
回家后,像是变成了小大人,很讨巧很隐忍的样子,最后妈妈诱惑成功,他终于同意吃他心爱的柚子,不再制止他妈“”吃完饭再吃。
洗澡时,妈妈从宝宝嘴里套出:中午睡觉有小朋友不停挖他脚心。我们终于明白,平时会自己上床睡觉的宝宝为何不睡觉,他躲无可躲,但既不反抗制止,也不告诉老师,只能哭了。
晚上妈妈哄他睡觉,又成功从模拟游戏中得知有另外的小朋友用手挤压宝宝的胸部。
我们问小朋友们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宝宝不说话,问多了,故意说一串我们听不懂的自创儿语。我们知道,是故意的,但他不敢说出来。
宝宝吃柚子及洗澡后,基本又变成了平时那个喜欢说话、喜欢玩车的宝宝,开始唱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爸爸好,世上只有姑姑好……奶奶好爷爷好大伯好大伯娘好姐姐好……把所有的亲人都唱了进去,还不尽兴,拿起电话,打电话给爸爸:我想你了,我回家了,你几点回家?……放下电话,还不尽兴,玩手上的小车:这车是开到深圳大伯家的……
[ 本帖最后由 pp-aunt 于 2009-2-17 17:09 编辑 ]
我和宝宝妈送宝宝,宝宝在家里奔跑,“走啊,去幼儿园了”,高高兴兴地去。教室里已有好多小朋友号哭,宝宝不以为然,自顾自地玩玩具,等到我和他妈妈准备告别了,他和其它小朋友一样大哭起来。
接园时,最担心的事发生了,所有小朋友都望着门口,守望自己的亲人。唯有宝宝一人低头,哪也不看。我和宝宝妈又是挥手又是大声叫他的名字,始终就他一人低着头。宝宝妈挤进去抱住宝宝,宝宝这才抬头看,目光呆滞,眼泪打转,嘴瘪一瘪,想哭,没哭。妈妈抱着他说了好几句话后,他才第一次发出声音:回家!声音嘶哑。而平时,他历来被周围的人认为:话好多,说个不停。
和老师交流,老师说,午睡时,就他一个人不睡,哭泣,是老师抱着他把他哄睡的。
出教室及园门,班主任及园长分别说:明天再来,不要哭啊!
回家后,像是变成了小大人,很讨巧很隐忍的样子,最后妈妈诱惑成功,他终于同意吃他心爱的柚子,不再制止他妈“”吃完饭再吃。
洗澡时,妈妈从宝宝嘴里套出:中午睡觉有小朋友不停挖他脚心。我们终于明白,平时会自己上床睡觉的宝宝为何不睡觉,他躲无可躲,但既不反抗制止,也不告诉老师,只能哭了。
晚上妈妈哄他睡觉,又成功从模拟游戏中得知有另外的小朋友用手挤压宝宝的胸部。
我们问小朋友们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宝宝不说话,问多了,故意说一串我们听不懂的自创儿语。我们知道,是故意的,但他不敢说出来。
宝宝吃柚子及洗澡后,基本又变成了平时那个喜欢说话、喜欢玩车的宝宝,开始唱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爸爸好,世上只有姑姑好……奶奶好爷爷好大伯好大伯娘好姐姐好……把所有的亲人都唱了进去,还不尽兴,拿起电话,打电话给爸爸:我想你了,我回家了,你几点回家?……放下电话,还不尽兴,玩手上的小车:这车是开到深圳大伯家的……
[ 本帖最后由 pp-aunt 于 2009-2-17 17:09 编辑 ]
2009/02/17回复
小鸡囡囡:
这个姑妈挺有心的,侄儿上幼儿园,都会写日记!赞一个!
