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我小时候也喜欢偷东西,大概是4、5年级的时候,偷一些同学的涂改液啊,铅笔啊之类的,也喜欢撒谎,但是基本都没有被人发现,所以一直也比较优游自得。
分析当时我的心理,并不是真的想偷东西,有一部分是虚荣心,别人有的好东西我也想有,另一部分是一种刺激感,偷了玩一玩也没人知道,没有道德辨别感。
所幸是当时同学和老师们都比较宽容,没有人责备我。爸爸妈妈也只是打了几次,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就学乖了。
我的建议是,你要好好教育,但是不要从道德角度去过分批判。因为小孩子内心是没有什么道德感的,所谓的的道德感其实也只是“听妈妈话”的原因。你过早判断她是个坏孩子,会对她心理发育不好的。
平时要和善地教育,但是不要流露出鄙视批判的感觉,就是一起沟通,知道这件事是不对的,撒谎是会被同学们排斥的,以前做错了不要紧,最重要是要坦白诚实。这事要长期教育,不能一时激动一时不管。
最重要是不要对你孩子失去爱,让她感到孤独的话,长大后会有很多后遗症的。
撒谎+偷东西...伤心欲绝..是我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嘛?
22263199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大学时一个室友,家境很好,但她也经常偷东西,并且她多数偷的是不太值钱的,后来心理老师分析她是有一种恋物辟。就算她说了没有下次,但当他看见一样他特别有感觉的东西时,她是控制不了自己的。需要心理医生介入。
2012/03/13回复
上次也有同学拿了我闺女的小印章,是偷偷拿的,没有告诉我闺女,后来我闺女知道是她拿了,我也没有告诉老师,当时想孩子小,只是喜欢,应该不存在“偷窃”,现在想想,不知道会不会害了孩子呢!
2012/03/13回复
上次也有同学拿了我闺女的小印章,是偷偷拿的,没有告诉我闺女,后来我闺女知道是她拿了,我也没有告诉老师,当时想孩子小,只是喜欢,应该不存在“偷窃”,现在想想,不知道会不会害了孩子呢!
2012/03/13回复
上次也有同学拿了我闺女的小印章,是偷偷拿的,没有告诉我闺女,后来我闺女知道是她拿了,我也没有告诉老师,当时想孩子小,只是喜欢,应该不存在“偷窃”,现在想想,不知道会不会害了孩子呢!
2012/03/13回复
上次也有同学拿了我闺女的小印章,是偷偷拿的,没有告诉我闺女,后来我闺女知道是她拿了,我也没有告诉老师,当时想孩子小,只是喜欢,应该不存在“偷窃”,现在想想,不知道会不会害了孩子呢!
2012/03/13回复
大鱼蛋:
关于这位妈妈的无助,鱼蛋非常理解,谁家孩子有这样的问题,家长都会心痛与迷茫。不过作为孩子,我总相信他们的本意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恶略,只是行为的确严重的错误,既然打过,我想孩子肯定知道行为是错误的,而再犯说明潜意识却不知道为什么错,所以这不仅仅是打可以解决,而沟通与教育才是最重要的。记得女儿幼儿园中班时带回一个玩具。我发现了,问哪来的,她说拿同学。但同学不知道。她说她想要。是的,在孩子心中,因为想要所以拒为已有,可是在他有这种行为之前,很少家长会告知这是不正确的。我打了手板狠狠的,并且告诉她我的感受与那个丢失东西同学的感受。第二天,她把东西带回去还了并且道歉。至今她还记得这件事情并有时与我提起,我相信她真的是记在心里了。跟孩子好好谈谈吧,告诉他责任感是什么,他会懂得。
查看原文我女儿现在读小班,上次也是从学校拿了小玩具回来(是放在书包里的),她说忘记放回去了,我选择相信她,叫她第二天还回去。昨天又拿了个小积木回来了,问她怎么回事,她不出声了,我还是叫她第二天还回去。。。难道我做错了吗?惩罚她?家里玩具很多啊,大的小的积木一大堆,可她还是拿了学校的回来。难道是心理问题?哎。。。
2012/03/13回复
嘟嘟小熙熙:
我女儿现在读小班,上次也是从学校拿了小玩具回来(是放在书包里的),她说忘记放回去了,我选择相信她,叫她第二天还回去。昨天又拿了个小积木回来了,问她怎么回事,她不出声了,我还是叫她第二天还回去。。。难道我做错了吗?惩罚她?家里玩具很多啊,大的小的积木一大堆,可她还是拿了学校的回来。难道是心理问题?哎。。。
查看原文家子不会因为玩具多就会不稀罕外面一样的或不一样的,有时他们的心理很简单,仅仅是好玩,我想要。如果一次两次家长没有告诉他们那是不正确的,慢慢他们会搞不清楚什么行为是错误的,要受到惩罚的。
