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从家常观点看这次房价涨跌
259713房产楼市
现在很多都超过10多倍了。。。。
不过结合中国人买房的习惯——啃老,老人家帮忙出了一笔钱。摊平下来接近合理范围。
如果是工作10年左右的,那么手头大小都有一房子,以旧换新,减掉旧房子的那部分。
也基本接近合理范围。
当然。。。。
比较悲剧的是---老人家没有太多积蓄,或者手头上没有资产可以以旧换新。房款压力当然剧增。。。
至于说房价会不会从现在的10倍以上,回落下来。。。。
主要也是看两个问题——
1,现在买房子的家庭的老人家能不能支援。。。80后是现在买房的主力,特别是85后甚至小部分90左右的,他们的父母是50-60后。而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意味着双方父母都能支援,这个方面很多人可以×2的。而且这部分父母的购买力应该说是现在社会各个年龄段最强的。
2,另一部分看改善型的有没有旧物业。。。70后是改善型的主力,75前的很多有当年福利分房的末班车,75后比较悲惨一点,但是20年前,15年前,10年前,5年前有四波房价剧长的经验,大部分也都咬牙买了。
(所以剩下没有旧房子这时候才来买第一套的很少。。。这部分没有特别好的机遇,估计下半辈子很辛苦了。)
这就是为何近三年房价直接翻番的刚需基础。
后面还涨不涨。。。看看这波涨幅是不是消耗完了85后和75后的“有生”力量咯
自己排除一下身边的人,看看这两拨人是不是都有房子了,如果都有了,那房价近几年很难涨。如果还有几成人没有(85后住老人家房子的不算,75后住两房的不算)。。。然后自然心中有数了。。。呵呵呵
楼主俺家两公婆都是75后,大部分人都换了大房子了。。。
你们的呢?
至于说85后开始进入改善状态,95后开始买房。。。。
不排除有混得好的开始先行一步,但是整体而言还是比较少的。
当然,如果你身边越多,那就说明楼价透支未来的越多.
如果还很少,那么5年后他们积累更多了,也就开始新一轮了。。。
2017/05/17
全部回帖

85后 目前市区电梯二房一套 改善型电梯3房一套… 楼龄都在5年内,非广州人,身边同龄人以及更小的亲友都陆续这两年内买房,而且有许多都是一步到位买的150方往上的大房…认识的土著不缺房, 广深老家一大把房子爱住哪住哪…我觉得这批购房潮里的主力很多都是85 90后 感觉透支不少未来的需求 接下来就是95后了…95后的爹妈通常不缺房也不缺钱…楼市未来看淡…
2017/05/17回复

looo1013:
85后 目前市区电梯二房一套 改善型电梯3房一套… 楼龄都在5年内,非广州人,身边同龄人以及更小的亲友都陆续这两年内买房,而且有许多都是一步到位买的150方往上的大房…认识的土著不缺房, 广深老家一大把房子爱住哪住哪…我觉得这批购房潮里的主力很多都是85 90后 感觉透支不少未来的需求 接下来就是95后了…95后的爹妈通常不缺房也不缺钱…楼市未来看淡…
查看原文嗯,是啊,我们去年招的两个硕士应届的毕业生,今年初也都买了。。都是双方父母合伙交了大首付——就是不论3成还是456成,首付交到他们小两口能够还贷款月供为止。。。。
60后父母现在都是各个单位的当权者,经济实力最强了。
60后父母现在都是各个单位的当权者,经济实力最强了。
2017/05/17回复