查看原文希望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因为每个宝宝的情况不一样,应对的方法也不一样,宝宝现在严重不适应,向jms讨教。
2009/02/17回复
第二天早上的情况不忍赘述。宝宝极度抵触幼儿园,先哀求后反抗,甚至从妈妈怀里挣脱出来扑向奶奶,而平时奶奶爷爷是比较严格的,父母或姑姑大伯在时,宝宝是不会要奶奶的。他现在宁愿舍弃最亲的人,希望奶奶救他。但奶奶也救不了他,从家里一直哭到幼儿园,小手一直指向相反方向,口里嚎着不要去幼儿园、去那里去那边啊……
宝宝已在几个亲人及朋友家生活过,还外出旅游过,很人很能打成一片。我知道他不是不适应新环境,而是不知如何处理和其他小朋友的摩擦。被欺负而不会求助及反抗,让他非常恐惧。
宝宝已在几个亲人及朋友家生活过,还外出旅游过,很人很能打成一片。我知道他不是不适应新环境,而是不知如何处理和其他小朋友的摩擦。被欺负而不会求助及反抗,让他非常恐惧。
2009/02/17回复
接下来几天我没有接送,宝宝妈说早上哭得越来越少,反抗越来越少,但恐惧变得越来越深。
第一周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周第一天:
我和宝妈送园,宝宝先是小声说不去。问为什么不去,答:害怕。安慰他幼儿园老师都爱宝宝(每天都这样安慰);你长大了,长大的孩子都去幼儿园……宝宝不作声,给他穿鞋,他把脚往后缩了缩,没有多余的反抗,大概知道反抗是徒劳的。路上没哭,但沉默。和上周一样沉默。在幼儿园的楼梯上碰见班主任,宝宝没像以前那样主动和人打招呼,而是用双手蒙上自己的眼睛,这是他面对害怕的人的动作反应。和宝宝告别时,宝宝终于哭了,一下子爆发成抽泣,几个老师或态度严厉或态度温和地说“不要哭”,宝宝抽泣不停但仍像士兵一样高声应答“好的!”抱他的保育员轻声说道:把眼泪擦掉吧。宝宝一抽一抽的应答“好,的!”边答话边俯身从桌子上抽出纸巾擦鼻涕眼泪。我们说再见了,只见宝宝抽泣着说不出话来仍坚持一字一顿地高声说完“妈,妈,姑,姑,再,见!”姑姑和妈妈当即眼泪就涌了上来。
回家路上,妈妈说,她宁愿宝宝能完全哭出来,不要那样压抑,免得以后影响心理。姑姑赞同:即便是大人,哭得受不了时,也不会强制自己说话。不到三岁的宝宝,在幼儿园接受的是不能哭的教育,哭得那么厉害,还要坚持表面的礼仪,这样的教育理念对不对呢?
请教一下:其他妈妈是怎样安抚痛哭及恐惧的孩子呢?我家宝宝这么恐惧幼儿园,接下来该怎么处理呢?
[ 本帖最后由 pp-aunt 于 2009-2-25 15:44 编辑 ]
第一周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周第一天:
我和宝妈送园,宝宝先是小声说不去。问为什么不去,答:害怕。安慰他幼儿园老师都爱宝宝(每天都这样安慰);你长大了,长大的孩子都去幼儿园……宝宝不作声,给他穿鞋,他把脚往后缩了缩,没有多余的反抗,大概知道反抗是徒劳的。路上没哭,但沉默。和上周一样沉默。在幼儿园的楼梯上碰见班主任,宝宝没像以前那样主动和人打招呼,而是用双手蒙上自己的眼睛,这是他面对害怕的人的动作反应。和宝宝告别时,宝宝终于哭了,一下子爆发成抽泣,几个老师或态度严厉或态度温和地说“不要哭”,宝宝抽泣不停但仍像士兵一样高声应答“好的!”抱他的保育员轻声说道:把眼泪擦掉吧。宝宝一抽一抽的应答“好,的!”边答话边俯身从桌子上抽出纸巾擦鼻涕眼泪。我们说再见了,只见宝宝抽泣着说不出话来仍坚持一字一顿地高声说完“妈,妈,姑,姑,再,见!”姑姑和妈妈当即眼泪就涌了上来。
回家路上,妈妈说,她宁愿宝宝能完全哭出来,不要那样压抑,免得以后影响心理。姑姑赞同:即便是大人,哭得受不了时,也不会强制自己说话。不到三岁的宝宝,在幼儿园接受的是不能哭的教育,哭得那么厉害,还要坚持表面的礼仪,这样的教育理念对不对呢?
请教一下:其他妈妈是怎样安抚痛哭及恐惧的孩子呢?我家宝宝这么恐惧幼儿园,接下来该怎么处理呢?
