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30年后,是因为小孩子的表达方式比较差,不能把所想的全部表达出来,待她长大后,那又不同了
以前我父母工作的单位里有位前辈,因为都是同个单位的下一代所以比较了解,她的女儿从1岁10个月就全托了,家庭的环境非常好,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读的学校也一直是非常的优秀,逢节假日就带她周游世界,或者是随校随团出国公演,在澳洲留的学,是个能力很强的人,和我们这些日托的相比就是高了N个层次的人,但直到30多岁还是没结婚,据她母亲和我母亲说,恐怕她是不会结婚了,她女儿原话大概是这样的"我最感激你把我培养成长,但我就是没办法把心交给别人"她母亲就边哭边聊,还聊到在她女儿小时候是如何如何坚持给她讲床上故事,只要她女儿在家的话----我们都听得很无语,因为她对她女儿的好是大家所知的,母女关系的好也是,至于是不是全托所造成的也有待探讨,也可能是太优秀了难找对象,但个人觉得全托是多少有关系的
短暂性全托是一种锻炼(150楼 我女儿写的全托感受)
25835179幼儿园早教
我虽是个全职妈妈,但也没有包揽所有孩子的事来做,我深知培养孩子独立的重要性。然而,女儿长期和妈妈粘在一起,免不了产生一种依赖妈妈的习惯,无论是穿衣、洗澡,还是学习、画画,都时时将妈妈唤到身边帮着做,其实有许多事情,她完全可以自己做好。我在思考着,如何让女儿学会自觉做好自己的事。
有一次在幼儿园交学费时和老师聊天,知道老师的女儿(比我女儿小一岁)全托了,只短短的三个星期,她就学会了自己早睡早起、自己穿衣洗漱,还会主动帮妈妈拿这拿那的。我听后,顿觉眼前一亮:对了,女儿到幼儿园全托一段时间,她就会养成一个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这个念头一产生,我便思量着哪个时间全托好。夏天已至,孩子穿着短衣短裤,自己穿脱都很容易,洗澡也不怕着凉,而且幼儿园的全托寝室是有空调的,夏天正是全托的好时候。
全托前,当然要和女儿商量。我这样跟她说:“老师的女儿比你小,她也能在全托班学会自己睡觉、自己穿衣洗漱,你是姐姐了,也能做到的,不如就在幼儿园全托一两个月,锻炼一下,如果妈妈看到你进步了,你就不用全托了。”女儿第一次听我说时并不作声,小朋友都不喜欢离开妈妈的。当我第二次、第三次跟她说时,她就答应了:“好,我会进步的,有进步就可以回家了。”我继续安抚她:“妈妈会买好水果、饮料给你,你每天都可以象在家里一样,饭后吃点水果、喝点饮料,只要你学会早睡早起、自觉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想妈妈了可以叫老师带你去电话室打电话给妈妈。”
全托前一天,是星期天,我特意不外出,专门呆在家里,将女儿带去全托的衣服缝上名字布条。晚上,女儿和我一起,检查旅行包里的东西齐全了没有:拖鞋、口盅、牙刷、毛巾、五天的内外衣裤、两套睡衣。书包、书袋也收拾好,笔盒里六七支铅笔全部削尖。一切收拾妥当,早早洗澡睡觉。
第二天,我们拿着一大袋东西上幼儿园,女儿知道是去全托,但她并没有象两岁半全托那样磨磨蹭蹭拖延时间,反而很爽快地出门,催着我到楼下买饮料和水果。看得出,她很愉快地接受了全托的事实。
很快就到星期五了,我特意早点去幼儿园接她,正在看书的她一看见我,就飞跑过来抱住我,在我耳边说:“妈妈,我很喜欢你。”我笑着回应她:“我也是。”老师们都表扬她,全托期间非常棒,没有闹别扭,很乖很配合老师,是全托班的榜样。晚上打电话给外婆,她还逗外婆:“外婆,你知道老师奖什么给我?我早睡早起,老师每天早上都奖一颗糖给我呢。你要吗?”外婆也逗她:“你有没有留给外婆呀?”“没有呢,是老师奖给我的,要不你也来全托班吧。”在她眼里,老师奖给她的糖是她在全托班表现好的专利品。
全托之后在家的日子,她也真的学会了早睡早起,还让我头一晚就把第二天起床要穿的衣服放在床头,她起床后自己穿好衣服就去洗漱,然后吃早餐。星期天晚上,她会自己检查书包、书袋,要是缺了什么会让我去准备好。当我说开饭的时候,她还会主动摆好碗筷,这可是前所未见的。全托带来的进步显而易见了,原来反对全托的人都没了意见。
我想说,适当的全托真的能锻炼孩子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理能力,不要把全托当作是洪水猛兽,只要给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孩子也可以过着愉快的全托生活。
[ 本帖最后由 小精灵诺诺妈咪 于 2010-9-1 20:12 编辑 ]
2009/03/24
全部回帖