现在有些人在大城市买房确实如楼主所言要啃老,家里条件好点的可以多出点,家里条件不是很好的压力就大,看以后的房价趋势确实要看需求。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人口数据:
70后人口总数是2.15亿,80后总数是2.28亿,90后是1.74亿,00后是1.26亿。90后比80后少30.68%,00后比90后少19.39%。
中国现在要担心的是人口大幅减少,而不是增加,由于现在大城市房价高企、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有些人都不想生,有些人是生不起,有些人生得起养不起。
放开二胎以后,即便是那些年纪大的为了赶上最后一班车集中怀孕、生成,新出生的人口也没有增加多少。按照这个趋势以后中国的人口会越来越少,汉族的占比会越来越低,老年化会越来越严重。
按照现有的人口结构,以后很多90后、00后都能从他们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里继承很多套房子,到时候房子更加没现在这么稀缺了。
二、大城市的增加以及缓解大城市病:
由于之前中国的人口都涌向北上广深这几个特大城市,导致很严重的大城市病,所以国家提出建立中心城市的概念,将北上广深定位为国际城市,同时新增了11个国家中心城市天津、重庆、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杭州、青岛、郑州、厦门,以便分散这些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舒缓大城市病。
财政政策也向这些国家中心城市倾斜,现在武汉政府每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甚至一度比广州政府还多,导致武汉政府可以拿很多钱出来搞建设,而广州还一大堆的老破小,也许大家觉得有点不公平,但是这些都是事实。2017年2月武汉提出力争5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
三、房价收入比: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全球各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的数据,中国大陆的北上广深都名列前十。
2016年的新闻里的数据:
2016年11月22日 来源:凤凰财经综合,易居研究院
2016年上半年全球各大城市房价收入比排名出炉:深圳泡沫最大
据媒体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全球房价观察报告(Global Housing Watch Report)指出,2016年上半年全球各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
深圳以38.36位居第1。
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五个在中国:香港以34.95位居第4;
北京以33.32位居第5;
上海以30.91位居第6;
广州以25.85位居第10。
此外,美国经济咨询公司Longview Economics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目前深圳房价全球第二贵。分析显示,深圳一套典型住宅的价格已达到80万美元左右,房价收入比为70倍。
这个数据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还是或多或少还是有些参考价值的。
一、人口数据:
70后人口总数是2.15亿,80后总数是2.28亿,90后是1.74亿,00后是1.26亿。90后比80后少30.68%,00后比90后少19.39%。
中国现在要担心的是人口大幅减少,而不是增加,由于现在大城市房价高企、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有些人都不想生,有些人是生不起,有些人生得起养不起。
放开二胎以后,即便是那些年纪大的为了赶上最后一班车集中怀孕、生成,新出生的人口也没有增加多少。按照这个趋势以后中国的人口会越来越少,汉族的占比会越来越低,老年化会越来越严重。
按照现有的人口结构,以后很多90后、00后都能从他们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里继承很多套房子,到时候房子更加没现在这么稀缺了。
二、大城市的增加以及缓解大城市病:
由于之前中国的人口都涌向北上广深这几个特大城市,导致很严重的大城市病,所以国家提出建立中心城市的概念,将北上广深定位为国际城市,同时新增了11个国家中心城市天津、重庆、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杭州、青岛、郑州、厦门,以便分散这些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舒缓大城市病。
财政政策也向这些国家中心城市倾斜,现在武汉政府每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甚至一度比广州政府还多,导致武汉政府可以拿很多钱出来搞建设,而广州还一大堆的老破小,也许大家觉得有点不公平,但是这些都是事实。2017年2月武汉提出力争5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
三、房价收入比: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全球各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的数据,中国大陆的北上广深都名列前十。
2016年的新闻里的数据:
2016年11月22日 来源:凤凰财经综合,易居研究院
2016年上半年全球各大城市房价收入比排名出炉:深圳泡沫最大
据媒体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全球房价观察报告(Global Housing Watch Report)指出,2016年上半年全球各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
深圳以38.36位居第1。
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五个在中国:香港以34.95位居第4;
北京以33.32位居第5;
上海以30.91位居第6;
广州以25.85位居第10。
此外,美国经济咨询公司Longview Economics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目前深圳房价全球第二贵。分析显示,深圳一套典型住宅的价格已达到80万美元左右,房价收入比为70倍。
这个数据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还是或多或少还是有些参考价值的。
2017/05/17回复
就拿广州说,常住人口一千多万,一个人能认识了解其中的多少,可能万分之一都不一定,即使在认识的万分之一里,人家在哪买了几套你也未必都能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家里房子多,多数人还是会倾向入住更靠近市中心的物业,但市区的房子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准入门槛一定也会越来越高
2017/05/18回复
中国现在要担心的是人口大幅减少,而不是增加,由于现在大城市房价高企、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有些人都不想生,有些人是生不起,有些人生得起养不起。
放开二胎以后,即便是那些年纪大的为了赶上最后一班车集中怀孕、生成,新出生的人口也没有增加多少。按照这个趋势以后中国的人口会越来越少,汉族的占比会越来越低,老年化会越来越严重。
按照现有的人口结构,以后很多90后、00后都能从他们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里继承很多套房子,到时候房子更加没现在这么稀缺了。
放开二胎以后,即便是那些年纪大的为了赶上最后一班车集中怀孕、生成,新出生的人口也没有增加多少。按照这个趋势以后中国的人口会越来越少,汉族的占比会越来越低,老年化会越来越严重。
按照现有的人口结构,以后很多90后、00后都能从他们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里继承很多套房子,到时候房子更加没现在这么稀缺了。
2017/05/18回复