[ 本帖最后由 pp-aunt 于 2009-2-25 15:44 编辑 ]
2009/02/17回复
小朋友刚上幼儿园,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的!
刚上幼儿园,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保育员,陌生的小朋友,跟家里的一切一切都完全不同,全部都要慢慢去适应学习。
刚上幼儿园,老师保育员要照顾的小朋友很多,不可能象家里一样面面俱到的照应,小朋友会感到非常害怕,非常不习惯,但是等他慢慢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熟悉了老师,恐惧感会慢慢消失的,小朋友也会慢慢由陌生变成熟悉,变成好朋友的。
现在这个阶段,家人不要去揣摩小朋友在幼儿园有没有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有没有被人欺负,也不要过多的在小朋友面前说过幼儿园的事情,特别是不好的事情及想法,多点陪孩子,多点讲些令孩子开心的话题......而且,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会很快适应这个新的环境的。
我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刚开始的几天,我都是哭着离开幼儿园的,所以很理解宝宝姑姑及妈妈的想法及一切。
暂时写了这些,希望对你们有用。
刚上幼儿园,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保育员,陌生的小朋友,跟家里的一切一切都完全不同,全部都要慢慢去适应学习。
刚上幼儿园,老师保育员要照顾的小朋友很多,不可能象家里一样面面俱到的照应,小朋友会感到非常害怕,非常不习惯,但是等他慢慢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熟悉了老师,恐惧感会慢慢消失的,小朋友也会慢慢由陌生变成熟悉,变成好朋友的。
现在这个阶段,家人不要去揣摩小朋友在幼儿园有没有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有没有被人欺负,也不要过多的在小朋友面前说过幼儿园的事情,特别是不好的事情及想法,多点陪孩子,多点讲些令孩子开心的话题......而且,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会很快适应这个新的环境的。
我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刚开始的几天,我都是哭着离开幼儿园的,所以很理解宝宝姑姑及妈妈的想法及一切。
暂时写了这些,希望对你们有用。
2009/02/17回复
小鸡囡囡:
小朋友刚上幼儿园,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的!刚上幼儿园,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保育员,陌生的小朋友,跟家里的一切一切都完全不同,全部都要慢慢去适应学习。刚上幼儿园,老师保育员要照顾的小朋友很多,不可能象家里一样面面俱到的照应,小朋友会感到非常害怕,非常不习惯,但是等他慢慢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熟悉了老师,恐惧感会慢慢消失的,小朋友也会慢慢由陌生变成熟悉,变成好朋友的。现在这个阶段,家人不要去揣摩小朋友在幼儿园有没有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有没有被人欺负,也不要过多的在小朋友面前说过幼儿园的事情,特别是不好的事情及想法,多点陪孩子,多点讲些令孩子开心的话题......而且,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会很快适应这个新的环境的。我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刚开始的几天,我都是哭着离开幼儿园的,所以很理解宝宝姑姑及妈妈的想法及一切。暂时写了这些,希望对你们有用。