我是不敢送女儿全托的。女儿晚上睡不好,平时一晚上我和她爸要起来哄好几次,估计也就亲爹妈才有这耐心。要是扔给外人带她睡觉,估计人家会揍她的,或者会把她关小黑房让她自己哭,我想起来有可能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我就舍不得。
2010/04/13回复

bbt2003:
说30年后,是因为小孩子的表达方式比较差,不能把所想的全部表达出来,待她长大后,那又不同了以前我父母工作的单位里有位前辈,因为都是同个单位的下一代所以比较了解,她的女儿从1岁10个月就全托了,家庭的环境非常好,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读的学校也一直是非常的优秀,逢节假日就带她周游世界,或者是随校随团出国公演,在澳洲留的学,是个能力很强的人,和我们这些日托的相比就是高了N个层次的人,但直到30多岁还是没结婚,据她母亲和我母亲说,恐怕她是不会结婚了,她女儿原话大概是这样的"我最感激你把我培养成长,但我就是没办法把心交给别人"她母亲就边哭边聊,还聊到在她女儿小时候是如何如何坚持给她讲床上故事,只要她女儿在家的话----我们都听得很无语,因为她对她女儿的好是大家所知的,母女关系的好也是,至于是不是全托所造成的也有待探讨,也可能是太优秀了难找对象,但个人觉得全托是多少有关系的
查看原文我是大龄结婚生孩子,大吉利是讲句,30年后我还在不在都不知道,我只想养育孩子直至她自食其力就够了,将来她是否结婚是否生孩子,我不准备管了,我相信我女儿将来能体会我现在的心。
2010/04/13回复


2010/04/13回复

neyker:
我儿子也是全托跟LZ宝宝的表现差不多性情没什么大变,还是那样的开朗!也不会特别依赖我,对幼儿园有归属感.春节放假,他就经常问我,什么时候才开学啊,好想上学啊!我儿子是去年9月转院,从日托转到全托的,全托前我为他做了很多心理准备,让自己意识到全托后是会改变现在的生活的,让他有一个心理上的过渡.真正全托后,儿子让我很宽慰,他只是第一天哭了一下,接下来就没哭闹过,非常适应全托的节奏.我并没有因为他全托了,而将做母亲的责任减少,相反更注重如何跟他沟通,洞察他内心的想法.是否全托,还是看个体的,不能以偏概全,做父母的,一般都能在做出全托决定前,就可以估计出自己孩子的适应能力.
查看原文同意这位妈妈的意见!!我宝宝也是全托的!情况和你的差不多!
做妈妈的有谁不担心,有谁不挂心呢?!很多妈妈就是一句否认“全托不好”。其实真的不能一概而论。别老拿小日本呀外国的教育来说。如果中国和他们一样就不是中国啦!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自然教育也不同啦!我们不能改变我国的教育,那就需要更加努力的培养自己的宝宝!
有些小宝宝内向的,依赖的,真的不能全托。因为ta的心理负担不了,如果全托了,会对ta性格有很大的影响。但像我的宝宝,我真的引以为荣!性格更开朗啦,很喜欢回园,见到老师小朋友就疯,开心的不得了。还会抱这老师就亲,做妈妈的见到都有点妒忌啦!
做妈妈的有谁不担心,有谁不挂心呢?!很多妈妈就是一句否认“全托不好”。其实真的不能一概而论。别老拿小日本呀外国的教育来说。如果中国和他们一样就不是中国啦!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自然教育也不同啦!我们不能改变我国的教育,那就需要更加努力的培养自己的宝宝!
有些小宝宝内向的,依赖的,真的不能全托。因为ta的心理负担不了,如果全托了,会对ta性格有很大的影响。但像我的宝宝,我真的引以为荣!性格更开朗啦,很喜欢回园,见到老师小朋友就疯,开心的不得了。还会抱这老师就亲,做妈妈的见到都有点妒忌啦!
2010/04/13回复

