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D2D2D2:
男孩子肯定比女孩子难教。你现在要教他——第一,是不管你做什么,都不要影响课堂秩序。第二,你自己的行为会引起相应的后果,比如老师会有意见,学习成绩会跟不上等等,要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要自己负责。第三,用一些小游戏、小技巧提高孩子的专注度。比如我孩子上幼儿园中班,老师说这学期专注力比上学期好了不只一点点,我愿意和你分享一下我对孩子专注力的理解。小班的时候,我和他爸爸都是初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还没有心得,通常对不合意的部分,我和他爸爸都比较急躁,急躁起来就对孩子吼。但孩子是很敏感的,他渴望确认大人是爱他的,疼他的,渴望关注。所以,在学校,他也做出种种希望引起关注的事情,比如,课堂做鬼脸,集体活动时比较“跳脱”,就是不听老师的命令。老师跟我投诉过几次了,说他上课时忽然唱歌,做操时不听指令,乱跑等等,甚至还质疑我们的家教(真是万箭穿心啊)。经过老师的约谈(其实就是“请家长”),我和他爸爸充分意识到问题所在,慢慢调整了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关注度提高,尊重孩子的话语权,使他心境逐渐平和,他知道通过沟通,他的愿望是可以商量的,父母是疼爱他的,他对爱有了更多的确定,不再缺乏安全感,孩子变得很少发脾气,听话懂事的多,及时有什么情绪,也能用正确的方式发泄,很少无理取闹、大哭大叫。所以,这学期,老师每次见了我都会表扬他,说他这学期各方面进步非常大。(同时,我还保持了和老师的互动,经常交流,我感觉到,老师并不是不喜欢调皮孩子,老师不喜欢的是不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老师最喜欢的是愿意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和学校共同努力的家长,最起码,你要让老师知道你为了改善孩子的问题所做的努力。)现在,孩子的专注度也在进一步提高,我家孩子是剖产,我怀疑也会影响他的专注度。但这学期,我们开始学电子琴、围棋,都是可以使他“坐的住”的课外班。电子琴是每天都要练习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他进行约束、让他懂得自制的过程,因为刚开始只弹一个音,很枯燥,开始时他只能坚持5分钟,慢慢地,可以坚持的时间变长了,而且我觉得他从完成任务,变成自己想弹好,不要出错。另外,配合幼儿园一些小游戏,比如和爸爸比赛捡豆子(把大米和黄豆混一起,跟爸爸比赛1分钟内谁检出的黄豆多),他很喜欢有点竞争性的小游戏,比赛完了,还意犹未尽地坐在那捡半天的豆子。还有,我买了时间沙漏。有10分钟的,有半个小时的,还有3分钟的等等,用沙漏来限制时间,让他完成一些事情,比如刷牙用三分钟沙漏,必须刷够3分钟等,吃饭就用半个小时沙漏。我觉得效果很好,小孩子觉得是游戏,是比赛,他不抵触这种教育形式。另外,配合幼儿园用家庭公约的方式,和他约定一些行为规范,并用收集贴纸的方式兑换一些奖励。把家庭公约编成儿歌。当然这些都是适合幼儿园儿童的方式,未必适合小学生,但我希望能为楼主抛砖引玉吧。作为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咱们的义务。老师一个人带一大班的学生,除了课堂教育,是不可能关注太多孩子内心的发展和心理问题的。而很多学校的表现,是一定与家庭教育有关联的。(说孩子在家表现可以啊,怎么到学校就被投诉了呢?那是因为作为父母和作为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值不一样,孩子过集体生活,就得能尊重规则,适应集体生活,这是他学会适应社会的必经之路。不搞特殊,知道世界不是围着他转的,让他知道如果做不好,不会所有人都护着他)孩子在学校受5天的教育,如果在家的2天,家长能配合好学校巩固教育成果,那么这5天的教育就会变成7天的效果。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背道而驰的,那么这5天的教育效果一定会被抵消。(但同时,要保护孩子的自尊,重视教育的方法,不对孩子宣泄大人的不满情绪,如:我又被请家长了,你在学校表现怎么这么不好。我被“请家长”后,是这么告诉孩子的——你有什么什么优点,老师这次叫妈妈来,跟妈妈说可喜欢你了,但是老师也说了,如果你上课的时候再认真听讲一些、不打断老师就更好了。你想想,如果你跟别的小朋友说话的时候总是被打断,你也会不高兴的。诸如此类) 小学的孩子最崇拜老师,绝对不能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有偏见(即使真的有),可以就事论事告诉他老师希望他改进的部分,但不能告诉他老师不喜欢你。而到了孩子世界观价值观成熟,我会告诉孩子社会的真相——就是你必须通过努力证明自己,获得社会认可,不会每个人都爱你。但现在这个阶段,你要让孩子生活在爱和温暖中。另外,楼主也不用着急,调皮的小男孩通常都是聪明的孩子,一旦开窍了,就会一飞冲天。但那个窍怎么开,什么时候开,就要看家长对教育上心不上心了。学校老师,我也很理解他们,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不能对他们苛求太多。要充分和老师互动,选择合适的时间,通常老师不会觉得烦,会觉得孺子可教~~共勉。
查看原文多谢美妈讲的感祥尽,我会好好参考你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