查看原文谢谢小鸡囡囡。
最近没有去看宝宝,听说早上还是不愿去幼儿园,不过下午回来还正常。宝宝比平时更加想念没和他住在一起的亲人们,我常常接到他的电话“你什么时候过来呀?”,他期待着其他亲人去看他。和你一样,我也相信小孩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所以,暂时放下自己的担忧,等待着……
最近没有去看宝宝,听说早上还是不愿去幼儿园,不过下午回来还正常。宝宝比平时更加想念没和他住在一起的亲人们,我常常接到他的电话“你什么时候过来呀?”,他期待着其他亲人去看他。和你一样,我也相信小孩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所以,暂时放下自己的担忧,等待着……
2009/02/25回复
今天是第四周的第一天。
宝宝在第三周哭得没有第二周厉害,他是个听话的孩子,知道了必须去幼儿园、知道了不能哭,他是会遵守的。不过谁都看得出来宝宝不愿去不想去,他认为表达了没用,所以干脆不表达了。在我们询问他想法时,他会顾左右而言他。老师跟妈妈说,宝宝很乖很好,就是有点内向。还提议不要再带玩具去,因为他一拿出来就被抢,但却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只会流泪。一而再再而三,最后宝宝连老师也不告诉了。老师说“我们也鼓励他说出来”,不过宝宝不说,既不对抢他打他的小朋友说不,也不告诉老师。
本来内向也不是不好,但宝宝的问题不是内向。在他喜欢的地方他很大气,甚至会“保护”大人。现在他是还没找到感觉,不喜欢幼儿园,并因为不会处理小朋友间的摩擦等而对去幼儿园深感恐惧。
今天姑姑送宝宝去幼儿园。昨晚宝宝就因为妈妈要上班不能送他而闹情绪,今早姑姑安抚了好久,告诉他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他……宝宝看似平静地和姑姑去幼儿园了。不过,和姑姑预料的一样,一进教室门,宝宝的眼泪就控制不住地往下流,站在门口的卫老师说了句“不要哭”,就伸出手来接宝宝,宝宝听话地准备过渡到老师怀里。姑姑没放手,说道“哭也没关系,宝宝哭也是好孩子”,告诉老师我带他出去安抚一下。离开教室在走廊里安抚了几分钟,宝宝的眼泪看似收敛了,他同意回教室了。
再进教室,宝宝的情绪好多了,自己换鞋子去座位吃早餐,没有以前那种让自己和大人都撕心裂肺的隐忍……
宝宝在第三周哭得没有第二周厉害,他是个听话的孩子,知道了必须去幼儿园、知道了不能哭,他是会遵守的。不过谁都看得出来宝宝不愿去不想去,他认为表达了没用,所以干脆不表达了。在我们询问他想法时,他会顾左右而言他。老师跟妈妈说,宝宝很乖很好,就是有点内向。还提议不要再带玩具去,因为他一拿出来就被抢,但却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只会流泪。一而再再而三,最后宝宝连老师也不告诉了。老师说“我们也鼓励他说出来”,不过宝宝不说,既不对抢他打他的小朋友说不,也不告诉老师。
本来内向也不是不好,但宝宝的问题不是内向。在他喜欢的地方他很大气,甚至会“保护”大人。现在他是还没找到感觉,不喜欢幼儿园,并因为不会处理小朋友间的摩擦等而对去幼儿园深感恐惧。