其实全托好还是不好,日托就真的这么好啊,现在大家争论的焦点就是孩子小,不应该离开父母,其实这个真的要看小孩,还要看家长是否有时间和耐心去教育小孩,如果双方都很忙,真的应该把小孩送去全托,而且家里有老人,更应该送去全托,
我就是这种情况,但是全托肯定要找一间环境好,师资好\负责的幼儿园全托啊
我就是这种情况,但是全托肯定要找一间环境好,师资好\负责的幼儿园全托啊
2010/04/14回复

记得大院一位妈妈说过“我小时候是全托的,我的小孩决不让她上全托”
2010/04/14回复

不过,我个人认为还是因人而异啊
2010/04/14回复

我也一直在纠结全托这个问题,虽然小孩子也是因人而异,但如果幼儿园时就全托,读书时寄宿,家的概念和亲情是不是会减淡,造成不可弥补的缺失?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那个例子,她幼儿园时全托,小学有4年去澳洲读书,56年级才回来,接着中学又寄宿,大学又回澳洲读,现在供职于SH某外资银行中层管理,自立的能力很强,估计就是习惯了在外;我所认识的全托的人,现在要么职业生涯发展得很顺利,要么一塌糊涂,但都有一个相同点,家庭生活有问题,不知道是否真的和以前全托有关
2010/04/15回复

bbt2003:
我也一直在纠结全托这个问题,虽然小孩子也是因人而异,但如果幼儿园时就全托,读书时寄宿,家的概念和亲情是不是会减淡,造成不可弥补的缺失?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那个例子,她幼儿园时全托,小学有4年去澳洲读书,56年级才回来,接着中学又寄宿,大学又回澳洲读,现在供职于SH某外资银行中层管理,自立的能力很强,估计就是习惯了在外;我所认识的全托的人,现在要么职业生涯发展得很顺利,要么一塌糊涂,但都有一个相同点,家庭生活有问题,不知道是否真的和以前全托有关
查看原文长期与父母分离,受父母的影响就少了,慢慢就成为习惯。我们可以借前车之鉴,不要这样长期分离,一般幼儿园全托,小学就不要分离了,让孩子好好感受家的感觉吧。凡事都别非此则彼,很多事情都可以有中间状态的,不用担心这么多。
2010/04/16回复

