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上周一又感冒了,这是一个月来宝宝第二次感冒。过集体生活的宝宝们比独自在家时容易生病。
宝宝的感冒有些反复。周二幼儿园通知奶奶把宝宝接回去看医生。宝宝休息了两天,周五照常上幼儿园。周六下午突然发烧。宝宝发烧自己没什么不适的感觉,就是睡觉,下午睡到天黑,晚上也早早主动要求睡觉,但就是坚持自己“没有不舒服”,“没有发烧”,不肯量体温计。睡得迷迷糊糊时,妈妈给他量体温,被他惊觉,嘟噜着“不要量”,摆脱体温计。
今天是清明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宝宝一早起来咳得很厉害。奶奶和姑姑要带宝宝去看医生。姑姑告诉宝宝,开药回来就去幼儿园,宝宝说:“姑姑送我去(才去)。”姑姑答应了。一会儿,奶奶跟姑姑说,“看病回来不去幼儿园了,在家喂药方便些。”姑姑不同意,觉得宝宝只是咳嗽,没有大问题,不会传染和被传染。宝宝若是不抵触幼儿园就应该让他多去,应该多和小朋友在一起。宝宝听到奶奶说不去幼儿园本来很高兴,现在听姑姑说要去幼儿园,小声地附和到:“去幼儿园喂药不方便。”姑姑解释老师也会帮他喂药的,宝宝就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决定。
看病回来吃完药,宝宝依姑姑的建议跟老师打电话:“黎老师吗?我刚才去开药,我现在就去幼儿园,等会再见!”
去幼儿园路上,姑姑告诉宝宝,“姑姑等会就去上班,下午奶奶接你,姑姑下次再来。”姑姑许诺:“下次来看宝宝时,带(宝宝喜欢的)大大卷、带豆浆……”宝宝一点都没有表现出离别的难过,很爽快地答应了。
到了班上,姑姑对着老师告诉宝宝:“要擦鼻涕时告诉老师拿纸,要嘘嘘时要告诉老师,要喝水时要告诉老师。”宝宝不点头不说话,不是我平时见到的宝宝,变成了幼儿园的宝宝,他一定认为我说得不对,和老师的说法“(看VCD时)不要说话”不一致,所以回避我的要求。小君老师见宝宝不吭声,追问道:“知道吗?”宝宝这才小声应道:“知道。”
这个百分百执行于权威以至于误解了老师原意的小宝,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黄小宝的幼儿园日记
467329幼儿园早教
全部回帖
这两天看到一个妈妈发帖说自己的宝宝上幼儿园后性情大变,以前活泼开朗,现在不爱说话不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些妈妈跟帖也说有类似情况。小宝也一样,以前很喜欢唱歌,大声唱歌,现在变成用耳语唱,被别的小朋友欺负后,不跟老师说,也不和家长沟通……令大人担心。
上周四大伯去了宝宝家,大概是好久没见大伯了,周五早上宝宝哭闹不已不肯去幼儿园。爸爸告诉宝宝晚上回来可以看见大伯,并安慰、许诺了半天,让宝宝安静下来,但到了幼儿园,看见爸爸准备离开,宝宝转过身来抱住爸爸不放,像刚刚上幼儿园时那样痛哭挣扎。连老师都奇怪,说宝宝好久没这样哭了。
我们发现我们家长和幼儿园在某些教育理念上存在差异,比如,我们一直鼓励宝宝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哪怕是哭,也不硬性中断他,一边让他表达出来,一边分析原因并转移注意力。但幼儿园里崇尚的是“不要哭”,对小宝这样一直不无理取闹、不是用哭来达到目的的孩子来说,确实不是最好的方法。
现在的小宝在幼儿园太听话,该表达的不敢表达,以前很喜欢说话唱歌表演节目的宝宝,现在常常变成使用耳语,一让他大声点,就把食指竖在嘴边“嘘”一声,模仿着幼儿园老师的动作。
探索中……
上周四大伯去了宝宝家,大概是好久没见大伯了,周五早上宝宝哭闹不已不肯去幼儿园。爸爸告诉宝宝晚上回来可以看见大伯,并安慰、许诺了半天,让宝宝安静下来,但到了幼儿园,看见爸爸准备离开,宝宝转过身来抱住爸爸不放,像刚刚上幼儿园时那样痛哭挣扎。连老师都奇怪,说宝宝好久没这样哭了。
我们发现我们家长和幼儿园在某些教育理念上存在差异,比如,我们一直鼓励宝宝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哪怕是哭,也不硬性中断他,一边让他表达出来,一边分析原因并转移注意力。但幼儿园里崇尚的是“不要哭”,对小宝这样一直不无理取闹、不是用哭来达到目的的孩子来说,确实不是最好的方法。
现在的小宝在幼儿园太听话,该表达的不敢表达,以前很喜欢说话唱歌表演节目的宝宝,现在常常变成使用耳语,一让他大声点,就把食指竖在嘴边“嘘”一声,模仿着幼儿园老师的动作。
探索中……
2009/04/14回复
 呵呵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