今天姑姑送宝宝去幼儿园。昨晚宝宝就因为妈妈要上班不能送他而闹情绪,今早姑姑安抚了好久,告诉他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他……宝宝看似平静地和姑姑去幼儿园了。不过,和姑姑预料的一样,一进教室门,宝宝的眼泪就控制不住地往下流,站在门口的卫老师说了句“不要哭”,就伸出手来接宝宝,宝宝听话地准备过渡到老师怀里。姑姑没放手,说道“哭也没关系,宝宝哭也是好孩子”,告诉老师我带他出去安抚一下。离开教室在走廊里安抚了几分钟,宝宝的眼泪看似收敛了,他同意回教室了。
再进教室,宝宝的情绪好多了,自己换鞋子去座位吃早餐,没有以前那种让自己和大人都撕心裂肺的隐忍……
2009/03/02回复
今天是第四周的第二天。姑姑和奶奶通电话了解到:
早上宝宝在阳台上目送爸爸妈妈上班,看见爸爸在楼下和宝宝挥手,这本是以前的一贯动作,但这一次宝宝大哭起来,眼见着亲人离开,自己还要去不想去的幼儿园,宝宝有无穷的委屈,终于在家爆发了。
昨天姑姑对奶奶做了半天的工作,告诉奶奶,今天奶奶一个人送宝宝,宝宝不习惯,如果哭,就如法炮制我昨天的做法,让他哭,不要中止他,哭完了情绪就稳定了,再送进教室。奶奶只认老一辈的传统的教育,并不把哭闹当回事,不认为值得大人想方设法去解决。姑姑只好罗嗦半天强调安抚的重要性,让奶奶答应把宝宝哄到不哭才进教室。
宝宝今天的哭提前在家爆发了,奶奶说宝宝哭得眼皮肿了喉咙哑了,才没精打采地去幼儿园,奶奶称:宝宝一路上要抱不肯下地走(宝宝非常乖巧的:奶奶年纪大不要奶奶抱,姑姑腰痛不要姑姑抱,这是他的信条他记得很清楚不轻易改变,姑姑有时求他“姑姑喜欢你姑姑想你让姑姑抱一下好不好”,他始终坚持“姑姑腰痛不能抱”)。不过走到路上,见到同学,就开口“这是张三”“这是李四”地指给奶奶看,好像忘了刚才的伤心事。到了教室,门口站着的是宝宝比较喜欢的邓老师,宝宝声音沙哑地打招呼“老师好”后,就自然而然地去了邓老师的怀抱。奶奶说,没听见他哭。
前两三周宝宝难过时,会在早上8点打电话给姑姑,然后才去幼儿园。今天宝宝没打电话,姑姑今天也没有心头紧缩的感应,宝宝应该没以前那么难过和不安了。
[ 本帖最后由 pp-aunt 于 2009-3-3 15:01 编辑 ]
早上宝宝在阳台上目送爸爸妈妈上班,看见爸爸在楼下和宝宝挥手,这本是以前的一贯动作,但这一次宝宝大哭起来,眼见着亲人离开,自己还要去不想去的幼儿园,宝宝有无穷的委屈,终于在家爆发了。
昨天姑姑对奶奶做了半天的工作,告诉奶奶,今天奶奶一个人送宝宝,宝宝不习惯,如果哭,就如法炮制我昨天的做法,让他哭,不要中止他,哭完了情绪就稳定了,再送进教室。奶奶只认老一辈的传统的教育,并不把哭闹当回事,不认为值得大人想方设法去解决。姑姑只好罗嗦半天强调安抚的重要性,让奶奶答应把宝宝哄到不哭才进教室。
宝宝今天的哭提前在家爆发了,奶奶说宝宝哭得眼皮肿了喉咙哑了,才没精打采地去幼儿园,奶奶称:宝宝一路上要抱不肯下地走(宝宝非常乖巧的:奶奶年纪大不要奶奶抱,姑姑腰痛不要姑姑抱,这是他的信条他记得很清楚不轻易改变,姑姑有时求他“姑姑喜欢你姑姑想你让姑姑抱一下好不好”,他始终坚持“姑姑腰痛不能抱”)。不过走到路上,见到同学,就开口“这是张三”“这是李四”地指给奶奶看,好像忘了刚才的伤心事。到了教室,门口站着的是宝宝比较喜欢的邓老师,宝宝声音沙哑地打招呼“老师好”后,就自然而然地去了邓老师的怀抱。奶奶说,没听见他哭。
前两三周宝宝难过时,会在早上8点打电话给姑姑,然后才去幼儿园。今天宝宝没打电话,姑姑今天也没有心头紧缩的感应,宝宝应该没以前那么难过和不安了。
[ 本帖最后由 pp-aunt 于 2009-3-3 15:01 编辑 ]
2009/03/03回复
昨晚宝宝就知道今天爸爸不用上班会送他去幼儿园。早上醒来只见爸爸不见妈妈,立刻坐起来大哭。宝宝以前不是个爱哭的孩子,现在早上常常大哭,似乎要把以前的哭给补上。在爸爸安慰下,宝宝渐渐声音弱了下来,穿好衣服去到客厅。乖乖地拿着书包,和爸爸去幼儿园。