也不能说听专家就不对,专家们也有他的道理。 我也不赞成全托,我有两个孩子,都是我一人带,家里没有老人,虽然辛苦点,不过我还是坚持下来啦,孩子是不是独立,妈妈的教育很重要,我也是全职妈妈,我女儿就很独立,她三岁才进幼儿园,在去幼儿园前,她已经形成了好的习惯,每天晚上她自己找好明天要穿的衣服,叠好放在床头,第二天早上自己穿,除背后拉链扣扣子外,都不用我帮忙,书包小班时我和她一起整理,中班后都是她自己搞掂,从来不用我帮她背书包。我把她的衣服放在最低层,除了换季,其他时间由她自己整理衣服。
女儿刚去幼儿园也有闹情绪,但没有哭,我觉得是正常,去到一个陌生地方,而且妈妈不在身边,肯定需要点适应时间。记得第一天去幼儿园,我特意早点去接她,在教室见她一个人在穿衣服,其他小朋友都换好了,老师怕我怪她们,连忙解释说:“她要自己来,不让我们帮忙。”我就说:“是的,让她自己穿,她自己能行。”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会做,其实你能放开手,就知道孩子有多棒!
女儿刚去幼儿园也有闹情绪,但没有哭,我觉得是正常,去到一个陌生地方,而且妈妈不在身边,肯定需要点适应时间。记得第一天去幼儿园,我特意早点去接她,在教室见她一个人在穿衣服,其他小朋友都换好了,老师怕我怪她们,连忙解释说:“她要自己来,不让我们帮忙。”我就说:“是的,让她自己穿,她自己能行。”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会做,其实你能放开手,就知道孩子有多棒!
昨天16:08回复

钊妈咪:
也不能说听专家就不对,专家们也有他的道理。 我也不赞成全托,我有两个孩子,都是我一人带,家里没有老人,虽然辛苦点,不过我还是坚持下来啦,孩子是不是独立,妈妈的教育很重要,我也是全职妈妈,我女儿就很独立,她三岁才进幼儿园,在去幼儿园前,她已经形成了好的习惯,每天晚上她自己找好明天要穿的衣服,叠好放在床头,第二天早上自己穿,除背后拉链扣扣子外,都不用我帮忙,书包小班时我和她一起整理,中班后都是她自己搞掂,从来不用我帮她背书包。我把她的衣服放在最低层,除了换季,其他时间由她自己整理衣服。女儿刚去幼儿园也有闹情绪,但没有哭,我觉得是正常,去到一个陌生地方,而且妈妈不在身边,肯定需要点适应时间。记得第一天去幼儿园,我特意早点去接她,在教室见她一个人在穿衣服,其他小朋友都换好了,老师怕我怪她们,连忙解释说:“她要自己来,不让我们帮忙。”我就说:“是的,让她自己穿,她自己能行。”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会做,其实你能放开手,就知道孩子有多棒!
查看原文还是那一句,各家情况不同,适合自己家情况就好。
我育儿七年多,一般不看专家的文章,个人比较喜欢看有经验的妈妈的文字,还有自己摸索着过来。全托的信息传出去,不少亲戚朋友反对,都是以专家的论调说话,个人不喜欢这样,被专家牵着鼻子走。
不过我很佩服那些把孩子调教得很好的家长,花的心思一定很多很多。
我育儿七年多,一般不看专家的文章,个人比较喜欢看有经验的妈妈的文字,还有自己摸索着过来。全托的信息传出去,不少亲戚朋友反对,都是以专家的论调说话,个人不喜欢这样,被专家牵着鼻子走。
不过我很佩服那些把孩子调教得很好的家长,花的心思一定很多很多。
今天00:42回复

我女儿升二年级了,暑假里写了一篇《小小住校生》读后感,是写她全托时的感受,在和她聊天的过程中,我听得出她是真的喜欢那时候全托的日子,过不一样的生活,是她日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她还笑我没有住宿过呢。
《我的少年时代》这本书里有一篇《小小住校生》的文章,它令我想起在幼儿园全托的日子。我在全托的时候很听话,在全托班里很开心,老师还陪我们玩游戏呢。在全托班里,我9点睡觉,6点半起床,穿衣、叠被、刷牙、洗脸全都是我自己做的。想妈妈的时候,我偷偷打开笔盒看妈妈小时候的照片。我还在全托班里收获了友谊,我和三个全托班的女孩子在一起生活、学习、游戏、互相帮助。到毕业那天,我和她们互相交换礼物。我很想念她们,很想念全托的生活。
《我的少年时代》这本书里有一篇《小小住校生》的文章,它令我想起在幼儿园全托的日子。我在全托的时候很听话,在全托班里很开心,老师还陪我们玩游戏呢。在全托班里,我9点睡觉,6点半起床,穿衣、叠被、刷牙、洗脸全都是我自己做的。想妈妈的时候,我偷偷打开笔盒看妈妈小时候的照片。我还在全托班里收获了友谊,我和三个全托班的女孩子在一起生活、学习、游戏、互相帮助。到毕业那天,我和她们互相交换礼物。我很想念她们,很想念全托的生活。
2010/08/31回复