所以犯了错我都会跟她讲道理,但我会告诉她,即使你明白了,惩罚也是一定要有的。
不过吧,孩子成长中,家长的疑惑都是很多,我自已的孩子也很多问题,只是有些事情我遇到了,讲一下自已的想法与做法,不等于就是每个家长都认同或是我处理得就是对的。
我这个家长也在学习成长期。
所以犯了错我都会跟她讲道理,但我会告诉她,即使你明白了,惩罚也是一定要有的。
不过吧,孩子成长中,家长的疑惑都是很多,我自已的孩子也很多问题,只是有些事情我遇到了,讲一下自已的想法与做法,不等于就是每个家长都认同或是我处理得就是对的。
我这个家长也在学习成长期。

2012/03/13回复
针对楼主的问题,我的建议是
1.少玩ipad,别拿自己时间紧为借口就把小孩推给冷冰冰的机器,那东西是很好玩,但肯定不如活生生的人和自然跟她交流来得真实深刻,孩子已经被发现出需要校正的行为了,楼主是不是该多花时间去陪陪她呢?还下什么益智游戏!
2.偷这个行为,小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过,原因多样,有的是为了吸引他人注意,有的是觉得好玩刺激,还有的则是物体分不清所属权的概念,觉得东西大家都是共有的,这都跟成人的偷有本质的区别,建议楼主多花时间,多跟孩子聊,看看孩子反复这样做的原因,可能孩子开始不太肯说,别一两次孩子不肯说就放弃了,打骂也许能治标,但你作为妈妈应该做的是治本!
1.少玩ipad,别拿自己时间紧为借口就把小孩推给冷冰冰的机器,那东西是很好玩,但肯定不如活生生的人和自然跟她交流来得真实深刻,孩子已经被发现出需要校正的行为了,楼主是不是该多花时间去陪陪她呢?还下什么益智游戏!
2.偷这个行为,小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过,原因多样,有的是为了吸引他人注意,有的是觉得好玩刺激,还有的则是物体分不清所属权的概念,觉得东西大家都是共有的,这都跟成人的偷有本质的区别,建议楼主多花时间,多跟孩子聊,看看孩子反复这样做的原因,可能孩子开始不太肯说,别一两次孩子不肯说就放弃了,打骂也许能治标,但你作为妈妈应该做的是治本!
2012/03/13回复
elizabeth_yang7:
我想应该是小孩的心理问题,你要经常跟她聊天,陪陪她,你才会发现她问题存在的原因。推荐看《妈妈才是孩子最后的心理医师》香港书局有卖。
查看原文妈妈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师 这本书好像大陆是买不到吧。。。。。。
看到有很多模仿这本书的 比如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 心理医师之类的。估计还是elizabeth推荐的这本比较正宗。不知道在香港这个多少钱啊?
看到有很多模仿这本书的 比如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 心理医师之类的。估计还是elizabeth推荐的这本比较正宗。不知道在香港这个多少钱啊?
2012/03/13回复
嘟嘟小熙熙:
家子不会因为玩具多就会不稀罕外面一样的或不一样的,有时他们的心理很简单,仅仅 ...查看原文
家子不会因为玩具多就会不稀罕外面一样的或不一样的,有时他们的心理很简单,仅仅 ...
嗯,看来我也要有行动才行。不能让她觉得自己没做错。有第一次,现在又有了第二次,再不采取措施,难保没有第三次,第四次。。谢谢鱼蛋妈妈哦
2012/03/13回复
我觉得家长应该增加沟通,耐心点。孩子总是喜欢收集东西,家长是要留意的。从小我都不允许孩子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既要一定程度满足她的需求,又要克制她的欲望。
平时要有意无意地教育她一些人生观,表达你不喜欢不诚实的孩子。但是,不能烦事靠打,要给她一定的台阶下。把她逼到绝路上,或把她定性为小偷才是最可怕的事情。要告诉她偷东西可耻,你不喜欢。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平时要有意无意地教育她一些人生观,表达你不喜欢不诚实的孩子。但是,不能烦事靠打,要给她一定的台阶下。把她逼到绝路上,或把她定性为小偷才是最可怕的事情。要告诉她偷东西可耻,你不喜欢。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2012/03/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