见到站在教室门口的黎老师,宝宝大声地打招呼“老师好”,然后挥手和爸爸说再见。爸爸见到宝宝说话时嘴巴瘪了瘪。爸爸转身走时才发现书包还在自己手里,再次踏进教室放书包,宝宝已经走到教室的远处,见到爸爸,再次挥手大声说道“爸爸再见”,爸爸看见宝宝的背影,看见宝宝双手在眼睛处抹了一下,然后教室的门关上了。
见到站在教室门口的黎老师,宝宝大声地打招呼“老师好”,然后挥手和爸爸说再见。爸爸见到宝宝说话时嘴巴瘪了瘪。爸爸转身走时才发现书包还在自己手里,再次踏进教室放书包,宝宝已经走到教室的远处,见到爸爸,再次挥手大声说道“爸爸再见”,爸爸看见宝宝的背影,看见宝宝双手在眼睛处抹了一下,然后教室的门关上了。
2009/03/04回复
宝宝上幼儿园一个月了,明白了周一至周五必须去幼儿园,也慢慢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所以虽然早上有点难过,但无大碍。每天早上起来都要问:“今天星期几?”若得知周一至周五,便算是平静地起床,然后去幼儿园。若得知是周末,就高兴地说“那就不用去幼儿园了”。从某天开始,放学后再也不是直奔家里,而是在幼儿园楼下的乐园玩得不亦乐乎。
某晚,大家正在看珠江台的“少林寺传奇”,宝宝突然在旁边拉开了架势,半蹲着比划着拳脚,似模似样的,煞是可爱!他大概是把幼儿园里学的一些体操当作了少林功夫,或是把少林功夫当作了一种体操。
有时,大家正看着电视,他突然要求“我要看vcd”,那是幼儿园发的音乐碟。他能够音调准确、完整地唱完一首歌“我是小金鱼,游来又游去……”,让五音不全的姑姑佩服不已。
宝宝在幼儿园还学会了无端端地往外吐口水,学会了用袖子擦鼻涕。大人们先是惊讶,然后选择了忽略。当他是好奇是模仿吧,他玩腻了自然就不玩了。
有好几天,宝宝不肯按老师要求带牛奶去幼儿园。妈妈觉得奇怪,宝宝是最喜欢喝牛奶的,睡觉起来别的小朋友都有得喝,为何宝宝不肯喝。追问之下得知,有同学抢他的牛奶喝。想到宝宝那种被欺负不敢反抗的样子,妈妈好心疼。第二天告诉老师。老师知道这件事:“哦,是欣欣,她脑子有问题,去香港治病了。”妈妈回来仍是生气,告诉姑姑,姑姑和妈妈都没辙。
某晚,大家正在看珠江台的“少林寺传奇”,宝宝突然在旁边拉开了架势,半蹲着比划着拳脚,似模似样的,煞是可爱!他大概是把幼儿园里学的一些体操当作了少林功夫,或是把少林功夫当作了一种体操。
有时,大家正看着电视,他突然要求“我要看vcd”,那是幼儿园发的音乐碟。他能够音调准确、完整地唱完一首歌“我是小金鱼,游来又游去……”,让五音不全的姑姑佩服不已。
宝宝在幼儿园还学会了无端端地往外吐口水,学会了用袖子擦鼻涕。大人们先是惊讶,然后选择了忽略。当他是好奇是模仿吧,他玩腻了自然就不玩了。
有好几天,宝宝不肯按老师要求带牛奶去幼儿园。妈妈觉得奇怪,宝宝是最喜欢喝牛奶的,睡觉起来别的小朋友都有得喝,为何宝宝不肯喝。追问之下得知,有同学抢他的牛奶喝。想到宝宝那种被欺负不敢反抗的样子,妈妈好心疼。第二天告诉老师。老师知道这件事:“哦,是欣欣,她脑子有问题,去香港治病了。”妈妈回来仍是生气,告诉姑姑,姑姑和妈妈都没辙。
2009/03/31回复
姑姑出差了一段时间,没有去看宝宝。回到广州后和宝宝通电话,宝宝问:“你什么时候来看我啊?”我答:“过两天吧”。宝宝不干:“你现在就过来看我!”我说这么晚没车了,宝宝在电话里带着哭腔大叫:“现在有车,你现在就过来看我!”第二天得知,宝宝见我没当晚去看他,整晚找理由咿咿呀呀地哭闹。
第二天白天,宝宝在楼下接到姑姑,指着姑姑的包,问道:“你带了什么东西给我呀?”我没有准备,语塞……
……