所谓的专家“反对全托”的话不能说全对,也不能说没有道理。毕竟每个家庭每个小朋友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是否全托真的要看孩子的性格来决定。
我的孩子从1岁7个月就开始日托,在将近两年的日托生活里,老师对他的赞许有加,连园领导都对我们家的竖起大姆指。可是这么好的日托表现,我也准备放弃了,给孩子报名育才的“全托”。 虽然我很舍不得,可是因为家里老人身体不好,我和他爸要上班时间难掌握(过去的日托老人是勉强替我接孩子的,今年发生过三起老人在电梯孩子在电梯外相隔开的意外后,我知道老人已经到了不能再照顾孙子的时候。),想想我们家的是男孩,性格开朗、自理能力好、生活作息正常,去全托绝对不成问题。就连日托的老师们都觉得我家的去全托是非常适合的,这是我在生活圈子里第一个有人支持我“让孩子去全托”的心声。虽然老人不舍得,可是也没有办法,毕竟他们也是心有力而不足,也只能是同意。
前几天带孩子去育才报到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对新老师有个好印象,我特意让孩子给老师一人一颗糖。到上周六新老师来家访时,孩子已经跟老师没有隔膜了。家访完后老师准备要走,我问孩子“老师要走可以不可以啊?”孩子说“不可以”。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老师要留下来吃饭”。我家的不轻意留人在家吃饭的,就算日托班的老师都很难来我家一趟,所以周六孩子的一番话,让我清楚的知道:孩子已经喜欢上新老师了。
如果决定了要放孩子去全托的话,家长就要作好跟孩子的沟通,适时的教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办法。我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具体还要看我家的下个月去全托后的表现吧。
我的孩子从1岁7个月就开始日托,在将近两年的日托生活里,老师对他的赞许有加,连园领导都对我们家的竖起大姆指。可是这么好的日托表现,我也准备放弃了,给孩子报名育才的“全托”。 虽然我很舍不得,可是因为家里老人身体不好,我和他爸要上班时间难掌握(过去的日托老人是勉强替我接孩子的,今年发生过三起老人在电梯孩子在电梯外相隔开的意外后,我知道老人已经到了不能再照顾孙子的时候。),想想我们家的是男孩,性格开朗、自理能力好、生活作息正常,去全托绝对不成问题。就连日托的老师们都觉得我家的去全托是非常适合的,这是我在生活圈子里第一个有人支持我“让孩子去全托”的心声。虽然老人不舍得,可是也没有办法,毕竟他们也是心有力而不足,也只能是同意。
前几天带孩子去育才报到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对新老师有个好印象,我特意让孩子给老师一人一颗糖。到上周六新老师来家访时,孩子已经跟老师没有隔膜了。家访完后老师准备要走,我问孩子“老师要走可以不可以啊?”孩子说“不可以”。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老师要留下来吃饭”。我家的不轻意留人在家吃饭的,就算日托班的老师都很难来我家一趟,所以周六孩子的一番话,让我清楚的知道:孩子已经喜欢上新老师了。
如果决定了要放孩子去全托的话,家长就要作好跟孩子的沟通,适时的教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办法。我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具体还要看我家的下个月去全托后的表现吧。
2010/08/3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