上周五宝宝喜欢的邓老师调到大班。宝宝接下来不太愿意去幼儿园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3月17日周二姑姑送宝宝上幼儿园。宝宝知道这次送了他之后,姑姑要过段时间才来看他。去到幼儿园,小朋友们都已在操场列队了。大班中班的孩子在做操,小班的孩子一个个东张西望,静止不动。宝宝加入小班队列,立即模仿着队前的魏老师做起了早操。整个小班中就宝宝一人跟着老师做各种动作,姑姑欣慰地帮他拍照,然后去楼上教室找班主任。下楼来,远远看见整个班仍是宝宝一人做操,正起劲地模仿着魏老师。这时宝宝前面自顾自玩耍的女孩转过身来(女宝宝以前曾当着我和宝宝妈及老师面再三拽宝宝手脚,不知道她是不是欣欣),朝着宝宝走了两步。很平常的动作,宝宝吓得不轻,像兔子似的扭头要逃,但身后是顶替邓老师的新来的保育员,宝宝逃无可逃,不过女孩走两步之后又转身背对着宝宝,宝宝于是放松下来继续做操。姑姑走近了,宝宝的动作先慢下来后停止,踌躇着想走近姑姑但拿不准该不该离开队伍,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姑姑。走到跟前,姑姑看见宝宝想哭的样子。姑姑刚才走开时没打招呼,宝宝见到失而复得的姑姑,扁扁嘴,嘴里不说,他的难过和不舍全放在亮晶晶的双眸里。姑姑也难过起来,俯身抱起宝宝,离开队伍。宝宝不提任何要求,也不哭,就用眼神表示着难过。姑姑不赞成这种压抑,坚持着一贯的教育方法:“宝宝你想哭就哭吧,哭了也是好孩子。”宝宝无声地流着眼泪,小声说道:“老师不让哭。”姑姑不知该如何在宝宝面前评论他的老师,只好把宝宝抱得远一点,直接告诉宝宝“你大声哭吧!”宝宝的眼泪淌下来,一边自己用双手抹着面部,一边维持着“老师说不要哭”。早操快做完了,我尽量让宝宝把难过的眼泪流干净,尽快让他平静下来。列队上楼了,把宝宝送进队列,目送着他一步步离开。队伍走了好远,小宝突然回过头来寻找着什么,大概我已淹没在众多家长之中,他应该是没看见,于是跟着队伍上楼了。
[ 本帖最后由 pp-aunt 于 2009-4-2 09:31 编辑 ]
第二天白天,宝宝在楼下接到姑姑,指着姑姑的包,问道:“你带了什么东西给我呀?”我没有准备,语塞……
……
上周五宝宝喜欢的邓老师调到大班。宝宝接下来不太愿意去幼儿园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3月17日周二姑姑送宝宝上幼儿园。宝宝知道这次送了他之后,姑姑要过段时间才来看他。去到幼儿园,小朋友们都已在操场列队了。大班中班的孩子在做操,小班的孩子一个个东张西望,静止不动。宝宝加入小班队列,立即模仿着队前的魏老师做起了早操。整个小班中就宝宝一人跟着老师做各种动作,姑姑欣慰地帮他拍照,然后去楼上教室找班主任。下楼来,远远看见整个班仍是宝宝一人做操,正起劲地模仿着魏老师。这时宝宝前面自顾自玩耍的女孩转过身来(女宝宝以前曾当着我和宝宝妈及老师面再三拽宝宝手脚,不知道她是不是欣欣),朝着宝宝走了两步。很平常的动作,宝宝吓得不轻,像兔子似的扭头要逃,但身后是顶替邓老师的新来的保育员,宝宝逃无可逃,不过女孩走两步之后又转身背对着宝宝,宝宝于是放松下来继续做操。姑姑走近了,宝宝的动作先慢下来后停止,踌躇着想走近姑姑但拿不准该不该离开队伍,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姑姑。走到跟前,姑姑看见宝宝想哭的样子。姑姑刚才走开时没打招呼,宝宝见到失而复得的姑姑,扁扁嘴,嘴里不说,他的难过和不舍全放在亮晶晶的双眸里。姑姑也难过起来,俯身抱起宝宝,离开队伍。宝宝不提任何要求,也不哭,就用眼神表示着难过。姑姑不赞成这种压抑,坚持着一贯的教育方法:“宝宝你想哭就哭吧,哭了也是好孩子。”宝宝无声地流着眼泪,小声说道:“老师不让哭。”姑姑不知该如何在宝宝面前评论他的老师,只好把宝宝抱得远一点,直接告诉宝宝“你大声哭吧!”宝宝的眼泪淌下来,一边自己用双手抹着面部,一边维持着“老师说不要哭”。早操快做完了,我尽量让宝宝把难过的眼泪流干净,尽快让他平静下来。列队上楼了,把宝宝送进队列,目送着他一步步离开。队伍走了好远,小宝突然回过头来寻找着什么,大概我已淹没在众多家长之中,他应该是没看见,于是跟着队伍上楼了。
[ 本帖最后由 pp-aunt 于 2009-4-2 09:31 编辑 ]
2009/03/31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